APP下载

潮州木雕与民俗文化

2015-11-14

收藏·拍卖 2015年7期
关键词:神龛潮汕潮州

粤东的潮汕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中原、闽南、海外和南越本土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情风俗。潮州木雕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深受潮汕民俗文化的浸染与影响。千百年来,潮帅木雕采用了象征、寓意、比拟、谐音等手法营造出来的吉祥意念,迎合了人们光耀宗族、祈求福祉、追求家庭幸福的民俗文化心理,因而在民间广泛流行。古色古香、金碧辉煌的金漆木雕器具在功能、装饰、使用方法方面均有讲究,它不仅显示财富地位,还能渲染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因而在祭祀、游神、礼仪等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潮汕的民情风俗。

修建宗祠,光宗耀祖

潮州木雕在祠堂、庙宇建筑上的应用可谓十分广泛,其中又以宗祠家庙建筑装饰和祭祀用的神器装饰最为精致。

兴建宗祠家庙是潮汕传统习俗,清代以后,这种风气尤为盛行。乾隆《潮州府志》载:“望族营造屋庐,必建立家庙,尤为壮丽。”嘉庆《澄海县志》载:“望族喜营屋宇……大宗小宗,竟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潮人对于宗祠家庙的重视可见一斑。

一方面,清代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在宗族观念、祭祀文化与工艺发展的相互作用下,达官贵人和富商巨贾为了炫耀权势和财富,在潮汕地区大肆兴建宗祠家庙。另一方面,潮人重商,在外地谋生时特别重视乡情乡谊和团结互助。每当他们离乡别井,经历一番奋斗取得成功后,就会怀着崇先报本思源的心情,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修建宗祠家庙。潮人以这种形式,表达出追念故祖,庇荫族人,维护血缘关系的深切愿望。

这一风气的盛行,是潮州木雕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正是由于潮汕民间浓厚的宗族观念和显示宗族势力的民俗文化心理,潮汕木雕才能在祭祀先祖的活动中,以华丽的装饰满足人们光宗耀祖,张扬门风,增强宗族凝聚力的心理需求。

清代前中期建造或修建的祠堂寺庙,现仍保存完好的有揭阳古溪大宗祠、揭阳北门关帝庙、揭西钱坑鸣鸾公祠、揭西棉湖永昌古庙,阳厦聚祖公祠等,这些祠堂中的建筑部件等,综合运用了沉雕、浮雕、圆雕、通雕等形式和技法来表现多层次的复杂内容。其中,揭阳北门关帝庙以及棉湖永昌古庙的藻井,至今保存完好,雕刻精细的人物图案繁复生动,是潮州木雕的集中体现。清末至民国时期,潮安从熙公祠、潮州己略黄公祠,至今保留完整,是潮州木雕、石刻精粹的代表。在潮汕地区的祠堂大多饰以精巧细腻、金碧辉煌的木雕构件,使整座建筑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祠堂庙宇的建筑部件外,祭祀用的神案上的神龛、宣炉罩、馔盒、瓶花、烛台、香架等,也大量应用潮州木雕作为装饰设计。

其中神龛是潮汕民间供奉祖先神位的特制神器,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称“神龛”,小者俗称“椟仔”。整体造型庄重,制作精巧,是潮州木雕制品中做工最讲究的一种,以金漆木雕装饰最为常见。神龛内部常作厅堂格式,置一小屏风,小屏风上多饰以描金漆画,或只是漆书或雕刻文字,叙述祖先的姓名、生卒年及生平功德。有的内部设梯级,以供奉更多的神位。

宣炉罩也称熏炉罩、香炉罩,由底座和罩盖两部分组成,以方形和六角形的造型最为常见。罩顶开孔,四周镶嵌着雕刻精美的花板,多为人物故事、花乌图案等。馔盒是放果脯的盛器,造型多为长方形、菱形,四面嵌饰人物故事、吉花祥乌、珍禽瑞兽等内容的木雕花板和图案纹样枋栏,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华丽庄重。

平日,宣炉罩和馔盒陈设在家中厅堂的几案上,逢祭祀之日,将宣德炉放置在宣炉罩内,于炉中燃烧香料,香气从罩顶小孔和四周的空洞中溢出,令人心旷神怡。祭祀前将馔盒置于神案上或神龛前,打开馔盖,将底座和果盘叠放在盒盖上,摆上贡果。祭祀祖先时,打开神龛门,神龛前摆放蜡烛、馔盒和贡果,焚香烧烛,拜祭如仪。在庄重的祭祀仪式中,潮汕的传统习俗得以流传下去。

游神赛会,祈求福祉

在潮汕民间习俗中,办事讲求“行好运”,因此宗族祭祀活动盛行的同时,民间宗教活动也十分活跃。不拘一格的多神崇拜,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鬼神祭祀、信仰仪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潮人岁末“酬神”和年初“游神”的民间俗文化活动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每年农历正月、二月期间,潮汕地区会举行一项隆重的传统民俗活动——游神赛会,这是全乡的大祭,也是最热闹的民俗节日。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宰杀烹制家禽牲口,制作准备棵品以及其他丰盛的祭品,合社祭拜。游神赛会也称“营老爷”,“老爷”是乡村守护神的俗称。人们先把“老爷”的神像从神庙中请出来,巡游经过各家各户时,人们迎候祭拜并燃放鞭炮。接着,人们把老爷送到“巡宫”(祠堂)供奉,“巡宫”对面搭戏台,日夜演戏,供“老爷”和乡民观赏。最后,他们把“老爷”重新请上金漆木雕装饰的新轿,由当年村中有办喜事如结婚、添丁、事业有成、仕途高升等的人家优先派丁抬轿,按照预定路线在村中进行巡游。游神队伍效仿古时官员出巡的仪仗形式,鸣锣开道,高举“恭迎圣驾”横幅,神轿前面还有仪仗队、锣鼓队、弦乐队引导。游神队伍气势浩荡、鼓乐喧天,巡游于乡里巷道,村中善男信女拜祭祈愿,各神前广场经常会举办潮剧表演、木偶表演、电影放映、猜灯谜、甚至歌舞表演等活动,节日气氛十分浓厚。

游神活动往往以金漆木雕装饰的神器为道具,除了上文提及的神龛、神椟、香架、烛台、香插筒、龛前瓶花、宣炉罩、馔盒外,还有糖枋架、三牲贡台等静态的器具。糖枋架置于神龛前的香几上,上面摆放着潮汕民间常见的一种食品米方糖。三牲贡台则是祭祀时用以摆放猪牛羊三种祭品的祭祀器具。这些器具均以贴金木雕饰件装饰,制作精美。

另外,还有动态的器具,包括神轿、神亭、茶担、鼓架等跟随着巡游队伍游行的物品,它们在游神活动中充当了相当重要角色。神轿形制似围椅,是大型祭祀器物,平时放置于祠堂或寺庙中,举行迎神祈福活动时,将神像安放于交围椅上,由青壮年男子抬着游行。神轿一般由轿围屏、交围椅、中盘、轿脚和底座五部分构成。中盘两侧各有一前后贯通的方孔,平时以大小相同的木雕饰件封闭以保持外观完整,举行迎神活动时取下,将轿杠从方孔中穿过,便可抬着神轿参加游行。神亭也是迎神赛会时使用的大型祭祀器物,由青壮年男子拾着游行,一般由亭体、亭基、亭脚和亭座四部分组成。茶担也是一种礼仪用具,平时存放于祠堂,每逢民间举行游神赛会活动时用来挑担茶水、果点,随游行队伍巡游,向负责游神活动的人员提供茶点。每逢游神赛会,专门用来支承鼓,以便击打和巡游的工具就是鼓架,鼓架由围栏和脚架构成,围栏部分饰以对称布局的通雕,体现了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游神赛会上,金漆木雕的使用,显示了游神队伍的气势不同。而奏乐悠扬,鼓声铿锵,使喜庆节日的气氛更为浓厚。在这样的日子里,活动的场面十分壮观、家家户户亦邀请亲朋好友,宴席聚餐,共享天伦,热闹非凡。因此,游神赛会被俗称为“热闹日”。

陈设讲究,体现家风

潮州木雕和建筑上的室内装饰紧密结合在一起,常常运用于家具装

饰的雕饰,家中陈设构成精密、纤巧、华贵的整体。常见的家具包括这些潮州木雕透露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潮人的礼仪风俗和生活习惯关系紧密。屏风之中以寿屏最为独特。据饶宗颐纂《潮州志》中《丛谈志二·百岁上寿》记载,古代的潮汕地区出现过不少长寿百岁老人,并建有牌坊纪念。“敬老重仪”是潮汕地区重要的礼仪习俗,寿屏也因此成为一种独特的工艺形式。寿屏是举行贺寿仪式时由亲友定制,送给寿主的贵重礼物,规格大小不一,屏数少则6扇,多则14扇。寿屏综合多种工艺,做工考究,装饰华丽。祝寿时,小寿屏一般设在神龛前的神桌上,大寿屏则设在祠堂大厅上,呈“八”字形展开,寿屏亲朋戚友坐在一起,大排筵席。屏风正面为祝寿序文,一般由有名望的人撰文和誊写,背面则是吉祥喜庆的图案,以金漆画最显雍容华丽。清同治七年的《金漆画“豳风图”大寿屏》就是—件极有代表性的作品,寿屏共分12屏,正面屏心为祝寿序全文,外围设四重方栏,均以金漆画作装饰,其题材由内至外依次是:连枝花卉、回纹拱寿、人物故事以及夔龙锦地纹。下屏肚绘人物山水图并围以花卉纹方栏。贺寿文由晚清广东著名人物何如璋撰写。寿屏背面分为大小80个装饰面,大屏肚漆画由10个条屏式的画面组合而成,以《诗经·豳风·七月》一诗作题意,包含了耕种、收获、渔猎、纺织、筑屋、制陶、冶铁、郊游、祭祀等生产生活的场面,生动地反映了在传统的自然经济制度下,乡村生活—派祥和,人们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潮汕人喜好喝茶,素以“功夫茶”闻名。居家生活中,少不了茶杯、茶壶、茶罐、冲罐、茶炉及烧开水的锅、羽毛扇等物品,因此对放置茶具的茶橱也十分讲究。茶橱用以放茶具、茶叶缸以及火柴、木炭,橱前开门二扇,橱内有多种多样的格子,下有屉子。通常,茶橱的正面两扇门及两侧都镶嵌雕工精细的金漆通雕。右图中这件清代金漆木雕茶橱两扇门门窗饰面采用锯通雕和浮雕技法相结合,均以柿蒂纹图案锯通雕为衬底,之上是“喜上梅梢”之类花鸟题材的浮雕,画面清简,构图雅致。左上横肚镶嵌的金漆通雕似为“家门练兵”场面,右为“上门娶亲”情景。左、右下横肚雕饰“八骏图”。门拉手刻有“喜喜”、“富贵”字样。橱左、右侧面均饰以开光浮雕,开光部分为菱花形,内置博古花瓶。茶橱的讲究不仅是出于对茶道的热爱,也是潮人遵从以茶待客的礼仪之体现。

潮汕人家还有许多普通的家具,以金漆木雕装饰,如厅堂中的桌、椅、博古柜,几案上的花瓶、盆栽;卧室里的眠床、梳妆台、脸盆架、衣柜;书房中的笔筒、书橱,题有格言的对联、书斋屏风,还有各种挂件、饰物等,都点缀、镶嵌着金漆木雕装饰,构成一个华丽、庄重的家庭整体格局。每一个家庭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不一样的家风,同时也有着不同的陈设布置。这不仅是潮人对于家具装饰的审美体现,也是潮汕民众普遍追求精湛技艺和华丽气派的社会风尚的反映,是潮汕风俗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木雕广泛运用于建筑、神器和家具装饰之上,贴金效果光彩夺目,蕴含着浓郁的潮汕风情。精雕细刻之中,蕴含着潮汕人民千百年来对幸福生活的热切向往。这种朴素、美好的信念,是潮州木雕工艺的原始力量。潮州木雕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工艺,表现出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和潮汕民俗文化色彩。在这种民间色彩浓郁的审美趣味之中,人们通过对潮州木雕的了解,从而一窥潮汕人民的精神气质和心理特征。

猜你喜欢

神龛潮汕潮州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神龛纸
潮汕牛肉火锅
高考祈福
潮州手拉壶“飞鸿”的象征意义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潮州优质杨梅高接换种技术
《元气少女缘结神》:我能守护你
Do’s And Don’ts In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