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宅雕塑:寻找雕塑的第三空间

2015-11-14王金坪

收藏·拍卖 2015年7期
关键词:中产阶级雕塑家庭

王金坪

最近,艺术圈出现一个热词——“为宅雕塑”。其首创者是“为宅雕塑:2014年全国雕塑艺术进家庭计划”艺术创作大赛,而今年6月中旬举办的首届“为宅雕塑”大赛颁奖仪式暨首届“为宅艺术”论坛使其得到了学术界的讨论和认可。“为宅雕塑”以“雕塑艺术进家庭计划”为目标,搭建雕塑艺术走向大众、走向市场的通道和平台,提升大众对于架上雕塑和室内陈设雕塑的接受程度。“为宅雕塑”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雕塑、架上雕塑和艺术衍生品,也不同于用于装饰家居的工艺品,它们更贴近大众生活,更符合大众文化消费的诉求。虽然其宗旨是“雕塑为大众服务”,但是,这里的“大众”不是指徘徊于小康水平的绝对大众,而是时尚的城市中产阶级。所以,“为宅雕塑”更加符合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和生活美学,其要营造的氛围非宏大叙事的激情,也非先锋前卫的孤芳自赏,而是愉悦、温馨、宁静、自在。而其定位,介于衍生品与艺术作品之间、礼品与收藏品之间、消费性收藏与增值性收藏之间。

孙伟:我们为什么要做“为宅雕塑”?

首届“为宅雕塑”大赛组委会主任

其实,“为宅雕塑”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的雕塑教学主要是针对大型的、纪念性的、主题性的雕塑,因为这样的雕塑满足当时计划经济的需求。但是,对于艺术家来说,过去接项目的时候都会受甲方的诸多约束,创作空间很小。后来,虽然拍卖市场和画廊发展起来,但雕塑创作也并没有借助这种市场体制获得更自由的空间。现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了,文明和文化的载体发生了变化,这无疑为雕塑提供了发展空间。雕塑家除了继续做城市雕塑,依附资本创作外,有没有其他的空间使自己获得更多的自由?

从就业角度讲,随着艺术院校培养出大批的艺术人才,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宅雕塑”将为大批人才开辟一条出路。

同时,伴随着中产阶级群体的壮大,其对精致化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现在,公共空间的权力不是个人的,而只有在家宅中,权力才是个人的,喜好、文化诉求、艺术感受也才是最真实的。但是,在今天,艺术依附于权力、资本,离大众越来越远,为宅雕塑的使命就是使文化落在中国现实的土地上,落在老百姓的心中,让艺术离人民近一点儿,让人民从家宅里感受到艺术的存在,只有这样,文化才能真正影响中国社会,艺术才能发挥作用。

孙振华:寻找雕塑的第三空间有三层含义

深圳雕塑院院长

首先,空间是雕塑的归宿,或者说放置地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潘鹤先生曾说:“雕塑的出路在室内。”今天再看这个观点,不得不感叹潘老先生的远见。当年潘先生提出这个口号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雕塑界的热烈响应,一方面,因为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雕塑的概念应运而生,雕塑家忙于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公共空间里。从80年代初期至今,推动中国雕塑发展的重要力量就是面向公众的城市雕塑,或者说是户外雕塑。虽然这些雕塑在今天看起来良莠不齐,但是,其力量一直在深深影响着雕塑界。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当代艺术也成为推动雕塑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当代艺术影响的对象主要是实验性的、创新性的雕塑,往往带有社会关怀和批判性,出现于展览馆、艺博会等空间。

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雕塑集中在两个空间,一个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另一个是学术的空间。其实,还有一个空间被遮蔽了,那就是家庭的私人空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需求的增长,家庭需要艺术品的介入,可是雕塑进入家庭这件事情却迟迟没有展开。在这个意义上讲,雕塑的第三空间就是真正打开家庭、个人的大门,把雕塑迎进家庭,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中国社会雕塑发展的不足。

不过,雕塑进入家庭在中国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制约。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家里放置雕塑的习惯一直是缺失的。过去,比较殷实的中国家庭都会在家里悬挂一些书法字画,这是上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但是,中国人却很少在家放置雕塑,玩赏性的、纪念性的或者人物肖像式的雕塑没有进入家庭。刘开渠先生也曾讲到,中国古代有一种习惯,活人是不塑像的,这种传统观念制约了雕塑进入家庭。

其次,为宅雕塑需要创造与“为宅”的审美趣味相匹配的新的美学观、价值观。因为为宅的雕塑是进入家庭的,所以它们可能不是那种非常传统的,也不是非常激进的、先锋的、暴露的、批判性的,而是温馨的、平和的、精致的,强调雕塑的本体语言或材料。检验雕塑是不是“为宅”的最简单的方式是看中产阶级是否愿意购买并放在自己的家里。如果雕塑看着很吓人,或者是令人看了以后会引起某种不安,那就不适合放在家里。“为宅雕塑”需要在传统和先锋前卫之间寻找自身恰如其分的美学空间。

第三,改变雕塑市场的结构。目前,相当一部分人收藏雕塑是为了理财、投资、增值,还有一部分是专业收藏家或者爱好者。这些雕塑与“为宅雕塑”是不一样的,“为宅雕塑”在推动雕塑的日常消费,是出于欣赏、审美的需要,把心仪的作品请到家里,成为日常生活的景观。

中国的雕塑一直被诟病的就是市场始终没有起来,对于大多数雕塑家来说,市场前景并不那么美妙。通过怎样的营销推广机制,使“为宅雕塑”改变市场的构成,让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真正成为雕塑市场的主体,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把雕塑请到家里,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冀少峰:为宅雕塑探索、转换时代雕塑的另一种路径

湖北美术馆副馆长

雕塑与社会、城市、家庭、观众的关系在变化

时代的急剧变化、文明的转型、文化的过渡与文明的变迁不仅改变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结构,也深深影响着文化艺术的走向,包括人民对雕塑的认一知、雕塑与社会、城市、家庭、观众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就构成了“为宅雕塑”的时代背景。

中西艺术观念的差异决定了“为宅雕塑”的中国文化属性。西方艺术比较提倡“大”,中国艺术比较提倡“小”,大小之别体现了中西方艺术观念的差异和文明风格。西方艺术既占体积,又占面积,同时又营造视觉冲击力,强调和凸显力量感。而中国绘画既不占体积,也不占面积,而是讲究笔下江山,千里长卷徐徐展开,比较委婉、含蓄、简洁、轻便,适合走入家庭。

20世纪西方雕塑进入中国以后,我们对雕塑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关于雕塑,孙振华先生在《中国雕塑的两个关系问题》中讲到,雕塑家创作了两个系统,一是满足老百姓的户外雕塑系统。一是架上创作,是给知识界和艺术界看的。在近三十年,这两个系统的区别越来越明显,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户外雕塑越来越差,不仅没有取悦大众,反而让他们产生了抵触情绪;架上雕塑变成了少数人的孤芳自赏,让老百姓难以理解。

在“为宅雕塑”产生以前,我们并没有解决好雕塑和家庭的关系问题,也没有真正理清雕塑和公众的关系。孙振华先生想找出解决的办法,一方面,他强调雕塑的启蒙作用、对公众的教育和提升作用;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公众的权利,强调公众的参与性,提倡雕塑必须贴近公众,进入他们的生活。显然,“为宅雕塑”给了我们一种尝试的方向。

反思现代性,找出我们失去的乡愁

“为宅雕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现代性的视角。现代性是自培根和笛卡儿时代以来思想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来讲,现代性就是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它迫使我们提出新的思想和存在方式,寻找新的答案,进而重塑我们居住的世界。从城市化、工业化一路走来,它迫使我们停下来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样走。生活在城市化的当代社会,面对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创造另一种新生活的可能性,这其实是生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场革命。在发展主义、消费主义指引下的城市发展,使我们越来越疑惑,这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吗?这是谁的城市?我们失去了什么?“为宅雕塑”就是要找出我们失去的这一部分乡愁,它需要雕塑进入家庭,去进行新的城市思想生活的重建,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为宅雕塑”在现代化工程之外创造一个属于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这是“为宅雕塑”的亮点。“为宅雕塑”是真正深入到城市生活,了解现代家庭的张力,体会普通市民的现代视角,以及对这个现代社会作出的能动改变,由此打破了传统与现代对立的观

念,令人们在经验层面上感受到“为宅雕塑”带来的丰富趣味。“为宅雕塑”肯定了处在现代化世界之外的日常家庭的价值,这是一个主动的自我保护和抵抗机制的组成部分。

注重个体感受,强调中国价值观

“为宅雕塑”是一种能动的文化实践。寻找既不同于西方的广场雕塑,又不同于孤芳自赏的架上雕塑,而是注重个体感受,强调中国价值观的第三条道路。家庭生活的富足与贫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品质和趣味,人们需要找到并拥有自己的雕塑,寻找生活的意义,获得一种审美上的存在感。

“为宅雕塑”倡导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为宅雕塑”不仅引导趣味和审美,更会提升生活品质,是通往个性化生活的开始。孙振华提到一个词,就是城市的“中产阶级”,我也认为“为宅雕塑”是中产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他们已经越过了温饱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品质和审美的要求,所以,他们才会拥有自己真正的“为宅雕塑”。“为宅雕塑”进入生活的新阶段,呈现的是生活的主动权。当一个人从历史的广场退回到个人生活的小屋子里的时候,我们发现集体生活少了一些,个体生命显得从容了一些,轻松了一些,这其实是对高贵人性的追求。

本雅明曾讲到“由于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的整—化和机械复制对人的感觉、记忆和下意识的侵占和复制,人类保持着一点自我经验,不得不日益从公众场所缩回到室内,在居室里,一花一木的装饰,无不是内在愿望的表达。人的灵魂只有在这片由自己布置起来、带着手的印记、充满了气息的回味的空间里才能得到宁静,并保持住自我形象”。进入沉思宁静的生活,也许就是最好的生活。

目的在于给人类以光明,是阳光、向善、向真的

阿诺德曾言“艺术的目的在于给人类以光明”。“为宅雕塑”如果成为一种风格的话,它应该寻找各美其美的可能性,引导人们向善,丰富我们的内心,使我们自身意义拥有一种完整性。因为我们的世界是一个意义世界,人们既有追求意义的热情,也有逃避意义的激情,所以“为宅雕塑”是适合现代社会的表达方式,追求的是与他者共存、共同追求幸福。可以说“为宅雕塑”表现的是极其普通的人们共同的日常生活场景、行为状态,对日常生活有一种激励的作用,以一种安静的方式来表达个体生活的体验。每个家庭又是有性格的,个体的特征远远高于群体的特征。通过“为宅雕塑”可以感受到这个社会无数个家庭、无数个小人物的生存境遇,进而可以概括出时代的使命。

索尔仁尼琴在《红轮》中说道“历史的重大步伐往往取决于个人的细枝末节”。“为宅雕塑”实际是向内转的自我感知、自我审视,用雕塑的审美特性呈现社会现实,这既是对我们自己文化的熟悉,更是心灵的回归,是对都市生活焦虑的生存现实的逃离,是面对现代化、现代性的无力、烦燥和逃离,是一种伤感、痛苦和疲弱,但其意旨是阳光、向善、向真的。

获得和睦,和谐而自如的心理秩序

“为宅雕塑”还体现了现实和过去的关系。在雕塑身上,记载着已失去的时光,人们的目光在与雕塑对话的过程中也在与历史、过去对话。凭借对过去的回忆,“为宅雕塑”拓展了它无形的空间,和谐有序的环境和氛围会使人们获得愉悦感、满足感。“为宅雕塑”在走进生活时,使人们获得内在安稳的秩序感,并进而演化为和睦、和谐而自如的心理秩序。可见,“为宅雕塑”不仅是雕塑的一种形式,更会成为将来人们所追寻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自足心态的彰显。

“为宅雕塑”告别了大社会,而进入小时代;告别了虚,而走入了实;告别宏大叙事的激情,而进入了微叙事、微体验的情境;告别了盲目追求巨型和大而无当,进入了小巧精致。

侯明轩:

中国雕塑市场潜力巨大

北京千军万马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人的消费观正在发生从基础型到品位型的变化。商品越来越需要艺术化,礼品越来越需要个性化,生活越来越需要投资化,购买越来越需要物联化。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国家的GDP能达到1000-2000美元,艺术品市场就会启动。而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就会有大规模的公众收藏艺术品。在中国,现在有107个城市的GDP超过8000美元,无锡的GDP甚至已经超过2万美元。但是,这么好的经济基础,却没有形成大量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因为对艺术品的认知基础受到教育体制和环境的限制。然而,当下买家的需求和对审美的理解都在发生变化,这些人接受的教育比以前好得多,可以自由进行艺术品的选择。所以,艺术品市场可开拓的空间非常大。

我们对消费人群进行了数据统计。中产阶级是创意产品的主要消费人群。在美国,中产阶级30%的人和钱都消费在文化艺术市场。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顾客愿意接受的创意产品平均单价是2600元左右。按照现在国内的收入体系和消费习惯,2000元左右的产品非常容易形成交易,高出2600元是会犹豫的。

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在市场的综合艺术品分类中,雕塑被选择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虽然潜在需求巨大,但是雕塑衍生品不宜量产,可以进入永无休止的供需关系。比如,某件衍生品的实际需求是1600件,我们只生产1000件,推广、交易后,再赎回、入库,再交易,实现无限循环。我们会定期告诉客户持有这件作品的作者信息和价格,当他们想出手的时候,告诉他们哪些人感兴趣,促成双方交易。当遇到新的买家的时候,我们不会为他生产新的产品,而是在以前购买群体中寻找愿意出手的卖家。

做好雕塑市场,以下内容缺一不可,好作品、好价格、好团队、好模式、利用互联网、做好服务。雕塑的盈利点则有五个。第一是零售;第二是品牌众筹;第三是长尾业务;第四是大数据,雕塑特别适合做数据,未来价值大于艺术品本身;第五是版权,版权将来带来的收入是连续性的,一件东西不是挣一次钱,而是无数次。

猜你喜欢

中产阶级雕塑家庭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家庭“煮”夫
写实雕塑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恋练有词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