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与《文心雕龙》之理论建构
2015-11-14吴建民
吴建民
“命题”与《文心雕龙》之理论建构
吴建民
运用大量的“命题”进行理论建构是《文心雕龙》的一个显著学术特色。命题凝聚着《文心雕龙》的思想精髓,因而对于全书的理论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命题是《文心雕龙》各篇表述思想观点的主要方式。第二,命题对于《文心雕龙》理论系统之建构具有举足轻重之作用。第三,命题直接体现了本书的理论价值。因此,命题是揭开《文心雕龙》理论系统奥秘的一把钥匙,对其展开探索是开拓“龙学”研究新局面的重要路径。
命题;《文心雕龙》;理论建构
运用“命题”进行理论建构是古代文论最显著的学术特色之一,因为在历代文论中都有大量理论命题的提出和运用。“诗言志”、“文质彬彬”、“发愤著书”、“文以载道”等凝聚着古代文论思想精髓的著名命题对于古代文论思想体系的建构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支柱和栋梁。而在三千年的文学批评史上,对“命题”做出最大贡献的经典著作当属刘勰的《文心雕龙》,因为书中提出了大量的理论命题,诸如“心生而言立”(《原道》)、“感物吟志”(《明诗》)、“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诠赋》)、“神与物游”、“神用象通”(《神思》)、“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体性》)、“因情立体”(《定势》)、“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时序》)、“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辞以情发”(《物色》)、“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知音》)等,都是古代文论的经典命题。在《文心雕龙》的五十篇文章中,绝大部分篇目都有命题的提出和运用,《明诗》、《诠赋》、《神思》、《体性》、《情采》、《物色》、《通变》、《养气》等篇所提出的命题都多达十几个。刘勰通过命题的运用而表达思想观点,命题凝聚着《文心雕龙》的思想精髓。因此,研究书中所提命题的价值意义及这些命题对于该书理论建构的作用,无论对于《文心雕龙》还是对于古代文论的研究来说,其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所谓“命题”,最基本的解释是:“逻辑名词。表达判断的句子。……一说凡陈述句所表达的意义为命题,被断定了的命题为判断。也有对命题和判断不作区别,把判断叫做命题的。”还有类似的解释:“逻辑学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由系词和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这些解释表明,“命题”本是一个逻辑学概念,其基本形式是“判断的句子”或“陈述句”,也可以是一种单纯“表达判断”的短语;其基本内涵是“判断”或“陈述”一种道理、观点。这种解释基本适用于古代文论命题。但是,本文认为古代文论的“命题”又具有这样的独特内涵: 凡古代文论之命题,应包含古代文学的某方面规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诗言志”、“发愤著书”、“文以载道”等命题,都蕴藏着古代文学的某方面规律,可应用于解决文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由此可以说,古代文论中那些体现着文学的某方面规律、具有应用价值的判断性、陈述性句子、短语,即为古代文论之“命题”。按照古代文论命题的这种特点,《文心雕龙》一书提出的命题多达二百余个,这些命题是《文心雕龙》理论建构的最重要因素,也凝聚着全书的思想精华。
一、 “命题”与《文心雕龙》之理论表述
“命题”对于《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构功能首先体现在对各篇目思想观点的表述上。《文心雕龙》一书虽然“体大而虑周”,圆融贯通,理论自成系统,但全书实际是由五十篇各自独立的专题论文组成的,每篇都是围绕一个论题展开论述。刘勰在各篇论述不同的理论问题时,用来表达理论观点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命题。
这种情况在本书的“剖情析采”部分最为突出。“剖情析采”作为全书的理论聚集区,思想深刻,观点丰富,具有突出的以逻辑论证、思辨分析为主要方式进行理论阐释的特点,因而,对于刘勰来说运用命题表达思想观点就格外方便。因为“‘命题’一般都以短小精悍的句子体现了古代文论家对于文学理论的看法”,是文论家表述思想观点最有效的方式。在“剖情析采”的《神思》、《体性》、《定势》、《通变》、《附会》、《情采》、《物色》等篇目中,提出的命题都多达十余个。以《神思》篇为例,刘勰在此篇提出了“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与物游”、“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积学以储宝,酌里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窥意象而运斤”、“规矩虚位,刻镂无形”、“搦翰气倍,篇成半折”、“意空易奇,言实难巧”、“意授于思,言授于意”、“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文之制体,大小殊功”、“理郁苦贫,辞溺伤乱;博见贯一,有助心力”、“拙辞巧义,庸事新意,杼轴献功,焕然乃珍”、“文外曲致,言所不追,至精阐妙,至变通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等近二十个命题。这些命题不但有效表达了刘勰对于“神思”性质、特征、功能等问题的看法,而且涉及创作过程中的多方面理论问题。或者说,本篇理论观点的表述,主要就是借助于这些命题而得以实现的。如果没有这些命题的运用,不但刘勰的思想观点表达起来较为困难,而且《神思》篇的理论价值也将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命题凝聚了本篇的思想精华。《体性》、《定势》、《通变》、《情采》、《物色》等篇目的情况也与此类似,都是通过大量的命题运用而使其理论观点得到了最有效的表达。
在《文心雕龙》的“文之枢纽”和“论文叙笔”两部分,由于研究对象和论述的内容不同,出现的命题相对较少。但在这两部分的篇目中,命题对于表达刘勰的思想观点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明诗》篇最有代表性,刘勰在本篇运用了十多个命题,其中不少命题都堪称经典,如“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一复合句式构成的命题,实际上揭示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原理,即诗歌创作是一个感物→生情→吟诗的过程。又如“义归‘无邪’”这一命题承孔子的“思无邪”说,确立了以“无邪”为本的诗歌创作基本思想原则。而“诗者,持也,持人情性”、“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民生而志,咏歌所含”等命题则揭示了诗歌之本体所在。“情必极貌以写物”、“婉转附物,怊怅切情”两命题揭示了诗歌创作中的抒情与写物的关系。“顺美匡恶”这一命题则赋予了诗歌以重大的社会历史使命,即便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在“文之枢纽”的《原道》、《征圣》、《宗经》、《辨骚》等篇及“论文叙笔”的《乐府》、《诠赋》、《杂文》等篇,也都有很多经典命题的提出。各篇目中的命题不但非常有效地表达了刘勰的思想观点,而且也构成了各篇目思想理论的支撑点,对于这些命题的把握和解读,是研究和掌握《文心雕龙》的思想理论的钥匙。
二、 “命题”与《文心雕龙》理论系统之建构
“体大而虑周”作为《文心雕龙》显著的学术特色之一,表明此书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而在此书的理论体系建构中,命题具有举足轻重之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心雕龙》的各个方面的理论都离不开命题的支撑。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文心雕龙》的理论系统主要包括文学本体论、文体论、创作论、作品论、作家论、风格论、文学功能论、文学通变发展论、方法技巧论、鉴赏批评论等众多理论层面。在这些理论层面上,命题是支撑其理论存在的关键因素。
《文心雕龙》的创作论最能体现出命题对于理论系统建构的支撑性作用。创作论作为《文心雕龙》的最核心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艺术想象、艺术表现、技巧方法及作家创作的心理条件等不同的理论层面。而这些不同的理论层面都是以大量的命题为理论支撑点。如对于创作基本原理的论述,刘勰认为创作的基本原理就是感物生情、由情而文,即物→情→文。对于这一原理,《原道》篇提出“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明诗》篇提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诠赋》篇提出“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物色》篇提出“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知音》篇提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等一系列命题,这些命题明确地揭示了文学创作就是作家感应外物从而产生情感、感情产生从而进行创作的过程。刘勰指出,作家“言立”的创作行为以及通过“言立”而导致的“文明”即作品的产生是以“心生”为前提的,所以“情动”才能“辞发”,而作家“心生”、“情动”又以“感物”为前提,所以“物”是创作的最终本源,作家“应物”才能“斯感”,“睹物”才能“兴情”,“物色动”,作家才会“心亦摇”,并且作家在“物色相召”的情境下产生情感是一种必然的心理活动。刘勰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命题的提出,而建构了他的完整、系统的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想象论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一个重要层面,刘勰对艺术想象的论述也是通过一系列命题的运用而得以实现的。如《神思》篇提出“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与物游”两命题揭示了艺术想象的基本特点;“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揭示了艺术想象所需要的心理条件;“规矩虚位,刻镂无形”揭示了艺术虚构的特征;“拙辞巧义,庸事新意,杼轴献功,焕然乃珍”揭示了艺术想象的巨大功能,刘勰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命题而建构了艺术想象论的理论系统。艺术表现论也属于创作论的一个基本层面,对于艺术表现,《神思》篇提出了“神用象通”这一经典命题,此命题体现了艺术表现的基本原则,因为诗文词赋小说戏曲等各体文学及书画乐舞等各体艺术之创作都是“神用象通”,甚至可以说,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艺术创作都是“神用象通”的艺术表现过程,因此,“神用象通”这一命题实际体现了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创作的表现原则。就此而言,刘勰的这一艺术表现论命题具有世界性的意义和价值。艺术表现离不开方法技巧,对于艺术技巧方法论,《文心雕龙》也提出了一系列命题,如“禀心养术,无务苦虑”(《神思》)、“才之能通,必资晓术”、“执术驭篇”(《总术》)等命题强调了作家掌握艺术表现方法之重要性;“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总术》)这一命题指出了技巧运用具有重要而奇妙的艺术效果;“文体多术,共相弥纶”(《总术》)强调方法的多样性及综合运用的重要性;“以少总多”(《物色》)、“首尾周密,表里一体”、“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附会》)、“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夸饰》)等命题涉及语言运用技巧、结构方法及艺术夸饰等,都是古今作家常用的方法技巧。总之,《文心雕龙》的创作论是一个庞大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在阐释这一复杂理论系统时,刘勰提出了大量的命题,这些命题凝聚了创作论的思想精华,如果没有这些命题的运用,《文心雕龙》创作论的表述和建构是难以完成的。
《文心雕龙》的作品论、文学风格论、通变发展论、鉴赏批评论、作家论等,也都是通过一系列命题的提出而得以建构的。如《体性》篇提出“情动而言行,理发而文见”、“因内而符外”两命题,揭示了风格随作家的创作过程而形成;“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正”揭示了作家的才、气、学、习是影响风格形成的根本因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揭示了风格各异的根本原因等。再如鉴赏批评论,《知音》篇提出“知音其难,音实难知”、“文情难鉴”两命题,表明文学鉴赏是非常困难的事;“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这一复合句式构成的命题揭示了文学鉴赏困难的基本原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这一命题揭示了“博观”对于鉴赏批评的重要性;“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揭示了批评家展开文学批评所应采取的基本态度;“目瞭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这一命题揭示了鉴赏主体条件的重要性;“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这一命题揭示了鉴赏深奥作品能够给鉴赏者带来巨大的审美愉悦这一现象。正是这一系列命题的提出和运用,而使本书鉴赏批评论的基本框架得以建构和创立。由此不难看出,《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各个层面都包含着一系列的命题,命题构成了本书理论体系的基本因素。研究解读这些命题,是把握本书理论体系的基本路径。
三、 “命题”与《文心雕龙》之理论价值
由于命题是《文心雕龙》理论建构的基本因素,凝聚着全书的思想精髓,因而,本书的理论价值及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与命题密切相关。或者说,书中所提出的命题直接体现了本书的理论价值。这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第一,从各篇的研究内容、理论价值与命题的关系角度看,由于各篇所论述的内容不同,提出的命题数量及性质不同,其理论价值亦不同。据本人统计,《文心雕龙》提出命题的篇目约有四十五篇,占全书的百分之九十。书中凡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篇目,一般也都提出了数量较多、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命题。《文心雕龙》开篇的五篇文章即“文之枢纽”作为全书的“总纲”,惟《正纬》篇没有提出命题,而该篇正是“文之枢纽”中理论价值的最弱者。首篇《原道》虽然所提命题不多,但“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文德大矣”、“因文明道”等都是古代文论中的经典命题,特别是“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这一命题,就具有文以心为本的文学本体论及由心而言、由言而文的文学生成论双重意义。而“因文明道”对唐宋古文家的文道观及“文以载道”说都不无影响。《征圣》篇“政化贵文”、“事绩贵文”、“修身贵文”三命题肯定了“文”对于政治教化、外交活动及个体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今天仍然具有实用价值。《宗经》篇“义挻性情,辞匠文理”、“旨远辞文,言中事隐”、“辞约旨丰,事近喻远”、“余味日新”、“文以行立,行以文远”等堪称古代文论的核心命题。“论文叙笔”二十篇作为《文心雕龙》的文体论,以《明诗》、《诠赋》两篇的理论价值最为重要,因为这两篇都提出了十几个命题。《明诗》篇的“义归‘无邪’”、“应物斯感”、“感物吟志”、“顺美匡恶”、“情必写物”及《诠赋》篇的“体物写志”、“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等命题都堪称经典。而文体论的其它篇目相对来说理论价值不高,究其原因,与提出的有价值的命题相对较少不无关系。“剖情析采”二十四篇作为《文心雕龙》的理论聚集区,普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这部分的大多数篇目都提出了较多的重要命题。其中《神思》、《体性》、《通变》、《定势》、《情采》、《章句》、《附会》、《物色》、《知音》诸篇的命题都在十几个以上。而《熔裁》、《隐秀》、《养气》、《总术》、《时序》、《程器》诸篇也都有经典性命题的提出。所以,《文心雕龙》各篇的理论价值与篇目中的命题是密切相关的。
第二,从《文心雕龙》各方面理论的具体情况看,书中所论述的各方面理论,其价值与命题呈现出正比关系。如创作论作为全书的核心理论,所包含的命题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心生而言立”、“应物斯感,感物吟志”、“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神与物游”、“窥意象而运斤”、“神用象通”等经典命题,不但集中体现了刘勰创作观的理论价值,而且凝聚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论的最核心思想。风格论是《文心雕龙》的又一重要理论,书中所提“因内而符外”、“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正”、“情性所铄,陶染所凝”、“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摹体定习,因性练才”等风格论命题,也正是刘勰风格论价值的集中体现。这些命题不但对古代文学风格论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文学通变发展论是《文心雕龙》具有重要特色的理论之一,这一理论也主要以命题为支撑。《通变》、《时序》两篇提出的一系列命题揭示了文学继承发展的内部规律与外部条件,不但对古代文学发展论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当代文学发展论之建设仍有切实的应用价值。在作品论方面,《情采》篇的“非采而何”这一命题认为“采丽”是文章的最基本要求,这种采丽观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基本审美态度;“文附质,质待文”揭示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文采所以饰言,辩丽本乎情性”这一命题通用于古今文学作品论;“情经辞纬”是古人的“立文之本”,也是当代人的“立文之本”;提倡“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这一原则既适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亦适用于当代文学作品。《情采》篇的这些古今通用的经典命题,其价值不言而喻。其它方面的理论如作家论、鉴赏批评论、方法技巧论等,其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都是通过命题而得以体现出来。上述情况表明,《文心雕龙》的理论建构是与命题的提出、运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命题既是支撑《文心雕龙》各方面理论的支柱与栋梁,也是各方面理论之价值的直接体现。
虽然“命题”是刘勰表述思想观点的基本方式和《文心雕龙》建构理论系统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未真正展开,因为迄今为止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当代学人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兴趣与热情主要体现在对书中基本理论的阐释、思想观点的探索、文本章句的注释与解读、文献资料的考证与辨析等方面。此外,“范畴”是“龙学”研究的又一热点,研究者对此倾注了高度的热情,下了特别的工夫,对“风骨”、“神思”、“体性”、“养气”、“隐秀”等范畴的研究可谓细及毛发,深及骨髓,文章不胜枚举,虽然取得了辉煌壮丽的研究成果,但其负面效应亦十分明显,即重复研究不可避免,屡屡出现。实际上,“命题”对于《文心雕龙》理论观点的表述、理论系统的建构、理论价值的体现等,是“范畴”所无法替代的。“命题”与“范畴”都是构成《文心雕龙》理论观点的基本因素,但是,当下对“范畴”研究的过热和对“命题”研究的过冷,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产生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命题”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因而,转变《文心雕龙》研究的传统思路,对书中命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展开切实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开辟新的研究路径,开拓新的研究局面,实为当下“龙学”研究的当务之急。
吴建民,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