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史视阈中“革命文学”及其结构谱系研究论纲

2015-11-14杨洪承

当代作家评论 2015年2期
关键词:谱系文学史革命

杨洪承

中国的二十世纪是一个“革命”的世纪。从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短短五十年间,经历了民族革命、国民革命和阶级革命三大阶段,作为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的忠实反映,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从邹容的《革命军》到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追随着中国社会革命的发展历程,也形成了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这一独特的文学史现象。这一文学现象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应运而生,并且与文学史相互交织生成发展。由于“革命文学”无不与革命的意识形态包括革命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及革命力量的呈现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现代“革命文学”不仅是“文学”,而且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革命、世界社会革命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同时,由于社会革命乃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中心任务,因而“革命文学”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类型,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多元复杂的历史格局中,始终处于主流与中心的位置,对二十世纪中国社会与文学的变革都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中国现代“革命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一个特殊的历史和文学现象,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结构的复合体。她又是现代中国社会革命历史与叙事的产物。她的思想精神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乃至民族生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为此,我们提出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谱系和结构研究视阈,既是对“革命文学”来龙去脉的历史还原,又是对现代“革命文学”的历史作用的现实考察。现代“革命文学”谱系和结构的建构,密切地联系着历史与现实重大问题,譬如,中国二十世纪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大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革命”的人生道路?中国的现代“革命”为什么都是从向西方学习开始,最终只有走向“中国化”的道路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等等的重大社会问题,思想界与历史学界虽然已经有过许多的阐释,但是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反映,它是怎样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和思考这些问题的?并且“革命文学”的深远影响,涉猎于现代中国文化思想、社会革命、中外文学文化等广阔领域。对“革命文学”特殊现象的本体研究,实际上是对历史自身丰富与复杂性的还原,是通过追问二十世纪中国的革命以国家现代化为目标,但革命的不同主体在国家现代化的理解上的分歧,对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中国现代思想革命与政治革命之间究竟存在哪些历史纠葛,为什么近百年来不断地有人要用思想革命来否定政治革命,或者相反?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传统,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包袱,在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上,中国知识分子有多少理由和资源可以“告别革命”?等诸问题,显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革命文学”的典型现象再探究,除了在谱系与结构的本源上,反思历史,正本清源外,这一特殊文学现象究竟是如何深度介入文化、思想、社会革命、历史等重要领域所生成的具体学术问题的,将有益于在其内部解剖中探究她与当代社会现实的密切联系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从而积极推进当代文学的深入发展。

一、问题的前提,“革命文学”学术之路反思

现代中国的“革命文学”的话题,通常有这样几种解释:一是具体的二十世纪的一九二五-一九二八年代前后,由文坛发生的关于“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所激发的理论话题和创作实践之文学史现象。二是宽泛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启的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革命运动和世界性革命文化思潮中的革命文学,或者说是近现代以来“革命与文学”话题的历史纠缠。三是上述两个角度的混合而谈,并且将其确定为一种观念原则,即“革命文学”作为衡量一切文学的标准,社会主流文化文学观的代名词,或作为否定排斥纯文学的参照物。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和百年已经走过的“革命文学”研究历程中,围绕着历史起源、思想理论、文学形态及其内外部关系等多方面,关于现代“革命文学”不断变换角度的描述和重新阐释,将上述三种解释呈现了一条清晰的学术史线索,这为我们再一次的重新思考问题确立了前提。

二十世纪二十-五十年代是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主体的发生发展时期,也是定位现代“革命文学”概念缘起和文学史类型、思想性质的初建期。这时期有两个基本的研究路向:一是伴随着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的进程,其文学史的命题得到认可和初步整理。自瞿秋白、郭沫若、茅盾、蒋光慈等革命作家在二十年代提出“革命文学”话题,经三十年代前后左翼文艺运动的推动,出现了一大批有关革命文学形成的原始史料的结集。如一九二七年丁丁编《革命文学论》、一九二八年霁楼编《革命文学论文集》、一九二九年梅子编《非革命文学》、一九三○年李何林编《中国文艺论战》等。二是五十年代前后新的国家政权建设中文化教育体制对于“革命文学”历史评述和定位。由教科书的文学史编纂呈现两种革命文学观:一种为一九五○年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中的“革命文学”重在原貌过程的陈述,仅仅强调其现象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传统。二种为一九五六年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中提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发生发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级矛盾斗争的产物,即文学史是革命史的注释。其后的三十多年里,“革命文学”研究思路基本是后者观点的延续和极端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思想解放和文学观念更新推动下,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研究开始注重文学本体形态的作家作品和思想源流考量。以叶紫、柔石、殷夫、洪灵菲等一批革命作家论的研究成果展示了“革命文学”的创作实绩,最先突破了过往文学史仅以“革命文学”论争介绍的模式。同时,一九八一年乐黛云的《茅盾的现实主义理论和艺术创新》、一九八二年朱德发的《论茅盾五卅前后的无产阶级文学观》、一九八四年赵园的《大革命后小说关于知识者“个人与革命”关系的思考及“新人”形象的诞生》等论文,在现代“革命文学”理论和其创作精神主题的个案研究上均有深入的新发现。还有一九八四年李志的《“拉普”与太阳社》、一九八七年艾晓明的《二十年代苏俄文艺论战与中国“革命文学”论争》等论文,首次通过国际性革命思潮文化渊源的发掘,深入分析中国现代“革命文学”思想观念和组织形态的形成与中外文艺思潮影响的关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增多的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理论本源的系统性和文学史叙述的整体性之探究,提升了这一历史现象研究的深广度。一九九三年支克坚的《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的长文,系统而详实地梳理了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系,其中对“革命文学”相关的一些核心理论问题提出了新见。这时期出版了两部有分量的专著,一九九一年艾晓明的《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和一九九八年旷新年的《一九二八:革命文学》。前者立足广阔的世界左翼文学思潮视野中,对现代“革命文学”酝酿发生发展的清理,与其多样中外文学理论体系关系的辨析,均有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后者作者文学史观的更新,细致透视一九二八年时段“革命文学”的生产、人与事的纠葛、创作现象的缘由,第一次侧重历史细节叙述“革命文学”的发端与传播方式之关系,书写作为观念和想象的“革命文学”之体验和感受,而不是简单的臧否判断。同时期,关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团体和左翼文艺运动的大量研究中不乏有涉猎“革命文学”的内容,如张大明注重左翼文学史料的专论和逄增玉强调左翼文学研究理性审视的思考,均有不同程度对“革命文学”认识的积极推进。

新世纪以来的十余年,受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研究热的影响,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研究于文化因素、理论形态、本体构造、文学形式诸方面予以多元视角的观照,富有创新的成果显著。其主要表现为:其一,在政治文化和政治学理论视野中现代“革命文学”有了突破性的细致关系梳理和新的阐释。如二○○○年陈建华的《“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二○○四年朱晓进等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史论》和二○○六年他的《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专著,二○○二、二○○七年王本朝分别出版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制度研究》等论著。其二,从“现代性”理论入手,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对“革命文学”的观念、传统、叙事等反思和重构所引发的积极思考。如二○○五年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张颐武主编的《现代性中国》,二○一○年温儒敏、陈晓明等的《现代文学新传统及其当代阐释》等论著。其三,以地域文化的视阈和文学史断代、类型的研究,现代“革命文学”内涵外延的认知获得了延伸和拓展。如二○○○年苏春生的《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想流派论》、二○○四年方维保的《红色意义的生成——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二○○七年袁盛勇的《历史召唤:延安文学的复杂化形成》等著作。其四,现代“革命文学”关键词的语义词源分析和创作现象的解剖,其内部本体研究更为深入。如二○○五年冯奇的《革命文学话语权的建立和发展》、二○○五年程凯的《“革命文学”历史谱系的构造与争夺》、赵璕的《“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异化”理论——“物化”概念的发现及其对论争分野的重构》、二○○六年贺桂梅的《性/政治的转换与张力——早期普罗小说中的‘革命+恋爱模式解析》等论文;二○○一年安敏成的《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二○○五年王烨的《二十年代革命小说的叙事形式》和二○一三年王智慧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文学”研究》等论著。其五,一大批革命作家、文学社团群体多角度的解读,使现代“革命文学”鲜活的主体世界得到充分展示。如王德威的茅盾研究、秦林芳的丁玲研究、吴敏的周扬研究、王丽丽的胡风研究、季红真的萧红研究、席扬的赵树理研究等,与“左联”、“文协”、陕甘宁特区文化界抗敌会等团体和七月派群体等大量研究成果,都在体验“革命文学”个体与群体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上推进了过往的研究。

近一个世纪来,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研究历史的粗略勾勒,显然,现象的呈现和问题并不简单是这种历史渐进式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样也存在着历史和现象之间主客观因素的融合与抵牾,即历史有意无意遮蔽的问题,或历史叙述者认知的盲点,及由此形成对“革命文学”认知的可能张力和新的生长点。比如:

1.过去关于现代“革命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革命文学”中的“左翼文学、延安文学”、“解放区文学”的研究,甚至存在将“革命文学”等同于“左翼文学”、“延安文学”、“解放区文学”的趋势,这无疑缩小了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内涵与外延,割裂了现代“革命文学”的有机格局和历史谱系,也不利于对“左翼文学”等现代“革命文学”这些重要流脉的研究。还有从现代“革命文学”单一的中国社会革命的注释,到政治学、伦理学,思想史、文化史、现代性等多领域考察,“革命文学”外部关系扩大了文学的认知,但是一些民族革命文学、民国革命文学、现代革命叙事等概念又模糊了问题。关键是这些领域或新的概念提出与现代“革命文学”背后相关联的一些具体的文学史问题,尚没有得到准确界定和深入的学理性的探究。2.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内核的阶级政党、伦理、精神信仰等思想话语原型研究开始受到关注,但这些话题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政治学、社会学层面的探讨,明显要大于现代文学史重写和理性分析文学历史特性的学术评述。面对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创作主体多样类型和不同范式,随着研究者开放式体验式的阐释,渐现出一个“革命文学”鲜活精神体系的轮廓。问题是,这类研究过多偏重茅盾、丁玲、胡风等几位代表性作家一隅,而“革命文学”作家类型和范式的整体全面性深入探究未能够呈现。3.关于“革命文学”的创作模式、主题人物、叙事形式、审美方法等基础性本体研究成果比较集中,然而,关于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不同叙事模式的构建方式,以及多种文化力量、文学因素建构中交叉分裂、对立整合、影响作用的梳理与辨析有分量的成果不多,“革命文学”本体言说、传播和美学等方面系统考察尚期待关注。4.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研究中作家个体、群体的延伸和重组,地域空间的转换,外来文化文学思潮的影响,政治派别、社会革命的交替,叙事经验的总结等,“革命文学”内涵和外延的研究扩大了,他们对“革命文学”丰富性解读具有积极意义,可是目前究竟如何区分和剥离“左联”团体、左翼文艺运动、延安文艺、解放区文学等与“革命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一些相近命题的准确定位,均还需要融入历史的深度勘察。

显然易见,面对“革命文学”无论过去的文学史叙述还是今天文学史的再阐释,一个世纪以来,我们更多有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愫。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既离不开“革命”的话题,又始终丢不下文学独立性的本体认知。“革命文学”作为文学史的存在,恰恰是历史进程中的矛盾、困境、尴尬构成了她的常态,问题不在外部社会思想、政治派别影响作用的简单对立思维的臧否评定,而是真正意义对其本体世界内部结构的回归贴近与其源流谱系的把脉还原,由此发现出新的生长点和学术张力。这既是对过往研究一些遮蔽和盲点的回应,又是对历史现象悖论常态做出相对合理解释的可能。

二、大“革命文学”史观,谱系与结构研究的构想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绕不开“文学与革命”的纠缠话题,“革命文学”成为文学史撰写中一个既丰富又复杂的关键词。她放大可谓是政治意识形态的革命现实主义的文学主流话语,缩小也是一个阶段文学演进的典型过程。“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似乎已经成为文学史家约定俗成地梳理新文学演变发展的标志性描述了。通常“革命文学”又具体地指着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中那些以所处时代的“革命”的生活内容作为题材,并且自觉地为时代的革命任务服务的文学现象。正如中国现代革命一样,现代“革命文学”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清末民初的民族革命阶段,主要以梁启超等的“政治小说”、邹容和“南社”的革命诗歌、文明戏等为代表;在五四运动以后的国民革命阶段,主要以鲁迅的杂文、创造社、太阳社的诗歌和南国剧社的戏剧、巴金等人的小说等反封建、反军阀的文学作品为代表;一九二七年国共分裂后,以“左联”的成立为标志,“革命文学”运动进入阶级革命阶段。延安文艺整风之后,以阶级性为突出特征的现代“革命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上,还是在理论体系上,无论是在文学的服务对象上,还是在文学存在的体制上,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备的建构。这三个阶段的“革命文学”有其共同的目标,即富强国家,实现民主,走向现代,所以这不同阶段的“革命文学”不仅在革命理念与革命的话语方式上有其一脉相承之处,而且各个不同阶段的“革命文学”又与近现代以来各国世界性的左翼革命运动思潮有着密切关联,就是不同阶段的“革命文学”之间也互有交织与影响。但是,由于每个阶段的“革命”目标、对象、主体甚至革命方式的不同,也使得这三个阶段的“革命文学”在思想资源、意识本质、历史流脉、发展趋势等等方面各具特征。于是,虽然同属“革命文学”之流,但各个阶段的“革命文学”其流向和途径不尽相同。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历史大河,就是多少受近现代世界性革命思潮的影响,由这些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革命文学的支流汇聚而成的。因此,爬梳、清理现代“革命文学”这一历史长河的谱系,分辨描画出这一历史谱系的内在结构,无疑是整体和综合地研究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必由之路。

为此,我们提出大“革命文学”史观,以“谱系和结构”作为研究其视点和目标,恰恰就是要从一种独特的观察角度来重新发掘现代中国“革命文学”历史现象特殊类型和范式所包孕的独特的文学史价值意义。这将对我们通常勾勒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文学”的提出、三十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四十年代延安文艺和解放区文学的积极实践的线路做进一步深入探究,如,现代“革命文学”叙述和表达的路径、方式究竟是什么?反之,多元“革命”形态和话语对作用于现代思想、文化、语言、文学的影响和意义究竟如何?等等。还将突破以往把现代“革命文学”等同于“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和“解放区文学”的习惯的文学史思维定式,在谱系探寻与结构辨析的基础上,理清民族革命、国民革命和阶级革命这三个不同阶段的“革命文学”之间的承续与发展及中外文化影响,从现代中国“革命文学”历史的发展角度,分析孙中山领导的“民族革命”、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乃至无政府主义思潮、民间、非主流形态所鼓吹的“革命”等等对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影响,解析“革命文学”自身主体、人性、伦理、文化等“革命”元素与社会革命的关系,从而清晰地展示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本身所具有的精神承继性与现实的必然性,展示出二十世纪中国社会革命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革命文学”的完整形态。

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大“革命文学”史观的考察,我们旨在不满足于历时性的完整清理和资料的集成,而是深度介入“革命文学”其特殊文化意义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被表现出来的。她的产生与再现、再造是透过什么样的表意系统(即“革命文学”的特殊生成要素和传播言说方式),如何构成自己的实践、现象与活动路向的。可否确立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精神谱系、知识话语、作家社群、传播影响、言说审美五个层面立论的思路和构架呢,这便是我们回应或做实大“革命文学”史观的具体举措和构想。它将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独特的历史和文学现象,置于中国现代社会革命和革命文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认真探究如下这些既独立又联系的相关问题,以期调整文学史的视阈,突破已有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认知。

其一,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精神谱系与价值结构。这里侧重理清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思想资源和探究其精神谱系的价值内涵,面向急迫的现实信仰重建,在历史观照中解决革命精神信仰和文学诉求相结合的意义重构之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全面清理和辨析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生成发展中革命理论的建构和其完整思想资源的精神系统、价值结构。二是探寻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近代以来社会革命本土思想资源的精神光谱及发展史。三是寻觅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近代以来日本、苏俄等国际性思想资源的精神光谱及发展史。四是考察中国现代“革命文学”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其他主义思潮的精神信仰的价值体系。五是探究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精神信仰建构中的深远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其二,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知识结构与话语生成。这里要厘清中国现代“革命文学”思想与文学知识结构的内容和其应对的话语生成及意义,面向现实的文学多元取向,重建现代“革命文学”话语的价值内涵和其意义。需要探究的,一是分析在社会革命历史进程中,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自身特殊的丰富而复杂的话语内容,是如何构成了一种权利的知识场的。二是爬梳和辨析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中的“新中国”想象、民族想象、阶级党派、国民性改造、翻身解放、人权民主知识结构与话语生成之关系。三是爬梳和辨析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说、现代欧美左翼文学等话语谱系思想来源。四是从结构的角度看,现代“革命”不仅意味着社会政治革命,也实际包含着现代伦理革命、家庭革命、性别革命等等多方面的属于“文化革命”范畴的内容,这些方面的革命内容与政治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政治革命促生与制约着文化革命的发展,但文化革命与政治革命又相区别,有它自身特殊的目标、对象和文化意义,也有它自身特具的话语形式。为此应将详尽地分析现代“革命文学”体系中各种“文化革命”话语与政治革命话语的相融相悖、相生相克的历史现象,并且揭示出各种“文化革命”的话语形式的生成规律与逻辑力量。五是积极寻踪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富有自己特色的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引领作用。

其三,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社群结构与作家谱系。这里全面厘清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作家谱系与群体结构的文学面貌,立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整体与现代“革命文学”生成的关系考察,重点解决个体作家谱系和社团群体结构关系中所呈现历史与现实之联系的文学本体问题。由此探究的思路一是走进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创作作家与群体的主体世界,探源近代以来“革命文学”生成中人与事、观念与政策、创作与批评等结构关系,及其精神话语的组织样态。二是选择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中张闻天、郭沫若、茅盾、冯雪峰、周扬、丁玲、蒋光慈、何其芳、赵树理、孙犁等典型作家个案,厘清“革命文学”创作主体多元文学范式和类型的复杂谱系。三是抓取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相关的南社、新民学会、少年中国会、新青年社、曙光社、共产主义小组、我们社、太阳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七月社、山药蛋派等社团群体的代表案例,辨析“革命文学”组织机制、运作程序、文学特性等结构面貌。四是重点总结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作家范式和社群生态及变迁,是如何“面向大众和革命生活”的文学经验。

其四,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传播谱系和影响机制。这里全面理清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自身演变中传播发展的历史谱系和其内在影响关系。面向文学史的革命诉求,旨在探讨革命文学传播的传承演变、自身运作机制究竟是如何影响和意义于文学生成的重大问题。研究中心立足于一是重新分析社会文化与文学导向相联系的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传播机制生成的建构史。二是探究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组织运作的集会、运动、论争的行为结构图式。三是厘清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与报纸刊物与出版等现代媒介的传播作用。四是寻踪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与都市乡村的空间转换融合的地域结构分布。五是透视中国现代“革命文学”政治化的大众阅读、文学批评的心理需求和思维方式之互动结构。六是研究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特殊语境和制度对文学生成的影响意义。

其五,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言说方式和审美变迁。厘清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表达与叙事的言说方式及其审美发展轨迹,重建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独立的审美系统,发掘革命美学在当代仍然具有的历史意义。这是以往“革命文学的”本体文学研究的薄弱点所在。我们将就这样几个方面深入“革命文学”机体内部:一是深入走进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创作世界,探讨其叙事主体、类型、风格等审美倾向的形成和结构关系。二是重估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创作文类的特殊美学元素。三是分析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正义、复仇、反抗激情与社会科学化理性之文学风尚何以流行。四是辨析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新文体”、大众化语言、工农兵形象的言说方式的建构。五是总结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对立逻辑思维、“两结合”创作方法、悲壮忧患风格之美学内核,探讨“革命文学”中的一些重要的叙事原型如“革命加恋爱”、卡里斯玛原型等等。最后认真反思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美学系统的价值及其作为文学史典范而特殊的审美现象回归传统的意义。

三、“革命文学”研究思路的调整及文学史意义

“谱系”源于福柯现代“谱系学”理论,将其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一种基于尼采权力意志之上的哲学,各种知识的发展史的综合。“结构”是与谱系相关联的概念。其本质要求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深层构形和内部构架的考察必须了解其相互关系。为此,上述现代中国“革命文学”五个层面的内在结构和谱系研究构想,立体呈现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谱系与结构的完整建构,运用一种知识系统的现代理论方法,从精神理念、内部构成、生成方式和美学系统多角度清理和辨析其发生发展的线索,并且彰显长时段中国社会革命的进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文学内部的纹理与共同性的本质问题。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独特的文学历史现象“革命文学”建立一个新的更加完整的研究视阈。这不仅仅是“革命文学”自身文学史视阈的更新和拓展,而且以一个极富有个案意义的典型现象,建构了文学史研究方法论的范式,即推动了“革命文学”内在共同的本质特性和其演变发展的历史线索的考量,以及历史进程中不同阶段与不同文化、社会因素的渗透于文学本质之复杂性的辨析。

第一,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的精神内涵学界有两种比较集中的定位:一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阶级群体组织、社会政治学、意识形态化,二是真实性、主体性、人性个体、理想激情、写实主义。关于这两种思想内核的认识国内学界态度,既经历了从前者到后者的历时演进,又有现代性视野下两者的横向综合。就对象的本身而言,偏重“革命”语义的观点多倾向于前者,而强调“文学”立场的又多认同后者。当然,也不乏注意“革命文学”整体上的两难和矛盾的。这些认识反映的是历史的状况也是现实的问题,是“革命文学”内部因素的张力,又是其外部作用的影响。针对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精神思想的复杂性、包容性、交织性,对“革命文学”的核心价值观做出历史的学理性的谱系梳理与结构分析,尤其对现代“革命文学”精神资源在今天文化变革时代具有的意义进行科学的总结,以此回应这些年来思想界不断泛起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对中国现代“革命”进程的质疑、讥难、解构乃至泼污。正是出于这样的研究目标,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精神构成和历史现实之间的关系研究,力图在这种研究之中澄清和贴近“革命文学”精神本体的真实内核,揭示这种精神在建设先进文化的新时代依然具有的积极作用。为此,定位中国现代“革命文学”思想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整理与阐释,是突出其观念形态本源性还原。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独立出的“革命文学”现象,它既是现代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无法回避的思想观念,又是现代“人的文学”观演进变化的典型案例。系统地归理和完整的阐释“革命文学”精神话语,是对过往尚不完备、模糊的一些定论予以反省,重在思想历史的建构的复杂脉络中发现问题的症候。“革命文学”阶级意识、政党观念、普罗主义等精神信仰与民族想象、国民性改造、翻身解放等话语的强烈主体性阐释意义,不仅仅是揭示出传统文化精神延续和外来思潮影响作用于复杂内核的构成,而且反映出革命文学独立建构和系统理论可持续性的存在。革命文学的本质渗透着阶级主体精神的复杂文学现象。这样的精神话语阐释不但为“革命文学”的历史叙述找到核心的价值,而且为革命文学诸多文学的现象的发生演变找到了答案,找到了革命文学史格局形成的历史内驱力。

第二,关于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学界集中评述是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前后,随着社会革命的激变应运而生一种新的文学现象,呈现了文学史的转型。“革命文学”何以在这个历史时段出现在中国呢?就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发展与近现代社会革命的历史演进同步言,如果以一九二五年前后构成“革命文学”正式提出为历史节点,那么历史向前追溯的起点、成因元素与后续的截止点、影响要素等问题,目前学界的描述较为笼统模糊。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在讨论“革命文学”现象构成复杂性时,习惯性思路是传统继承与外来影响、革命与文学、革命与非革命、思想主张与创作实践、作家个体与社团流派群体等彼此对立中确定其意义。我们以大“革命文学”史观为出发点,充分认识其历史现象和文学形态的双重构成,实际存在着的历史细节的多样性,文学类型范式的多元性,意义规律的非主流偶然性等复杂而丰富的样态。同时,又不可否认中国现代社会革命与“革命文学”整体性同步建构的史实。我们提出了以近现代“革命文学”典型群体形态生成的归理与精神和创作、接受主体的体验相结合,来探讨“革命文学”特殊历史现象在现代中国文学史、思想史、革命史中具有的独立意义。这使得“革命文学”国家意识的起源、民族想象的原点和阶级性质的论争、“左联”团体的生成等,不只是单一或孤立的文学史呈现了。为此,重新系统勘测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作家和群体的知识谱系,发掘出这一独特的历史资源具有的特殊文化意义。现代中国“革命文学”形成自己的作家队伍和组织构成形态是何以成为一种独立运行机制的?超越孤立单一的作家群体或传播途径的价值肯定,而是针对“革命文学”面对动荡激变的社会现实语境和错综复杂的思想文化脉络关系,旨在努力发掘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存在之由变迁之故,即揭示出现代“革命文学”特定的意义,真正给予其既切合理论实际又贴近创作实际的定位,使得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独立精神话语与有特色的组织传播形态所构成的内在有机体得到最充分的文学史彰显,从而由历史现象的本体世界原貌生态的展露,将中国现代“革命文学”整体性历史价值获得全面提升。

第三,学界对现代“革命文学”内在文学特性的把握集中于“革命+恋爱”创作模式、理想和激情的叙事、时代革命形象的“卡理斯玛”原型、“两结合”的创作方法、大众化的语言、写实的风格等较多单元美学范畴,其整体性美学探讨,以及“革命文学”独立性美学追求,是以何种方式表达文学规训权力和形成自己的发展轨迹的,以何种的路径、渠道、载体认同革命文学自身美学系统的需求,又不悖于文学与革命的整体机制等方面研究单薄。我们确立现代“革命文学”谱系与结构研究中一个重点任务就是要解决长期来自身独立美学系统建构的偏失,合理发掘和科学论证现代“革命文学”美学形态的独立性。将“革命文学”自身运作规律和现代结构理论方法相结合,通过文学叙事、文学生产、读者接受、现代传媒、语言变迁、风格等内在机制细致爬梳整理、辨析建构其完整的“革命文学”美学谱系。从而显示出在现有中国现代“革命文学”研究最有特色之处和对其理论的重大突破。为此,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完整美学系统的建构是极富有挑战性的学术目标。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艺术审美系统的特质,与其社会革命、政治内核的本质,构成了这一独特文学现象的两难悖论,也由此形成了独有的文化文学张力。从“革命文学”文体、语言、形象、风格等内在言说形式结构上,重新确立以革命尺度来衡量艺术价值的合理存在与其系统的有机性、独特性。我们力求排除艺术方法和审美理论的机械照搬硬套、或简单化非艺术的否定,试图以“革命文学”切实的创作实践、独具的文学批评观、适应革命需求的文学论争方式,以及理性与激情交织的审美原则等方面的整体综合考察,完成对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完整艺术价值的准确定位,对其美学体系的建设做出现代文学史和革命文艺理论的重大突破。

当然,中国现代“革命文学”主流历史谱系与其他不同的“革命文学”形态之间,在注意整合为大“革命文学”史观的视野同时,又能够厘清“左翼文学”、“延安文学”,“民族革命文学”、“国民革命文学”等彼此联系或对立的一些相近形态之谱系,尤其正本清源的发生学角度考辨其复杂纠缠的结构关系,深入其本体对其“革命”的差异性、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化的兼容性等谱系做出细致准确合理的阐释,这些是“革命文学”文学史研究的难度所在,也是我们探究问题和努力解决问题的目标。同样,现代“革命文学”阶级主体、大众话语、美学系统等内在精神价值和文学审美的结构形态,不仅是在谱系基础上更为细致的归理和彼此结构关系的透视,而且重要是针对不同结构内容、构架的建模和完形勘察,予以其历史意义之发现和论辩,从而启迪当代文学的思考,应对现实的问题。这也是寻求该问题研究重大突破的关键所在。

最后,我们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谱系和结构的还原和重构,最重要的意义是它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特殊案例和精神文化的象征意义,对于现代中国文学史、文化史、社会革命史的巨大作用。这一特殊现象自身谱系结构的文学与革命的双重机制的研究,在辨析其知识、话语、传播、审美等系统的交织构造究竟如何延续的,及它在当下中国社会、文学变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还有全面清理中国现代“革命文学”谱系和结构中,完整的历史文献收集、系统的思想资源整理及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的深度开发和激活,虽然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但更是深化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研究最有效最务实的途径。我们满怀信心地向着构想的既定目标努力前进!

猜你喜欢

谱系文学史革命
神族谱系
中国美术评论话语多元谱系和当代重构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赞
聆听习总书记七一讲话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