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理论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5-11-13吴婷

科教导刊 2015年30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交往对话

吴婷

摘 要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传媒技术等的突飞猛进,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了从“主体性”教育向“主体间性”教育的发展变化。主体间性理论强调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双方的平等主体地位,提倡互动交往、沟通交流,关注参与主体在相互尊重和理解基础上的平等对话,为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尝试从主体间性理论的视角,探索其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应用,为进一步促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核心价值观教育 交往 对话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0.001

Applica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ory in

University Core Values Education

WU Ting

(Party Propaganda Department,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0)

Abstract As China's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the level of market demand for skilled personnel is increasing,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of many modern businesses welcome, this trend makes enrollment modern vocational colleges escalating. Howev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education has been unable to cope with the demands of modern society for technical skills,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can not be applied what they have learned a good practice among the skills to operate a limited range, making China the real emergence of lack of skilled personnel phenomenon, and in foreign countries, many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started implementing modern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mode, this mode of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l deficiencies for students provide more practical approach, this paper carries out exploration on educational model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implementation

伴随着媒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等新媒体促使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方式日益多元化,教育者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弱化,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及时作出创新变革。主体间性教育理论顺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潮流,克服了传统的主体性教育模式的缺陷,为我们当前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范式。

1 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经历了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沿革过程。传统的“主体性”(Subjectivity)教育模式过分强调主体的优先性和至上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高高凌驾于教育对象(学生)之上,教育对象(学生)是被改造的对象,其能动性、自觉性及创造性被无视,形成“教育者(教师)——教育对象(学生)”的单一模式,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模式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新要求,主体间性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也称为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本位、主体通性,认为教育对象是有意识、有思想的能动的主体,坚持师生平等的主体地位,倡导互动交往和师生对话,增进双方沟通交流和信任理解。“主体间性”思想最早始于著名德国哲学家、现象学之父胡塞尔提出的“交互主体性”命题,经过海德格尔的“共在”理论、伽达默尔的“视域交融”理论、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等学者的发展和完善,我们对“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交往”是“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2 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社会的到来,以互联网、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其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及由此带来的多元开放的媒介生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随着网络的普及,单一的信息渠道转变为信息选择的自主性、多元化,教师的权威地位被弱化,同时大学生不断涌现出思想新动向,教师强制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主体间性教育倡导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平等的主体,双方在新媒体平台上开展平等的交流,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其次,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往往忽视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大学生视为教育工作的边缘人物,处于教育实践活动附属的地位。主体间性理论为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其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把大学生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着力解决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主体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发展要求。在主体教育模式下,教育者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教育对象处于被动地位,教育实践活动片面强调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削弱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传统的教育模式采取“强制灌输”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需求等考虑不足,导致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落入“一言堂”的陈窠,很难有效地激发教育对象学习的兴趣,甚至可能导致教育对象的反感。主体间性教育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尊重并鼓励其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3 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路径

3.1 坚持平等相待,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独立的精神个体,双方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互动交流中展开平等的沟通和对话,实现教育双方的和谐共识。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师生双方都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平等的主体。实现师生双方的真正平等,就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被教育的被动从属关系,形成启发引导、互动交流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实践中,首要的就是坚持师生双方的人格平等,将平等原则贯穿于工作始终。要尊重教育对象,将其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平等主体,只有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和探讨,才能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关注教育对象的价值选择和现实需求,通过丰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满足其需要。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师生双方平等交流成为可能。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合力作用。要培养活动意识,深入挖掘活动资源,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3.2 坚持互动原则,构建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教育实质上就是双方通过自由的交往活动实现协调一致、和谐共存。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平等、和谐、双向、互动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自由、开放的交往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交往的分裂,容易造成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教师(主体)与学生(实践主体)之间的对立;也容易导致二者之间的地位上的不平等:由于教育者的主动性,容易导致教育者居于上位,受教育者居于下位,可能导致受教育者被边缘化,乃至‘人学空场。”①

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树立主体间性思维,主动交往,教师要洞悉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同时大学生要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二是要实现师生双方平等的互动交往。秉持师生双主体的平等原则,以师生双方互动交往、真诚宽容、相互理解的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三是交往的目的在于构建教师与学生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双方通过思想感情和信息内容的互动交流,维系师生良好的交往关系,有利于实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最终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3.3 加强沟通交流,开展师生心灵对话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②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要“唤醒”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在主体间性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增进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对话应该以互相尊重、全面信任为前提,在动态、开放、自由的思想“场域”中,进行平等、民主、自由的沟通和交流。

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对话的过程,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做真诚的沟通,在互动中对话,启发学生心灵,引领学生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研究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选择他们喜闻乐见并契合学生实际的话题为载体,将教育内容巧妙穿插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要畅通师生双方的沟通渠道,将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与网络等新媒体交流平台结合起来,发挥宣传教育合力;探索沟通交流的艺术,选择恰当的交流时机和地点,运用轻松幽默的交流语言,真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要关注学生的信息反馈情况,评价信息内容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促进师生双方沟通交流取得良好的效果。师生双方通过彼此的心灵沟通和交流对话,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和相互理解,实现师生双方情感的共鸣。一方面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了解学生、认识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从而因人施教,开展差异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和对话中,使自己参与到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是实现自我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3.4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体谅大学生,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色彩很浓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它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③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从大学生的立场和态度出发,了解并满足大学生的利益和需求,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注重师生相互理解,加强人文关怀,并为大学生提供自由、平等参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机会,促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增加师生相互沟通,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释

①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6.

② 庞光学.完整性教育的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98.

③ 吴琰,左志伟,张天德.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5):39-40.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交往对话
少数民族大学生交流、交往、交融途径的思考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