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家可以成为预言家
2015-11-13眭达明眭立
眭达明 眭立
赵烈文是曾国藩的机要幕僚和弟子。他不仅三入曾国藩幕府并拜其为师,而且根据曾国藩的安排和要求,前后两次到曾国荃幕府帮助工作,亲眼见证了湘军攻克金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曾国藩数百位幕僚中,赵烈文极有可能是唯一一位同时在曾氏兄弟幕府兼任机要幕僚的人。
赵烈文既是一个有心人,也是一个做事很有恒心之人。自咸丰二年(1852)正月起,他就坚持记日记,直到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下旬身体每况愈下停止日记写作,近四十年间,只有咸丰六年(1856)七月至八年四月因丁母忧中断了二十二个月日记写作,其他时间少有间断。他的日记已经点校出版的有《能静居日记》,尚未点校出版的有《落花春雨巢日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能静居日记》。
《能静居日记》全书五十四卷,约二百万字,起自咸丰八年(1858)五月四日,止于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二十日,跨度长达三十二年,记录了作者二十七岁至五十八岁这一人生阶段的重要经历。其中所记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时局、政事、军情,特别是有关湘军集团、太平天国、捻军以及晚清朝廷的情况,尤具价值,是研究那一段历史的核心史料之一。其他如作者客曾幕时相与臧否人物的见解,作者与友人交往的关系,对西方之认识,间接所闻有关清代之朝章、国故、遗闻、轶事、漕务、盐务、河工、厘捐以及有关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太平军初起暨捻乱、苗乱、回乱等等,均有若干记载,包罗晚清社会万象。另外,作者本人读书、读史札记,诗词文跋,重要函牍均在内。即涉及作者私人生活不宜示人的一些内容,如在上海期间与龚橙等友人逛妓楼,退出官场后大治园林、广置姬妾、沉湎声色之好等等,日记亦毫无隐讳,与有意作伪留给后人阅读的日记绝不相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能静居日记》还完整翔实地记录了作者与曾国藩的大量密室谈话。无论是难熬的金陵盛夏之夜,还是公牍饭后之余,他们两人只要一相见交谈,就会忘了等级身份,完全把自己摆在平等、自然的地位,毫无掩饰,真情流露,本真自然,没有半点做作和任何虚情假意。谈话也没有时间、场合限制,有空就谈,人来即止,话多久谈,话少短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可以商量,可以探讨,也可以调侃。谈话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上自朝政军事,下至诗文掌故,无不畅论。每次谈话都很直接和深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拐弯抹角,不躲躲闪闪,不藏头露尾,不话说三分。又由于赵烈文精通佛学,懂得医道,加之兼长易理,于是对于每天生活在临渊履冰中的曾国藩而言,他和赵烈文的倾心交谈,不仅能够一吐为快,而且可以疗治身心疾病,释放精神压力,解除心头疑惑。赵烈文于是除了充当曾的心腹秘书和智囊参谋外,事实上还成了心灵保健医生。通过这份秘谈录,不仅可以走进曾国藩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能够窥探和触摸他的内心世界,是了解那个时代的绝好信息,其他任何材料包括曾的家书和日记都无法替代。
《能静居日记》不仅极具史料价值,而且记录了许多日后成真的预言,说明作者不仅是一个好的历史家,而且是一个眼光无比深刻和老辣的预言家。
如1867年6月20日,赵烈文与曾国藩谈话时预言:不出五十年,清朝必亡。四十四年后,清王朝果然土崩瓦解。接踵而来的混乱局面也为赵烈文所言中:“异日之祸,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赵烈文无疑是准确预见清王朝崩溃的第一人。
三天之后,赵烈文和曾国藩秘谈时,又说出了一个重大预言:曾国藩开辟的练军方法,不仅导致了“剖分之象盖已滥觞”,而且使得“天下靡然从之,恐非数百年不能改此局面”。赵烈文之所以得出这个石破天惊的结论,是他看到曾国藩编练出来的湘军,不是置于中央政府的绝对领导之下,而是归练兵者个人所有,大体属于私人武装性质。既然是私人武装,当然“有奶便是娘”,最终只能听从私人号令并逐渐形成督抚权大、兵为将有、内轻外重、权归私门这样一种局面,从而开晚清军阀政治之滥觞。
在此书中,赵烈文不仅预见太平军和捻军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指出太平军只能拖累我们而不能倾覆我们,捻军只能搞乱而不能拖累,中国真正的威胁将来自洋人,未来国家的祸患,没有比这个更深重了:
今长发之焰广矣,然其技长于守而短于战,坚忍而不能飙疾,坐踞千里之地,有整齐之术而无维系之方,政涣人散,外合内离,是足以病我而不足以倾我也。捻匪器利技精,马骑千群,发如飘风,集如急雨,然凶滔恶虐,无自成之心,是足以乱我而不足以病我也。西夷政修国治,民力富强,上思尽理,下思尽能,人人奋勉,好胜而耻不如。于中国之政务、民志、险阻、风俗,今日一图,明日一说,思之惟恐不明,见之惟恐不审,搜讨经籍,翻译传布,孳孳矻矻,无或间已。其志不在小,国家之患无有甚于是者。
赵烈文这份上书,作于湘军收复安庆二十天之后。他不仅准确分析了太平军和捻军的特点和优劣,预见了他们的失败,而且提出了外国人将成为中国最大祸患这一重要论断,在清朝正与太平军和捻军进行生死较量、无暇顾及甚至不愿醒眼看外国的时候提出如此见解,其远见卓识的确非常人所能及。不仅如此,赵烈文在上书中还具体分析和指出了外国之所以强大、中国之所以受人欺凌的原因:中国一向夜郎自大,崇尚虚文,喜欢搞形式主义,不注重实效,外国人则上下齐心,虚心学习别国长处,做事又很专精,谋划又很深远,所以政修国治,民力富强。他为此提醒曾国藩:中国的衰落不始于今日,而是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只有正视现实,承认落后,虚心学习,加强中外沟通,寻求自强之道,才能慢慢改变这一现状。
正因为赵烈文对中外形势有着如此清醒的认识和判断,而大清朝的官员和军队又十分腐败无能,所以早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十九年的光绪元年(1875)九月二日,他就预知淮军不可恃,一旦海疆有事,后果不可设想。换句话说,就是一旦海疆有事,中国必败无疑:
淮军驻津者,皆令赴海滨屯田,兵勇虽来自田间,而逸乐已久,不甘劳苦。又统领营官朘削日甚,食米、旗械、号衣之外,下至包头、裹腿均制办发给,而扣应食之饷,每人月不得一金,士心嗟怨,逃者纷纷。每哨仅十余人,将弁利其虚伍,以为干没,闻之可为寒心。自军务稍息,合肥公专务养尊处优,不为未然计。而前后左右无一骨鲠之士,佞谀者进,朴勤者退。凡不急之务,如兴造土木、捐创善堂及官幕、游客或赡家或归榇,或引见或刻书,均勒令营中赀助。甚者嬉游宴饮,挟妓娶妾,无不于焉取之。武人多获穹爵,其巧捷者知头衔无益于事,而欲求补署,则非联络要近不可,故悉力以奉承上心。顾坐营无掠夺之利,办公薪水又仅足日用,不得不设法渔猎。将习巧宦,而士有离心。当此海疆多事,隐忧甫切,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作为历史家的赵烈文之所以能成为晚清历史走向的预言家,一在于成败兴亡之史迹烂熟于胸中,二在于眼力非凡,观察事物独具匠心,能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并得出胜负结论,故论断无可移易。
同治六年(1867)九月十日,曾国藩同赵烈文商量要不要把自己家人接到金陵安顿和避难时,曾表示有卸任回乡的愿望。赵烈文说了一大通曾国藩不能卸任回乡的道理后,就像个先知先觉一样,把三年后才发生的不幸事件预先说了出来:
湘、淮诸军之各有门户,师所知也。杨厚庵统水师名动江表,一改陆师而号令不行,迁地弗良,其效尚如此,况百万之众,贵则茅土,富则陶、猗,皆一人之所提携,现虽散处,其中豪强节概之士不可偻指而数,一旦取而代之,其可得乎?三年冬,师奉命离任,督剿皖、楚,旨甫下而人间已有扼腕不平愤愤欲起者。况师谢事而去,易一新督,自颈以下不与头接,是大乱之道也。两楚三江伏戎数千里,所惮一人耳。师今日去任,明日必呼啸而起。师至时而欲悔,上负君父,下负黎庶,不已晚乎?
曾国藩听后立即表示:“足下言切如此,能无动心!”此后,曾国藩不仅打消了退出官场的想法,而且下决心把家人接到了金陵。
清政府之所以不让曾国藩久任两江总督,是因为两江总督的政治地位虽在疆臣之首直隶总督之下,手中实权却远超其上,这不仅因为江苏(包括上海)、江西、安徽两江三省是国家的富庶之区和财源要地,而且进入近代以来,两江总督还兼管两淮盐政且例兼南洋通商大臣一职,掌握很大的对外交涉权,和外国通商的税收也由其掌管。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将两江总督一职授予曾国藩,完全是出于无奈,只不过想借湘军之力将太平天国镇压下去。现在目的已经达到,而这些年来曾国藩在两江地区建立了非常发达的权力支配网,他在江南的势力实在太大,清政府无论从政权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操纵国家经济命脉的角度着想,都不会让曾国藩长久在这里任职,于是一有机会就动他的心思,打他的主意,非将他赶出老巢不可。
赵烈文能成为预言家,确实不是凭空洞的想象,也不是巧合,而是建立在世事皆洞明和丰富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基础之上的,再加上超凡的洞察力、深入的调查研究、缜密的分析判断,从而使他能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自然而然得出合乎客观规律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