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儿童游戏与教育

2015-11-13曹彤彤任晓玲

科教导刊 2015年30期
关键词:游戏教育启发

曹彤彤 任晓玲

摘 要 国外自19世纪下半叶就开始对儿童游戏的研究,国内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兴起。哪里有儿童,哪里就会有游戏。游戏组成儿童更丰富自然的生活,也是其探索这个世界的独特方式,而游戏与教育之间的牵连也有着深刻意义,游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的游戏性,给我们在教育儿童的路上更多的启发。

关键词 儿童游戏 游戏教育 启发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0.066

On Children's Games and Education

CAO Tongtong, CHEN Jing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0234)

Abstract Abroad began to study children's games since the 19 th century, the rise in the country around the 1920s. Where children, where there will be games. Games for children composition richer natural life, but also its unique way to explore the world, and involved between games and education also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educational games and educational game, give us more inspiration on the way to giv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Key words children's games; game education; inspiration

对于儿童游戏的研究源于自身对儿童教育的钟情,也是因为内心渴望回忆自己游戏般的童年来积淀这慢慢长大的人生。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游戏,研究这一丰富的源泉,组织游戏并使游戏成为最好和强有力的教育手段——这就是未来教育学的任务。”①

1 研究儿童游戏的历程

我国的儿童游戏研究主要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起步的,主要通过介绍和引进西方游戏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他认为游戏对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发展是极其有益的,在儿童的世界里,游戏是他们的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对儿童的教育中,以游戏为媒介就是一种既新颖又有效的方法,也因此对儿童游戏的研究渐渐发展开来。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除了关注研究和汲取国外的一些先进理论研究,也开始了我国独特创新的、符合国家情况的研究进程,继而各种理论体系如雨后春笋般浮现。

2 儿童游戏理论的基本内容

2.1 罗素对儿童游戏的阐述

2.1.1 儿童游戏的心理动机

以罗素的观点来看,儿童在游戏时,所秉持的只是一种等值于本能冲动的心理,而不是有些精神分析学家所持有的观点即认为在儿童游戏中总充斥着性的象征,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空想。因为儿童的本能冲动主要不是与性有关,而是成为大人的欲望,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获得权力的意志(will to power)。②

(1)生活准备(学习做事)。罗素提出一个已取得共识的理论:在游戏过程中,所有的小动物进行的活动,都是相似于其未来的生活中会从事或集中经常做的事情和活动。在儿童中,他们的观察力和模仿力都很强,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大人们的生活、工作,能够将观察学习到的应用到和伙伴们的游戏中,不论是搭建房子和做饭等,而这些也是他们成长起来后会从事的活动。有时候为了保卫自己的物品或“疆域”,也会像成人那样采取发表声明、战斗的方法,以他们所认为的成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弱小,发展安全感。这所有都可以看到他们未来生活的影子。(2)游戏与幻想。就像一些成人,遇到周遭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也许会采取幻想的方式加以减缓或是逃避现实的压力,正常的儿童也会进行带着具有权力意味面具的装扮。他们喜欢装扮成巨人、狮子或火车,掌握一定的生杀大权,引起他人的恐惧或是获得自由驰骋的自由,在此游戏中,他感到无穷无尽的乐趣。显然,令其着迷的是权力的虚拟。他们还喜欢假装害怕来增加他们的安全感。

2.1.2 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成为自由统治国家的国王,可以建造理想的房屋建筑或城墙,拥有大人世界的自由空间和乐趣。儿童用幻想来弥补现实的不足,做着在现实生活中不被允许的事情。试想一下,孩子时时刻刻都处在现实严肃之中,那将会多么崩溃。

儿童在游戏中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的想象,而不用顾忌的规则和束缚,没有对错标准,他可以把笤帚当做马来骑,可以把竹竿当做魔法棒。没有成人的指手画脚,可以天马行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乐此不疲地执行。“当幻想成为一种刺激物时,它在体现人类理想方面,正在执行一项极其重大的使命。扼杀童年期的幻想就是使儿童成为现状的奴隶,成为拴在地上的生灵,从而不能指望他们去创造天堂”。③

2.2 《夏山学校》中的儿童游戏理论

夏山也许可以称为一个游戏至上的学校,读书也应放在此之后。这里的游戏并不是指运动场上或者有组织的集体游戏,而是指幻想方面的游戏,这与罗素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他也是看到了儿童喜爱通过装扮来体验生活、寻求乐趣,并幻想为真实的情形。同时在夏山学校里,孩子们将运动当作一种游戏并且是自愿的。

对于儿童游戏的教育价值,尼尔提倡的是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而不赞成像卡德威尔·库克使用的以游戏的方式教授英语,认为那只是一种新的鼓吹学习至上的方式而已,库克认为学习如此重要,因此不惜在学习的苦药上包上糖衣,将游戏当作教育的一种手段的方法。endprint

3 儿童游戏与教育

3.1 儿童游戏与教育紧密相联

游戏与教育的紧密联系在中西方几乎都是一样的观点,认为他们是相互关联、互相支持的,石中英教授说到:教育实质上是人类各种各样游戏活动的一种。④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为儿童提供新的经验并将其系统化,引导其心理水平向更高层次提升。虽然对于“游戏”的定义没有统一,但普遍认同游戏是儿童自发自愿的、不受外力约束的自主活动,追求的是自身的愉悦、享乐的感觉,也就是孩子常常挂在嘴边的“有趣”“好玩”。而显而易见的是,游戏与教学的联系又是很密切的,在游戏中存有很多潜移默化的教育的因素,其中轻松的、充满乐趣的氛围,对儿童的社会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动力都是很有促进作用的,可以培养儿童在团体活动中的竞争和合作意识,也可以促使儿童深入认识自我,从而更充分地完善发展,这些也正是我们在教育中想要达到的效果。

3.2 儿童游戏的不良现状

3.2.1 游戏时间的减少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各种休息日和假期,人气爆棚的要数一些教育机构、各种兴趣班,而很少能看到在欢乐游戏的儿童。通过了解,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愈演愈烈,家长们都喊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把孩子的时间塞在各种培训班里,根本不舍得在孩子的游戏上面分配时间。

3.2.2 游戏中各种规则的限制

儿童自己的游戏通常是很自由的、灵活的,没有严格的标准或规则。儿童可以自己制定、掌握游戏的规则,这也可以树立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灵活应变的能力,激发儿童的创造潜力。

而现代游戏的存在是打着各种“情商”或“时间管理”训练,主导者儿童的游戏,他们听由训练者的指令,有时甚至会不理解地单纯执行,很多时候这些规则使他们迷惑,并不能真正体会游戏中训练者想要的价值目标。

3.2.3 游戏场所空间的缩小

传统的儿童游戏多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有利于儿童与游戏伙伴的交流,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而现在人们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儿童活动场所多变为室内游乐场。在学校中,老师担心发生意外,总是叮嘱儿童要老老实实坐在一边;回到家中,家长因各种家务或是劳累,让孩子呆在屋里玩电子游戏或是玩具。如果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儿童不仅与同龄人的交往减少,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也会缩小,对可感知的现象缺乏体验,他们的感知能力也会下降,敏感度也会降低,灵活性或是处理挫折的能力也会随着下降,这将是多么可悲的未来!

3.3 将儿童游戏融入教育

卢梭曾告诫我们: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⑤

3.3.1 让教育像游戏一样积极主动

我们所追求的教育应当是儿童积极主动地融入,能够自然地参与到教育的过程中,而不是教师硬塞给儿童。那么,这就要求课堂的设置要适当“幼稚”和“宽松”,将其像游戏一样介绍给儿童,当然课堂必须有着游戏一样的乐趣和新奇。这样,课堂有了活力,儿童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参与到课堂中,那么吸收到知识肯定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3.3.2 让教学像游戏一样,师生共同参与

当儿童“翻身做了主人”,拥有一定的自由学习的权利,相信他们会表现得非常敬业,情绪也会非常愉悦,甚至他们会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游戏的过程,能够积极地享乐其中;同时,教师在与儿童共同创造的过程中,看到儿童的热情洋溢,自然也会自己投入其中。但是,这不是说将教学变成纯粹的游戏,而是让教学带有一定的轻松和乐趣,对儿童有吸引力,没有一方为主,一方为辅的隐形规定,也没有服从与被服从,使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享乐和发展的过程。

3.3.3 用游戏进入儿童的世界,更好地开展教学

儿童的特有性,游戏能够帮助孩子潜意识的表达,讨论那些说出却又没有足够的技巧的问题,这时,游戏就成为进入孩子内心深处的桥梁。

在教学中,调皮捣蛋、郁郁寡欢的儿童不在少数,如何有效地“控制”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游戏”就是解决这样的问题的一个法宝。例如,总是捣乱的孩子,可以玩绑住双手用吸管画画的游戏,因为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儿童会很感兴趣,但是出其不意的是,可以安排其他人给他制造各种困难,那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他就会生出同理心,知道被捣乱的心情,以后就会注意了;对于很内向的儿童,可以跟他玩看图讲故事,让其在无防御的状态下,将自身的生活故事放在画中人上,教师就可以发现他的家庭或其他生活,进而了解内心的心理活动等。

注释

① 乌申斯基语.转引自刘焱.儿童游戏的当代理论与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05.1.

② 罗素.罗素论教育[M].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82.

③ [英]罗素,杨汉麟译.罗素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85.

④ 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7.

⑤ [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01.

参考文献

[1] 王春燕.以游戏精神实现教学与游戏的融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2] 张新立.儿童游戏的发生及其本质特点新探——儿童游戏的生理—心理观[J].2007.11.

[3] 王金娜.论教育的游戏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王银玲.游戏的秘密与美好的教育——泛游戏理论及其教育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 常莉俊,冯建国,申荷永.论儿童游戏精神的衰退与重拾[J].教育刊,2013.

[6] 王小英.儿童游戏的意义[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 [英]A.S.尼尔著.夏山学校[M].王克难,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4.

[8] [英]洛克著.教育漫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endprint

猜你喜欢

游戏教育启发
杜甫的生态观对现代生态社会建设的启发
试论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兴趣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单词教学中的作用
穷也兼济天下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游戏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幼儿教育中游戏的有效应用刍议
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及其价值
幼儿教学中游戏教育的应用以及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