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常常生活在误会中

2015-11-13史丰有

美文 2015年19期
关键词:虞国误会事物

史丰有

人在天地间,乃万物之灵,灵就灵在人有认识功能、思考功能、辨别功能,认识知识真理,思考宇宙人生,辨别善恶是非,正是这种独有的灵性以及世代的传承发展,人类才得以不断地开辟新的前景,步入更高的文明阶段。然而,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在获得正确认识的同时,又常常生活在误会中。

误会之“误”

误会中的“误”字其基本意思就是不正确,“会”则表示认识、理解、看法,误会就是不正确的认识、理解、看法。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理解、看法,一般不是由主观故意造成的,而常常是由主观局限导致的,在现实生活中,主要有误解、误判、误差、谬误等几种情形,当然还可以有其他不同的或更多的情形。所谓误解,基本的有两个方面,一是不正确的理解,二是不正确的解释。不正确的理解,是指作为受体的人,对接受(包括看到和听到)的思想、言论、行为、现象等,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的认识和反映;不正确的解释,是指作为传播者的人,对已有的思想、知识、事件、言行等,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的领会、转述和阐发。所谓误判,是指人对形势、是非、好坏、善恶等,作出的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的判断。所谓误差,是指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的认识、理解和看法,与其真实、准确、全面的差异和差距,或差之无几、相去不多,或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或大同小异,或迥然相异。所谓谬误,是指与事实或原意相悖的、歪曲的认识、理解和看法,或相向相反,或变形扭曲,或夸张放大,或断章取义,或以偏概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不胜枚举,皆属误会之列。误会是在认识事物中、人际交往中、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小有大、有浅有深,因素复杂、情形各异,难以避免、因时因事,有弊有利、弊利相依,既误人、误己、误事,又成人、成己、成事。

误会之“因”

之所以会产生误会,之所以误会会成为生活中的常态,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二是主观原因。

从客观原因上看,首先,事物真实性、规律性的展现需要一个过程,在未得到充分展现之前获得的认识,往往就是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的认识,这是由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的认识规律所决定的。其次,对有的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手段,如认识宇宙星球,需要天文望远镜;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需要电子显微镜;认识物质的性质需要反复的物理化学实验;认识人体生理结构和病理变化需要有关仪器设备,包括认识人的心理活动有时也需要借助有关仪器,如脑电图,测谎仪等。缺乏这些条件和手段,就很难获得真实、准确、全面的认识。还有,时空环境对认识的限制,时间、地点、场合发生变化后,认识往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造成的误解、误判、误差甚至谬误也就在所难免,如对古籍经典、诸子百家思想言论的理解和把握,对一些较为久远事件的认识,对不同地点、场合下发生的事件的看法等,这些,都是客观原因导致的误会。客观原因具有普遍性、相同性或相似性,而且往往短期内较难发生大的或根本性的改变。

从主观原因上看,其一,受人的知识素养的局限。人的知识水平不同,文化素养各异,其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就必然各不相同,一般来说,知识水平高、文化素养好的人,其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全面、分析比较深入、判断比较准确,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心态比较平和,对事物的看法比较客观,因而误会就比较少一些、小一些,特别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熟悉的事情上,就可以把误会降到很小或者最低。其二,受人的境界视野的局限。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境界视野,一个人一生中不同阶段的境界视野不尽相同,甚或差异很大。境界有高低,视野有大小。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无限风光在险峰”“站得高,看得远”等等,圣训也好,箴言也罢,俗语也好,大概就是说境界与视野不同,认识、志向、胸襟、目标就会有着较大甚至巨大的差异,其对事物误会的差异以及相互之间的误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三,受人的情感立场的局限。人有着丰富的感情,人也是站在一定的立场上观察和认识事物,感情的变化,立场的不同,影响着人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喜怒、哀乐、羡忌、好恶、褒贬等等,都是人的感情倾向和感情表达,同异、亲疏、骄谦、取与、分合等等,都是人的立场站位和立场转变,其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判断,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甚至产生相反的结果。韩愈在《原毁》中写道: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大意是说,我曾试着对众人说,某某人是个贤良之士,应和赞同的,必定是这个人的好友,否则,就是与他没有利害冲突的人,再不,就是畏惧他的人。倘若不是这样,性格强硬的人,必定用语言表示愤怒,性格软弱的人,也必定在语言上显露出不满。我又曾试着在众人面前说,某某人不是好人,那些不应和赞同的,必定是这个人的好友,否则,就是与他没有利害冲突的人,再不就是畏惧他的人。倘若不是这样,那么性格强硬的人,必定用语言来表示高兴,性格软弱的人,也必定在脸色上显露出喜悦。这段话,形象、生动、深刻地说明了人由于感情立场的不同,而导致的认识、看法和对人评价的不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普遍情感,“邻人疑斧”的成语故事,历史上的党同伐异、朋党之争,顺者昌、逆者亡,现实生活中的嫉贤妒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因感情立场的不同所导致的误会及其影响和后果。

误会之“弊”

误会经常碰到,弊端亦显而易见,如果任由误会发展下去,不断加深,其弊端和危害大莫甚焉,小到心情不爽,人际不和,大到事业受损,甚至误国亡国。《左转》中有一篇《宫之奇谏假道》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晋国要借道于虞国以讨伐虢国,虞国的大臣宫之奇看穿了晋国灭虢后必灭虞的阴谋,向虞国国王进谏道,虢国与虞国是表里关系,虢国灭亡,虞国必然随之被消灭,不能同意晋国借道灭虢的要求,而虞王不明“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看不破晋国的阴谋和野心,同意晋国借道灭虢,在晋灭虢后,虞国被灭,虞王被俘。导致虞国亡国的,是虞王的昏庸无知,他既误会了晋国的险恶用心,又误会了宫之奇的忠智进谏。由此可见,误会之弊大到极处,可以导致害人害己、误国亡国绝非危言耸听。

对人的误会就可能产生不满、猜疑、怨恨、仇视等不良情绪和有害心理,导致闹意见、不团结,明争暗斗,矛盾升级,甚至发生治安乃至刑事案件。这样的情形,相信每个人一生中都能遇到、看到、感受到不少,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事例更是俯拾皆是,此处无须赘述。可以说,多少君臣离心、将相不和,多少家庭不睦、朋友疏离,多少上下相欺、尔虞我诈,多少怒目相向、大动干戈,或多或少都是由误会引起的。三十六计中的反间计,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这个计策就是利用误会继而引起猜忌的心理实施的一种计谋。误会还会使人心情郁闷,内心变得狭隘、自私,严重的还会导致身体不适,可谓伤心、伤身,其弊、其害,甚多、甚广、甚大,可不慎乎,可不察乎,可不避乎?

对事的误会就可能产生误判、错为、事倍功半、前功尽弃甚至满盘皆输的严重后果。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需要对这件事情的起因、趋势、利弊以及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等,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对任何一个方面和环节的误会,都可能导致对这件事情的误判,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作出不正确的决策,采取不正确的措施,实施不正确的作为,或使事情遇到挫折,发展受阻,事倍功半;或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全盘皆输。古今中外,凡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人,都对事物有着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都对事物性质、特点、内外联系、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分析、正确的判断和恰当的作为,而任何事业上的不成功和挫败,都是由于对事物的不正确的认识和作为导致的。

对己的误会就可能产生自傲、自卑、自矜、甚至自毁的不良状态和沉痛结局。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讲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是说了解别人是智慧,认识自己是明达。对人的误会往往是因为不了解,对己的误会则是因为不自知,几乎人人皆知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就源于此。人贵有自知之明,贵就贵在有自知之明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自知之明的人是很少一部分人。其实,人最容易误会的是自己,对人、对事的误会都与对己的误会有关系。言不达意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自己尚且误会自己,别人误会自己,自己误会别人也就不足为怪了。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修养、水平估计过高,就会产生自傲情绪,恃才傲物,目中无人,自以为是,导致对人、对事产生一些错误认识。相反,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修养、水平估计过低,就会产生自卑情绪,缺乏自信,相形见绌,羡慕嫉妒,也同样会导致对人、对事产生一些错误认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混沌迷茫,时而自傲,时而自卑,无所适从,陷入一种自我矜持的状态。更有甚者,对自己的能力、地位、权力作出严重的错误估计,由傲而狂,自毁前程。这些都是对己之误会造成的弊端和危害。

善待误会

由此可见,误会是一个令人不悦、让人讨厌却又难以避免甚至是赶也赶不走的“烦恼的幽灵”,但是,误会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并不是有百弊而无一利。误会是一种提示,提醒人们认识上还存在很多局限,自身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使人少一些盲目自大,多一些内省反思;误会是一种动力,促使人们化解误会,消除误会,不断获得正确的认识,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误会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世事变迁,人生百态,是认识世界、社会、人生的独特视角。善待误会,知误不会,知误少会,就会化弊为利,使误会成为前行的路标,进步的台阶。

客观、理性、虚己、平和,是减少、化解和消除误会的前提和根本。是站在客观事实的立场上,还是站在主观成见的立场上,是导致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关键。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往往不同程度带有主观感情、主观好恶甚至主观偏见,去除这些主观的东西,认识就会与事物的实际状态更接近一些,误会就会少一些,也就容易化解和消除。理性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特点之一,特别是现代文明下的人类思维,更多地赋予了理性的光芒和力量。现代理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和结构理性三个方面。可见理性思维,就是要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价值取向、途径方法、结构比例(也即“度”)的思考,来获得正确认识,采取适当行为,而不是人云亦云,跟着感觉走,更不是心血来潮,让情绪左右,这样,人们的认识才会趋于正确,误会才会少一些、小一些。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把“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命题和自己哲学的第一原理,他认为人人天然均等地具有理性,并从这一点出发确证了人类知识的合法性。由此可见,经过理性思维的认识是比较真实可靠的。世界上最广大的是人的心灵,她可以包容天地,穿越时空,保持心灵的虚空广大,做到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就有可能达到庄子《逍遥游》《齐物论》所描述的超然境界,就不会或很少有误会、烦恼。但如果心中装满成见、偏见、猜忌、怨恨,就会心智闭塞,误会这个“烦恼的幽灵”就会如影随形、无法摆脱。心平气和,既是一种良好的心态,而且还可以避免和减少误会。那些烦躁不安、闷闷不乐、愤世嫉俗、抱怨终日的人,就难免对人、对事、对己产生更多的不应该有的误会。因此,保持平和心态,不但是修身养性、有益身心的需要,而且也是减少误会,化解误会的需要。《论语》子罕篇写道,“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意思大致是说,孔子绝没有四种缺点,能够做到不凭空揣测,不主观臆断,不固执己见,不唯我为是。这四点对我们今天的人避免误会仍然具有思想的光芒和典范的伟力,做到了这四点,自然就达到了客观、理性、虚己、平和,误会就会离我们远去。

沟通、交流、吸收、借鉴,是减少、化解和消除误会的途径和方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受自己立场、角度、感情等的影响,难免有差异,有时差异还很大,因此,缺乏沟通,就可能产生误会。及时、充分、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减少和消除误会,而且还可以深化对事物的认识,达成相互之间的共识,对人、对事、对己都有好处。人是群居性的,交流是人的本性和基本需求,特别是处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交流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受到启发,增进感情,建立信任,从而达到减少和消除误会的目的。一个人自身的知识、认识、思维是十分有限的,需要不断汲取知识的养料和滋润,吸取他人的长处和智慧,听取他人的建议和忠告,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也才能减少和消除误会。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广采众智,广纳善言,善于吸取,兼容并蓄,不仅是一种胸怀和境界,也是一种途径和智慧。学会借鉴,可以说就是找到了一条捷径。历史上、现实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具有示范性的典型,都可以借用、仿效,比如古代先贤圣哲如何看待社会人生,如何对人对己;现代贤达楷模,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为人处世,包括他们的一些做法和办法,都可以借来借用,鉴人鉴己。我们党老一辈的领导人陈云同志一生奉行的十五字诀,即“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前九个字是唯物论,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前面提到的客观、理性、虚己、平和的意思,后六个字是辩证法,则说明了沟通、交流、吸收、借鉴的必要。

求道、求知、求真、求是,是减少、化解和消除误会的桥梁和阶梯。误会多是因为私欲蒙蔽,目光短浅,知识浅薄,心有障碍,不明事理造成的,破解的办法就在于求道、求知、求真、求是。“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至高境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些闪烁着光辉智慧的伟大思想,如日月星辰亘古照耀,需要我们认真体认、深入感悟和不懈追求。到了“道”的层面,人生就会无滞无碍,超然物外,与万物混而为一,也就不存在所谓“误会”。“道”在于悟,对“道”的认识,在于悟的程度。在谈及这篇文章的主旨时,我的一位同事友人说到“悟则不误”,我想这是十分有道理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追求知识就是沿着这个阶梯向上攀爬,并不懈探索。知识可以使我们的认识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不断地从未知进入到已知。知识丰富了,认识也就比较容易接近真实、准确、全面,误会自然就会得到减少、化解和消除,更重要的是,通过“下学而上达”,可以更好地感悟宇宙人生,把自己的知识和境界提升到“道”的层面。真实是认识事物的目的之一,也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表象甚至假象,而且还带有自己的立场、感情、知识、阅历的色彩。求真就是要追求事物的真实状况、本来面目,需要去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并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 “实事求是”四个光辉大字,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灵魂,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制胜法宝。不论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还是曾作为岳麓书院的校训,“实事求是”都秉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也应当是每一个人认识事物、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求实难,求是更难,求是乃求实基础上的飞跃和升华,是对世界和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具有普遍的意义,是根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达到这样的高度,对人、对事、对己的误会自然就会减少,也就容易化解和消除。

猜你喜欢

虞国误会事物
假途灭虢
误会
美好的事物
唇亡齿寒
奇妙事物用心看
误会
假途灭虢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你误会了》等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