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对比

2015-11-13李朝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不同方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对比

李朝霞

(长葛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河南许昌461500)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长葛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 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组内数据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各指标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组间数据比较,C组患者酸碱度(pH)、PaCO2、PaO2等指标较A、B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A组总有效率66. 7%,B组总有效率80. 0%,C组总有效率86. 7%,三者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采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治疗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BiPAP

2.2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6. 7%,观察组总有效率9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见表2。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1]。为探讨不同治疗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收集长葛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长葛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满足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59例,女31例,年龄59~81岁,平均(67. 7±5. 0)岁,COPD病程4~20 a,平均(7. 9±2. 5) a;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C 3组,各30例,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均与患者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A组:给予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化痰止咳、解痉平喘、营养支持、低流量吸氧、静脉滴注呼吸兴奋剂等常规治疗。B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气管插管容量控制机械通气48~72 h,呼吸频率12~18次/min,通气量7~10 L/min,呼气时间比为1∶2。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设置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选择S/T模式,初始吸气末正压8~10 cm H2O,呼吸末正压4 cm H2O,初始吸氧流量5 L/min。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3]治疗前后取3组患者外周血行血气分析,比较酸碱度(pH)、PaCO2、PaO2指标变化;采用SGRQ进行评级,0级:正常活动后无气短; 1级:一般体力劳动会出现气短; 2级:爬楼梯、上坡时出现气短; 3级:慢走百米内出现气短; 4级:一般的日常行为例如讲话、吃饭等出现气短; 5级:安静状态出现气短,端坐呼吸明显。在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1次SGRQ评级,两次评级相比差别≥2为显效,降低1级为有效,无下降及升高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 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气分析指标组内数据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各指标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组间数据比较,C组患者酸碱度(pH)、PaCO2、PaO2较A、B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2.2治疗总有效率A组总有效率66. 7%,B组总有效率80. 0%,C组总有效率86. 7%,三者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2。

3 讨论

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常见病因[4]。COPD以慢性气道阻塞为主要特征,主要病理过程为反复气道炎症致气道的结构破坏[5]。

现阶段临床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统计(±s)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对比统计(±s)

注:治疗前后组内同类数据比较,#P<0. 05;治疗后组间同类数据比较,*P<0. 05。

组别  时期PaCO2/(cm H2O) PaO2/(cm H2O) pH值A组  治疗前 87.0±11.0# 46.2±6.3# 7.25±0.04#治疗后 79.3±9.3* 51.0±9.0* 7.36±0.03*B组  治疗前 87.2±11.3# 47.0±6.5# 7.24±0.05#治疗后 74.2±8.5* 54.8±8.4* 7.32±0.06* C组  治疗前 87.4±11.1# 46.5±6.4# 7.25±0.04#治疗后 65.1±7.3* 59.9±7.7* 7.29±0.06*

表2 3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的治疗方案繁杂不一,主要包括:抗感染、吸氧等常规治疗、有创机械通气、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等。随着“微创”、“无创”[6]治疗观念深入人心,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已经逐渐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常规治疗手段[7]。BiPAP摆脱了传统机械通气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等操作,不光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减轻,也大大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从本次统计的结果分析,采用BiPAP通气治疗的C组患者酸碱度(pH)、PaCO2、PaO2较A、B组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A组总有效率66. 7%,B组总有效率80. 0%,C组总有效率86. 7%,三者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采用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有创机械通气,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小,治疗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惠英.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5) : 651-652.

[2]庄艳,万云平.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失败护理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10(12) : 206.

[3]华文山,张明干,刘冬梅.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60例[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6) : 943-944.

[4]王世英.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6) : 863-864.

[5]陈洪.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用药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12) : 12-13.

[6]李为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2) : 175-176.

[7]董敏.PSV与SIMV + PSV两种撤机方法应用于COPD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4) : 40-42.

(收稿日期:2014-12-13)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5.02.073

【中图分类号】book=122,ebook=290R 563.8

猜你喜欢

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