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5-11-12刘金山
刘金山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被审计对象、高校决策层、委托单位都格外关切。公允客观、恰当适用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对于提升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公信力、降低审计风险至关重要,而现存的业内通用的一般财务评价指标(如资产负债率、经费自给率等)并不太适合对高校自管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评价。为此,探索构建切合高校自管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科学、专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已迫在眉睫。
一、高校自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把握重点。要紧紧围绕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实际发展状况,不仅要把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有关的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内部控制)权、经济政策法规执行权等运行情况、绩效情况纳入指标体系,还要把涉及被审计领导干部遵守廉洁从政规定等方面的履职情况纳入指标体系,与经济责任审计无关的事项不予考虑。
2、“因岗制宜”,避免审计与评价“两张皮”现象。既要坚持分层级多维度评价,又要体现职责差异和岗位特性,还要便于量化和测评。
3、循序渐进,指标的设计和参数的获取应简便易行。构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经济责任审计难点中的难点,既要有宏观顶层设计,更要审慎操作,还要协同教学、科研、管理等各大板块整体推进。总之,为了缓解以致消除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依据模糊、审计建议建设性不强、审计报告相关性弱化等问题,探索建构科学、合理、专业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势在必行。
二、高校自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设想
本文认为应当包括两大类,一是定量评价指标,二是定性评价指标。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高校自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能够量化的内容,定性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高校自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无法量化的内容。定量指标可包含基本指标和个性指标:基本指标指的是基本财务指标;个性指标指的是在明确具体的被审计对象之后,通过收集、分析其相关资料与信息,并结合被审计对象的个人特点与任期内经济责任目标,从而设计的指标,它可以包括绩效指标与修正指标两种。定性指标则是指不通过量化评价审计内容,而是通过客观描述与分析,反映被审计对象评价结果的一些指标。
(一)定量指标构成及应用说明
1.基本指标。(1)预算收入完成率=年度实际收入总额÷年度预算收入总额×100%。预算收入完成率反映院系领导干部每年度的收入预算完成情况,是衡量他们在收入组织方面的工作业绩与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预算收入完成率的数值越接近或是高于100%,就越表明该领导收入组织完成的越好。(2)预算支出完成率=年度实际支出总额÷年度预算支出总额×100%。预算支出完成率反映院系领导干部每年度的预算支出执行情况,是衡量他们在支出安排方面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预算支出完成率的数值越高于100%,就表明支出偏离预算的程度越高;越小于100%时,就表明院系的实际支出远远低于预算支出,实现节余。这种情况下,如果能保证院系所有业务正常开展,就是节约行为,否则就是院系领导干部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
2.绩效指标。绩效指标主要包括院系年度公用支出比率、院系年度经费自给率、年生均事业支出、固定资产使用率、科研经费使用率以及创收收入增长率等指标。
(1)院系年度公用支出比率=院系年度公用支出÷院系年度事业支出×100%。它反映院系领导干部在安排经费支出结构方面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2)院系年度经费自给率=院系年度创收收入额÷院系年度支出额×100%。它反映院系领导干部在组织收入、安排经常性支出方面的努力程度。
(3)年生均事业支出=院系年度事业支出总额÷院系学生年平均人数。它反映院系领导干部每年度在学生人均培养上的支出金额与合理程度。
(4)固定资产使用率=(在用固定资产原值÷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固定资产使用率是反映院系领导干部使用固定资产的效率与效果的一个指标。
(5)科研经费使用率=(年度科研经费支出数÷年度科研经费收入数)×100%。它反映院系领导干部在组织科研经费收入与执行科研经费支出方面的能力。
(6)创收收入环比增长率=(本期创收收入总额一前期创收收入总额)÷前期创收收入总额×100%。它反映院系领导干部在组织创收性收入方面的业绩与努力程度。
(7)其他需要的指标:可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需要,自行设计。
3.修正指标。修正指标是对基本指标、绩效指标的修正,可以用于对院系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评价,它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经常性职务消费指标。指的是院系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时所发生的各项经常性开支的总额,包括差旅费、会务费、办公费等经常性支出, (2)“三公经费”消费指标。指的是院系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时所发生公务出国、公务用车、公务招待开支金额。以上两个指标能够很好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3)违纪违规资金总额。违规资金总额越多,说明被审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越差。(4)损失浪费金额。损失浪费金额是院系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因没有很好地履行其经济职责、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行为造成的资金的浪费总额,此指标可以用来评价重大经济决策的效益性。
(二)定性指标构成及说明
1.内部控制制度合法合规性。
评价院系领导干部任职期间,院系财务管理、科研管理等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情况,它是院系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的反映。
2.创收收入合法合规性。评价院系组织创收项目并取得创收收入的合法、合规性,重点考察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和决策、效益意识,评价他们是否存在只追求短期效益的创收,以致给院系甚至学院带来的损失。
3.财务收支真实性。高校审计部门通过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院系提供的账簿、凭证、财务报表等财务有关资料进行审计,将审定数额与未审定数额相比较,用以评价其财务收支的真实性。
4.财务收支合法性。这是审计部门对院系收入与支出是否合法合规的审计评价指标,需要通过审计后发现的违规违纪事实予以确认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