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估计——基于1996~2013年面板数据的实证

2015-11-12彭继增熊吉陵

金融与经济 2015年7期
关键词:禀赋效应贸易

■ 彭继增,柯 颖,熊吉陵

一、引言

本地市场效应之前又称为本土市场效应,是指在规模报酬递增和存在贸易成本两个前提条件下,贸易中国内市场需求相对较大的国家将会是贸易的净出口国。本地市场效应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在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

目前学术界存在两种理论对国家之间或者地区之间贸易原因的不同解释,一种是基于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简称CRS-PC)的比较优势理论,属于新古典框架;另一种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简称IRS-MC)的本地市场效应,属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各国之间资源禀赋的差异,在本地市场出现超常需求的情况下,只能依赖于进口产品,而本地市场效应则认为,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在一国出现超常需求的情况下,生产者将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以降低运输成本并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生产者产量不断增加,生产的产品不仅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还能满足周边相对较小的市场需求,成为该产品的净出口国。因此,超常需求被用于区分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EAN),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10个成员国组成。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立以来,关税水平大幅降低有力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增长。在双边贸易中,对东盟而言,中国已经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而对中国而言,长期以来,东盟也作为中国的十大贸易伙伴国之一,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超过日本成为除欧盟和美国之外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东盟成为可与美国、日本、欧盟并肩抗衡的贸易伙伴,使中国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另一方面,双边贸易额的增加使东盟获益,并分散其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表1表明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情况,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包括贸易总额,进口额和出口额均有所增长。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经济发展是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还是本地市场效应已经作为一个新的比较优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面对这种情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考察是重要且有意义的。

表1 2005~2013年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单位(亿美元,%)

二、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Krugman(1980,1985)等提出本地市场效应,指出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IRS-MC)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假设存在运输成本,为了降低运输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对产品拥有更多需求的国家不但不会进口而且还会出口。但是模型存在依靠严格的假设条件:同质产品(如农产品)部门不存在运输成本,贸易仅在两国进行,没有考虑到跨国公司和贸易成本等,因而不具有普遍性。对于本地市场效应严格的假设条件,Davis(1998)指出如果农业部门的运输成本与制造业部门相同,则结果将会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Head and Mayer(2004)研究了贸易成本与本地市场效应的关系,并指出本地市场效应与贸易成本之间的单调递减关系仅当完全劳动工资弹性时才成立。这些学者对本地市场效应的拓展使本地市场效应模型更具普遍性。实证检验方面,Davis and Weinstein(1999)在 Krugman 理论的基础上,实证证明了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并提出了“超常需求”,以此检验OECD国家和日本制造业出口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并分离了本地市场效应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对OECD国家的检验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在贸易中起主要作用,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而对日本19个制造业部门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有8个部门存在本地市场效应;Schumacher(2003)引入引力模型,考察需求和资本劳动比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并检验了22个OECD国家的制造业部门,结果许多制造业部门出现了本地市场效应;Hanson and Xiang(2004)引用倍差引力模型检验本地市场效应,不仅发现了本地市场效应而且发现运输成本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重大。

国内专家学者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远远不够。钱学锋、梁琦(2007)对关于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经验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为后来学者研究本地市场效应提供借鉴。实证检验方面,张帆、潘佐红 (2006)运用FKV模型和Davis and Weinstein的模型检验1997年中国31个省19个产业,发现至少有7个产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陈健生、李文宇(2010)基于中国省份生产的数据运用Davis and Weinstein的模型和倍差引力模型,发现中国省际存在明显的本地市场效应,而在邻近省区本地市场效应会有明显的下降倾向;冯伟、徐康宁(2012)基于我国2004~2009年29个省区市22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Davis and Weinstein的模型,发现省际层面并没有发现我国产业发展中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而在细化的分省层面发现主要在中东部地区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钱学锋、陈六傅(2007)借鉴Schumacher的方法,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中美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结果发现无论是对SITC一位数检验还是对SITC两位数制造业部门进行检验,都发现了本地市场效应,并且据此提出了注重发展国内市场等政策建议;范爱军、刘馨遥(2011)基于引力模型和倍差引力模型两种检验方法,对中印双边贸易中的工业制成品贸易进行本地市场效应验证,发现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存在较为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姜承武(2010)利用引力模型检验中日双边贸易中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结果发现SITC一位数中存在本地市场效应。

中国和东盟相距接近,经济往来密切,对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研究繁多,但是从本地市场效应的角度分析研究中国与东盟贸易的目前还比较少,本文则从本地市场效应的角度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进行了分析,并运用1996~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三、中国与东盟本地市场效应模型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Schumacher(2003)运用引力模型考察需求和资本劳动比对贸易模式的影响,从而分离本地市场效应与要素禀赋对贸易模式的不同影响,验证了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本文主要运用Schumacher(2003)引力模型的方法,表达各因素对出口的影响。模型表示如下:

(1)式中Xaij表示由i国出口到j国的产业a的出口额,Yi、Yj表示由出口国和进口国GDP表示的出口国的供给情况和进口国的需求情况。yi、yj分别表示由出口国和进口国的人均GDP表示的要素禀赋状况。Dij是两国之间的距离,作为影响双边贸易的因素之一用来代表贸易的成本,而Zkij表示其他影响出口因素的虚拟变量,比如政治政策、文化因素等。

lnMaij表示j国出口到i国的产业a的出口额,也可以用lnXaji表示,即:

由于是双边贸易,所以Dij=Dji,Zkij=Zkji。对模型做些变动,将(1)式减去(2)式得:

由此看出两国进出口之比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两国GDP之比,二是两国的人均GDP之比。(4)式也表明两国的贸易成本和虚拟变量代表的其他因素不影响两国的贸易模式。两国GDP之比决定了两国的相对需求规模,而两国的人均GDP之比则决定了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若yi=yj,则两国的要素禀赋相同,市场规模是影响两国贸易的主要因素,决定两国的贸易模式,当(βa1-βa3)>0 时,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若Yi=Yj,即两国的市场规模相同,则要素禀赋的不同是影响两国贸易模式的主要原因,(βa2-βa4)表示了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两国的贸易模式。因此,依据此引力模型,我们就可以分离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对贸易模式的不同影响。

利用上述方法,我们基于1996~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检验,其中中国与东盟进出口数据来自联合国UN Comtrade数据库;中国和东盟十国的GDP及人均GDP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由GDP平减指数等于名义GDP除以实际GDP,得到实际GDP数据,由人均GDP等于GDP除以总人口得到人均GDP数据。

(二)实证检验

运用上述模型式(4),验证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文中分别对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简 称SITC)中的一位数和两位数制造业进行验证。本文基于1996~2013年中国与东盟十国贸易的面板数据,先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变量的平稳性,然后运用F检验和Hausman检验确定合适的回归模型,最后进行面板数据回归,估计出结果。

1.面板单位根检验和模型选择

在进行面板数据回归之前,需要确保数据的平稳性。因为一些非平稳的序列也会出现共同的变化趋势,而序列之间并不一定有关联,如果对这些序列进行回归,则会出现伪回归,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本文采用LLC对面板单位根进行检验。结果显示,除第8类杂项制品之外的所有变量都可以拒绝存在单位根,即表明变量是平稳的。对于第8类变量,其一阶差分是拒绝存在单位根的,也即一阶差分是平稳的。面板数据估计有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三种形式,为了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估计,本文先采用F检验在混合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之间作选择,再对其进行Hausman检验,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中确定合适的模型进行估计。

2.一位数SITC分类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利用上述模型对1996~2013年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表2为SITC一位数分类的回归分析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按一位数SITC分类,中国与东盟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有5大类,分别是:食品及活动物(0),饮料及烟类(1),燃料以外非食用粗原料(2),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杂项制品(8)。其中0~4类属于初级产品,5~9类属于工业制成品,因此,从检验结果看出本地市场效应既出现在制造业部门,也出现在农业部门,支持了Zeng和Kikuchi(2006)的结论。 矿物燃料、 润滑油等(3),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和未分类的其他商品(9)的贸易模式由传统的要素禀赋决定。初级产品部门出现了本地市场效应,表明中国和东盟的初级产品贸易模式中不仅有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也有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出现了劳动力比较优势与本地市场效应并存的局面。

表2 一位数SITC分类的检验结果

表2表明中国与东盟既有初级产品的贸易,也有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比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大,而且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有上升的趋势。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需要依赖工业制成品贸易的发展,工业制成品中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因此,有必要对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做具体的分析。

3.两位数SITC分类检验结果及其分析

对SITC按两位数分类的工业制造业产品进行面板数据回归,检验结果如表3。在检验之前对各变量都进行了相应的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都显示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也即变量是平稳的,可以进行回归。然后对面板数据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确定合适的模型进行回归。

按两位数SITC分类的中国与东盟制造业本地市场效应估计结果如表3,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SITC两位数分类中,51~89共35类制造业产品,有24类被检验出了本地市场效应,分别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中的医药产品(54);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中的皮革、皮革制品及已鞣毛皮(61),橡胶制品(62),软木及木制品(不包括家具)(63),纸及纸板(64),纺织纱线、织物、制成品以及相关产品(65),非金属矿产制品(66),钢铁(67),金属制品(69);机械和运输设备(7)中的发电机械设备(71),个别工业专用机械(72),一般工业机械、设备和机器零件(74),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75),电信、录音及音响设备和仪器(76),电气机械、仪器和用具(77),道路车辆(78);杂项制品(8)中的预制建筑物、管道、发热及照明装置和设备(81),家具及其零件、褥垫及类似填充制品(82),旅游用品、手袋及类似容器(83),服装及衣服配件(84),鞋子(85),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及器具(87),摄影仪器、设备和供应品、光学产品及钟表(88),杂项制品(89)。对有机化工产品(51),染料及鞣革料(53),精油及香膏和香水原料、厕所、抛光和清洗的准备工具(55),初级形状塑料(57),在非塑料及初级形状(58),金属加工机械(73),其他运输设备(79)的回归表明,这 7类贸易模式由传统的要素禀赋决定。第5和7类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商品,第6和8类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部门和资本及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部门都存在本地市场效应。

表3 两位数SITC分类的检验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承接国外产业的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廉价劳动力作为比较优势是不可持续的,近年来我国多处出现的“民工荒”也证实了这一观点。随着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不断发展,某些东盟成员国劳动力成本的降低,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逐渐弱化,而我国经济仍然持续发展,2013年经济总量以90386.6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不只依靠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对于6和8类劳动密集型产品普遍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有劳动力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本地相对市场规模扩大的影响。因此,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能解释的,本地市场效应已经作为新的比较优势起着重大的作用。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两位数制造业广泛地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表明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还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相对市场规模已经在双边贸易模式中起着主要的作用。

中国能在贸易中获得本地市场效应的优势既有国内市场扩大的影响,也有国外市场增长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国内需求也不断增加,国内的超常需求是促使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出现本地市场效应的内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土地、劳动力、市场等各种优势,FDI流入,跨国公司把眼光转移到中国,扩大生产,进而实现规模经济,生产出的产品除了满足中国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出口到国外,这是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具有本地市场效应的外因。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运用Schumacher的引力模型检验了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显示: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对一位数10大类产品进行检验,有5类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对两位数中35类工业制造业产品进行检验,有24类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这表明在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已经作为一个新的比较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市场规模影响着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模式。对此,我国政府应该注重利用本地市场效应,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第一,扩大内需,培养国内市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对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检验显示本地市场效应在贸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说明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的情况下,相对市场规模影响着贸易模式,国内市场超常需求促使中国出现了出口,促进双边贸易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即强调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因此,政府政策应不仅注重国外市场,更应发展国内市场,做到内外兼顾。着力扩大内需,积极培养国内市场,增加国内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第二,促进产业集聚,实现规模经济。本地市场效应是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框架,强调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贸易中存在运输成本,因此,企业发展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降低运输成本获得利益,实现规模经济。扩大生产规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国内企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挖掘国内市场,适当扩大生产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在全球分工的背景下,为了追求更低的成本和更大的市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纷纷对中国大陆进行产业转移或重组,追求规模经济。政府在鼓励国内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也应为承接产业转移做好准备,实施产业支持政策和相关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完善各项基础设施,降低运输成本,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培育产业集聚。

第三,进行技术创新,注重产业结构升级改造。本地市场效应已经成为中国对东盟贸易的一个重要的新的比较优势来源,因此,我们应该转变依靠要素禀赋优势的发展模式。劳动力资源禀赋不可持续,而且依靠劳动力加工的产业部门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资金、劳动力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政府应该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减少对劳动力资源的过度依赖,使更多的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注重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增加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增加产品研发的投入,为企业研发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促使中国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1]陈健生,李文宇.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邻近省区的影响——基于中国省份生产数据的验证[J].财经问题研究,2010,(9):21~27.

[2]范爱军,刘馨遥.中印工业制成品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76~81.

[3]冯伟,徐康宁.产业发展中的本地市场效应——基于我国2004~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J].经济评论,2012,(2):62~70.

[4]罗扬,李铭尧,彭继增.中部六省 FDI、城市化与工业集聚互动关系——2001~2011年中部六省面板数据为例[J].金融与经济,2014,(6):9~13.

[5]彭继增,邓伟.FDI、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实证分析——以1984~2010年江西省时间序列为例[J].金融与经济,2013,(1):30~33.

[6]钱学锋,陈六傅.中美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估计——兼论中国的贸易政策取向[J],世界经济研究,2007,(12):49~54.

[7]钱学锋,梁琦.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进展[J].经济学季刊,2007,(3):969~990.

[8]张帆,潘佐红.本土市场效应及其对中国省间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J].经济学季刊,2006,(2):308~320.

[9]Donald R.Davis.1998.The Home Market,Trad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8):1264~1276.

[10]Donald R.Davis,David Weinstein.1999.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Production Structur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3):379~407.

[11]K.Head,T.Mayer.2004.The Empiries of Agglomeration and Trade[C].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es,Amsterdam:North Holland:22~30.

[12]Paul Krugman.1980.Scale Economi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America Economic Review,(70):950~959.

[13]D.Schumacher.2003.Home Market and Traditional Effects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a Gravity Approach[R].DIW Discussion Paper No.344:50~67.

猜你喜欢

禀赋效应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懒马效应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贸易统计
初始商业文化禀赋如何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