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思考
2015-11-10高维宾
高维宾
【关键词】 新课改;高效课堂;主体地位;自主探究;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0—0077—01
“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在特定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任务,以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实现学习目标。那么,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自古以来的读书学习,都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当然就成了服从于教师教学需要的工具。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教师的观念,转换教师的角色,确立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把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强迫学生读、背,学生是不情愿和不自觉的,收效也是甚微。因此,只有转变传统观念,明确并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学生的思想明确了是自己要学后,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得以培养,学习能力也才能得以提高。
二、采用自主探究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这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为此,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二是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三是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确保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好学生探索交流,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探索的能力。
三、摒弃“满堂灌”的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新课标强调有效教学,强调提高教学的效率,这必然要求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思维。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战场,改变“满堂灌”加课外题海的做法;我们不是回避学习中必要的艰苦,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找回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的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实现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新的课堂模式对于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堂灌的讲课方式,看上去很负责、很辛苦,但完全由老师刚性掌控,并通过布置大量作业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摒弃“满堂灌”的上课的方式,看上去老师讲得少了,却要准备得更多、更充分、更深入、更生动,对于学生更了解,并由此在变短的课堂上柔性引导学生,使教学事半功倍。一个只有专业知识而没有教学技巧的人怎么教书?只有一种方法:满堂灌。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听了没有,听懂多少,完全在于个人的造化,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效率可想而知。
四、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课对于老师而言,不好讲,容易陷入枯燥、死板的境地,学生也不好学,里面的公式、化学方程式繁杂多变,易于混淆,不好掌握。最后,老师越教越没劲,学生越学越反感,师生最后都很痛苦。那怎么办?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知识融入生活案例,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探索精神。在新的教学形势下,要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仅是分数的高低,更是在教学中学生的各项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
总之,高效课堂是当今教育的主流,也是全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的开展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关注。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