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015-11-10敬筱丽
敬筱丽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语言艺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0—0119—01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的历史教师讲课,或妙语连珠、娓娓而谈,或幽默风趣、言简意赅,虽腔调不同,但各有千秋。独特的语言魅力往往让学生听而不忘,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笔者认为以下五点是历史教师运用语言艺术“粘住”学生的有效手段。
一、历史教学语言应力求准确和严谨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过去性”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讲述历史事件、描述历史人物、分析历史背景时,必须“言之有史,言之有据”。表达必须准确,这是对历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是第一位的要求,否则会出现知识性或科学性错误。比如,我们在讲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在讲到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南京条约》时,条约中提到“割香港岛给英国”,其中香港岛只是香港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香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严谨,教师应对学生解释香港岛的概念,并深化这一内容,而不能混淆香港岛和香港两个术语名词,让学生产生误解。再如,“五四运动的性质是学生爱国运动”,这句话不能说不对,但是不严谨。五四运动在第一阶段是学生爱国运动,但六·三以后的第二阶段,运动已经由青年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发展为无产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共同参与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这时,五四运动性质应定性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二、历史教学语言应富有文学化和哲理性
历史中的名人轶事具有无穷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和富于文学化的语言表达,将风趣典型的事例“复归”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情境中去,使人物形象突现,更能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亲切崇敬之情。
例如,在上“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当讲完黄海大战的激战情景及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国捐躯的场景后,我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写下了光绪帝为邓世昌所书的一幅挽联:“今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大声读了出来。这幅挽联给学生心灵带来强大震撼,被邓世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所感染。
又如,在讲述“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时,可引用当地歌唱文成公主的民歌《唉马林儿》中的一段歌词:“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不要怕涉深深的大河,有一百只马头船来欢迎您!”富于文学性和哲理性的语言更有利于营造温馨、愉悦的教学氛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为原本刻板的历史课堂增添趣味。精心设计的、闪耀着智慧火花的教学语言,能把模糊的事理讲清晰,能把枯燥的道理讲生动,能把静态的现象讲得活泼,启发学生去追问,去探索,去挖掘,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历史教学语言应形象生动、幽默风趣
历史课堂语言应当讲出色彩,讲出声响,讲出形象来。历史教学中生动的语言犹如一夜春风,学生听到后自然会感受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胜景。让学生要能在历史课堂中“听得见莱克星顿的枪声”、“看得见《蒙娜丽莎》的微笑”、 “触摸着元朝铁骑的激荡”、“感受到屈原‘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无奈”。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幽默制造轻松的氛围,也是点亮课堂,出奇制胜的好方法。
四、历史教学语言应是真情自然的语言
白居易说过:“感人者,莫先乎情。”教师充满激情,才能引起学生的激情。言语中自然表露的情感是最为真切的。当历史教师用自己深厚的学养,深情并茂地讲到文化史上的这些诗词时,学生将会被深深触动:“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表现了将士准备追歼匈奴的豪情;“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达了王安石除旧布新的决心;“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传递出李清照别离丈夫的愁情思绪。
五、历史教学语言应与自如的体态语言配合使用
历史教师应该重视体态语言的使用,使其与口语配合,互补相得益彰。教师以一种和蔼的目光一边讲课,一边巡视学生,用目光语来询问、了解,与学生沟通,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是在对自己讲课,不禁会集中注意听课,做到心领神会。友好、和谐的微笑语,也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挺身直立,面对学生,给人以潇洒自如、稳重自信之感,给学生树立起行为规范的标本。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