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话唐室公主与汉室公主的“和亲”

2015-11-09青房

文史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亲

青房

唐初,吐蕃民族英雄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各部族、各地区,迫切需要引进先进文化来提高人民素质,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吐蕃政权。松赞干布派出贵族子弟到天竺留学。这些人回来以后,参考梵文制定了藏文字母,藏族从此有了文字。松赞干布还招募别族的学者、技工和医生到吐蕃来,为他效力。

不过,松赞干布最向往的,还是生产、文化都比较先进的唐朝。他自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起,就试图同唐朝建立最亲密的关系,多次派出使节,携带贵重的礼物去长安拜访。唐太宗也派出使节,携国书和礼品进藏回访。贞观九年(公元635年)至十四年(公元640年),松赞干布连年向唐朝求婚。其态度坚决,言语激烈,称:“若大国不嫁公主与我,即当入寇。”[1]有一年他果然派兵进攻松州(今四川松潘)。贞观十四年,当松赞干布再次入京求婚时,唐太宗颇为犯难。此时太宗族弟江夏郡王李道宗(时为礼部尚书)之女知道后,便自动请缨远嫁吐蕃。太宗大喜,即封道宗女为文成公主。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初,唐太宗命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进藏。琐喃坚赞《吐蕃王朝世系明鉴》记载说:

唐王(指太宗)以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三百六十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作为(文成)公主的嫁奁。又给与多种烹饪的食物,各种饮料,金鞍玉辔,狮子、凤凰、树木、宝器等花纹的锦缎垫帔,卡筮经典三百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六十种,治四百零四种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五种,医疗器械六种,(医学)论著四种……又携带芜青种子,以车载释迦佛像,以大队骡马载珍宝、绸帛、衣服及日常必需用具(入吐蕃)。

文成公主将中原汉族先进的农耕技术、纺织技术、建筑技术、医药技术以及天文、历法、算学、音乐及儒学原典(如《诗》《书》)带进西藏,逐渐改变了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面貌,给世界屋脊吹进一股清新的唐风。

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松赞干布病逝,高宗为他举哀,大臣持高宗玺书入藏吊祭。松赞干布死后30年间,文成公主仍然致力于发展唐朝与吐蕃的团结友好事业。

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文成公主病逝,吐蕃赞普在逻些(今拉萨)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择定文成公主入拉萨的藏历四月十五日为公主诞辰纪念日;又在大昭寺主殿供奉文成公主由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l2岁时等身镀金佛像,在配殿供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以及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塑像。

唐中宗时期(公元705年—710年),吐蕃王墀德祖丹(松赞干布的五世孙)的祖母为孙子向唐朝求婚。景龙四年(公元710年),金城公主重演70年前文成公主入藏的盛大一幕……

今天,在拉萨布达拉宫的宫殿墙壁上,还保存着两组金碧辉煌的壁画。一组记录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故事;另一组,则讲金城公主的故事。

在西藏邻近的南诏,唐玄宗时期也有宗室女嫁到那里作皮逻阁的孙(即凤迦异)媳妇。爱好乐舞的玄宗皇帝还让她带去胡部与龟兹两个大乐队作陪奁。

在西北和北方,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衡阳长公主亦嫁给内附的阿史那社尔(时被唐太宗任命为左骁卫大将军),使这位落难他乡的东突厥王子感激涕零。(按:阿史那社尔以后为唐朝远征高昌、龟兹,战功卓著。太宗死时他曾“请以身殉,卫陵寝”;6年后他终老长安,得以陪葬昭陵,了却了他对大唐帝国的最后心愿。)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弘化公主来到青海湖边成为吐谷浑可汗诺曷钵的妻子。至德三载(公元758年),宁国公主远嫁回纥可汗,以后又有咸安公主、太和公主继续奔赴回纥可汗设在漠北的后宫帷帐中。

这些唐室公主们肩负着王朝“绥之以德”、“怀柔以远”的国家使命,一批批地走出宫门,走出国门,向着大唐帝国境内外的众多夷族去执行“和亲之策”,通“华夷之好”,在民族关系史上、中外交流史上写下了动人的篇章。特别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以自己的大智大义承担起对社会的义务,充分展示出唐代妇女自信、自强的风貌及与男人一样治国平天下的决心。她们将唐人宽大的胸襟、奋发进击的精神以及灿烂文明带进雪域高原,为促进吐蕃社会的进步与汉藏人民的友谊,推动统一的多民族的祖国大家庭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里需要提及距唐700多年的往事,即在汉武帝后期对匈奴的十年战争(公元前100年—前90年)前后,汉室细君公主奉诏与乌孙王和亲,以“分匈奴西方之援国”。事在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细君死后,汉朝又将解忧公主送去接替细君位置,继续维系与乌孙的姻亲联盟。两公主前后在乌孙勉力活动,使乌孙成为钳制匈奴的重要力量。不过,汉代的和亲公主的心境却并不畅快。《汉书·西域传下》记细君公主入乌孙国后的情景说:

公主悲悲,自为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

我们拿西汉时同乌孙和亲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与唐代文城公主、金城公主等唐室公主相比较,显然后者的主动精神、主人翁精神自要多些、强些。西汉两公主的悲悲戚戚,强作欢颜,与唐室公主的潇洒风貌和乐观态度相比,显然后者更令人尊敬和传诵。[2]当然,如果我们换个例子——将汉代妇女的纤弱美与唐代妇女的肥壮美两相比较,因为各承禀赋使然,对细君、解忧公主便不会多说什么了。要知道孕育这禀赋的,乃是各自的时代。而唐代社会的时代主旋律是勇猛精进,为国家建功立业,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在初、盛唐的知识群体(知书识礼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当属此列)中尤为响亮。初盛唐知识群体所普通具有的精忠报国、胸怀天下的情怀与自信自立、积极进取的精神,当是两汉间人难以企及的。

注释:

[1]《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上《吐蕃列传上》。

[2]在著名的“昭君出塞”故事中,元帝时代的昭君倒是自请远嫁匈奴的,但那是负气出走(参见《后汉书·南匈奴列传》),用今天的话来说,思想境界不算高。后人将她描绘成自愿为民族团结奉献青春,乃属拔高。

猜你喜欢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亲
虚实相通:从松赞干布的“賨王”封号看中国古代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布达拉宫是为文成公主而建的吗
新时代“文成公主”
——西北民族大学于洪志教授
松赞干布与石榴——解毒止泻说石榴
兵不厌诈:和亲公主是间谍
西北民族大学原创歌剧《文成公主》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
试析十六国北朝和亲的特点
丝绸之路上的和亲
唐代涉蕃诗中的和亲联姻
松赞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