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下高中数学的教学体会
2015-11-09魏跃慧
魏跃慧
【摘要】 新课程所阐述、倡导的全新理念也如春风吹满校园,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课堂教学改革能否体现新理念成了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尺。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完成新课标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转换。还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互动探究 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8-016-01
0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一直受到“高考指挥棒”的深刻影响,课堂上教师“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奉行“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基本是不二的选择。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下面结合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新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完善思维
数学是什么?谁都知道,数学能够启迪、培养、发展人的思维,虽然也有其它学科或其它方式可以培养人的思维,但在深度、广度、系统性等方面是无法与数学相比的。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许多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普遍认为:数学成果获得的思维过程的价值远比成果本身的价值大的多。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家思维活动的成果,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数学教育中,教师的职能应该是:打实学生数学思维之基础,点明学生的数学思维之道路,指导学生数学思维之方法,解释学生思维之疑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做好这四方面的“导思”工作。
数学思维在培养人的聪明才智和思维品质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的数学教学要转变教育理念,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在充分揭示数学逻辑化思维的同时,应加强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辩证的反思能力,使学生养成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通过全方位的思维,尤其是从反向的思考,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提高数学思维的品质。
二、新课程注重启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与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联系实际,创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新大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已有的知识出发……”因此教学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学生实际,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如我在讲授轴对称图形前,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具有轴对称特性的建筑物、装饰品、墙纸、窗花、天花等图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轴对称图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之广,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正当同学们在欣赏、赞叹时我问道:“你们喜欢这些图案吗?知道这些图案具有什么特点吗?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吗?只要大家认真学习以下这一章——轴对称图形,相信你也能成为出色的设计师,设计出更漂亮的图案。”通过此实例,让学生知道学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数学的美,体验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了学习动机。
三、课外提倡合作式学习
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通过第一次月考,将学生的测验成绩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每个级别学生均直接请教于其高一级别的学生,A级别的可直接请教于老师。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比如在分组时把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对学生说,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每次小测后,把各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对成绩上升的进行表扬,对进步小的组分析共同找出进步小的原因。
“合作学习”法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转变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为学生的管理者和技术“顾问”的教学过程,真正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指导者只是比学习者基础稍好一些,现在让他(她)自己做小老师去教别人,他(她)就会想如何才能教好同伴,这样给指导者技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她)的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创造了机会,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在指导同伴练习时看到同伴的成功也会激发自己在练习中更努力更加完善的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种“合作”的方法其实是通过教来促进学的过程,学生不仅自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指导他人进行学习,使学生可以从中更深刻地体验到课中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对优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