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历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
2015-11-08赵建栩
赵建栩
摘 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以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依据,分别就历史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径两方面入手,深化对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认识,初步总结出学科教学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氛围;现代教育技术
一、历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是目前教育发展严峻现实的需要
前期我校对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77.9%的中学生存在各种轻度的不良反应,有5.2%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学习心理压力大、焦虑抑郁、厌学情绪;与教师、家长和同学的关系紧张,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缺乏斗志,学习动力不足,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等。以上问题的存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容易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障碍。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肩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而历史教师更应该树立明确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培养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2.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通过学习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目标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时刻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展开教学活动。
3.历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备的优势
历史学科中的教学内容丰富深邃,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的道理,明确历史知识在人生修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寓心理健康教育于高中历史教学,符合历史学科的内蕴和学科教育的一般规律,故而既必要又可行。
二、历史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历史教师自身要求的提高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历史教师应扭转“眼中有知识,心中有分数”的教育片面发展观,树立“眼中有生命,心中有学生”的教育观念。真正的高效课堂最显著的特征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实现了有效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构建起智慧、生成、激情的高效课堂,而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讲授甚至是强行灌输。
(2)学科素养的提升
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必须以历史教师扎实深厚的学科素养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要具备娴熟的专业教学技能,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创造性和批判精神。
(3)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只有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清楚的认识,对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了解,才能抓住有利时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育教学
效果。
2.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潜能,找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
历史知识浩瀚无边,内容包罗万象,精心挖掘历史教材的史实、优秀的历史人物,滋润学生的心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良好的人格,有“润物细无声”之效。例如,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爱国情;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于职守;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社会责任感等等,都是历史教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好素材。
3.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具体而言,在教学行为上应做到“六多六少”,即多一些关心,少一些冷漠;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指责;多一些指导,少一些强制;多一些交流,少一些权威;多一些沟通,少一些隔阂。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文字或简单挂图呈现形式转变为多媒体形式,以生动具体、形象逼真的虚拟情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在讲授“秦帝国的兴亡”一课中,用Flash动画制作一幅秦、韩、赵、魏、楚、燕、齐七国割据称雄的动态地图,通过变色的方式动态模拟秦陆续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配上浑厚的背景音乐。然后再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统一的意义何在?激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总之,历史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有实施的可能性。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性,为他们今后的全面、
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聂菊香.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历史教学不容忽视的话题[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2(07).
[2]何妍,王莉.用情感教育激活学生心理: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0).
[3]李铁军.浅谈培养非智力因素[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03).
[4]陈洵,王振中.科学求实 建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