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籍高职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方言的负迁移分析

2015-11-08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辅音元音方言

付 清 程 玲

(1.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招生处,湖南 岳阳 414000;2.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初等教育系,湖南 岳阳 414000)

语言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1]。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一套语音系统和发音规律,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往往会用自己熟悉的音替代某些相似的音,并不自觉的把根深蒂固的母语语音特征带到目的语的发音中去。方言作为地区性母语,对中国大部分地区学生习得英语语音产生了重要影响。实践证明,方言语音迁移的区域化模式确实存在;并且由于对方言的认同因素作用,部分语音负迁移特征并没有随着学习者年龄和英语学习时间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有的反而更加明显[2]。

本研究历时近一年,主要以湖南长沙方言区英语学习者为调查对象,样本则通过对湖南民族职业学院长沙方言区高职师范生的抽样获得。湘籍高职生作为成人英语学习者,由于长期受地方口音的影响,甚至在某些“顽固”的方言音位上一定程度产生了语言石化现象,导致一些错误发音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纠正。因此,立足区域,探究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由于受地方方言影响,不同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发音偏误会有所差异,因此通过个案的实证研究探究湘方言是如何影响个体英语语音学习的,从而寻求其普遍性的应对策略,给该地区英语教师和学生提出有效的防止语言学习负迁移、促进正迁移的教学策略,促进该地区英语学习者口语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其它地区英语学习者和教师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初等教育系非英语专业6个班选取的28名大一学生为对象,90%以上学生就业后将从事教育教学类工作,因此英语口语对其尤为重要。随机抽取的这28名学生都是以长沙话为母语,且家庭长期居住在长沙方言区,并且已具有至少10年以上的英语学习基础。

(三)研究方式

该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访谈、语音测试卷等方式。问卷调查表和访谈内容根据本院长沙方言学生的实际情况,参照《大连方言学生调查问卷表》[3]修订而成。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试者个人基本信息,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出生地、居住地、英语学习的年限、父母亲的长期居住地及教育背景,以帮助研究者更快选定合适的研究对象进入下一阶段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关于学生英语语音知识背景的调查,涉及的问题诸如“在日常生活中,你与同学、老师或父母交流时用方言(本地话)还是普通话?”“在英语语音学习中,你觉得哪些发音较易?哪些较难?”“你是怎样练习英语发音的?”等。

英语语音测试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测试学生对吉姆森语音中48个音标 (包括/tr/和/dr/)的掌握情况;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分别考察48个音标在单词和句子中的发音。这些看似相似但发音完全不同的音素以成对或成组的方式呈现,测试题主要选编自《新视野英语教程1&2:听说教程》[4]和《英语语音学》[5]。在以上三个测试项目中,受试者都要求尽可能全部读完所有测试题,本次研究也仅对其音段音位进行结果分析。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基于非英语专业一年级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而进行。研究者于2015年3月在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初等教育系非英语专业6个班的大一高职生中发放了4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9份,这39位长沙籍学生,其中11名来自长沙市,28名来自农村。研究显示,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英语发音更标准,受到湘方言迁移的影响更小。因此为了揭示方言对本地语者英语发音的影响,本研究仅选取了来自农村的28名学生为样本。

二、结果与讨论

(一)问卷调查的结果与讨论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28个样本中有4个样本的英语语音发音较标准,因此仅选取24个有效样本中大部分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带有浓重的地方口音的做深入分析。究其原因,其在中学时期的语文和英语课堂教师普遍用普通话教学,但课后与老师、同学、父母交流则普遍使用长沙方言。表1为对受试者所做的英语元音、辅音习得难易程度调查分析表。

表1 英语元音、辅音习得难易程度调查分析表 /人

表1结果表明,46%学生认为辅音较难,33%则认为元音较难,17%认为都难,只有1个学生认为元音、辅音都较容易。受试者不仅是典型的湘方言本地语者,并且长期处于湘方言的语言环境中。此外,大部分的受试者认为较难习得的英语语音是湘方言中所没有的音素,相反那些与湘方言相近相似的音素在更容易习得。例如,在28个英语辅音音素中,61%以上的受试者认为//、//、//、 //发音较难,52%则认为//、/tr/、/dr/、//、//较难,而/v/、/r/、/m/、/n/、/l/、/j/、/w/、/p/、/s/、/z/、/d/、/b/、/h/、/f/等对他们而言相对较易,对于软腭塞音/k/和/g/则没有学生认为有发音困难。在20个元音中,受试者认为最难的是//、//、//三个单元音,//与/e/的发音最容易混淆,其次是长元音/u:/和双元音/ /和/ /较难发音,34%学生认为//、//、//、//、/ /、/ /、//、//、//有一定难度,极少数则认为长元音/:/、//、//较难,而没有学生认为长元音//有难度。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较之英语元音,辅音对于英语学习者更难习得;在英语的48个音素中,学习者认为与湘方言或汉语拼音中没有相近或相似的音素更难掌握,而与湘方言或汉语拼音相似的音更易掌握,这证明在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正迁移现象促进了语言学习。

(二)语音测试卷的结果与讨论

从语音测试结果得知,受试者在读第一部分音标时, 会不自觉的将/u:/、//、//、/:/等元音加在每个辅音音素之后,例如,在发/p/时用/pu:/代替,/b/代替辅音/b/,/t:/代替/t/等。其次/j/、/n/、//、/r/等被错误的发音为/ /、//、/en/、/(r):/。 在读//和//两个音时会错误的用/s/和/z/替代,而在读/s/和/z/时又带有浓重的长沙方言[s]和[z]的口音。读//时会用长沙方言中的/x[]/替代,读//时则用/q[']/替代。当读到元音时,58%的受试者发音时很难区分长元音与短元音,//、/e/、//3个音标也很容易读混淆。

在进行第二部分英语单词组测试时,受试者习惯性的在辅音后附加元音后缀,如当读到“trip”,“drip”“sheep”等单词时,一些学生不自觉的在其后加上[u]的后缀。为了避免这种典型的因母语负迁移导致的发音偏误,建议英语学习者通过对比分析牢固掌握正确的英语音素发音要领,在读每个英语辅音时,力求做到简洁明快不给元音后缀可乘之机。当读到“thick”/ /和“clothe”/ /时,误将它们读成了/sik/、/ /,而读到"close"/ /时又误读成了/ /,这是因为湘方言中往往都是以辅音加元音的形式出现构成1个音节,因此在英语语音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就习惯性的把湘方言发音规则负迁移到英语语音系统中,从而导致严重的发音偏误。

第三部分英语句子测试时,当受试者读“voice”中的/v/、“while”和“working”中的/w/时误读成了长沙方言[u],单词“she”/ /误发成了长沙方言/xi[i](希)/,“drill”/dr/误发成了湘方言/[]鸡/,“yard”/j/的发音读成了湘方言的尾音[ya]。英语元音//、//、/ /分别与湘方言中[ie]、[]、[]相似,但他们在发音部位上还是有些许差别,因此这些相似但不相同的音对湘方言学生来说更易出错,教师在教学中更应重视,在课堂上明确区分英语语音与湘方言两个语音系统间的差异,在学生习得英语语音的过程中要在发音方式和发音部位上严格把关。

实践证明,虽然在问卷调查中受试者认为与湘方言和汉语拼音相似的英语语音更易习得,但在测试中并非如此。恰恰是因为负迁移的影响,英语与湘方言和汉语拼音中相似但不同的发音对于学习者而言更易产生发音偏误。究其原因,学习者由于受母语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发音过程中会不自然的把母语的发音习惯迁移至二语习得,从而忽略了两种语音系统间的细微差异。

三、思考与建议

研究中受试者的发音偏误主要是二语习得者因本地方言的负迁移影响形成的,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也是二语教学的一个必经阶段。因此在教学必须中及时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如分步发音法、语音对比法和纠音等,一定程度上减少发音偏误[6]。

(一)运用对比分析法强化语音基础知识

针对高职生英语语音相对薄弱且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英语课堂应首先从语音、音位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入手。研究表明,在语言感知过程中,母语的学习往往是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的,这时语言的学习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认知活动。而相对来说,外语学习是一种自觉的过程,学习者往往需要借助有意识的认知手段来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有意识的认知过程中,学习者对目的语言的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就成为影响学习的因素之一[7]。因此,英语语音学习者应该把握语言发展的这个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优势,克服负迁移以有效辅助英语语音教学。如湘方言中的韵母发音没有长短之分,而英语公认音则有长元音与短元音的区别。虽然研究证明湘方言的韵母[]、[]、[i]、[u]、[o]促进了习得者学习英语长元音//、/:/、/i:/,/u:/、//,但一定程度上又对英语短元音//、//、//、//、//的习得产生了负迁移影响,致使其在发音时不自觉的把英语短元音发成了长元音。实际上英语的长元音较之湘方言[]、[]、[i]、[u]、[o]的发音要更长、舌位更紧、音位更高,而短元音则需更短、更紧凑。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别两者间的差异,不能机械的用母语的发音替代英语语音。诸如此类相似的发音还有英语辅音/s/、/z/、/r/、/h/与[s]、[z]、[r]、[h]等。除此之外,对于湘方言中没有的音更应讲清其发音要领,然后让学生认真模仿,找到准确的发音部位。如在湘方言中,汉语音素“sh”与“x”常被混用,湘方言中根本没有“sh”这个音,人们常用 x[]替代“sh”。例如,湖南方言中的“shu(书)”与“xu(虚)”相同,单词“she”//被误读成了“xi[i]希”。 虽然这两个音都是在牙龈和硬腭处发音,但区别甚远,发//时唇形应圆点,而发长沙方言“x”时则不需要。再如发//、//时舌尖应位于上下两齿之间;发/f/、/v/时上齿应接触下唇;发元音/e/时口型不要长得过大,牙床开合度约一根手指宽度即可,而//的音开口则不能太小,牙床开合度大约要两指宽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来发现学生的发音偏误,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与纠正。

(二)创设良好语言环境激励学生学习热情

高职生作为成人英语学习者,一定要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把枯燥的语音知识融会贯通,以初学者的高度热情掌握英语语音的发音技巧,尽可能避免或降低语言的石化程度。如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一些国际音标音位示意图或播放一些发音视频,让学生相互观摩,相互指出各自的发音偏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讲普通话,每天坚持练习英语口语,逐步培养标准发音的信心。

(三)构建积极学习条件加强多元语言输入

由于目前外语学习大都停留在简单输入式学习层面,对目的语的输入也少之又少,因此学校和学生都应尽可能多的利用现代化的语音学习资源和活动来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如教学视频、英语电影及一些在线资源等真实语音材料,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上全方位感知英语语音,并通过深化英语角活动来使用语言,用积极的语言输出提高其语言流利度和准确度,使其越来越接近目的语的标准。

结语

在高职院校成人英语学习者中开展基于湘方言的负迁移模式的英语语音习得研究,对英语语音教学来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改革尝试。从二语习得者的英语发音偏误出发,通过分析方言对其产生的负迁移影响,深入分析其原因,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而有针对性的挖掘母语优势,有效促进正迁移,克服负迁移。这不仅更有利于英语学习者口语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且对于广大英语教师以后的语音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Odlin,T.Language Transfe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方小兵.方言背景对英语辅音音位习得的影响——以江苏吴方言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4,(1)81-87.

[3]林蕾舒.大连地区方言对英语公认音辅音习得之影响[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88-89.

[4]郑树棠,李思国.新视野英语教程1&2:听说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刘正仪.英语语音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6]彭美兰.客家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4.

[7]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辅音元音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第二讲 元音和辅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