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链视角下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优化

2015-11-08河北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谷慧玲杨丽芳

财会通讯 2015年2期
关键词:价值链制造业成本

河北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谷慧玲 杨丽芳

先进制造业是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运用高新技术而形成自动化、信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新型产业,具有产业高端、技术先进、管理创新等特点。其中,产业高端体现在涉及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和海洋等多种高新产业;技术先进体现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融合其他先进制造技术;管理创新体现在运用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模式。先进制造业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传统制造业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改造而成的先进制造业,如船舶、数控机床等;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如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精密及光电器材、微纳制造等。目前,先进制造业正迎来最佳发展战略机遇期,为了抓住机遇,加强成本管理成为现阶段先进制造业的当务之急。

一、先进制造业价值链构建

价值链的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价值链包括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内部价值链是企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及辅助活动,外部价值链指的是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以及竞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价值链分析,构建先进制造业价值链如图1所示:

图1 先进制造业价值链

二、价值链视角下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特征

(一)复杂性 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空间范围涉及到供应商、客户以及上下游关系;时间范围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因此需要分析处理大量的数据,并且由于先进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的全过程,资金占用量大,使得成本管理比一般的制造业更加复杂化,加大了成本管理的难度。

(二)目标多重性 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以及发展进程决定了先进制造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不能一味的降低成本来获取收益,因此,先进制造业的成本管理目标不再是单一的,而需要从长远利益出发,从先进制造业发展整体来考虑,保证成本管理有序进行,找到成本降低与发展的最佳平衡点,实现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

(三)动态性 先进制造技术在发展时是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而形成的,由于各种技术程度和自身特点不同,因此所形成的先进制造技术成本在各个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成本管理需要正确处理业务流程之间、本企业与价值链上下游之间的关系,以及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而这些随时间和环境不断变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成本管理具有动态性。

三、价值链视角下先进制造业成本构成

(一)基础活动成本划分

(1)研发成本。先进制造业研发阶段包括传统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两种情况。该阶段成本包括设计成本和产品成本。设计成本指即产品、技术、工艺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包括表面成本和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指研发人员在设计新产品时,由于欠缺全面考虑,导致的在整改过程中增加的材料成本、装配难度增加。产品成本包括采购成本、材料费用、制造费用。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材料费用指生产产品耗费的原材料、燃料以及辅助材料,制造费用指各个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2)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组成。通常先进制造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因此生产成本较高。但各项成本的构成比例不同于一般制造业,其中直接人工费大幅度减少,直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低;而间接成本占较高比例,主要体现在设备相关的成本大幅提高,包括设备日常维护、维修成本,设备切换成本以及设备故障导致的停线成本。

(3)销售服务成本。包括销售成本、物流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销售成本是指已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或已提供劳务的劳务成本以及其他销售的业务成本。物流成本,指产品在包装、运输、储存、流通中所支出的费用。售后服务成本指企业为客户提供的免费安装、调试、客户培训、维修费用,售后服务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

(二)辅助活动成本划分

(1)组织成本。即组织活动发生的资源配置成本。

(2)人工成本。即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3)信息成本。即为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购置和建立相应通讯系统支付的成本。

四、价值链视角下先进制造业成本管理优化策略

(一)提高员工素质,全方位做好人工成本管理 在先进制造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等,可见人员因素对于先进制造业是极其重要的,人工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和积极性,间接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影响。因此只有全面管理好人工成本,大力提高员工素质,才能更好的提高整个成本管理水平,推动先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1)规定合理的时间,使生产人员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尽量避免工时浪费,完成最高的工作质量。可以事前设立工作进度时间计划表,事中做好时间控制和监督工作,事后通过奖惩措施,激励员工按时按质完成。

(2)合理调整人员结构,在保证生产质量的情况下,根据生产量确定最佳人员结构,避免人员冗杂,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成本;要发掘并合理使用人才,做到适才适用,如果员工不具备岗位所需的能力,无法胜任工作,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不能片面强调唯学历论,用非所长,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同时,要将工资薪酬同生产人员具体的工作量、质量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提高生产人员的工作效率。

(3)提高技术水平是降低人工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先进制造业应该增加职工教育经费,不断提高员工技能与综合素质,对于管理人员,要经常引入新的成本观念和管理模式,不断的借鉴和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加强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提高其管理水平;对于生产技术人员,要定期组织职能培训,增强其技术熟练度,引进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提高员工技术操作能力。

(4)培养全员化管理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模式,树立由利润向效益转变的成本管理观念,将成本管理观念贯彻到研发、生产以及售后服务全过程。决策者和管理者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同时,通过开展节能降耗的教育活动,使员工树立良好的成本意识,培养与先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趋势相符合的成本观念。

(二)完善成本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作为先进制造业内部价值链辅助活动之一,对成本管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在考虑先进制造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置专门的成本组织机构,形成决策层、组织管理层、实际执行层,根据成本管理目标,将具体指标的实现分解到各层级,制定成本管理责任制度,为成本管理责任的明确和业绩考核提供具体标准,确保成本控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明确成本管理流程 首先,做好成本预算,由于先进制造业普遍存在资金占用量大的情况,因此每个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资金使用计划,设定具体指标,合理控制每个环节的资金使用范围;其次,全力推行全员成本核算与层层控制,严格控制采购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的成本;最后,健全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体系。将成本管理的考核结果同部门员工绩效评价和职位调动联系起来,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让员工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以有利于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

(四)重点管理各环节成本

(1)研发环节成本管理优化。先进制造业研发环节,决定了拟开发产品的构件及其所用材料,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价值链的成本,可以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观念,重新设计和组合价值链的因素,如改变生产工艺、采用新的原材料等,有助于优化成本管理,提高产品竞争力。

(2)采购环节成本管理优化。先进制造业采购的材料种类多,要使每种材料的成本都达到最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加强对重点材料的控制,用最低的管理成本达到最大的降低材料成本的效果。

(3)生产环节成本管理优化。要大力提高先进制造业的设备产能效率,可以通过对工序和工作的合理安排达到高效率。

(4)销售服务环节成本管理优化。通过调查活动征求改进建议,使其适应顾客或者市场的需求变化,提供价格合理和满意度较高的服务;建立灵活的销售渠道,可以通过建设专业销售网站,扩大销售服务网络;同时,尽量缩短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待售时间和待售数量,达到成本持续降低,收益增加的双赢效果。

(五)重视外部价值链的优化

(1)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上游——供应商,在整个价值链中处于重要位置,通过了解更多供应渠道,可以选择更多优质低价的材料,充分平衡制造业内部和外部的优势,达到降低整个价值链成本的目的。在选择供应商时,先进制造业应该综合考虑材料质量、价格、批量、服务、节能等因素,科学合理的确定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互惠的供应渠道,且实施适时采购,以达到缩短提前期、降低再定货点、减少安全存量。

(2)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下游——客户,更是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客户是价值创造的起点和终点,只有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先进制造业应密切关注客户需求,与老客户维持交易关系,来降低销售和售后服务成本。同时,先进制造业应加强与服务业的合作,共同进行研发、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利用双方优势,降低制造企业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例如研发环节可以运用市场和定位调研服务、设计服务、创意服务,生产环节运用工程技术服务、设备租赁服务等,销售服务环节运用物流服务、品牌服务、出口服务等,能增强产品差异化,吸引新的客户,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六)加强成本信息管理,搭建成本管理新平台

(1)建立高效的的成本信息管理系统。一个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内容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可以将成本预算、成本超支预警、成本控制、考核评价全面系统的结合起来,使成本管理更加清晰了然。通过这一信息平台,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控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实现各个环节成本数据的抽取和整合,实现价值链上各环节的协调,集中和统一。

(2)加强成本信息交流。可以通过定期举行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让管理者和员工有机会进行平等沟通,加强成本有关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便于部门及员工在履行其职责时使这些信息在企业内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有效传递,保证及时获取和交流在成本管理中所需的信息;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外部沟通渠道,与供应商、客户等加强沟通,收集有关成本、质量控制等信息并进行记录,及时予以处理、反馈,充分获取竞争者的信息,明确自身和竞争者优势以及劣势,更好的开展价值活动,达到降低成本和效益最大化的效果。

[1]曹文静:《现代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模式及创新》,《现代商业》2008年第20期。

[2]黄烨菁:《何为“先进制造业”?——对一个模糊概念的学术梳理》,《学术月刊》2010年第7期。

[3]王慧、杨同芝:《制造业成本领先战略:价值链视角》,《商业会计》2011年第14期。

猜你喜欢

价值链制造业成本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成本价值链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