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歌的突围
2015-11-07年微漾
年微漾
论诗歌的突围
年微漾
年微漾,原名郑龙腾,1988年出生于福建仙游。福建省作协会员,软件工程师,作品散见《诗刊》《星星》《绿风》《福建文学》等刊物,著有诗集《一号楼》。
我们所意指的“突围”源自于这一军事术语的泛用。著名的古代军事奇书《孙子兵法》曾对“围”规定了一个概念,即: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随后,书中又说:“围地则谋。”值得一提的是,“突”作为“围”的对立面,面对风云变幻的战场,两者从来都不是分立而论的。有围必有突,有突必思反围。
站在风格论的立场,我认为诗歌的突围和围棋的突围有很大的相似度。博弈伊始,手谈双方占据星位,飞棋落子,此为围;一旦暂处劣势,则拼命构造活眼保护活眼,此为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则可能满盘皆输。推及诗歌的领域,一个人写诗,必先从读诗仿诗开始,意图借鉴前人的手法探索自己的风格,此为突;一旦风格形成,又着力于从视角、语言、意境、韵律上寻求升华,意图影响后来的写诗人,此为围:两者同样统筹兼顾,以衡量一个诗人的风格是否成熟,已臻化境。
古人云:“窥一斑而知全豹。”如果能够通过呈现在有限镜像里的斑来反刍一头彪悍华丽的豹,善莫大焉。正是在这样的意图下,我把平日里写过的一些诗评集成这篇文章,以诠释我所理解的突围的本义、途径以及效用。
一、韵律的突围
古诗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认为对于一首诗歌的解读,首先应该是“读”,其次才是“解”。而一首好的诗歌就会迅速利用这“读”的时间培养阅读者的语感,并引导阅读者在一种良好的首因效应下继续探索诗歌的深意。
彼 岸
巫小茶
我们死在彼此的路上
当雾霭推开山岚
月光插翅难飞
适合这样的天空
第一段是一个条件语句的倒置。“路上”和“山岚”在阅读习惯上是合韵的,意在突出这一语句的条件部分。“彼岸”象征一个寻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虽然徒劳无功,但我们从中收获到情感和经验;而事实是,从唯物主义的角度,人的一生无非“生”与“死”。于是事情变得简单了,我们当下所处的并容易被忽略的此岸,可能就是我们苦苦寻找的彼岸。就像月亮从东移到西,可能是想逃离整个夜空;然而在观月者的眼中,这种朦胧、这种光影和这片夜色其实是和谐适从、相得益彰的。
又如:
当泥土的芬芳已被榨干
嫣然一梦
当泥土的芬芳已被榨干
树叶的灵魂还游走在
根的两岸
而果子将对丰收的渴望掩埋
田野间
故乡的歌声嘹亮
阿妈啊
恩赐给我泪水吧
阿妈啊
请让我宁静安详的长眠
当泥土的芬芳已被榨干
我的疼痛
化作思念
当泥土的芬芳已被榨干
我的幸福
已达彼岸
这首诗有种难以企及的音律美,仿佛一首殇歌飘荡在布满羌寨的汶川土地上。(原诗曾注:5·12为汶川桃坪羌寨而作。)而这种韵律,重叠地越紧密,飘荡地越悠远,诗歌里的情感也就传达地越深入。每每读罢,多有怅然落泪。
当讲究平仄押韵的古体诗退出主流文学的舞台,我们不禁疑惑,诗歌的韵律感,是应该决绝地摒弃,还是该有所保留地继承?如果是继承,又该以何方式?这几首诗已经从这个角度给出了解答。
二、语言的突围
在读一首诗的过程中,如果韵律是这首诗的环佩,那么语言就是她的彩衣。然而,有很多诗者在诗歌语言观念上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分歧:有的人极力提倡纯口语,而有的人则倾向于华丽辞藻的应用。所谓物极必反,这两种极端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妥善安排好词语的比例,才能做到雅俗并重。在古代,“辛词”和“柳词”便是两种典型的范例,而这两种范例,又能带给现代诗怎样的启示?
扬州那个慢
林宗龙
慢的并非淮左,竹西,
十里春风。
慢的是雁声,留不住的满面桃花,无人问津。
开了又败的是荠麦。那年的姜夔,乳臭已干。
我,空有一世英明。
“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将姜夔的原作修改得得心应手,毫无刻意雕琢的痕迹。标题让我想起柳永、周邦彦、姜夔等一些多才多艺的宋代词人,他们本身也精通音律,常常填词后并自度曲律。为了和前人的词牌区分开来,他们会在改后的词牌后面加上“快”或者“慢”加以区分。而宗龙的这首诗亦可看作是他本人的一曲小调,将一些口语带入古诗词,使得句子变得更加活泼,更具跳跃性,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
又如:
等雨停
群纷落叶
蟋蟀还在吵闹,都是不睡觉的坏孩子
雨一直下,我站在屋檐下听
夜深了,回家吧小孩
等雨停,从来没这么认真
淅淅沥沥淅淅沥沥,回家的路都湿了
这首诗属于书面语和口语结合的体例。诗歌描写深夜等雨停时的一系列“安静——焦急——认真”的心理过程,以一个少女的口吻,符合了作者的现实和心理年龄,同时也使得诗歌读起来更加生动、形象、深刻,从而引导读者理解这个“坏孩子”,包容这个“坏孩子”,疼爱这个“坏孩子”。
当然,语言运用得好的诗歌还有很多,篇幅原因不加完示。所举的三个例子,俗雅成分比例不同,意在让读者自己判断和选择。
三、意境的突围
再来谈意境。意境是一首诗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关系到诗歌的质感和张力。苏轼曾评价王维“诗中有画”,就是指诗歌的意境。同样,意境的构造也会物极必反,一首诗是否变成一篇枯燥的说教文,或者一则走马观花的游记,全在于意境的把握。如:
当月亮爬上城市的屋顶
俞昌雄
低矮的芒果树下有人抬头,他是谨慎的
他在这座城市呆了一夜,眼角布满星光
绕城的河流淌过好几十道弯才停止翻卷
它是胆怯的,不敢取出腋下私藏的黑暗
一小枚孤零零的月亮爬上它自己的屋顶
它告别过的灵魂是卑微的,等同于忘川
芒果树渴望逃跑,宛如黑暗中私奔的人
地底下仍有长眠的气息,掩着厚厚的尘
一朵偷偷绽放的昙花第一次露出了触角
人间被旧报纸裹住,松手时才滴下泪花
那时,成千上万的民众就在空气中安睡
而我握着数百个汉字,像那绝望的小偷
我们在一座城市生活得久了,常常会觉得她已如同一枚被挤干的橘子,没什么新意。但作者不是,他与福州的渊源已然久远,可写出来的诗句却仍富有新意。这首诗结构齐整,通过“月亮”、“芒果树”、“星光”等意象构造出城市之夜静谧而又躁动、清高而又卑微、温暖而又孤独、安详而又微带绝望的意境,并以此折射作者的心境。因此,每每读罢他的诗歌,总感觉是在与故人交谈,这一切全得益于他擅长素描出的似曾相识的情境。
再如:
当我把声音说的很轻
七月之月
当我把声音说得很轻
我的耳中,已无安宁
最近的潮水已经阻塞
有回路的浅滩
我们突然变作了
这汪洋中的一片孤岛
看不见的岸
是我们想望的船
时间无时无刻不在
显示它的威仪
它那白色潮头之上
是什么海鸟在飞
它迅疾的来去
啄食我们的身体
我把一片纸做的小船放生
让它代替我们生存
它那样脆弱渺小
活下去的机会如此渺茫
却又如此无边
我在上面画了一颗心
作者是有野心的。他在这首诗创作之前就把意境定位在海边,让大海成为爱情的象征和见证。所以全诗紧紧围绕大海这个场景来设置意象,并极力使每种意象合情合理,和谐搭配。于是我们拍案于“潮水已经阻塞/有回路的浅滩”、“我们突然变作了/这汪洋中的一片孤岛”、“看不见的岸/是我们想望的船”等一系列堪称妙笔的句子。而作者也正当地通过大海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稍纵即逝的茫然和对爱人信誓旦旦的坚决。
想让别人爱你的诗,必先自己爱自己的诗;想让别人进入你的意境,必先让自己沉溺在自己的意境里。只有感动自己的意境,才可能感动别人;只有让自己敝帚自珍的诗歌,才有可能让别人也爱不释手。
四、视角的突围
如果说诗歌的技巧构成了棋盘的形状,那么诗歌的视角就是棋子的分布。中国古代的审美系统最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讲究“内外兼修,天人合一”。如何使一首诗显得寓意深刻,情感饱满,如何使一首诗顺应时代和民族的气质,就要依靠诗歌的视角。
不知离
楚无衣
一枚秋天的信笺
在掌心,盖住细纹
转身。你对我好的场景
在脑海里。折叠。反复
我没有哭,熙熙攘攘的站台
有人去。有人来
遇见。离开。无可避免的
我的存在是一种伤害
我不会说对不起,就像
你决绝地离去
这首诗很轻,也很精彩。我看中的是“你对我好的场景/在脑海里。折叠。反复”,与李清照的“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还能让我想起曾轶可的“最恨你那么久都不来见我一次/最爱你当远处传来你的相思”(《最天使》)。然而这终究只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小情歌。
又如:
有风吹来
若小曼
列车是分段的,一截一截
像战场上抬下的担架
像士兵被击烂的胳膊
纱布漂流在苏黎世湖
红色液体被鸟翅膀套走
我坐在古老内容里
试图挖掘遗失的意义
我是那面羊皮鼓
穿行在瓦砾中
不断剪辑泛黄胶片
直至有风吹来
将我的歌声,一同吹进
夕阳沉溺的地方
读书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就像作者此刻在唱歌,而就在她看见火车的刹那,鳞次栉比的车厢让她联想起史书中记载的战乱。作者视角开阔,从现实景致的荒凉映照出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悲怆,并借此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唾弃以及对命运的悲悯。
《尚书》里说:“诗言志,歌永言。”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些既是诗歌的要素,也是诗歌的功用,它们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广大的诗者只有在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同时,关注祖国命运,关注历史民生,才会让自己的诗作永放光彩,才能真正实现“突”与“围”。
五、想象与修辞的突围
之所以将“想象”和“修辞”两者合并,是因为我认为两者是同一事物,或者说姿势:作者把对事物、事态的联想,投诸纸上写成诗歌,就是一种修辞。一个优秀的诗人需才情兼备:才可以凭借悟性获诸书卷,而情就要靠个人的灵性和气场。可以说,对于修辞的运用,正是作者向读者出示的一张关于自己灵性的身份证。
作为一个王
马东旭
天空很小,我的子民像羔羊(评者注,下同:比喻)
对祖国的恨,在体内住了多年(拟人)
而爱大于春天。飑风来袭时(比拟)
宋朝的江山不稳,它走过,众生死去(拟人)
整个版图比清明黯淡,像一个词(比喻、比拟)
瘦了下来。我喝下大碗的酒(拟人)
骑上马,与金兵,刀光剑影(白描)
魂魄散去,肉身还给了大海(拟人)
这首诗有诸多的意象,如果不加合理的修辞,不免陷入混乱。作者在标题就点明了诗歌的叙述立场,“王”既有英雄主义的豪迈,也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壮。作者“作为一个王”,随着历史的迁徙,最终难免“魂魄散去,肉身还给了大海”,不能不让人扼腕。全诗共八句,句句皆有修辞,尽管有些较为浅显。(如第二句,根据动词“住”来判断此处为拟人;第六句根据“瘦”;第八句根据“还”。)这些修辞随着叙述的演进,如同灯光般移动照耀在一条项链上,使之顺次反射出宝石的光芒,也统一了整首诗豪迈与悲壮并存的感情基调。
作为修辞学的案例,这首诗是一则成功的应用文本。
六、情感的突围
诗人往往多愁善感,因此诗歌的情愫也往往瞬息多变,难以触摸。情感的突围,对写作者自己而言,情真才能情深;对于读者来说,凭借感情的深度可以反过来透视到作者的真诚和真挚——从而达到写作与阅读的同步。
蟋蟀
小米
是谁没有故乡,
一如我漂泊在风中。
草叶黄了,我的蟋蟀即将藏匿;
你已经上路,没有行囊,
而整个秋天却与你同行。
天空蔚蓝,云彩很白,
大地辽阔无限。
我更在辽阔之外,
尚未出发就开始疲惫;
习惯的伤痕隐隐作痛。
所以,到达你只是一种梦想,
春天只是一个童话。
小米的这首诗营造了一幕初秋的空境,天空、云彩、风、草叶、大地,这一切都在这种空境中相互辅佐,相互统一,因此作者的抒情很轻,不愿破坏这种和谐安详的主旋。而即便如此,读者仍可通过“漂泊在风中”、“草叶黄了,我的蟋蟀即将藏匿”、“整个秋天却与你同行”等句子察觉到作者平淡而辽阔的哀伤。伤得不露骨,却深刻。
又如:
在超市
王九城
啤酒买青岛的
葡萄酒买张裕的
粉丝买龙口的
花生油买鲁花的
水果只能买当地的
一个在西安
生活了三年的山东人
明天要招待
来自家乡的亲人
初看标题和第一段,本以为作者是要表现一个更年期主妇借助每日的采购清单来发发牢骚。当读完最后一句,这种误解又马上转变成一种喜庆的格调。“一个在西安/生活了三年的山东人”,作者之所以这么详细地强调自己的生活背景,其实是在暗示一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正是有了这个小插曲,这首诗让同样“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产生了共鸣和羡慕。
诗歌能够完整地传情,那么它的某种使命也就达到了。
以上的诗歌大致按小标题分类加以挑选,但不少诗歌兼具多种属性。另,笔者的眼光也不一定和所有人的一致,所做的也旨在表明自己对突围的看法:突围者,不在“突”,也不在“围”,而在“突”与“围”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