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语诗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2015-10-27宋宝伟

星星·散文诗 2015年26期
关键词:解构黑夜诗意

宋宝伟

口语诗写作的多种可能性

宋宝伟

作为一种原生态的言说,口语最贴近生活,也最适合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凡俗、琐碎、粗粝甚至是杂乱无章的状态,因为与生活的同质同构,口语也就具有一种在场性和直接性。当下口语诗歌写作更注重生活的细节、碎片和局部化展示,将看似毫无诗意的凡俗最大限度地诗化,这是口语诗歌写作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积极探索的切近生活的方式,它展示了现实生活诗意化呈现的多种可能性。口语写作丰富了语言的质感,同时也具有了现时的蒙茸感——具体、柔软与灵动,更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魔力。

“我放羊的时候 你正在洗马/我把鬼子们哄进了包围圈从奴隶/混到了将军 你却趟过一条河流/在马背上和一个骑手亡命天涯/我凋零的时候 你正在开花/我在山崖旁挨了一记闷棍 从高处/坠入了深谷 你却推开一扇寒门/在客厅里与一只景德镇瓷器整装待发”(轩辕轼轲《广陵散》),诗人穿行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幻成无数化身,或帝王、将军,或书生、放羊娃,或马或驴,尽管在诗歌写作中使用对立“互否”的手法,看似人生历史的多元选择,但仔细读来,无不是中国几千年宏大历史的“微观”呈现。诗歌貌似在调侃,实则在思考、思辨——中国历史的丰富与嬗变、现实的残酷与无奈。轩辕轼轲的诗以解构见长,尤其是历史、文化题材的诗歌,更见其幽默、辛辣的特点。解构中不乏深邃,幽默中满含严肃,嬉笑怒骂之间凸显诗人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诸多思考,这与现在许多冠以“后现代”的诗歌写作又有所不同,这就是诗人在当下得以被许多人关注的原因。

林一木的《黑夜中的拥抱》则显示出诗歌写作中敏感、纤细的一面:“我们在黑夜的拥抱这么仓促/这么短暂,这么冷/你一伸手我就化了,你一伸手我就抓住了温暖/我的心一直在寒风中火热地跳,慌张地跳/满怀期待地跳/我的疼一直持续到此时此刻/我们在黑夜的拥抱这么迅速,这么安全/我们在黑夜中拥抱像失散一生的亲人/忘记了亲吻”。诗歌准确地捕捉到寒冷黑夜中相恋之人“拥抱”的瞬间,虽然是短短的“仓促”一瞬,却在恋人的心头燃起足以熔化一切的熊熊烈焰。诗歌敏感、准确,“纤毫毕现”般将瞬间感觉放大、延宕,语言热烈而有节制。全诗虽然很短,但是将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恋人相逢时的感觉、心理表现得异常清晰、细致,从中不难看出诗人在语言控制方面的天赋与能力。

相比较而言,甫跃成的《一只混迹于人群的猪》则将口语写作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一只猪躲在人群里,精通人类的语言/每天跟人类在一起上班,挤公交车,在小饭馆里/文明用餐。它会注意控制食量,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用鼻子,在盘子里拱来拱去。/它在人群中混迹二十多年,从没有人/识破它的身份……在人类的规范里,/这是一个粗俗的行为,这会让它/面临着被赶出人类社会的危险。”整首诗用反讽手法,以“猪”的视角和口吻来表现人类社会的卑微、粗俗、自以为是。终日奔波劳碌而又被各种规范束缚的人们,面对生存压力只能一声叹息的人们,究竟比“猪”快活多少?语言颇具快感,从容有致,张弛有度,一气呵成,充分显示了口语诗的语言魅力。全诗极尽辛辣嘲讽,读罢令人心酸,深思不已。

口语诗歌写作的题材更生活化,切近而实在,具体且生动,擅长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和情绪,或是对细节和心理过程进行详尽描摹,或是客观记录、叙述故事片段,语言亲切、朴素且不乏张力。口语诗歌写作曾遭到非议和误解,很大原因在于少数诗人将口语写作庸俗化以及口水化,导致口语诗歌犹如“过街老鼠”,招来一片口诛笔伐。但从本期三首诗歌来看,当下口语写作越来越干净、纯粹,能直接、充分、生动地传达生活的诗意。口语写作为当下日常生活的诗意化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语言通道,同时也为阅读者提供了理解生活和生命意义的全新视野,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解构黑夜诗意
黑夜
诗意地栖居
还原
解构“剧本杀”
冬日浪漫
黑夜
黑夜在哪里?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喜欢白天,也喜欢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