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网络语言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15-11-05黄瑞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中学生作文

黄瑞志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网络语言成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当前,对新生事物有着独特好奇心的青少年正被网络文学的巨大魅力所吸引,并在各方面都受其影响。本文将就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中学生作文的正、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当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写作水平,使网络真正成为中学生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网络语言;中学生;作文;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网络语言的特点适应于现代快餐式生活节奏,而且虚拟的网络世界,没有现实社会中的条条框框,人在网络中可以卸下现实生活面具,如释重负,使用网语会让人觉得生机盎然,而中学生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强,对新的另类文化易于接受,心理发展不成熟,有些浮躁,又面临着考试和升学的压力,他们可以在网络语言中得到身心轻松,精神愉快。而且他们又是从读图时代长大的,他们需要更简单、更形象的交流方式。网络语言就成了他们的“新新语言”。网络语言对中学生带来的双面影响。

一、正面影响

1、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系统

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静态系统,它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事实上,新词汇都是新事物、新概念的反映,如果说汉语的语音、语法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话,那么只要时代在前进,新语汇的出现是必然的,而新词汇的出现又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和发展。如“理念”、“互动”、“双赢”、“脱口秀”等新词语,已被一些汉语词典收录。而现在一些网络、影视新词语,如哇噻、酷毙、帅呆、伊妹儿等,已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

因此,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传统的汉语词汇,增强了普通话中基本词汇的表现力,为语言交际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从而也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新的表情达意的工具。而作为“新新人类”的中学生,有着追求时尚、个性、创新的心理和自由随意的天性。他们就不拘泥于传统语言模式的束缚,在写作中大胆吸收网络上的流行语,借此来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也确实使人觉得眼前一亮。

2、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力

新颖怪异、不循语法、灵活自由的网络语言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欲,在网络里这个自由的虚拟空间中,没有权威的压力和传统写作中文体、读者、语用效果等的束缚,学生活跃的思维得以任意驰骋。另外他们可以自由地接受,使用,特别是创造新鲜的、富有个性的语言。不论学生的这种创新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会不会为大众所接受,但他们已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语言创造能力。而且语言的表达本来就应该别具一格,部分学生可以在传统汉语和网络语言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形成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

二、负面影响

1、破坏现代汉语的规范性

网络语言虽具有生动鲜活的一面,却存在许多不规范的表达方式。结构简单,句式松散,在语法方面也不规范,如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偶(我)今天心情很好,一大早就喊醒呼呼水饺(睡觉)的GG(哥哥)一起上街,偶非常稀饭和GG在一起……”这样的网络大白话,不分语境,杂乱无章的就侵入到学生的作文中,对传统、规范、标准的语言习惯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中学生的可塑性强,正是学习规范语,打好语言基础的时候。所以说,若在作文教学中不加强对失范的网络语言的控制,学生们沉缅于网络语言的新奇,把怪字别字当幽默,把不规范语言变成调侃,影响了民族语言纯洁性的继承。特别是影响中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正确的理解、掌握与运用。

2、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网络语言具有新颖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审视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语言的表达方式具有程序化、模式化的弊端。如高兴时都画个笑脸来表达;哭泣时都用“55555……(呜呜……)”代替;气愤时吗一句“TMD(国骂:他妈的)”或“7456(气死我了)”。当网语成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习惯采用的表达和交流方式,久而久之就会对网络语言有种依赖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当学生在写作中习惯性的去复制别人的话语,以程式化的格式表情达意,必然会忽视个人体验,无法形成和表达真情实感,从而使作文自然失去个性。

3、影响学生审美情操

“作文教学要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达到作文育人的总目标”“作文是学生情感培养的过程,是学生的自身精神世界磨练的过程。”然而,如果中学生经常接触网络语言,并把它们带到了正规习作中,由于这些语言不仅充斥着不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错别字还层出不穷,别外也是脏话、黑话等大量庸俗不健康语言活跃的空间,进而会影响青少年的文化情趣。

三、应对策略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保持一种清醒的认知,看到网络文化给中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还应该认清其弊端,针对中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谬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正确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自主性等来提高写作水平,使网络成为大家的良师益友。

1、资源的取舍

网络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多元化等特点决定了其资源必然是广博庞杂的。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容易使中学生迷失方向,削弱其判断、思考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教育学生学会把握自己、学会选择,引导学生正确取舍网络信息,以积极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2、语言的扬弃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也在变化着。随着网络的发展,产生了新的一种语言——网络语言。这种语言中常出现生僻怪异、低俗的错词别语,冲击着传统的语法规范。而中学生模仿力强、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其影响而大量使用不规范的网络新词语。这些词语对中学生的一个很直接的影响便是在考试升学中得低分,另外,中学生仍处于语言的学习和词语的积累阶段,不规范的网络用语对中学生更严重的影响是使中学生模糊了我们传统的语法规范,影响了他们对我们优美的汉语言的认识和使用。因而,语文教师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科学规范地使用网络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如能正确地面对网络语言,引导学生正确判断规范用语,就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网络语言为语文教学服务。

总之,对中学生上网应该辩证地看,不能因为网络的诸多负面影响就禁止他们上网,当然更不能让中学生在网上随意“游玩”而置之不理,而是应该积极引导,让他们明白:网络只是一种工具,要用它增长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而不能沉溺于游戏与聊天之中。同时,要加强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增强他们自身的免疫力,达到科学有效的利用新兴的网络语言,使网络语言成为中学生写作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⑴ 杨月蛾.《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中学生课外阅读》[J].语文教学之友,2005(7):22.

⑵ 王萍.《对网络文化介入学生作文的思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24(2):123.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中学生作文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