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应用导研式教学的实践探讨
2015-11-05郑建滨
文/郑建滨
高中数学应用导研式教学的实践探讨
文/郑建滨
摘要:由于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高中数学也开始重视起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多年的研究,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发现,应用导研式教学法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论一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导研式教学来进行教育工作。
关键词:导研式教学;高中数学;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逐渐的被淘汰,起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题的全新教育形式。而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更加看中“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教师以不再是一堂课的主宰者,而主要的任务是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从而寻找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成绩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一、教研式教学的概念
教研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向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究框架,然后学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探究框架,并且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提问以及反思来对知识点进行研究。第一,导研式教学重视问题的内容,通常都是以发现、解决问题等形式来引导教学内容;第二,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导研式教学能够使得学生最大程度的来熟悉自己如何完成教师给出的任务,这很好的显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的主导地位;第三,具有导向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要起到指导作用,而更为重要的事,一定要尽可能的创建一个能够让学生展示自身能力的舞台,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加强。
二、实施应用
(一)基本结构
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是高中数学在是否能够运用好导研式教学的重要一环。而基本的框架则可以概述成“一个内化加上三个自然”。导研式教学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方面:第一,教师要提出符合课程内容的问题,以此来唤起学生主动去研究问题的兴趣,并且要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学生则能够从中体会到探究过程的重要性;第二,用合理的方式去找出问题的答案,而这就要求教师要事先做好备课工作,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难点做好应对方案,这样就可以能够给学生创建一个探究的骨架,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答疑解惑。而学生需要更深入的去回忆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并从中确定研究的方法、思路,为最终解决问题打好基础;第二,巩固内化迁移,而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快的找出辨析概念的材料,并通过对这些材料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具备闻一知十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此发觉到教学内容以外的其他的知识点;第三,要对问题进行扩展,而教师则要给学生设计出扩展的方向,整理好有关知识间的脉络,并教会学生对后续问题解决的能力。而学生一定要更深入的去探究学习方法,并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和解决所遇到的难题。
(二)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形式较为枯燥,风格也是千篇一律,而导研式教学则改变了这一现状,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教师最好要一定程度的缩减授课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加充分的去进行独立探究和互相进行沟通,以此让学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能力。这里简单列举2个例题为例。
1、设m为正整数,(x + y )2m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x + y )2m+1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若13a =7b,则m = ( )
A、5B、6C、7D、8
解得m = 6,故选B。
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
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引导的度,不但要实现学生主动去学习数学知识的教学目标,还要依照他们的学习能力来给学生适当的帮助,以此避免发生由于学生学习方式不对而出现的学习效率达不到基本要求的情况。
(三)合理安排“六问”与“三个理解”
在对导研式教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学生、数学以及教学做到充分的理解是最基本的要求,并且通常把这三项基本要求俗称为“三个理解”。而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看,最为重要的环节则是理解数学。而在“三个理解”的概念中,则一定要用“六问”的形式去进行指引。第一,需要“六问”的引导,才可以更加深入的对数学进行理解,而这“六问”依次为:知识背景、经历过程、成长过程、知识间的脉络以及本质。因此,教师不要只是一味的对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是要更加深入的去掌握学生学习的整体方向,创建好教学策略,对可能要碰到的教学难题做好提前的准备。第三,在对教学的理解方面,教师要掌握好教学目标;并要充分的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把握好最为重要的知识点,并把其作为核心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多种需要来安排合理的教学方案,而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更多的去和学生进行沟通,这样才能够对学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以后高中数学开展导研式教学工作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四)创新优化教学过程中的组织
依靠“六个问题”的协助,可以实现“三个理解”,从而可以让导研式教学的构建能够更好的开展。而相对于整个教学设计来讲,则一定要保证好教学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而且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掌握好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难点;还要避免出现教学时间与教学环节之间发生冲突,而且要根据有目的性的检查工作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问题;若想让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得以实现,还需要一个科学的组织工作。此时,教师要尽可能的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的去研究学习内容,以此贯彻好“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要更深入的去开创新颖的教学形式,并激励学生自己主动去对学习方式进行创新;通过探究来制定教学导向,并且以教学导向来促进导研式教学的开展,并以此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关于导研式教学的更深入思考
导研式教学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形式,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以及创新能力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中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其作用不可忽视。教师要由教学内容的传播者转变成教学的引导者。根据自己所创建的科学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掌握好新的数学知识。另外,教师还要扮演教学合作者的角色,而不只是简单的作为答案的“终结者”。而以此同时,学生也要尽可能的体现出自己的主导地位,在角色上也要像思考者的身份转变,而不再只是作为单纯的“听众”。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他们应该更加深入的去对课程内容进行探究,不要再被动获取数学知识,而是要主动出击,依靠自己的思维、创新的能力去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而教师和学生只要都能完成这样的角色转换,才可以更加好的体现出研导式教学的成效,并以此提高学生思维、创新以及实践的能力,并为他们将来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人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能够了解到导研式教学主要是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问题,从而寻找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形式,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以及实践的能力,并以此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努力,积极探索,让导研式教学方案变的更加完善,以此来提高高中数学的整体教育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一中)
参考文献:
[1]于柏柱.导研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2013 (11).
[2]李昌官.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13 (02) : 26.
[3]史可柏.问题导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版,2013 (06).
[4]张秀荣.高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研究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 (35).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角的知识”这一节中,在讲述创造角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如火柴、粉笔等,让学生自主操作去创造角,并自主分析所创造的角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相同之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对角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实践,学生会发现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两条线和一个顶点”,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对角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这样就能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数学活动为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的为学生留出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初中数学而言,课堂教学虽然十分重要,但是动手实践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堂教学和动手实践的有效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三角形等的区别,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材料制作出相应的材料,让学生自主观察分析,这样学生就能真正的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知识。
4.总结
作者简介:郑建滨(1974.06-),福建永泰人,福建省顺昌一中,高中数学老师,中学数学一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