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研究
2015-11-05张爱华
文/张爱华
前言
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求,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采取有效的策略开展区域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区域活动。幼儿在区域活动当中,独立自主能力会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此同时,在活动当中,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探索性、有层次的动态区域活动,幼儿在其中积累了成长的经验,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环境的构建
(一)围绕主题活动目标
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良好的区域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围绕大班幼儿的主题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自身喜好,合理的进行区域环境的设计与构建,以更好的吸引幼儿参与进来。通过教师的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幼儿能够自主探索和思考。在区域活动实践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幼儿经验的积累以及对活动内容的掌握,对区域活动作出灵活性的调整和补充。但是不能操之过急,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幼儿在区域活动当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更加喜欢这样的环境[1]。
(二)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
区域环境和幼儿的个性发展要保证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进行区域环境的设计与构建。结合与教育主题相关的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形成科学、合理的整体布局,在其中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以充实区域活动的内容。针对某一主题进行区域活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材料的搜集,幼儿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探索能力。比如进行“四季”主题活动时,我们与幼儿共同去搜集与四季有关的图片,幼儿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对四季的不同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设置春、夏、秋、冬的区域环境,分别布置相应的情境,利用与季节相关的图片以及每个季节特征的材料进行装饰,比如秋天的枫叶以及冬天的雪花。让幼儿自己动手绘画他们所了解的四季,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中的一个区域环境,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进行探索,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在该过程中会得到有效提升。
(三)灵活性
区域活动除了具有层次性和探索性之外,动态性同样是其显著的特征。因此,区域环境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幼儿的需求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幼儿阶段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新颖的区域活动内容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因而在区域环境设计与构建当中,需要将对于幼儿具有吸引力的元素加入到区域环境当中,在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另外,幼儿阶段的孩子接触的环境范围比较狭窄,一般局限于学校和家两个场所。因而在区域环境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幼儿在其中获得熟悉感,幼儿的自信和勇气会得到提升[2]。
二、综合能力的开发
(一)自主探索能力
幼儿园大班所开展的区域活动,需要对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进行综合性考虑。幼儿在自主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愉快的活动体验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该过程当中,幼儿的多项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潜力得到挖掘。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当中,独立自主性有了显著的提升。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从中收获学习的经验,幼儿的心理需求也得到满足,对幼儿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
(二)合作交往能力
区域环境的创设是区域活动的重要环节,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需要与教师和其他幼儿之间进行沟通与合作。在进行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逐步的引导,帮助其完成活动当中的任务,幼儿能够对该项活动内容有着更加准确的理解。在许多区域活动当中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完成。在分工协作、相互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幼儿的合作意识得到有效的增强,学会了同他人分享,合作交往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
(三)自我表现能力
幼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以及特长都有所不同。在区域活动当中,需要针对幼儿自身的特长,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对提升幼儿的自信和勇气有着积极的作用。在“音乐”主题的区域活动当中,创设舞台环境,让幼儿登台展示,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进行表演,将自身的特长充分的发挥出来。在该过程当中,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开发[4]。
三、结论
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展开,是新时期的幼儿教育的主题。通过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结合幼儿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选择活动内容。围绕主题活动目标,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构建良好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加强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开发,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1]张秀敏.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谈区域游戏与主题活动的融合[J].才智,2015,13:87.
[2]郑雅勤.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J].才智,2014,21:20+23.
[3]刘媛媛.对区域活动中提升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2013,04:235.
[4]钱晶,钱晓雯.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同伴互动的研究 [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12:32-3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