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消费力扩大消费需求的收入理论和政策研究
2015-11-05马伯钧
马伯钧
摘要:消费力是一种链。消费力链是购买力、使用力、安全力三个主要节点的统一。消费力使消费需要成为消费需求。消费需要是消费需求的内在根据,消费需求是消费需要的外在表现。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使用力和安全力,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消费需求上升规律和消费需求不足规律是扩大消费的理论根据。提高消费主体的消费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必须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促进共同富裕。一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二要进行消费教育,提高居民对消费品的使用力;三要使个人、企业和政府形成合力,提高居民消费安全力。
关键词:消费力;消费需要;消费需求;居民收入;分配制度
中图分类号:F01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5833(2015)01-0043-12
自从凯恩斯公开承认并专门论述“有效需求不足”、并被称为“凯恩斯革命”以来,需求不足成了市场经济需要解决的共有难题,理论解释好像还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需萎缩,已有的扩大内需的举措实际成效并不显著,因此,研究解决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普遍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消费力是消费者的购买力、使用力和安全力的统一
(一)购买力是消费力的基础环节。消费力即消费能力,这是一个在古典经济学中就有的概念。斯密认为,消费力不是货币本身,而是货币收入购买消费品的能力,即是货币收入的“购买力”。从消费力链的角度看,购买力是消费力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消费力。没有购买力,在商品社会里,消费就无从谈起;但只有购买力还不是现实的消费力,购买力要成为现实的消费力,消费者还必须具有使用力和安全力。
(二)使用力是消费力的目标环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多次使用过“消费力”的概念,形成了消费力理论。(1)消费力首先是消费品的购买力,名义货币收入不变,购买力和价格水平成反比。(2)消费力“是一种个人才能”,即消费品的使用力,是消费的首要条件和首要手段。(3)消费力以分配为基础,受资本积累的限制.(4)社会消费力限制剩余价值的实现,限制市场的扩大。我认为,购买是为了使用(消费),不会使用(消费),购买就没有意义,使用是为了满足需要,因此,使用力是消费力的目标环节。使用力主要强调消费者会使用消费品,如有电脑会用,有车会开。使用力不是天然具有,要经过学习或训练才具有。不会使用(消费),购买力就不会变成消费需求。
(三)安全力是消费力的保证环节。我认为,消费力是消费者的货币购买能力、使用消费品的能力和安全消费能力这三种能力的统一。消费安全能力是指消费者识别、挑选安全消费品的能力,安全使用消费品的能力,安全处理消费排泄物的能力。消费时刻都在进行,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产生消费不安全,就会限制消费。因此,“消费安全力是一种比购买支付能力和会使用消费品的能力更重要的一种能力”。消费安全力不是人人容易具有的,它需要通过生活历练甚至专门的学习和培训才能具有。没有消费安全,购买力和使用力难以变成消费需求。安全力对购买力和使用力的约束日趋增强。
(四)人口素质和消费效果是衡量消费力的主客体标准消费效果是衡量消费力的客体标准消费效果是消费成本和消费收益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是:消费效果:消费收益/消费成本人口素质是衡量消费力的主体标准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是提升人的人力资本的途径,是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活动。因此,对消费力的衡量,是对消费者将消费客体主体化的能力的衡量,是对人口素质的衡量。衡量人口素质的具体标准:一是人的身体素质;二是人的科技文化素质;三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四是生态环境状况。通过消费,人的身体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就是消费力强;四者降低了就是消费力差;提高的程度越高速度越快,消费力就越强。四个标准是一个有机整体,四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不能把四者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提高消费力是手段,提高人口素质是目的。人口素质的高低是衡量消费力大小的最高标准和最终目的。不断提升以提高人口素质为目的的消费者的购买力、使用力和安全力,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二、消费力把消费需要变成消费需求
(一)消费需要是具有客观性的多层次的消费意愿。消费需要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而产生的获得各种消费资料的内在欲望或意愿。消费需要形式上是主观的,实际上是客观的。因为社会生产和生产力决定了消费需要的客观性,消费需要的社会性质具有客观性,消费欲望本身具有客观性的一面。消费需要是多层次的,是多种多样的,是发展变化的。从满足消费需要的客观对象看,人的消费需要有对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消费需要,有对必需品和奢侈品的消费需要。从满足消费需要的途径来讲,有个人消费需要和公共消费需要。从满足需要的目的看,有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二)消费需求是有购买力的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求。(l)根据消费需求的目的,恩格斯在给拉甫罗夫的信和给马克思《雇佣劳动和资本》一书写的导言中,把消费需求分为生存需求、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可称为消费需求“三分法”。这是我们今天分析消费需求的主流范畴。满已消费者生存、发展和享受需求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生存需求是劳动力简单再生产对生活必需品的最基本或最起码的需求,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前提。生存需求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纯生理的因素;二是社会的或历史的因素。人不仪是一种自然物,而且“天生是社会动物” 人的本性是人的社会性。生存需求是发展的,满足生存需求的标准是不断提高的。扩大消费需求,首先要满足和扩大生存消费需求。发展需求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需求,是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是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发展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有接受教育、从事科学技术研究、进行文化体育活动等的需求。发展需求是在生存需求满足之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需求,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最重要的需求。满足发展需求是我们伟大的目标,也是我们崇高的理想。我国居民已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转变,扩大发展型消费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中之重,必须千方百计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享受需求是最高层次消费需求,是在生存和发展需求满足之后用奢侈品消费来满足的需求。只要人们有享受需要,只要社会上有富人,就有对奢侈品的需求。马克思在《资本论》这部伟大著作中专门分析过奢侈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享受需求的标准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是发展变化的。享受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是生产目的的内容之一,不要把享受视为洪水猛兽。我们看问题要有历史发展眼光,不要身体进入了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脑袋还停留在古代的自然经济社会。扩大享受型消费,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题中应有之义。不要担心人们消费奢侈品就垮掉了,C7集团中的哪一国不是奢侈品消费的大国,哪一国又因消费奢侈品而垮掉了呢?(2)从满足生存、发展和享受需求的途径看,人们的消费需求有个人消费需求和公共消费需求。个人消费需求是指个人把得到的收入,以个人或家庭消费的形式满足的需求。它反映人们的消费需求的满足和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具有地区性、分散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公共消费需求是对公共产品消费的需求,是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行政管理基金、文化教育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来生产和提供,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统一性和共同性、增长快的特点。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未来社会的公共消费“会显著地增加,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 个人消费需求和公共消费需求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在我国特别是在农村,公共消费还比较薄弱。扩大公共消费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3)从满足生存、发展和享受需求的客观对象看,消费需求是对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消费需求。人们对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社会经济越发展,无形产品消费需求的比重就越高,无形产品消费需求就越重要。扩大无形产品消费,是扩大消费的新的着力点。
(三)消费力把消费需要变成消费需求。首先,消费需求和消费需要有紧密联系。消费需要和消费需求二者的标的物是一致的;消费需要引起和创造消费需求,消费需要是消费需求的内在根据和原动力,消费需求是消费需要的实现和外在表现,并在观念上提出新的消费需要;没有消费需要就没有消费需求,没有消费需求消费需要就是无用的消费意愿。其次,消费需求和消费需要有明显区别。一是决定因素不同。消费需要由消费欲望一个因素决定,同收入和价格没有直接关联;消费需求由消费欲望和购买力、使用力、安全力多个因素决定,受个人收入和市场价格等多个因素的刚性约束。二是本质不同。消费需要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具有客观性的消费愿望;消费需求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具有客观的现实对象性。三是数量不同。消费需要无限地多,其数量不可计量;消费需求是有限的,是可计量的。四是结果不同。消费需要总是不能满足,没有边际消费效用递减的问题;消费需求存在需求饱和、需求不足等问题,存在边际消费效递用减的问题。最后,购买力可以脱离使用力和安全力而独立,使消费需要直接成为消费需求,但不一定能够持续,持续的购买力要受到使用力和安全力的制约。因此,扩大消费需求首先要增强消费主体的购买力,同时要增强消费主体的使用力和安全力。
三、消费需求上升规律和消费需求不足规律是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根据
(一)消费需求上升规律是消费力上升规律,是消费数量增加、消费质量提高、消费结构优化的经济规律,是购买力增加、使用力提高、安全力上升的经济规律,是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根据。(1)列宁1893年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中提出消费需求上升规律,并对消费需求上升规律进行了论证。他认为,欧洲和俄国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规律的存在。同时,他从理论上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证明了消费需求上升规律的存在。马克思也认为,消费需要是“一个不断扩大和日益丰富的体系”。(2)我们还可以从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论证消费需求上升规律的存在。条件之一是扩大再生产。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可以证明消费需求上升是一条经济规律。马克思假定扩大再生产出发点的公式是I4000c+lOOOv+lOOOm:6000(生产资料)和II 1500c +750v +750m= 3000(消费资料)。假定m,=100%,c:v不变,m的一半用于积累。第一年投入I4400c+llOOv=5500和II1600c+800v=2400,共计7900。第一年产出I4400c+llOOv+llOOm= 6600和II600c +800v +800m =3200,总量是9800。其中,生活资料从3000增加到3200;社会再生产要顺利进行,社会总产品必须全部实现,因此,消费数量增加了200;加上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也会同时发生提高和优化升级。第二个条件是劳动力扩大再生产使消费需求上升。人类经济发展史也是人类劳动力的发展史。除了自然因素,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使用客体的主体有更高的素质和能力,其生产和再生产需求随之增加;从劳动力价值的构成看,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不仅劳动者本人和其未成年子女生存需求增加,接受教育、增强体质的发展需求增加更多,历史和道德因素作用更大,这就形成了工资的上升趋势;同时由于不断学习和生活实践的磨砺,消费品使用力和安全力不断提升,因而使消费需求上升成为规律,使消费力上升成为规律。(3)消费需求上升规律既具有一般性,又具有特殊性。一般性是指消费需求上升规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是由生产力总是向前发展的特性直接决定的。不同社会的消费需求上升又有其特殊性,因为消费需求上升又是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而不同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不同的。例如,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消费需求有上升趋势,但“劳动价格的提高被限制在这样的界限内,这个界限不仅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不受侵犯,而且还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因为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为消费需求上升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完善使消费需求上升成为必要,为消费需求上升规律提供了广阔的作用舞台。(4)消费需求上升规律是质和量的统一。从量的方面说,消费需求上升是消费总量的增加,这是居民收入增加的结果和表现。例如,从1978年到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长到26955元,增长78.6倍;农村居民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8896元,增长66.4倍。由于居民收入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即消费需求从2004年的59501亿元到2013年增长到237810亿元,增长近4倍。从质的方面说,消费需求上升是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2012年末,我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2%,比1978年下降了2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3%,比1978年下降了28.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家庭拥有的手机、电脑、小轿车从无到有,从少到多。(5)与自然规律不同,需求上升规律是在人的参与和作用下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它不会自动实现。
(二)消费需求不足规律是消费力不足的市场经济规律,是扩大消费需求的理论根据.(l)西方经济从供给创造需求走向有效需求不足。西方经济学开始不承认会爆发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萨伊说,“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因为货币只是交换的媒介;“交易总是以一种货物交换另一种货物”。第一,事实证明萨伊的观点是错误的。自1825年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以来,特别是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宣告了萨伊观点的破产。第二,萨伊的观点在理论上不能成立。他把物物交换等同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等同于简单商品流通,他否定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第三,西方经济学并不完全抱残守缺,面对事实,发生了“凯恩斯革命”。凯恩斯公开宣称“有效需求不足”,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就是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是资本边际效率和利息率决定的;消费需求不足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和货币灵活偏好造成的。因此,有效需求不足成了市场经济的常态;要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就要扩大有效需求;要扩大有效需求政府就必须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凯恩斯扩大需求的宏观经济理论在20世纪中期取得了成功,但好景不长,进入20世纪70年代两方经济就陷入“滞胀”泥潭,新经济自由主义随之兴起,他们赞扬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但新自由主义也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问题,反而遇到了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新挑战。(2)我国经济从供给不足走向需求不足。科尔内研究过社会主义经济供给不足问题,他说,过去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极重要特点是“长期短缺”。他描述了短缺经济的各种表现,如票据经济、排队经济,揭示了短缺的直接原因是软预算约束,深层次原因是指令性计划的社会经济体制。我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扩大国内需求”为标志,从供给不足走向需求不足,实质是居民收入不足、消费力不足。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是消费率偏低,中国消费率过去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最近10年在逐年下降,平均消费率不到50%。主要原因第一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克服了平均主义,结果又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2003年以来,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7以上高位运行。造成这种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一是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变化,资本收入和经营收入膨胀加剧了收入差距的扩大。二是政策规章因素,没有约束先富起来的人的收入的增长速度,导致一些私企老板在短短的10年间,积累起数百亿元的巨额财富;没有约束企业自主决定工资的收入分配,导致企业高管的收入过高;没有约束官员的权钱交易,导致一些官员“当官先富”。三是管理执行不力,一些人违法乱纪,制假卖假,占有公共资源,攫取了大量社会财富。四是市场价值规律两极分化作用畅行无阻。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公共消费品供给不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到位,制约了中低收入者消费需求扩大,推动了消费率的下行;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价格贵、负担重,恶化了消费者的消费预期,降低了消费率。第三个主要原冈是劳动收入占比过低,消费教育缺乏,消费安全问题严重,阻碍了消费率的上升。
四、收入(购买力)决定消费需求
一般认为,收入和消费倾向决定消费需求。凯恩斯认为,绝对收入决定消费,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杜森贝里、弗里德曼、莫迪利安尼认为,消费倾向具有稳定性,是相对收入、永久收入、一生收入决定消费。我认为,是消费力决定消费需求,主要是收入(购买力)决定消费需求:消费倾向是同层稳定性和升层递减性的统一。
(一)绝对收入决定消费需求。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巾,提出绝对收入假说,揭示了绝对收入和消费需求的关系。从量的方面说,绝对收入是用货币表刀;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本身的数量,是用于消费的收入数量加上用于储蓄的收入数量之和。从质的方面说,绝对收入是实际的净收入,实际净收入是有固定购买力的货币收入。消费支出 (C)是绝对收入(Y)的函数,即C=f(Y)。同时凯恩斯提出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理论。凯恩斯说,“在一般情况下,平均说来,当人们收入增加时,他们的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像收入增加得耶样多”。 认为消费倾向递减是由人们“习惯了的生活水平”决定的;是人们的意愿决定的:是乘数决定的。凯恩斯把乘数同边际消费倾向联系起来,认为边际消费倾向决定乘数,乘数决定国民收入倍增,收入增加决定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但是凯恩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观点不一定能够成立。因为,(l)库兹涅茨的实证研究结论证明,美国人的平均消费倾向稳定在0.84-0.89之间,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也是稳定的。凯氏的“递减说”和库氏的“稳定说”二者之问互相矛盾。(2)杜森贝里认为,相对收入的示范效应使消费倾向稳定。因为人是社会人,会向周围的人看齐,一个人的消费要受他人当前消费的重要影响。同时相对收入的棘轮效应使消费倾向稳定 因为消费习惯的作用,消费行为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3)弗里德曼和莫迪利安尼也认为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既然消费倾向稳定,它对扩大消费就不起作用,只有增加收入才起扩大消费的作用。 (4)事实说明,美国人喜欢信贷消费,没有存钱的习惯,美同人的储蓄倾向是下降的,如从1999年的6.1%下降到2012年的0.8%;(OECD(2014),“Saving rate”,in National Acounts at a Glance 2014,OECD Publishing,di137ve)消费倾向是上升的,从1990年的83.7%上升到2006年的86.2%。(5)我的观点是,消费倾向是同层稳定性和升层递减性的统一。所谓消费同层稳定性,是指同一收入阶层的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者停留在某一收入阶层如中收入阶层,他的消费倾向就稳定不变。所渭消费升层递减性,是指随着消费者进入更高的收入阶层,如从中收入阶层进到高收入阶层,他的消费倾向会下降。历史和现实不断地证明了这一点:根据绝对收入假说,扩大消费需求首先要增加居民的绝对收入,绝对收人又南就业决定,冈此要通过增加政府公共工程开支扩大就业。“挖窟窿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二)相对收入决定消费需求。杜森贝里在1949年出版的《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一书中提出相对收入假说,他认为,消费不是独立的和可逆的;美国长达5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人们的平均消费倾向是稳定的,他修正和发展了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相对收入是杜森贝里提出的概念,他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认为相对收入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对收入是与周围邻居或别人的收入相比较的收入。二是同自己曾经有过的最高收入相比较的收入。相对收入假说把消费者视为社会人,是符合实际的;相对收入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揭示了消费倾向的稳定性,有一定的科学性一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扩大消费需求就要增加消费者的相对收入;鼓励和宣传消费示范者,充分发挥消费示范效应的作用;不断提高经济繁荣时期消费者的收入高峰,使棘轮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永久收入决定消费需求。弗里德曼1957年在《消费函数理论》一书中提出永久收入假说认为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不能决定消费需求,只有永久收入才决定消费,消费是永久收入的稳定函数首先,弗里德曼为永久收入确定了一个时间标准,即单位消费者的水平线,“这一水平线大约为3年”,就是说,永久收入是三年以上的工作收入和财产收入;时间少于3年的收入被看作是暂时收入,暂时收入是通过单位消费者的资产与负债变动表现出来的收入。暂时收入可转换成永久收入,持续3年以上的暂时收入就变成了永久收入。总之,“对于社会整体来说,永久性收入可以被看作是当前及过去测得收入的加权平均数。其次,永久收入决定消费需求。弗里德曼认为,永久消费在永久收入中占一个固定的比例。“在美国,总消费与总收入之间的比率(k),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大致保持稳定,大约为0. 88。”因此,“消费者将按照较长期的收入状况(表现为永久性收入)来确定支出,而不是按照暂时性的所得来确定支出”。弗里德曼还认为,储蓄率是独立于国民收入水平的。认为低储蓄率不能用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解释,但能用收入的高速增长来解释;高储蓄率不能用不平等来说明,只能用不确定性来说明。最后,永久收入假说存理论上否定了绝对收入说和相对收入说;它们的政策主张也截然不同:凯恩斯主张同时并用通货膨胀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扩大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弗里德曼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认为相机调节的财政政策是无用的,有失偏颇。永久收入假说为经验经济学提供了一个新标准,几乎进入了应用经济学所有领域,得到较广泛认同。根据永久收入假说,扩大消费需求必须增加居民的永久收入,把一些暂时收入变成永久收入;不断提高居民的工作收入,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比;大力增加居民财产收入,开发财产收入新品种,开辟财产收入新渠道,使居民财产保值增值。
(四)一生收入决定一生的消费需求.莫迪利亚尼和布伦伯1954年在《效用分析和消费函数》一文中,认为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人,提出一生收入决定一生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1) -生收入是当期收入、预期收入和资产收入的总和。莫迪利亚尼等假定,人的生命周期为50年,分为早年、中年或晚年,三个时期;或分为挣钱期和退休期两个时期。其中“挣钱期长N为40年,退休期长M为10年”。挣钱期或早年、中年就是收入期。(2) 一生收入决定一生消费需求。莫迪利亚尼假定,家庭不仅在生命周期开始时没有继承财产,而且在他的生命周期的任何时刻都没有接受任何馈赠或遗产;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储蓄累计资产。由于生命周期,早年可能是消费大于收入,需要借款来维持消费;中年是收入大于消费,不仅要偿还早年的贷款,还要为退休后的消费进行储蓄;退休后必须把收入在他的余生中按均匀的比率消费。人们的储蓄动机是多样的,有留下遗产、平滑消费、预防和获得资产权益四种;储蓄比例是不变的,储蓄量是变动的。(3)与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观点不同,莫迪利亚尼等认为,收入的储蓄比例基本上与收入无关,但与年龄有关,为了平滑一生的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将根据年龄和dye/dy值,对不同的个人而落在最小值1/50和最大值4/5之间”。因此,“当前消费是当前收入,期望平均收入及初始资产的线性齐次函数,有关系数取决于家庭的年龄”。(4)和凯恩斯的绝对收入说的根据是神秘的心理规律不同,莫迪利亚尼的根据是“人是向前看的动物”,这并不科学。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自然性,而是人的社会性。同时,莫迪利亚尼提出的“一生的收入决定一生消费”的假说,是一种很好的思路,理论上是可取的,提出了人生要有消费规划的大课题,但实际操作有困难,因为人不是倒过来活的。另外,莫迪利亚尼提出的一生收入一生来消费,既不留遗产也没有继承遗产,是一个人一生收支平衡的消费观,这只是一种情况事实上与之并存的还有两种情况:一部分国家的居民奉行盈余消费观;一部分国家却流行赤字消费观。还有,西方消费理论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它们对公共消费问题研究不多。尽管一生收入决定一生消费的假说远非完美无缺,但给人们有了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出台增加居民当期收入、预期收入和资产收入的政策,确保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确保国内消费需求不断扩大。
五、分配决定消费收入(购买力)
分配决定消费收入,即决定购买力。公平分配是政府的职能。美同等西方国家按要素供求和要素边际生产力分配个人收入,不能解决扩大消费的分配公平问题。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个人收入按劳分配理论。我国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但先后出现了严重的平均主义和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没有解决好扩大消费的收入分配问题。提高消费主体的消费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促进其同富裕。
(一)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和政策 萨伊以来的西方经济学抛弃了古典经济学家斯密、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三位一体的收入分配理论。(l)萨伊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以它的效用价值理论为根据。萨伊认为,“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创造具有任何效用的物品,就等于创造财富,这是因为物品的效用就是物品价值的基础,而物品的价值就是财富所由构成的”。(2)提出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认为“价值是劳动(或不如说人类的勤劳)的作用、自然所提供的各种要素的作用和资本的作用联合产生的成果,因此要按要素贡献分配,结果形成资本一利润(企业主收入加上利息)、土地一地租、劳动一工资的三位一体的分配公式。(3)马克思说,“财富的各种所谓源泉,属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彼此之间毫无相同之处”。因为一方是使用价值,是物,另一方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价值和剩余价值,二者是一个完全不能通约的关系。但实际当事人对这个不合理的公式感到很自在;庸俗经济学也为自己浅薄的妄自尊大找到了自然的不容怀疑的基础;“这个公式也是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的,因为它宣布统治阶级的收入源泉具有自然的必然性和永恒的合理性,并把这个观点推崇为教条”。
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以均衡价格为理论基础的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是现代西方分配理论的理论基础。(1)马歇尔提出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企业家才能)四要素共同创造国民收入的理论。他说,国民收入是“一切生产要素所共同创造的,并随着各要素供给的增加而增加的。同时他把实体性生产要素从三要素变成了四要素,他的四要素观点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运用。(2)马歇尔主张按生产要素价格分配。他把均衡价格的分析方法应用到生产要素价格的分析上,把每一个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转化为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认为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决定要素的需求价格;要素的边际效率(土地除外)决定要素的供给价格。马歇尔说,“各种东西,不论是一种生产要素,还是用于当前消费的商品,它的生产势必扩展到供给与需求均衡的限界或边际”。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互作用形成均衡价格,即工资、利息、利润、地租就是劳动、资本、组织(企业家才能)、土地的均衡价格,就是这些要素所有者的收入。(3)马歇尔把管理工资放在企业经营收入中,显得含混。过去我们认为企业主的管理活动只是剥削活动,不是生产劳动,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是不完整的。实际上,企业经营管理总收入=资本利息+企业收入+管理工资。利息加企业收人是利润,管理工资是工资管理工资由经理市场经理的供求决定,是“他的能力的报酬”。
克拉克在1899年出版的《财富的分配》一书中提出边际生产力决定收入分配理论。(l)克拉克不是边际生产力这个概念的首创者,他只是对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首先进行了论证。(2)边际生产力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或边际收益。边际生产力以收益递减规律为基础,把边际收益递减变成了边际生产力递减,他在萨伊和马歇尔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加进了边际生产力分析:(3)克拉克认为,劳动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资本边际生产力决定利息;地租只是利息的特殊形式,无需做单独研究;企业家边际生产力决定利润。(4)克拉克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资本和企业家_二项,突出和强调企业家,这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题中应有之义,但他却把企业家的报酬称为利润或纯粹利润,并不正确,企业家的报酬应该称为工资。边际生产力决定分配已成为西方微观经济学分配理论的主要支柱,并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界广泛使用。我们要用边际生产力的分析工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既然边际生产力决定收入分配,增加收入扩大消费的对策是提高边际生产力。边际生产力是对生产力的分析,不是对生产关系的分析,对生产力的分析不能代替对生产关系的分析。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论述的当代两方经济学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是生产要素供求论和边际生产力理论的综合。(l)萨缪尔森认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南不同要素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但关键是由不同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决定,是要素边际生产力决定要素收入。其中,“工资=劳动的边际产品”;工资差别还由工种性质、劳动质量差别、劳工市场分割等因素造成。地租是使用土地的价格;土地是固定要素,对价格完全缺乏弹性;固定要素价格称为租金,“租金:土地的边际产品。资本利润由资本边际生产力决定。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利润包括所有权利润、风险利润、创新利润。(2)萨缪尔森认为,个人收入有劳动收入、财产收入和政府转移支付收入三项。在美国的国民收入中,劳动收入占2/3,2008年以来政府的转移支付占l5%,其余的是各种形式的财产权益。(3)萨缪尔森认为,“不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来保证自由主义经济能够公平地分配收入和财产”,公平分配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必须承担起公平分配的责任。
(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资本论》中提出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理论。认为分配关系是具有历史暂时性的社会关系;分配关系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反面;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表现和证明;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分配关系同生产天系既相适应又相矛盾。(2)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了社会主义个人收入按劳分配理论。首先,社会主义社会个的人收入,只有按劳分配收入和转移收入,没有财产收入 今天,人们是有或可以有财产收入的。其次,批判了拉萨尔离开生产条件的分配“同绕着分配兜圈子”的观点,认为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要做六项扣除之后,剩下的部分才能按劳动分配,并强调,社会主义新社会满足共同需要的转移支付会显著增加,会日益增长。再次,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马克思指出,“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分配。在产品经济中,个人劳动就是直接社会劳动。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中,个人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是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按劳分配是“按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分配”。由此看来,过去我们讨论按劳分配的“劳”有潜在劳动和流动劳动形态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潜在劳动是不存在的,它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它和流动劳动一样是市场经济不承认的,“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劳是物化形态社会劳动即价值”。当然,垄断企业实现的按劳分配的“劳”,只能按社会平均标准或略高于社会平均标准来承认。又次,按劳分配是形式上平等,内容上不平等的原则。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不平等就是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富裕程度有差别,因为权力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最后,按劳分配的工具是货币。马克思说,巴黎公社的公职人员“他们所得的报酬只相当于一个熟练工人的收入,每月12英镑,最高薪金每年电不超过240英镑”。可见巴黎公社创造了按劳分配的货币形式。
(三)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和政策的演变。第一阶段,按劳分配和平均主义( 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家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制度。1956年国务院颁发和实行《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统一全国职工的工资标准:工人实行八级工资制,干部实行级别工资制。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对农村居民实行工分制的按劳分配。在这个时期,在理论和政策层面,是坚持和实行按劳分配的。毛泽东说,“我们的提法是既反对平均主义,又反对过分悬殊”。同时,实行“低工资广就业”的政策,对城镇职工实行医疗、住房和对全国的教育实行近于免费的政策,但是有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的否定按劳分配的曲折;有工农产品交换价格剪刀差扩大城乡差距的教训:有“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限制按劳分配、实行平均主义的疯狂。“平均主义与按劳分配是根本对立的。”平均主义和按劳分配相容论的理论观点不能成立,其方法论是失当的,政策主张是有害的。必须革除平均主义的毒瘤。第二阶段,按劳分配为主和收入差距过大( 1978-2006),在这一时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交了国家的,留了集体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分配政策;城镇企业从“扩权”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工资加奖金的自主分配的工资制度,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这一时期,分配理论和政策的最大变化是四点:一是1986年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一些人的财产收入多了起来。二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十四届三中全会改提“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并存论”的提法至今。一直未变,主要依据是多种所有制从“补充”变成了“并存”,变成了“重要组成部分”;“并存”比“补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更大的容纳能力;公有制是主体。三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时国内经济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先是按要素所有权分配还是按要素贡献分配;后是按要素在使用价值生产巾的贡献分配,还是按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贡献分配一实行按要素贡献分配,增加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就是增加占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四是十五大报告提出分配“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重申“效率优先”,并强调“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宏观调控乏力,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结果,虽然拉开了居民收入差距,消除了个人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弊端,却造成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十分悬殊的局面。第三阶段,按劳分配为主和分配公平(2007以来)。以中共十七大为标志,这一时期,收入分配理论和政策也有三大明显变化:一是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二是十八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从效率优先,走向兼顾效率和公平,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学术界对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有公平优先、效率优先、公平和效率兼顾三种观点,各有一定的道理。但效率和公平实质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兼顾效率和公平,理论上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三是从十三大报告到十六大报告都提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没有提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和现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有关,但居民的转移收入正在增加。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和分配公平,是提高居民消费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正确的收入理论和政策。
六、提高居民消费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一)改革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增加居民收入的第一个办法是缩小个人收入差距。(l)我国现在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首先是基尼系数过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从2000年到2013年,基尼系数都在0.47以上,接近0.5的水平,分配严重不公其次是城乡收入差距过大。2000年以前城乡居民收入差在2.5倍左右,2005年以后在3倍以上再次是行业之间个人收入差距过大。金融、石油、电力等部门收入过高,行业收入差距在4倍以上。最后是国企高管的薪酬太高。(2)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理论标准是分配公平,具体标准是“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和基尼系数在0.3-0.4的合理区间。我国要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必须首先使中收入阶层占全国人口的80%,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各占10%;然后是中收入者占90%,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各占5%。现在高收入者占全国人口的20% -30%,中低收入者只占70% -80%,中收入者还在减少。(3)具体办法是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收入者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者的收入。要提高贫困线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个人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合理确定和严格规范公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对于公有企业高管的薪酬限高;开征房产税和遗产税,征收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提高个税征收起点,对中低收入者减税或免税;取缔非法收入,规范隐性收入,使灰色收入透明化。基尼系数应控制在国际公认的0.3-0.4的区间之内、“国企高管和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控制在10倍左有,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控制3倍以内。”关键是落实。
第二个办法是使个人收入增K率和GDP增长率同步增长。 (l)从1979-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算术年均增长率是7.513775,乡村居民人均收入算术平均年增长率是7.635229,人均GDP算术平均年增长率是8.752059,分别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率高1.237284。1.116830。这说明,人均GDP年增长率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年增长率,没有实现同步增长 。(2)个人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同步增长的理论根据是人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是我们的主张,也是我们的原则二过去我们用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法,这个提法比较复杂,不易把握,个人收入增长率和GDP的增长率同步增长更为简洁明了,对企业更具有指导力,还可以对GDP增长率的统计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挤去GDP增长率的水分,使GDP的增长率成为实在的增长率。(3)具体办法是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人均GDP增长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的准确数据,工资核发单位自动使工资增长率跟上GDP增长率的步伐。
第三个办法是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l)从1979年到2012年,城市居民收入年平均增是长率7.51%.乡村居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是7.4%,年消费物价上涨率是5.47%,城乡居民年收入增长率比年物价上涨率高出两个百分点。这是好事。要扩大消费,必须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2)我国存在温和的通货膨胀,从1979年到2012年,年物价是上涨率即温和的通货膨胀率是5.47%。必须重视通货膨胀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和对整个经济的产出和就业的扭曲效应。不仅如此,要保证居民收入不断增长,还要把利息率、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这些居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联系起来 因为价格和收入成反比,要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才能保持居民收入增长的稳定。税收是直接减少城乡居民收入的,建议必需品消费不征税,奢侈品消费才征税。为了增加居民的财产收入,利息率至少要为正数;为了不使居民财产缩水,利息率起码不能为负数;建议银行实行存款利息率指数化政策,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永久收入、一生的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第四个办法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l)关于劳资占比,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率是lOO%的假定,国民收入的50%,是工人的劳动收入,50%是资本家的利润收入 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劳动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的逐步上升,现在“美国国民收入中大约有2/3是劳动收入,其余的是各种形式的资本收益”。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情况 (2)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开放前说消费(劳动)占75%,积累占25%左右是比较理想的分配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收入中劳动占比下降,低的时候只有40%左右。这种局面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国劳动力长期供过于求、资本短缺、没有形成促使劳动收入占比上升的社会力量、私有企业中家族企业多等。这些情况有些已经改变,有些正在改变。(3)解决的办法主要有四个:一是实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强化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分配功能,解决一些公司职工厂资过低的问题;二是有条件的私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的管理和分配行为;二是关键是政府要承担起公平分配的职能;四是增加公共消费的比重。
(二)加强消费教育,提高居民对消费品的使用力。(1)消费(使用)消费品,好像人人都会,其实不然。人们对一些消费品尤其是有技术含量的消费品不会使用,严重阻碍消费需求的扩大。例如,有些成年人不会开车,有些人不会用电脑打字,有些人没有欣赏音乐的耳朵等等。(2)理论根据是洛克的白板说和学习型社会说。人在出生时没有任何能力,像一块白板,人的能力是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对消费品的使用力也是后天通过学习获得的。(3)基本对策是对居民进行消费教育。消费教育是向全体国民传授消费知识和技能,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力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根据马克思消费力是“是一种个人才能”的观点,对国民进行消费教育,主要是提高消费者使用消费品的能力,使消费者具有丰富的使用消费品的技术和知识。美国早就在中学和大学普遍开设了消费教育课程。我们要加强对居民进行消费教育。消费者要做好人生消费规划,降低个人消费的随意性。
(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形成合力,提高居民安全消费的能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必须大力提高居民安全消费的能力。消费不安全严重制约消费需求扩大。(1)消费安全形势前所未有,消费不安全问题也前所未有。(2)消费安全能够强化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优化消费者的消费预期,消费安全的需求与供给良性互动扩大消费需求。(3)要确保消费安全,需要消费者、企业家和政府消费安全管理部门共同努力,形成良性互动的消费安全合力 一要大力加强消费者的消费安全观念,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安全能力,形成消费安全文化;二是企业要自觉承担消费安全的社会责任,向社会提供安全的消费品;三是强化政府管理部门对消费安全的监管职责,大力提高政府对消费安全的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