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2015-11-04陈存仁

黑河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初中物理有效性

陈存仁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的教学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教师们深深地认识到,要想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有效性

传统的物理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教学导致教师身心疲惫,学生苦不堪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新的教学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教师们深深地认识到,要想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笔者所在学校属于农村偏远学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知识面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厌学情绪严重,因此教师要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多下一些功夫。

1.发挥教师自身的魅力

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也是个人修养的标志。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仪表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因此,教师要注重个人的仪表。

教师更要有良好的品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喜欢哪个教师,往往就会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反之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教师若能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心中的楷模,进而在学习上投入更大的热情。

2.发挥学科教学的优势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且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优势,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把实验室真正利用起来。现在很多农村学校都配备了实验室,实验器材基本完备,但往往缺少专业的实验教师。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自己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带领学生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例如,电学部分的实验,很多同学听课的时候一知半解,而走进实验室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后,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而且觉得电学很有趣。也可以在实验室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设计实验,然后开展实验设计评比。学生通过参与和设计实验能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主动探究的意识,在实验成功的愉悦情绪的影响下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其次,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考虑到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活动形式也灵活多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完成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获得新知。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所教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例如,讲声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制土电话,学以致用,提高能力;讲连通器时,可以让学生带个小水壶,模仿着自己制作一个水壶;讲电学时,可以发给学生一些废旧小电器,让学生自己拆装,从中感受电学的神奇。

二、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涌现出很多新颖的教学模式,如杜郎口、杨思、东庐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模式等。作为一名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农村物理教师,笔者认为,学无定法,教也应该没有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未必放之四海皆宜。每所学校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学情,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要转变教师的角色,确立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遵循“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合作探疑、竞争展示、当堂达标”的原则,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和交流、点评与小结、课堂检测”课堂教学模式。我校要求教师把课前预习落到实处,把课堂精讲落到实处,把当堂训练、当堂检测落到实处。每堂课教师的讲解不能超过25分钟,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和易混易错的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的学生不讲之前不讲。课堂上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变教师讲授为启发、督促、帮助。

2.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开放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的减负提质。

(1)建立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等因素,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组4人左右,设立文科组长、理科组长各一名。小组学习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给学生提供竞争展示的机会,以此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前下发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预习时先解决能学会的知识,学不会的做好标记,保留疑难问题。晚自习的时间教师不讲课,为学生答疑解惑。

(3)开展交流展示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让学生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进行当堂检测。要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实验、设计、小结等形式的学习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达到“以练习为主线,以思维为主攻,以发展为主旨”的教学目标。

3.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1)在情境中指导有效学习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客观情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心理,而且会促进学生在整个情境中的观察、体验和想象。例如,讲解物态变化时,可以引入一个故事:一个特别冷的冬天,贵族们在室内开舞会,一位女性突然晕倒,当人们打开门窗时看到门窗边飞起了雪花……在这样的故事情境中引导学生去学习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学生自然会很感兴趣。

(2)在联系中指导有效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在联系中学习,其实质就是利用旧知识来辅助新知识的学习。学习中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复习旧知识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服务。也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如学习摩擦力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力既可以作阻力又可以作动力的特点,教师可以举传送带和走路的例子,需要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走两步试试。

(3)在展示中指导有效学习

展示是指课堂上学生个人或小组向全班讲解某一话题或书中某个章节的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个人展示和小组合作展示,前者侧重表现个人的学习能力,后者侧重表现团队合作学习的成果。例如,在单元小结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材料收集,这一过程能够激发小组成员间思维碰撞的火花,学生彼此互教互学并分享经验有助于实现共同进步。

要想让课堂高效起来,还必须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要把评教师的讲授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变评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的快慢,变评师生的互动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变评教师的基本功为评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要落到实处,将课课检查、生生检查、教师检查相结合,向课堂要效果,向课堂要成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关注学生,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九州图书出版社,2008,(1).

[2]余文森.物理课堂教学的实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3]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6):18-40.

[4]闫祯.如何有效开展学习指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5]张丽华.美国课堂中的启示——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M].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初中物理有效性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