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三爱』内涵 发挥教育实效
2015-11-04李海宝
李海宝
2013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时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在讲话中,习总书记既对青少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同时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基本要求。“三爱”的主张看似浅显易懂,实则内涵深远。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抓住三者的核心才能更好地对青少年实施教育。
一、爱学习是“三爱”教育的前提
爱学习是“三爱”教育的前提 ,也是固本之举。没有知识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没有知识就不能适应现代生产劳动的需要,没有知识就不能把国家建设得强大。因此,爱学习在“三爱”教育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从庄子的话语中我们就能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关心儿童的发展首先就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学习需求、学习志趣和学习方式,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条件。
学校要围绕学习这一主题开展工作,通过开学典礼、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宣传栏、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树立爱学习的典型,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人勤学的例子离孩子们已经略显遥远,因此抓好身边“爱学习”的先进典型便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每学期可邀请几名学业有成的优秀毕业生给学生做“爱学习”主题讲座,让他们以自身经历告诫学弟学妹们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推动“三爱”教育更好地开展。学习是一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在学习上要懂得“知不足”才能有学习的动力。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我们每个人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有识之士们常常思考的人生命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指出,人类的未来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取决于人类智力的开发。知识就是力量,学习可以改变命运。
二、爱劳动是“三爱”的基础
爱劳动是“三爱”教育中对人的能力教育。劳动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劳动可以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劳动是我们生存之本。而学生参加劳动不只是一种过程体验、一种技能锻炼,更重要的是在劳动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爱劳动的情趣,使他们体验到劳动的光荣和劳动的意义,锻炼他们的意志和劳动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三爱”教育中,我们不能把爱劳动看成是简单的劳动过程体验教育,而要从“三爱”教育的高度,从劳动的责任、意义和对人的深远影响角度发掘爱劳动的内涵,充分认识到劳动是一种重要的行为教育。
将爱劳动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是我们注重教育实效的又一积极举措。学校首先要从最基础的爱劳动教育入手,引导教育学生学会做家务、值日、清雪、除草……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质。其次要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工厂甚至是田间地头,积极参加劳动体验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在制度化上下功夫,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还要定期安排(至少一次)农业生产劳动和工业体验实习,让学生获得劳动的切身体验,并从中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三、爱祖国是“三爱”教育的核心
爱祖国是“三爱”教育的核心。笔者认为,培养具有爱国情怀、能够报效国家的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清末思想家梁启超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祖国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根,从我们出生起,中华文化的基因就已经根植于我们心中。爱祖国是提醒我们要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努力争做忠于国家、报效国家的人。
学校首先要将爱祖国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同时还要将爱祖国教育融入到系列主题活动中,通过不同形式、借助不同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主题团会、运动会、读书读报、征文演讲等活动,将爱祖国教育植根于每一名学生的心中。
学习使青少年增长知识,劳动使青少年提高生存能力,爱祖国使青少年拥有精神动力。是青少年肩负的责任。没有学习提高的过程就不会积攒学识,没有爱劳动的思想就不会掌握劳动的技能,如果这两者缺失爱祖国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者紧密关联,共同构成了“三爱”教育之魂。因此,我们抓“三爱”教育的时候要把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三者统一起来,重实践,重实效,科学运筹,使学生从小立志求学,健康成长,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