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铁交通枢纽的景观设计

2015-11-04姜涛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1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广场高铁

姜涛

(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论高铁交通枢纽的景观设计

姜涛

(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200092)

通过对乌鲁木齐高铁综合交通枢纽站前广场及周边道路配套景观设计进行说明和探讨,以此为例,试图概括和总结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景观设计的风格、内容、手法、过程,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高铁枢纽;配套景观;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

0 前言

中国的高速铁路在当今世界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从贯穿国内东西南北各个角落,未来甚至将通往东南亚,中亚,甚至欧洲。

而围绕高铁站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巨大的综合体,拥有建筑、道路、铁路、地铁、配套地下空间、地面景观、给排水、电力电讯等等各种城市建设的专业效应,规模大,造价高,代表中国的形象。

景观设计作为外装饰设计的一种,是人们对于空间环境美的一种探索,如何整体打造一个优秀交通综合体的景观,也是设计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

1 景观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景观设计的美学、尺度、构成的素养研究决定了方案的外观,结合时代地域特性整合出吸引人的主题,则表达了项目的宣传立意,工程技术的计算构造决定了项目的实施与落地。

设计需要去创造美,最终成为影像,坐落于这个星球上。

2 对于项目的现状分析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省会城市,高铁交通枢纽的建设,将进一步打开东部与新疆的连接,使得新疆的资源可以运送至中国东部地区,之后甚至向西延伸至国外,开拓新的丝绸之路。

乌鲁木齐作为北方城市,气候干旱寒冷,冻土严重,每年可施工的月份只有半年,整个高铁枢纽用地竖向地形起伏,西南高,东北低,高差相对较大,对设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3 案例研究

对于景观专业,在高铁枢纽的设计中,参照了几个比较有特色的火车站景观做法进行深入研究,从布局、功能到细节处理都做了详细的探讨,以下是部分案例。

(1)案例1:东京京都火车站

车站的屋顶花园独具匠心。从数百级的台阶拾级而上,远远就可以看到二个黄色的亭子,它是屋顶花园的引路标识。屋顶花园的四周由于安全的需要不得不封闭,设计师把它处理成玻璃墙,透过玻璃向南可以看到车站新干线繁忙的景象,向北可以看到古城安宁的风貌,动静结合,虚实相宜,时空转换。

这是细节处理的典范,见图1。

图1 东京京都火车站

(2)案例2:深圳北站

深圳北站是深圳铁路“两主三辅”客运格局最为核心的车站,也是我国当前建设占地最大、建筑面积最大、接驳功能最为齐全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我国铁路新型房站的标志性工程。景观上利用场地高差和南方特有的宜人气候创造丰富的水景和植物景观。

这个案例可以借鉴高差的处理,与大尺度枢纽的景观营造,见图2。

图2 深圳北站

4 平面构成

整个高铁枢纽的景观设计主要包括:站前广场设计,配套道路景观设计,以及地下空间下沉广场的设计。

站前广场的设计过程经历了招投标,期间考虑了与各服务建筑的构成融合,主要形成了直线与弧线的穿插,流动的山川的形态,以此肌理导向出人流的方向、空间的形态与大地的景观形式,并且形成了整个站前广场的硬质与软质的边界,结合各地下空间的出地面设施,组合成一个有效的现代的,与建筑相呼应的整体构成形态,见图3。

图3 站前广场总平面示意图

5 设计理念

在设计理念上,如何根据乌市高铁办的建议与意见,形成一个贴切的主题,是方案设计的一个重点,经过头脑风暴,新丝绸之路的“会客厅”成为高铁枢纽景观的主体理念,如何装修这样一个会客厅,如何结合国内国际的形态。形成美观大气,具有现代感的设计,如何装修“会客厅”的“地面”,“墙面”,“绿化”,“家具”都是接下来需要研究推敲的内容。

落实到具体抽象理念,名为“冰山上的来客”,冰山肌理巧为站前广场,高铁车站欢迎八方来客,见图4。

图4 变化抽象后的山体线型示意图

抽象后的线型作为广场的基底,隐喻着乌鲁木齐的冰山,用流动的山川肌理作为广场的平面构成,合理地划分出流动、停留的空间形态,犹如一座静美的冰山欢迎着宾客,来到新疆,来到乌鲁木齐。

6 设计元素

高铁站前广场的主要设计元素包括地坪、水景、亭廊、栏杆、种植区域以及建筑配套附属设施的装饰等等。

高铁片区的配套道路的景观包括人行道、行道树、高架立柱装饰等。作为景观设计所考虑的内容,这是一系列相关联的各方各面,融合考虑,面面俱到是对设计师的要求,见图5。

图5 总体鸟瞰

7 详细专项设计

7.1总体设计

高铁枢纽景观的总体设计,在流线构成,软硬边界划分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竖向标高的梳理,竖向的梳理以道路的标高为基础,结合地下空间的标高以及场地排水规范标准,以及地下空间覆土要求的标准进行,同时考虑北方冻土层厚度以及周边雨水管网的设计,地下空间出入口的防水设计等,需要思维紧密,精确计算,各专业协调配合。

7.2重要景观节点设计

结合平面肌理,因地制宜的考虑,依托新丝绸之路的思想源点,研究出以下几个重要节点:冰山长廊、丝路印象、愿景浮墙、向荣涌泉

冰山长廊:立柱采用简洁钢结构,运用抽象冰山肌理形式,颜色采用冰山的白色,形成优美的景观空间,为宾客遮住夏日之骄阳,到了冬季,风雪飘落,虽天气寒冷,亦可小憩于此。

丝路印象:丝路印象展示丝绸之路的过去与现在,从长安的骏马到现在兰新铁路的修建再到乌鲁木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展示丝绸之路的历程和印象。

新丝绸之路——兰州站,设计采用兰州的地图镶在广场地面上,增加标识作用,材质选用铜板。并设计“1776”雕塑,展现我国高铁建设的新的里程碑,也是钢铁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丝路印象在广场北面象征着也走出国外,踏向令人充满期待的未来。设计选取国外两个重要地点“哈萨克斯坦”和“德国”,以地图的形式表达,与南半部形成一个故事上、形式上的连续性。

愿景浮墙:愿景浮墙承接丝路印象,展示未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期望,记录新丝绸之路发展的进程,在浮墙旁设计特色坐凳供人们驻足观赏和休息,更好的体会与展望。

向荣涌泉:向荣涌泉设计一组旱喷,象征新丝绸之路如涌泉一般,源远流长。同时也能使车站的人们更好的参与广场景观中,增加体验感。

7.3下沉广场设计

下沉广场作为与地下建筑的配套服务空间,是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部分。

下沉广场1主题为绿洲,设计采用展示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形成四个连续的花坛,供人们休闲,见图6。

自动扶梯顶板采用弧线的简易造型,支撑是抽象的丝路飘带造型,整体简洁大气、飘逸干净。

下沉广场1左侧为墙体,设计加大下沉广场内部的景深,设计一景观镜面,创造一虚幻的大空间,增加趣味性。

实体墙侧设计景勉强,加大景深。种植池内采用可移动的种植,春夏秋三季营造花草植物的绚丽景观,冬季将盆栽移走,重点视角处放置冰雕,成为冬季下沉广场中亮丽的风景线。

图6 “绿洲”主题

下沉广场中的植物种植方式采用可移动的盆栽,在春夏秋季用货用电动车将盆栽运到各个下沉广场进行栽植,可根据不同的季节进行跟换植物。

冬季时将盆栽撤掉,重点地方换成艺术冰雕,其他可自然堆雪。

广场中部的下沉广场2、3,还有下沉庭院以丝路驿站为主题,见图7。

图7 “驿站”主题

下沉广场采用丝绸之路上的驿站景观,采用方形的铺装设计代表经过的一座座城池和驿站,展示和休息平台寓意在这里进行商业展示于交易。

设计灵感来源于是丝绸之路上的驿站,方形的铺装象征着一座座城市和驿站,在这里人们从事着商业活动。中间设计休息平台和商品展示平台,冬季也可放置主题冰雕或自然堆雪,地坪设计电融雪设施。

下沉广场采用沙丘意向进行设计与建筑相结合,简单的景观配景像是沙丘一样更加凸显建筑的特征,见图8。

图8 “沙丘”主题

顺自动扶梯而下,顶部飘逸的顶板以及弧形的大玻璃幕墙显得格外壮观,犹如沙丘一般,下沉景观简洁,三两小树,一个绿丘,憩于小石,静赏建筑之美。

7.4地下出入口装饰设计

高铁广场地下部分均为地下建筑,作为消防性能化,通风采光等要求、出地面的构筑物装饰也成为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

地下空间人行出入口装饰采用以曲线为主,与主建筑外形相协调的造型,玻璃幕墙的通透形式,结合防风卷帘以及黄金麻花岗岩的矮墙装饰,做法现代时尚。

同时,人行出入口与通风井相结合,屋顶曲线更加柔美、延展,见图9。

图9 地下人行出入口

地下空间出地面的新风井与通风井采用雄鹰展翅的理念,结合防腐木格栅装饰的做法,简洁清爽,见图10。

图10 地下车行出入口

7.5景观小品设计

(1)特色坐凳

特色坐凳设计造型像一朵盛开的花,象征着新丝绸之路经济的繁荣,中间一缕缕的钢结构支撑爬满绿色的攀援植物,生机勃勃,还可为旅客提供室外休息和驻足留念。

(2)“1776”

设计在丝路印象“兰州站”的主题雕塑,“1776”是兰新高铁的全长1 776 km,是钢铁丝绸之路的新起点,为我国西北部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3)车站印象

设计一石刻雕塑,记录乌鲁木齐高铁客运站建设的基本情况,作为车站的印象设计采用丝绸飘带为载体,以钢铁车轮为主题,将该车站建设的伟大壮举进行记录。

(4)造型廊架

廊架设计灵感来源于冰山的轮廓折线,顶部采用三维视角折转,平面呈折线形,与广场整体线型融为一体。立柱采用“山体”连续造型,动感现代,见图11。

图11 造型廊架

综上所述:重要节点的设计过程导向为:主题理念—具象形体—抽象表达—落地实施,这个过程可以贯穿于各类设计项目。

7.6硬质景观设计

主要色彩选择:深灰、浅灰、米黄。

铺装样式:广场地面以深灰与浅灰交替的横向线条为主,局部增加细节设计。

(1)高铁枢纽景观的地坪包括广场上地库车行干道与道路人行道,以及广场铺装等。

交通干道做法一般为沥青路面为主,也可以与花岗岩石材、透水砖的结合。其中,沥青路面易排水,易养护,行车效果也都很适合居住小区的功能需要。广场,作为宾客停留和活动的室外空间,在材料和形式的设计上无不体现精致与气派,其中以花岗岩为主的石材在铺装形式的变化可以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效果,特别是规则形式(圆、方、矩形、扇形)的组合,结合收边铺装样式,在平面组合上形成优美的变化;在石材面层上,自然面、烧毛面、荔枝面、菠萝面、龙眼面等丰富变化的组合运用同样起到了点缀的效果,但是石材路面在交付使用后较易损坏,行车日久,易碎,造成养护成本较高,人行基本无碍。人行道的地坪材料多以透水砖为主,一般为舒布洛克砖等,颜色以黄、灰、棕等色调较多采用,在地坪与绿化衔接处通常设计侧石(道牙),材料则以花岗岩为主,适当设计线条做法。面层多为磨光面和烧毛面。

(2)高铁枢纽的水景设计,由于乌鲁木齐冬季寒冷,夏季干燥炎热,水景的设计亦具有争议,结合地下建筑的现状,我们需要考虑覆土深度对泵坑及水深的影响,以及给排水专业的基本设计原则,故选择覆土较高处进行水景设计。

7.7种植设计

植栽设计理念:点——线,孕育丝绸之路。

取古丝绸之路之理念,以单株植物为元素,植物结合硬景形成的不同形态为肌理,塑造不同的植被群落。

分区设计:根据方案主题思想,从春夏秋冬四季及可移动与不可移动植物进行分区设计。

SPRING春:这里,客来客往,是感知季节的最近点,植栽被要求突出季相主题,引领万物复苏,轮回冬夏。种植以规则和自然式相结合。

主要乔木:白桦、云杉、稠李、黄金树、红叶海棠、夏橡等。

灌木及地被:榆叶梅、珍珠梅、四季菊等。

SUMMER 夏:丝绸的路上,时间在这里跨越,要经过酷热严暑,植被来为行客提供遮阴纳凉和点燃前进的激情。种植以规则式为主。

主要乔木:夏橡、黄榆、暴马丁香、黄金树等。灌木及地被:马蔺、常夏石竹、红叶小檗、三七景天等。

AUTUMN 秋:以秋的来寓意跋山涉水后收获,同时用秋景来渲染最强季相特征.种植以规则式为主。

主要乔木:火炬树、核桃揪、黄金树、复叶槭、樟子松、白榆等。

灌木及地被:绿化菊、五叶地锦、金叶莸。

WINTER 冬:完善季相景观的丰富性,种植手法以规则式为主。

主要乔木:大叶白蜡、云杉、黄金树、樟子松、黄榆等。

灌木及地被:铺地柏、水蜡、麦冬、绿化菊等。

乌鲁木齐由于冬季较长,每年施工时间有限,故绿化种植必须做到因地制宜,采用乡土树种,形成合理优美的广场的效果。

综上所述:如何通过联想把理念与实际景观相结合是方案设计的核心。

8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衔接方案与施工图之间的有效过程,必须重视。初步设计的关键在于将方案所确定的形式在尺度上,在与建筑、道路、桥梁、给排水、电气等专业的协调上,在与景观相关的配套专业上,与现有的环境做出最好的融合,以便为最后的施工图阶段服务。

9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关键在于与服务建筑设计、高铁站房建筑、地下空间建筑等相关专业的配合。在初步设计评审通过之后,相关的修改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方案为最终定稿的内容完成,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配套专业内容,相关建筑物的附属设施资料,竖向设计资料,能够做出一套质量上乘的施工图纸。

10 现场配合

现场施工配合则是保证最终建成质量的最后一关,由于在图纸上的内容,会有环节与现场不符,也有建成之后效果未达标的情况,那更需要现场配合的保证,总之是协调工作的一种综合阶段。

11 设计过程与水、电、结构的配合内容

高铁枢纽景观同样需要与相关配套专业的配合,也是体现综合设计内容得重要方面。

(1)构筑物诸如:廊亭,地库出入口附属建筑物,下沉式广场等需要结构与电专业配套,包括结构的基础部分,上部柱梁部分等等,电气专业主要是景观的附属照明。

(2)水景则需要给排水、电气、结构专业共同配套,给排水专业内容涉及喷泉给水,溢流口的相关节点,水泵和回水管线的布置等等;电气专业则是水下景观照明,水泵用电等的设计内容;结构专业则是池底池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以及泵坑等的基础构造做法。

(3)同时总体部分与硬质相关的内容也需要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以及结构设计,包括道路的照明,下沉广场的电融雪设计,道路的排水,景观绿地的排水,某段道路基础的配筋设计等等。

12 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规范的内容

在高铁枢纽景观设计需要注意的相关规范是设计师一定值得注意的部分,主要包括总体道路的尺度规范,停车场,道路回车半径的尺度规范,消防通道的规范,景观水景的水深规范,下沉广场边的维护栏杆高度规范,广场排水坡度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等等。

13 景观专业作为总图专业的考虑

在此次高铁枢纽设计流程中,从景观专业进入的那一刻开始,高铁建筑,地铁设计方,道路专业,地下建筑专业,桥梁专业,房屋建筑设计方,给排水,照明专业,这是个系统的工程,乌鲁木齐这样地势相对陡峭的山地设计,竖向总体的设计,是个通盘考虑的过程,景观专业作为地面上的装饰专业,依据地下的条件进行竖向的搭建,而当我们介入的时刻,发现总体的协调确实需要各个专业的变更,于是乎,我们作为设计师,协调着整个体系,也对景观专业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培养。

景观专业虽然造价相对不高,但是在最终完成的效果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学科。

TU986.2

B

1009-7716(2015)01-0178-05

2014-09-10

姜涛(1982-),男,上海人,工程师,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广场高铁
布鲁塞尔大广场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在广场上玩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高铁会飞吗
广场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人地百米建高铁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