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云路快速化改造方案设计

2015-11-04曹建新宁平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1期
关键词:金源快速路彩云

曹建新,宁平华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60)

彩云路快速化改造方案设计

曹建新,宁平华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60)

快速化改造可以提高交通效率,是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案之一。介绍了彩云路快速化改造方案设计,从路段、节点和配套设施三个方面讨论了具体的方案。详细介绍了该工程设计的技术标准及总体方案,对城市道路的快速化改造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快速化改造;出入口;节点改造;配套设施

0 前言

随着城市交通量的不断增长,现有交通设施的交通压力将逐渐增大,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人们的出行时间(包括通勤和客货运输)将逐渐增加,时间成本也因此提高。改善措施主要分为两种:增加交通设施以提高通行能力和抑制交通流量。国内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已经采用措施抑制交通流量,交通设施的增加量随着城市的发展会逐渐降低。中小型城市的交通设施尚未完善,主要采取增加交通设施的措施,以提高通行能力,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提高通行能力的措施包括新建道路交通设施和改造现有交通设施,城市道路的快速化改造属于后者,通过增加措施,如设置节点立交以减少灯控数量、控制出入口的数量等以提高主干道的通行能力。改造后的主干路具有以下特征:主线为快速路,设计速度较快,辅路为主干路,设计速度低于主线;主线与辅路之间设置有分隔带,并严格控制出入口间距;人行过街设施多为立体过街形式;交通管理设施应与道路配套设计。根据以上特征,三幅路或四幅路横断面形式的主干路,具有改造为城市快速路的条件。改造后的交通设施的功能提升体现在以下两点:兼具快速路的交通功能和主干路的服务功能;主线快速路通行能力显著提高。

本文以昆明彩云路快速化改造方案设计为例,介绍将城市主干路改造为快速路的基本思路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1 项目背景

彩云路是连接昆明主城区与呈贡新城的一条城市主干路,服务于沿线各主要功能区,改造范围是其中一段,北起贵昆公路,南至呈黄立交,南北走向,全长约15.8 km,见图1。现状彩云路道路红线宽80m,设计速度60 km/h,主线双向6车道,辅线双向4车道+ 2车道的机非混行道。随着呈贡新城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及彩云路周边世纪城、新亚洲体育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等大型社区、商场的相继建成,片区交通流量急剧增加,对彩云路主线交通流量的影响日趋严重,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进行改造。

图1 地理位置图

2 现状建设条件

2.1彩云路现状

城市主干路,2006年3月建成通车,总投资30.1亿元,起于菊花村,止于呈贡吴家营,主干道全长26.9 km。是连接昆明主城与呈贡新城的主通道,同时服务沿线各主要功能区。

菊花村~金源大道段,主线为双向四车道至六车道,辅道为双向四车道至六车道,辅道最外侧为公交车专用道。朱家村立交为昆石高速、东三环和彩云路五路交叉的全互通立交,而彩云路位于朱家村立交的底层,单侧只有2车道+1个辅道,是彩云路的瓶颈。

金源大道~吴家营段道路宽80m,机动车双向12车道,主线设计速度60 km/h,为双向六车道,辅道设计速度40 km/h,双向四车道,两侧各增加一条公交车专用道。

2.2周边用地情况

广福路以北分布有大量汽配市场、汽车市场、建材市场、家具市场、旧货市场、物流公司和大量居住区及城中村,见图2。

图2 广福路以北用地情况

广福路以南分布有大型市场、物流基地、花卉基地、呈贡老城区和新城区,见图3。

图3 广福路以南用地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彩云路沿线交通吸引源大而多,对彩云路的依赖性很强。

2.3相交道路现状

彩云路主线与金源大道、珥玑路、官宝路、星耀路、商启路、商博街、自卫村村道、王家营村道、兴呈路等道路均为平面交叉。

沿线现状有贵昆路、朱家村立交、老昆洛路立交、广福路立交、昌宏路、五蜡隧道、兴呈路、昆玉高速、呈黄立交等几座立体交叉。

2.4轨道交通现状

轨道1号线在金源大道与昌宏路之间,由西北方向的地下升至高架桥,线位位于彩云路的中线,运行至商启路和广福路之间,由彩云路的中线转至彩云路的东侧,仍然保持高架桥,在昆昆玉高速的南侧由高架转入地下,偏向彩云路南侧,呈黄立交后位于彩云路线位,目前已做好主体工程。

轨道1号线桥下净空约为9m,在本次改造范围共设置5处站点,分别为珥玑路交叉口北侧的世纪城站、星耀路交叉口北侧的体育城站、广福路交叉口北侧的体育城南站、商博街交叉口南侧的五腊村站、兴呈路交叉口北侧的小王家营站。轨道1号线高架桥或位于彩云路上,或在东侧相邻彩云路,对本次改造影响较大。

2.5沿线河涌、跨涌桥、建筑物

彩云路沿线与宝象河交叉,宝象河为东西走向,紧邻官宝路位于其南侧。沿线跨越河涌,多以跨涌桥形式经过,跨涌桥的现状对本次改造影响较大。

沿线的河涌主要有东西方向横穿彩云路和在东侧与彩云路平行两种。东西方向横穿彩云路的河涌,彩云路采用跨涌桥的形式;在东侧与彩云路平行的河涌,河涌与彩云路人行道之间有绿化带分隔。

2.6综合管沟

彩云路沿线分布有综合管沟,全长约14 km。大部分位于彩云路西侧,南段接近呈黄立交的路段有约450m位于彩云路的北侧。

沿线的综合管沟的埋深在1.3m左右,但是在车行道、跨涌桥位置,埋深比较大,最大埋深为7.382m。

综合管沟的平面线形为了避开房屋、跨涌桥或高架桥的桥墩,会发生突变。

2.7人行设施及公交站

目前彩云路沿线的人行过街形式,以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口的斑马线为主。人行过街设施间距比较大,现状共有15处人行过街,间距约1060m,部分路段存在行人横穿道路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彩云路沿线现状有公交车专用道,位于辅道最外侧车道,采用划线与辅道其它车道分隔。沿线共有18对公交站台,平均间距约875m,最大间距约为1 970m,最小间距约为480m,站台形式为非港湾式。

3 技术标准

道路类别及设计速度确定的原则包括线型指标、车速、车道数、出入口间距、变速车道长度等。本工程主要影响道路类别的因素为出入口间距及出入口变速车道设置。

设计速度为60 km/h的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分别为60 km/h和80 km/h的城市快速路的出入口间距和单车道变速车道长度见表1、表2。

表1 出入口净距表

表2 单车道变速车道长度表

现状彩云路为城市主干路。沿线的改造条件不同,金源大道以北现状有贵昆路立交、朱家村立交、彩云路跨线桥(彩云路上跨昌宏路、昆洛路、关雨路),彩云路受现状条件限制(东三环桥墩、分隔带宽度),渐变段长度、加减速段长度及变速车道宽度不满足提升改造为快速路的条件。

金源大道以南段,在广福路、兴呈路节点为主线跨线桥,昆玉高速节点为彩云路全断面跨线桥,其余路段为路基形式,满足提升改造为快速路的条件。

提升改造后的道路标准为金源大道以北为主干路,设计速度为60 km/h;金源大道以南(含金源大道)主线为快速路,计算车速为80 km/h,辅道为主干路,设计速度为60 km/h。

建议彩云路提升改造工程分近远期实施,近期实施土建部分(主要包括立交、主辅道出入口、人行过街设施等),远期按照快速路标准实施防撞设施、全线轮廓标、监控设施等。

4 路段改造方案

彩云路提升改造,通过采用主辅隔离措施达到主线交通的畅通。路段采用绿化带、桥墩、分隔带等形式分离主线与辅道交通。同时为了满足主线与相交道路的交通转换需求,在主辅隔离带设置出入口,出入口间距根据规范要求及现状条件进行确定。路段人行过街设施包括过街天桥、人行地道等,路段掉头车道的设置通过改造中央绿化带实现。

现状出入口采用平行式变速车道,渐变段长度为25m,加(减)速车道长度为35m,两者长度不满足规范对相应车速下的长度取值,对主线交通干扰较大,易发生交通事故。现状出入口间距,局部不满足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 km/h)设计规范要求,出入口间距要求最严格的是相邻的先进后出交叉口,规范要求的间距为1 020m,现状最短为230m,连续进入主线的相邻交叉口,规范要求最小间距为610m,现状多为400m左右。现状及改造后的出入口设计示意见图4、图5,图中括弧内的数字为改造后的数值。改造后出入口分布见表3。

图4 加速车道设置示意图(单位:m)

图5 减速车道设置示意图(单位:m)

5 节点改造方案

节点改造方案的思路是主辅分离,改善交叉口的交织条件。在彩云路主线或相交道路设置跨线桥或下穿隧道,分离彩云路主线和相交道路交通,各转向交通可以通过掉头车道、相交道路绕行实现,沿线共在14个节点设置立交,平均间距约1.13 km。立交方案的设计保证主线交通的连续,辅道交通可以在平面交叉口实现交通转换。以广福路节点为例分析。

5.1存在问题

广福路立交为三层,地面转盘、彩云路南北方向高架桥、广福路东西方向高架桥。彩云路南北方向跨线桥双向六车道,广福路东西方向高架桥为双向六车道,地面转盘可以完成彩云路和广福路地面道路交通的左转和右转,见图6、图7。

表3 改造后出入口分布表

图6 广福路改造方案横断面图(单位:m)

彩云路地面道路和广福路地面道路,桥底未设置掉头车道,前后节点的掉头距离比较远,桥底掉头通过转盘完成,干扰了其它转向的交通,转盘右转交通为一个车道,交通高峰期,右转交通影响其它转向的交通,发生交通堵塞。

东南侧为螺狮湾商贸城,电动车、摩托车车流量大时,广福路立交机非混行交通不仅影响行车安全,而且降低了机动车的通行能力。

5.2改造方案

在桥底转盘前的彩云路和广福路上,各设置一处掉头车道,将掉头交通需求从转盘中解放出来,转盘右转交通增加一个车道,转盘主要服务电动车、摩托车、行人等慢行交通。设计苜蓿叶匝道连接现状的二层和三层高架桥,实现各方向左转。

6 道路配套设施

6.1转向交通设置

本工程为了确保彩云路主线的快速畅通,在现状的平面交叉口位置设置隧道或高架桥,分离彩云路主线交通和相交道路交通,在隧道顶部或高架桥底设置人行过街,彩云路地面交通和相交道路交通,利用平面交叉口的灯控实现。

6.2出入口设计

6.2.1现状出入口分析

彩云路主线和辅道现状隔离措施有以下几种形式:绿化带(路段较多采用方式)、护栏(贵昆路节点南侧北往南车道)、防撞墙(贵昆路节点南侧南往北车道)、主线跨线桥(昌宏路节点、兴呈路节点)、桥墩(朱家村立交昆石高架桥下)、主线和辅道分离的跨线桥(昆玉高速节点)。

图7 广福路节点方案平面图(单位:m)

现状主辅道出入口主要设置在相交交叉口处和路段。其中交叉口处的开口主要设置在沿线的丁字交叉口(金源大道、星耀路、官宝路等)、十字交叉口(珥玑路)、自卫村、王家营等村道、人行道斑马线交叉口。现状金源大道以北约有6对、金源大道以南约有28对出入口。

现状出入口对主线形成连续交通流的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沿线出入口采用平行式变速车道,渐变段长度为25m,加(减)速车道长度为35m,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干道设计速度为40 km/h时,渐变段长度应为35m,现状渐变段长度不足,规范要求加速车道长度在干道设计速度和辅道设计速度分别为40 km/h和25 km/h时,取50m,现状加速车道不足,减速车道长度只能满足干道设计速度和辅道设计速度分别为40 km/h和25 km/h时的规范要求,加减速车道和渐变段长度不足,对主线交通干扰较大,易发生交通事故;右进右出方式组织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如官宝路),主辅道之间未采用分隔措施,进出交通对彩云路主线干扰较大;灯控组织的交叉口(如金源大道、珥玑路、星耀路),主线需等灯,特别在广福路以北路段,交叉口间距小,红绿灯相对较密,对主线的连续性影响大。

6.2.2出入口设计

彩云路主线的畅通,需要对沿线的出入口进行改造,满足与沿线相交道路交通转换的同时,降低对主线的干扰。

昌宏路以北路段两公里的范围内,现状出入口有三对,间距满足60 km/h车速的要求,受现状桥墩限制,不满足设置渐变段及加减速段的条件,该路段保持现状出入口位置及形式。其它路段的出入口处理及设计方式为:连通现状出入口的绿化带开口,然后在设计的出入口位置重新设置绿化带开口。其它路段的改造内容包括取消节点主辅道出入口、合理布置路段出入口、出入口细节设计满足功能和安全性。

取消节点主辅道出入口的方法是通过设置跨线桥或隧道分离交通、封闭主辅道交通,主线在交叉口保持连续,辅道和相交道路实现交通转换,如贵昆路跨线桥、金源大道隧道、星耀路隧道等,主线交通通过交叉口均是通过新建的桥或隧。近期保持平交的交叉口,采用右进右出的方式组织交通,主线和辅道之间采用分隔措施,避免相交道路交通对主线的干扰,如官宝路和商启路。

路段出入口间距取值应与改造后彩云路的标准相匹配,根据本次改造标准“金源大道以北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60 km/h,金源大道以南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 km/h”,出入口最小间距在金源大道以北为160m,在金源大道以南为210m,满足《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要求。

出入口细节设计,应达到行车平顺和安全的要求,主要参数包括变速车道长度和宽度、渐变段长度。根据本次的改造标准和《城市快速路设计规范》要求,变速车道宽度取3.5m,设计速度60 km/h的减速车道长度为70m,加速车道长度为120m,渐变段长度为45m,设计速度80 km/h的减速车道长度为80m,加速车道长度为160m,渐变段长度为50m。

6.3沿线人行过街设施分布

全线共设置19处人行过街设施,平均间距约835m,其中人行过街天桥6座,人行过街通道5座,过街斑马线8处。

6.4沿线掉头位置分布

全线共设置掉头位置12处,平均间距约1 312m。掉头位置位于隧道顶部,跨线桥底、或路段改造中央绿化带,掉头交通不影响直行交通通行。

6.5公交车专用道

根据彩云路(贵昆路-呈黄路)提升为快速路规划研究,工程范围内由贵昆路~螺狮湾公交车场设置公交车专用道,目前公交车专用道设置与辅道最外车道,本工程的改造,将保证公交车专用7结语

道的功能。沿线共有18对公交站台,平均间距约875m,最大间距约为1 970m,最小间距约为480m,站台形式为非港湾式。彩云路提升改造工程将保留现状公交站台。

彩云路是昆明市的一条南北向的城市主干路,连接昆明主城区与呈贡新区,市政府的部分职能已经搬迁至呈贡新区。其中有一段与地铁线路重合,地铁线位局部位于地上,其余为地下。由市区至呈贡新区,彩云路是主要的一条道路,但是目前已经很拥堵。为了改善行车条件,该路的快速化改造提上了日程,笔者参与了彩云路的快速化改造的设计工作。

将主干路提升改造为快速路,将会大幅提高通行能力。是否具有改造条件,应结合现状道路的实际情况,综合进行分析。彩云路的路幅为四幅路,双向十车道,红线宽度为80m,并且在主线之间、主线与辅路之间均设置有绿化带分隔,分别为10m和4m,具有主线连续、开设出入口的条件,根据规范要求,应增加监控设置,因此彩云路具有改造为快速路的条件。

U418.8

B

1009-7716(2015)01-0019-05

2014-09-05

曹建新(1976-),男,河南遂平人,高级工程师,从事道路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金源快速路彩云
彩云之南
一路彩云奔小康
长三角智慧快速路车路协同应用探究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半夜响起敲门声
彩云问
知识城东部快速路与城际铁路共线方案研究
赣州市黄金大道快速路工程总体方案设计
日月大道(成温路)快速路改造工程总体设计
哎呀,骨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