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真碰硬 自我革命

2015-11-04郑严

中国经贸导刊 2015年28期
关键词:全委定位转型

郑严

从2015年2月开始,一场特色鲜明、声势浩大、成效显著,以“推进机关定位转型”为主题的学习讨论活动,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高度重视统筹谋划、各单位积极行动狠抓落实下深入展开。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和综合经济部门,一向备受关注的国家发展改革委,继近两年大力简政放权、推动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引起广泛热议以来,再次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月坛南街38号院。

凝聚共识 高站位破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自加压力、主动作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统筹融合业务党务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坚持不懈深化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形成了以党务促业务、抓党务强队伍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坚持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自觉革自己的命、去部门的利、削手中的权,发展改革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干部队伍也焕发出新的精神风貌。

与此同时,委党组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相比,与社会各方面的期待相比,全委在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工作中一些越位、缺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仍然存在。抱守原有的思维观念、传统的方式方法、惯用的工作套路,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时移势变,略从局出。201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首次提出机关转型的命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过去习惯的审批越来越少,空间也越来越小。如果看不到形势的变化,不能找到新的定位,不能主动地转型提升,未来的路可能越走越窄。”

2014年年底,在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上,徐绍史对此又进一步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发展改革系统特别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和重要关头,必须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加快转型。

这是认清所处时代方位的冷静研判,这是体现主动求新图变的战略选择。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指示,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锐意进取、奋发有为,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当好参谋助手,在抓落实上下更大工夫,见更大实效。

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既是鼓励又是鞭策,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在认真学习中央领导批示的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推进机关定位转型进一步统一思想。今年春节上班后第一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何立峰召开全委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各层面机关干部从上到下都有这样的共识:定位转型事关发展改革事业兴衰,事关发展改革委未来,既是贯彻中央要求,认清大势、顺应形势的积极举措,也是面对压力、回应期盼,进行自我革新的艰难蜕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加快定位转型,被动转不如主动转、晚转不如早转、犹犹豫豫地转不如坚决果断地转。

笃学深思 广范围讨论

定位与转型,是一个原有平衡被打破,重新寻找和建立新平衡的过程,意味着对原有工作状态工作模式的调整和革新,不可避免会对广大干部思想造成震荡和冲击。

最深刻的变化始自人心。各单位对学习讨论活动投入了极大热情,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基本实现了从“要我转”到“我要转”的自觉和飞跃。据了解,全委的学习讨论围绕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如何认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到调适理念、调适政策、调适方法“三到位”;二是如何更加敏锐地捕捉重大问题、重大变化并加以科学应对;三是如何更好地推进改革、探索创新,深入研究事关长远的重点工作和重大问题;四是如何解决机关运转中“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和“中梗阻”问题,确保政策的启动和收尾善始善终。

3月17日,全国两会闭幕刚两天,国家发展改革委24个司局及相关直属单位组成11个调研组,在委领导率领下陆续分赴全国各地开展调研活动,参与人数之多、覆盖省份之广,为历年规模最大的一次。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定位在哪里?转型向哪里转?基层有无限的力量和智慧。向基层寻策问计,正是这次大调研的主题之一。

该活动开展以来,全委各单位通过书面征询、实地调研、专题交流会、借力第三方机构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据统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各层面召开座谈会138次,收集整理出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定位转型的意见建议328条,涉及观念转变、职能转变,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政策预研储备,提升专业知识、拓宽国际视野,强化重大议题的谋划、塑造和设置能力建设等各个方面。

立行立改 全方位转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何立峰就深入开展“推进机关定位转型”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入对照检查在职能、理念、方法、作风等方面与中央要求、地方期盼、部门对比和自身需要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坚持立行立改,对已经采取的措施要尽快形成制度,尚未采取的措施,尽快行动、抓好落实。

“学习讨论活动不能脱离中心工作,搞‘两张皮。”政研室主任施子海表示:“全委上下当前的工作重心是,更加注重把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更加注重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更加注重保持政策的一致性协调性,更加注重供需双向调节、分类施策指导,更加注重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稳定引导市场预期,狠抓政策协调落实,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活动过程中,各单位学用结合、学用相长,边讨论、边行动,把做好当前发展改革工作作为开展活动的重要内容,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连续打出系列“连环炮”“组合拳”,动作迅速,干净利落。

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和政策预研储备、组织开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扎实推进三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推动重大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启动实施7大工程包和6大领域消费工程、开通运行政务服务大厅和政务微信微博账号,开通12358价格举报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效率、快节奏陆续出台重磅举措,将“三个调适”从思想成果践行于实际工作。

变则通,通则久。国家发展改革委自我加压、不懈探索,一些与时代要求相呼应的改革思路被深度“唤醒”,一批契合社会需求的发展举措得以充分挖掘。一揽子政策、一系列制度,正是全委上下焕发新状态、主动新作为、呈现新气象,齐心协力推进定位转型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和制度成果。

任重道远 转型在路上

浏览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信息可以看到,学习讨论活动中梳理明确的反映定位转型成果的各项重点工作,正有条不紊、悄然推进。

随着学习讨论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全委推进定位转型的共识逐步形成、目标逐步明朗、路径逐步厘清、措施逐步明晰,定位转型路线图任务书的轮廓初步成型。

——推动职能定位进一步向宏观转变。真正从微观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上,进一步发挥综合经济部门优势,努力实现从微观向宏观、审批向监管、项目安排向制度供给、单打独斗向纵横联动协管的转变。

——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为市场主体松绑。再砍掉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砍掉一批投资审批核准权限,砍掉一批审批环节,砍掉一批前置审批及中介服务事项。抓紧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用刚性制度管权限权。

——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按照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调控和监管同步强化的要求,创新审批和监管方式,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严格中央预算内投资监管。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

——着力提升行政服务质量和水平。按照简化手续、优化程序、在线运行、限时办结的要求,规范审批核准备案行为,公开审批规则和办理程序,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行政服务。

上述举措既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内在要求,也是未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机关定位转型的路径和方向。

定位刚刚破题,转型正在路上。徐绍史强调,各单位要把机关定位转型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有机融合,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更加坚定地推进定位转型,进一步巩固拓展学习讨论活动成果,持续推进“四个转变”,坚持高站位、宽视野、谋长远,坚持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把虚事做实、实事做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狠抓工作落实。

定位转型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国家发展改革委全方位的调标定位正在路上,一段奋发有为的新征程正在启航。

猜你喜欢

全委定位转型
学会线上参加广东省科协九届五次全委会议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转型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沣芝转型记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