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军”高吉人
2015-11-03陈小玮
陈小玮
高吉人一生四十二年的军旅生涯,有十三年是在抗日战场上度过,并从一个营长成长为将军。
滇西反攻胜利后,二〇〇师被誉为“虎师”,作为师长的高吉人也获得一个称号:“虎将军”。
“雄词脱手坚如铸,秀语生花粲欲飞。”这副对联,是于右任题写给高吉人的。
本刊记者采访高吉人的孙子高和全时,看到了这副联。尽管只是一个复印件,高和全还是配上镜框,悬挂于客厅最醒目的电视墙上。
高和全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听奶奶零零星星地讲过爷爷的故事。“文革”期间,爷爷成了深藏于内心不能说的秘密。“家里原来珍存的爷爷照片,有和蒋介石、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等人的合影,厚厚一大本全部一把火烧了。”现在高和全能给记者展示的照片,除了亲戚从美国带来的一张爷爷在台湾寓所的以及爷爷葬礼的,还有一张着军装的,是他从一本书中撕下来的。
几年前,高和全曾在《黄埔》杂志上写了篇短文,回忆祖父高吉人。近几年,随着搜集到的资料越来越多,他对祖父的了解也更加“全面和深入”。
被周恩来称为“高蛮子”
高吉人是陕西省靖边县油房洼子村人。参加长城抗战时,高吉人任第二十五师二十二团三营营长,此时距离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已有六年时间。
上黄埔军校前,高吉人读过几年私塾,又在陕西省横山县第一高级小学以及榆林中学读过书。榆中毕业后,他在安边地方民团团部任教育副官。一次,他回乡探亲,遇到安边张家民团来催粮,因组织群众拒交粮草而被缉拿,后逃离家乡。
1925年秋,高吉人在西安邂逅榆中同学杜聿明。经杜聿明介绍,高吉人于当年冬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四期步兵科。1926年10月毕业,分配到国民党中央军任初级军官(排长),时年24岁。之后,他参加过东征、北伐、中原大战之陇海战役,凭战功从一个小排长升迁为营长。
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亲切地称他为“高蛮子”,夸奖他的勇猛善战。于是,“高蛮子”成了高吉人的代称,在军中盛传。
1933年3月5日,高吉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二十五师在通县集结待命。三天后,第二十五师奉命赶往古北口,增援守军东北军第一一二师张挺枢部。
3月10日,日军向古北口发起猛烈进攻。高吉人所在三营的阵地,位于古北口南城左侧的高地。一天激战数次,打退了日军地面部队的猛攻。11日,日军总攻古北口,集中主力攻南侧高地,并对其左右两翼进行包抄。
阵地工事在敌人飞机和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已支离破碎,高吉人誓与“阵地共存亡”,连续与日军激战三昼夜。在最危险的时刻,他担任突击队队长,一边高呼:“弟兄们,跟我来,高吉人在此,冲啊!”一边率领第三营战士组成的突击队,挥舞着大刀,与敌人展开肉搏。
由于伤亡惨重,下午三时许,第三营奉命撤出了阵地。
古北口保卫战,高吉人因作战英勇而一鸣惊人,荣立三等战功,并荣获云麾勋章一枚。
三夺昆仑关
1939年11月15日,日军第5师团的两个先遣大队在海军和空军的支援下,从钦洲湾外海强行登陆,先后攻陷了防城、钦县以及南宁。12月4日,昆仑关也落入了敌手。
昆仑关周围群山叠嶂,地势险要,有“险峻雄关”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为夺回昆仑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动用在桂南战场上的第二十六集团军、第十六集团军和第三十八集团军及战略预备队,分三路投入反击战斗。
第五军二〇〇师五九八团团长高吉人奉命率部急速向桂南方向挺进,阻敌北犯,以掩护各部主力南下集结。
长城抗战后,在第十七军军长徐庭瑶建言下,国民政府于1936年在战车营的基础上扩建了陆军装甲兵团。两年后,在装甲兵团基础上扩编成二〇〇师。该师是亚洲第一支以师为单位的机械化部队,世界上第五个装甲师,由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
在南宁郊区,二〇〇师五九八团与日军遭遇。该团多次击退日军,迟滞了日军的北犯速度,使第五军各部于12月15日顺利完成了集结的预期任务。
国军先后发起三轮攻势,才终于从日军手中夺回了昆仑关。
第一次攻夺昆仑关时,二〇〇师的五九八团、五九九团、六〇〇团及两个补充团为左翼迂回部队,占领了七塘和八塘。为策应正面主攻部队,从昆仑关背后对敌展开攻击。
高吉人率五九八团左翼迂回成功后,又发起争夺411高地的激战,最终占领了该高地以及罗塘等高地。19日,进占六塘、鸡鸣山一线,旋即攻占了七塘、八塘,将日军包围在从五塘到昆仑关3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
随后,五九八团在高吉人的带领下,又接连攻占了652高地和600高地,打通了攻关的前进道路。经过一番激烈争夺,终于夺回了昆仑关。
日军见昆仑关失手,大为震惊,出动大批飞机狂轰滥炸,用火炮掩护后援兵力,发动大规模反扑,重新夺回了昆仑关。
持续十多天的拉锯式争夺战由此拉开战幕。在第二十—旅团长中村正雄率领的两个大队的增援下,日军重新夺回了五塘的阵地。二〇〇师左翼迂回部队五九八团,将赶来增援的日军在八塘附近包围起来。在五九八团的连续打击下,日军溃不成军,残兵攀山越岭,落荒而逃。
日本驻台湾旅团赶至五塘,伺机反攻六塘,并对七塘、八塘构成了威胁。高吉人组织工兵破坏公路和桥梁,阻敌机械化部队前进。
12月24日,五九八团协同友军向罗塘发起猛攻,再度占领罗塘。国军二次夺回了昆仑关。
日军集中残部发起更凶猛的反击。杜聿明给第五军下达的命令是,各师团“分片包干”限期在1940年元旦前完成攻关任务。
五九八团官兵冒着敌军的枪林弹雨,两次攻克同兴堡,并守住了阵地。一鼓作气又收复了600高地和昆仑关右侧的各个制高点。
此时,最关键的界首高地还被敌据守。
界首位于昆仑关东北,悬崖峭壁,地势险要,是日军守卫关口的重要屏障,几次强攻均未拿下,在荣誉一师三团的支援下,二〇〇师连夜发动猛攻。
五九八团坚守的阵地位于一狭长地带,不便于机械化兵团作战。高吉人调整部队,组成700余人的“敢死队”,自任队长,裸露臂膀,手持大刀,冒着密集的炮火冲锋陷阵,督队数次冲锋,终于拿下了界首关。
二〇〇师各团官兵乘胜发起总攻,于12月31日扫清各据点残敌,昆仑关战役胜利结束。
高吉人因战功显赫,获“宝鼎”勋章一枚,并越级晋升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一军少将团长。1940年4月,二〇〇师因在昆仑关所受损失过重(兵员损失近三分之二),开赴湖南祁阳接受新兵补充,进行长期整补。
同年,高吉人升任第五军二〇〇师副师长。
带二〇〇师余部从缅甸回国
“全国人都知道戴安澜,不知道高吉人。戴安澜牺牲后,是高吉人带领二〇〇师余部护送戴安澜回国,并主持了戴安澜的追悼会。”高和全拿出一份“高吉人将军行状”对记者说。
这份由“高吉人将军治丧委员会”敬述的行状(类似于悼词)中这样写道:“……于八莫公路之空卡突围时,师长戴安澜殉职,将军承命统帅该师,指挥数度强袭,始得击溃日军,渡瑞丽,越高良,涉怒江,历尽艰险,凯旋回国……”
1990年《黄埔》杂志刊载了曾任二〇〇师五九八团敢死队员的贺明校的“远征的回忆”,文中这样说:至茅邦,气候恶劣,师长(戴安澜)伤口恶化,医药不济,光荣殉国,全师官兵号啕大哭。副师长高吉人代理师长,率领全师继续前进。
时任二〇〇师少将步兵指挥官的郑庭笈后来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则这样记述了戴安澜的最后一刻:“我拉着他的手问他,你有什么话要对你的夫人和孩子说吗?他摇摇头,我又问,部队该怎么回去?戴师长手指地图,示意部队在茅邦渡河,沿西岸前进,然后,他叫人扶他起来,朝着北面祖国的方向望了最后一眼。”郑庭笈同时说,是他将二〇〇师余部带回了国。这一说法被很多相关报道引述而流传甚广。
2013年9月,高和全受有关方面邀请,参加在云南龙陵松山战役遗址公园举行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落成仪式”,顺道去了腾冲位于国殇墓园的滇西抗战纪念馆。
“在纪念馆看到有关记述,也是说二〇〇师余部由郑庭笈带回国,我拿出证据,有关方面道歉,说他们工作做得不细。”高和全对记者说。
二〇〇师在同古被围,当师团营之间被日军分割切断,无法互相支援时,戴安澜召开了团长和直属营长会议。在会上他立有遗嘱:“余奉命固守同古,誓与城池共存亡。余战死,则副师长代理;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理;参谋长战死,步兵指挥官代理。”
师长表示死战决心,副师长高吉人及各团营官兵纷纷仿效,当众留言,指定自己的代理人。
1941年12月23日,《中英共同防御滇缅公路协定》签订,中英军事同盟成立,英方点名要求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等在国内外闻名的战斗力极强的部队入缅参战。
1942年2月16日,仰光告急。英军总司令惊慌失措,请求中国远征军立即入缅作战。第二〇〇师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孤军深入到距仰光只有260公里的同古时,仰光即失陷。
据贺明校回忆说:同古城军事设施十分简陋,这里堆几个麻袋,那里拉几道铁丝网,战壕浅,不能掩体,根本经不住炮火轰击。机场没有高炮,也没有地面工事,四处都敞开着。
中国军队接防同古后,英军即撤退。二〇〇师沿铁路线布防,自腊戍、曼德勒、彬文那、漂白、八莫、密支那到叶大西、糖一斗、同古、皮油(也翻译成皮尤)。高吉人令五九八团和军部摩托化骑兵团第一连到同古南25英里的皮油河接替英军前哨阵地,其任务是搜集情报,掩护英军撤退。
1942年3月11日,二〇〇师担任警戒任务的部队在皮油河南12公里处前卫哨阵地设伏。3月18日,英缅军全部撤退。日军第55师团第二联队搜索队尾追撤退中的英缅军,闯入皮油河南岸二〇〇师的伏击圈内。
战斗打响后,高吉人立即用电话指示前沿阵地:“鬼子进入伏击圈,立即干净、彻底地全部歼灭掉!”日军遭到五九八团一连将士的迎头痛击,掉头撤退。
前卫哨警戒部队完成任务后,奉命连夜撤至皮油河南岸公路两侧埋伏。3月19日凌晨,日军搜索大队再次闯入远征军预设的伏击阵地。当敌人数辆汽车行至皮油河北端时,高吉人下令:“炸桥!”200多米长的大桥“轰隆”一声巨响,日军连车带桥全部陷落进皮油河中。后续车辆霎时拥堵于南岸,有的来不及刹车,栽进河里。
皮油河伏击战共歼敌400多人,炸毁敌装甲车3辆,卡车7辆,摩托车10辆,缴获大量战利品和许多军事情报资料。
五九八团取得皮油河伏击战胜利后,按上级命令撤至同古城南侧的鄂克温。日军第55师团长竹内宽中将调来重炮兵联队和两个步骑混合联队,与坚守在鄂克温的二〇〇师五九八团发生激战。
二〇〇师左右两翼的印缅同盟军以及英国同盟军抵挡不住日军的猛烈攻击,节节败退,日军乘胜追击,并对二〇〇师形成远距离大包围的战局。史迪威命令二〇〇师坚守同古,二〇〇师在同古修筑了地上三层、地下三层的立体防御体系。
日军调集一个步兵混合联队、一个炮兵联队,向鄂克温二〇〇师五九八团发起猛攻。地面有火炮、坦克,天空有飞机轮番轰炸,企图切断同古和位于瓢背的第五军指挥所间的联络线,再回师攻击同古。战斗进行了三天,五九八团伤亡很大,副团长黄景升阵亡。
3月24日夜,二〇〇师指挥部由城外撤至城内,召开了前文提到的团长和直属营长会议。25日,日军第18师团、第56师团增援同古前线,此时日军兵力超过二〇〇师三倍以上,动用几百架飞机和13门大炮向同古城轰击。在同古坚守了十二昼夜后,二〇〇师撤出了同古。
棠吉是缅甸的一个军事要地,日军后勤供养站就设于此,派重兵把守。攻克棠吉具有建立立脚点、解决后勤给养的重要战略意义。二〇〇师决定拿下棠吉。高吉人在连营以上干部会上强调:“拿下棠吉至关重要,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仗,胜则存,败则亡!”
3月25日拂晓,六〇〇团沿公路向棠吉日军发起进攻,五九九团从侧面高地包围棠吉侧背。至午后,五九九团一营已经占领了全城。五九八团以快速攻击态势,派一支尖刀排为前锋,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强攻,终于占领了棠吉。
由于敌56师团已经雷列姆北进,二〇〇师不得不自行放弃棠吉。
3月29日,腊戍失守,至此缅甸战局逆转。在撤退时,二〇〇师有三项选择,或向温藻转进,撤向印度;或向东北方向突围,经景栋从西双版纳撤回国内;或向卡萨第五军部靠拢。
二〇〇师最终决定执行军长杜聿明的命令北上。此行要穿越腊戍至曼德勒、细泡至摩谷、南坎到八莫三条公路,渡过南渡河以及瑞丽江五道关口,所经之路山高林密,不见天日,遍山野草,荆棘丛生。有时黑夜行军,伸手不见五指,为了不失去联络,人与人之间用绑腿、长藤、电话线等牵着走。
前两道关口顺利度过,至细泡到摩谷公路时,遭敌伏兵袭击。激战中师长戴安澜身负重伤,高吉人指挥全师经过一夜激战,才摆脱敌人的埋伏,但伤亡惨重,五九九团、六〇〇团只剩下一个营的战斗力了。
5月16日,戴安澜伤势感染恶化,于缅北茅邦村殉国。高吉人代师长承命统帅该师,继续归国之途。他命令道:“五九八团掩护前进,工兵团开路,向北疾进,不许丢掉一人,一定要把弟兄们全部带回祖国。”
苦熬了两个多月,数次击退敌人,高吉人代师长率二〇〇师终于归国。
二〇〇师入缅甸作战历时137天,出征时1万人,回国时只剩4000余人,撤退死伤人数几乎是战斗死伤人数的两倍。
高吉人因远征抗日有功,获“美国军官级自由勋章”一枚,由陈纳德代史迪威颁发。
1943年初,第五军改编为第五集团军,杜聿明任总司令。据杜聿明提议,高吉人晋升为二〇〇师师长职务,并获得“美国云麾勋章”一枚。
滇西大反攻
1945年1月27日,畹町芒友。
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会师,二〇〇师全体官兵出席了这次会师仪式。至此,中印公路、中缅公路完全打通,滇缅抗日反攻取得了全面胜利。
1944年9月9日,蒋介石急电第二〇〇师师长高吉人:“限在当日24小时内由昆明空运到保山后,即转乘汽车驰赴腾冲、龙陵前线,抗击该地之敌,协助远征军所属的预备第二师向侵踞芒市之敌攻击前进。”
高吉人接电令后,立即召集团长紧急会议,决定派五九九团为先遣团,五九八团、六〇〇团随师直属部队,分梯队由巫家坝机场飞抵保山,再转乘汽车驰赴腾冲、龙陵前线。
出发前,二〇〇师在昆明召开了“滇西反攻抗日誓师大会”。
“此次远征滇西的任务是杀敌保土,收复失地,是我之责任。全体官兵要团结与共,不怕牺牲,把倭寇赶出国门,消灭在国门之外,为中华民族争光,为阵亡将士复仇雪恨!我们一定能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凯旋而归。”主持大会的高吉人慷慨陈词。
9月11日,二〇〇师到达前沿阵地,投入到对腾龙(腾冲和龙陵)地区的全面反攻作战中。
14日,腾冲城告克,全歼守敌7000余人。部分残敌企图溃逃,遭到二〇〇师围歼。16日,在第六〇〇团第三营及五九九团第三营的夹击下,占领文笔坡和龙陵老城。25日,高吉人命五九八团编组一加强连,并以炮八连向篱笆坡威力搜索,伺机占领之。26日,为攻下6号高地,五九八团在倾盆大雨中与敌展开肉搏,毙敌60余人,第四连连长、中尉排长、五连一班士兵全部壮烈牺牲。
10月15日,二〇〇师派右翼支队向风吹坡、老龙潭、水槽子、石老虎、鹅头山、藤篾场、篱笆坡一带搜索,占领老龙潭一带高地并固守之。日军增兵300余人,重火力反扑,二〇〇师右翼部队伤亡惨重,旋因弹尽而工事全毁,乃转进董家寨一带固守。
10月27日,高吉人发布总攻命令。
11月2日,二〇〇师全部占领了石老虎、一碗水等阵地。一部向象滚塘、芒市大道推进。随后,二〇〇师马不停蹄,对溃退之敌穷追猛打,直至将敌赶到南天门、芒市机场、遮放坝、双贯坡等地。
高吉人接到同盟军战区司令长官命令:“限十日之内与盟军会师腊戍。”经过四昼夜激战,二〇〇师攻破黄毛山,火烧蝙蝠洞,守敌被全歼。又经两日激战,攻克金鼎山。
11月3日,二〇〇师一部攻入龙陵城郊,5日夜间收复龙陵。
中美盟军在龙陵东门广场举行盛大升旗典礼仪式。中国远征军总司令长官卫立煌宣告:“三战龙陵,歼灭日军10620人!”
随后,二〇〇师先后力克芒市和遮放。
1945年1月17日,二〇〇师收复畹町老街。19日,收复畹町新街。日军在滇西国土境内的最后一个据点被拔除,日寇大部被歼,少数溃退缅甸。
从1944年5月11日至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历时八个月零十六天,其中第二〇〇师历时四个月零二十天,共歼日军21057人。中国远征军伤亡、失踪64256人。(据《滇西对日抗战》一书统计数字)
这次滇西大反攻作战中,二〇〇师全体官兵在高吉人师长的指挥下,上下一心,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尽歼日军,名传国内外,荣获“虎师”之称。高吉人师长被誉为“虎将军”,并获四等云麾勋章一枚。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同年冬,高吉人升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副军长。
1949年1月淮海战役中,高吉人被人民解放军俘虏,作为伤兵被送到后方医院治疗。伤基本痊愈后,他化装潜逃,经重庆、上海,由福建去了台湾。
1968年4月,高吉人退役。1979年8月25日,于台北三军总医院病逝,时年78岁。
高吉人病逝消息传到大陆,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通知其亲属,于西安、靖边两地为其祭奠。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播发了张生华同志撰写的文章《遥祭高吉人将军》,该文真切记录了大陆亲属对高吉人的缅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