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五有”的管理者

2015-11-03金坤荣

江西教育A 2015年9期
关键词:五有教研校长

金坤荣

怎样高效率地管理学校,一系列管理措施如何落实……学校的管理者们都在为之探索和实践。笔者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努力做到“五有”,务实地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有人说,管理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从哪里来?问题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简简单单地从脑海里生出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学校干部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运筹帷幄,更不能只凭教师的汇报了解情况,必须走出去,走到校园里、走到课堂上、走到教师学生中间,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问题就是从每日的校园巡视中来。每天巡视校园,可以敏锐发现教育教学乃至学校管理中的问题。来之于实际的问题,往往是真实的问题;来之于实际又是亲自观察发现的问题,往往是真实真切真情的问题。校长巡视校园,多到校园走走,会有惊人的发现:会发现部分学生空着手上学空着手回家,会发现某位学生被老师“罚”出了教室;会发现某堵白色的墙壁有几处脚印,会发现教师办公室空无一人而电灯电扇亮着转着……校长的校园巡视,显微镜似的观察和思考,会直接指向管理上的这些真空和漏洞,从而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提高学校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坚持做到每天巡视校园三次以上。早晨到校后和傍晚离校前,我总是把校园走个遍,去宿舍看看,去食堂瞧瞧,去教室瞄瞄,沿着围墙走一走,顺着操场跑一跑,依着校道遛一遛。每天中午,我习惯性地看看教室里的学生、办公室里的老师。每天巡视校园,还能从中了解到学校“政令”的执行情况,了解到一线师生的呼声,从而为促进校园和谐而想方设法。

事实上,只有多到校园走走,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校长决策的正确和管理的有效。如果认为“天下太平”,各项管理都没有什么问题,其实恐怕不是问题不存在,而是自己转得少、看得少、到位少,没有发现问题罢了。巡视发现问题,这正反映了校长注重调查、注重实际、扎根基层、务实管理的工作作风。这是在行政楼里深居简出、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工作状态所无法比拟的。

在管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有些是普遍性的,比如学生跑操队伍不齐的问题、评课流于形式的问题、作业讲义偏多的问题等等,大会小会开了不少,各种要求提了不少,但是收效甚微,时间久了有的干部也开始大摇其头,觉得真没有办法。于是,学校的管理工作可能就在干部的思想疲沓中逐渐懈怠,有的方面甚至停滞不前。

“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一个校长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只能是一个操作型校长。思考反思是校长进行学校管理的法宝。作为一个学校管理者,可以从微观角度上评估教学的亮点不足和各项措施的影响反应,也可从宏观层面上反思自己的管理思想、教育理念。只要做一个有心人,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那么自己教育教学中乃至身边的种种现象,都值得思考研究。我们可以思考心理偏差学生的教育方法,思考如何避免学生中的抄作业现象,思考学生QQ游戏的教育问题,可以反思双休日对学生教育的影响,反思教学措施带来的变化,反思学校特色的发展轨迹和特点等等。有的放矢地去反思,根据问题去学习、研究、实践,就能不断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惑,为教育教学管理拨正航向。有时,即使不研究其他问题,也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番反思:反思自己一天的工作有什么地方不到位,或有哪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思考工作的任务完成了没有、目标达到了没有、有哪些经验教训。思考一个现象,研究一个问题,提出一个方法,落实一个措施,天长日久,就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经验财富、理论精华。

“做思考的实践者和实践的思考者”,这是教育大家的至理名言。唯有在实践中思考,在成功中反思,在失败中反思,才能与时俱进,才能促使学校健康和谐地发展。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一个不倾心关注、指导和研究教学工作的校长,不是称职的校长。虽然校长是领导,是一个学校的导航者、领路人,但校长更应该是一个教师、一个教育者。现代教育大家陶行知、陈鹤琴等也都当过校长,都曾亲自上阵,从丰富的教学体验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一些校长嘴巴上讲“深入教学”,可自己不上讲台不兼课,不进教室不听课,往往在办公室里拍着脑袋想计策,推出一个又一个“金点子”。这样的校长,能说他了解教学动态吗?能说他对课改做到心中有数吗?能说他是学校教学的管理者和研究者吗?

课堂是教师教研最直接的基地,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的实践源泉。让教学研究实验立足在课堂,研究效应直接体现在课堂,这是校长指导校本教研、管理学校教学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职责。因而校长要亲近课堂,要上课听课。亲自上课,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引领、指导作用,能够触摸课程改革的脉搏,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听课,能够切实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有效关注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做到因课指导;能够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乃至学校管理中的疏漏和薄弱环节,做到即时把握完善改进。总之,亲近课堂,积极上课听课,实在为校长指导教学、管理学校提供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管理者常常抱怨没时间读书,不是应付这个检查、那个评比,就是参加会议、汇报工作,这样总能找到自己疏远读书的借口。其实,校长尽管时间很紧、工作很忙,但是读书时间总能挤出来的。在检查过后,在会议间隙,在幽静的晚上,校长足够有支配自己读书的时间。比如每晚临睡前,我便津津有味地翻起教育类的书籍与杂志:读名师的教育专著,爱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田,教育智慧积淀脑中;一些专业杂志也让我大开眼界,教育理念逐渐更新。捧着《给校长的建议101》,我触摸到省内名校长的教育思想,感受到了他们的管理魅力;捧着《透视名师课堂管理》,我揣摩了名师课堂教学中的招式,萌发了组织教师学习精彩课堂的念头;捧着《英才是怎样成就的》,我感悟了“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的理念,体会了教育的魅力和父母的作用。读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思考和学习中学会管理。

学习使校长博学多才,常教常新,常理常新,魅力十足。读教育经典,读人文书籍,甚至读写学生的书、学生自己写的书、学生中流行的书,走进学生心灵,广泛猎取充电,不断“丰满自己”,“煽动”起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一种习惯、一种需要,夯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增长自己的管理智慧。唯其如此,才能以源源不断的活动滋养充实师生的心灵,才会更加胜任灵活多变的管理工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校长,不仅自己要成功,更要帮助他人成功,帮助教师、学生成功。好校长常常为他人的成功而欢呼雀跃,也常常为他人的失误、失败而痛惜不已。校长要想方设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千方百计为教师争取展示自我的机会,可以对教师进行适度的“包装”,让教师作为学校的代表隆重推出;可以跟有关教研部门加强沟通,让上级部门关注学校青睐学校教师;可以热情承担市内片区各项教研活动,做教研活动的“热心人”,让学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崭露头角,尽最大可能给学校教师展示自我、亲近成功的机会。要对教师换一种方式定位,争取发挥教师的特长,想方设法为教师构建最近发展区,提供一切有助于他们发展的条件,让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使用。

校长应有宽广的胸怀,让老师们勇敢地超越自己,绝不压制任何人才。校长应有博大的气度,为他人成功舍得投资。如果只追求自己的成功,而不关心属下的进取;只在乎自己的荣誉,而不关注属下的努力,这样的管理者是心胸狭隘的人。放眼芳草满园,兵强马壮我安——这才是有为校长的魅力所在。◆(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五有教研校长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做“五有”教师,打造思品课的情感教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论校长的修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