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拥有一双会“欣赏”的耳朵

2015-11-03董映希

江西教育C 2015年9期
关键词:欣赏放风筝耳朵

董映希

在音乐欣赏中,首先是“听”的体验,大部分音乐欣赏活动都是从一双耳朵开始。但是对于一些活泼好动、沉不住气的小学生而言,洗耳倾听并非易事,更不要说静下心来用耳朵、用心去品味音乐作品。针对学生们这样的欣赏学习“短板”,教师可以用合作探究代替传统课堂中的个体活动,以群体的力量、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们拥有一双会欣赏的耳朵,让他们的耳朵不仅能够听到旋律,还能够听到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基于这样的教学期许,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创设音乐情境、开展多元活动、打造互动平台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丰富耳朵的欣赏体验,让学生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会细细欣赏。

一、通过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音乐与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情感是音乐的灵魂。小学生的认知模式还处于形象具体思维阶段,如果教师跟他们说诸如“情感是音乐的灵魂”这样的话,他们也只能一知半解。可见,在欣赏教学中,学生们面临的最大困难就在于理解。那么,如何帮助他们理解,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听”,由“听”实现欣赏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熟悉、亲切、容易引发共鸣的生活情境,触动学生们的心灵,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他们把自己听到的说出来,在分享的过程中进入音乐教学主题。

在《放风筝》这首歌曲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们播放一段公园里老伯伯们放风筝的生活视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放风筝”这个话题,唤起学生对风筝的记忆。随后,教师可以呈现课前准备的风筝,引导他们讨论怎么样才能让风筝在空中飞翔。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天气条件、姿势等展开探究,并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通过听与说的互动,有效提高探究深度。在这样的情境讨论中,教师便顺利导入了“放风筝”的教学话题,有效调动了学生们的欣赏积极性,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为接下来的欣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多元活动强化实践体验

小学生们喜欢“活动”,活动能够开发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多元的体验,同样的,活动能够让他们的耳朵觉得不那么无趣,能够“听”到更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音乐活动的设计,如一些以听音、辨音为背景的小组竞赛活动,把“听”细化成更加明确的教学任务,并导入竞争机制,促发学生们“倾听”的积极性,以有效的实践活动强化他们的倾听能力。

教学《鲜花爱雨露》这首歌曲时,二年级的学生正值好动年龄,大部分学生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喜欢说说笑笑。但是在“欣赏”这个听音任务上,却显得有些困难。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真实的情感体验,将这首“尊师、爱师”的歌曲唱到位,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组PK赛”。在这个比赛中,教师把“挑毛病、揪尾巴”的职责交给学生,同样一段歌词,一个小组唱一遍,由学生竖起耳朵,自己去“挑毛病、找亮点”。在这个自主评价的欣赏活动中,学生们自己找出了不少毛病,如唱得太快、唱得不够清楚、唱得干巴巴的没有感情等。各个小组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短处”,提出不少建议,并及时改进。通过这个自主探究活动,大家不仅学会了欣赏,还懂得了如何去改进。

三、立足互动平台促进交流

纯粹的“听”与欣赏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师在教会学生“听”以后,教学行为还不算圆满,还要让他们拥有一双会欣赏的耳朵。对于小学生而言,欣赏不仅仅是一个静止的“倾听”过程,它应该是一个动静结合的,由听到表达的呈现、互动过程。因此,在欣赏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互动的平台,让他们把听到的东西以多元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释放他们的个性创造,在互动交流中,让他们与音乐有着更加亲密的沟通。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曲曲调柔美、节奏舒缓,生动地描绘了在皎洁的月光下,孩子们围坐在丰收的谷堆旁边,倾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引导他们感恩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这个情境是多么的温馨。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歌曲,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闭上双眼,想象自己就在妈妈的旁边,或者躺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讲自己过去的故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将这个温馨的情境呈现出来。

总之,听是音乐欣赏的开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在丰富的听音体验中,引领学生进入音乐的世界。

猜你喜欢

欣赏放风筝耳朵
奇妙的大耳朵
闪亮亮的耳朵
耳朵在哪里?
放风筝
谈小学美术教学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借我用一下
放风筝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
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