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数学体验 提升数学思维
2015-11-03沈延安
沈延安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数学能力。数学思维的提升来自丰富的数学体验,只有加强数学体验,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真实的感知,从而激发和培养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活动设计,带领学生深入探索,发现数学规律,领会数学概念。
一、以情境导入激活思维
由于年龄的原因,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在感性阶段,抽象思维还没有成形,亟须教师从感性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完成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基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置有趣的数学活动,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带领学生迅速进入数学探究中,激发数学教学的课堂活力。
例如教学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用分数表示可能性”这一课时,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学会用分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内容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渗透着抽象的数学思想,需要充足的感性积累。为此,笔者在对教材深入把握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简短的足球比赛赛况视频,然后围绕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足球裁判问题,出示疑问:“该如何决定哪个球队先开球最为公平呢?”学生展开讨论,有的提出可用抛硬币的方式。此时笔者趁势引导:“为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认为,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将会出现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正面,一种是反面,而且正反两面的可能性都各占一半,这样两个队只能选择其一,就不存在裁判偏向谁的问题。笔者紧接着提出问题:“这种概率你如何用分数或百分数来表示?有什么意义?”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知识,因而从分数的意义上来进行理解,认为用分数■表示,含义就是2表示正反两面,1表示其中的一种可能性;也有学生提出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就是50%。笔者根据这一讨论,继续提问:“如果我要从三个同学中挑选一个做小主持人,你认为每个学生选中的概率可能性如何表示呢?”学生很快被激起了探究兴趣,课题也就自然地被引入到学生思维的正确轨道上。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教师有意营造足球裁判问题的情境,带领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讨论是否公平的基础上,顺利导入教学知识点,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以课堂拓展发展思维
有效的课堂拓展,是提升数学思维的关键。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展开合理的拓展,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本质。
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笔者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活动进行内容拓展,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升数学能力。
第一个层次:先出示2张扑克牌,其中1张是红桃A,然后让学生思考:随便拿出1张牌,拿到红桃A的概率是多少?学生答是■的概率。再让学生思考:从4张牌中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有多少?学生认为是■的可能性。再让学生思考:拿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需要从几张牌中找?学生认为可以从16张牌中拿。
第二层次:出示54张扑克牌,引导学生思考:摸到梅花4的可能性有多少?摸到7的可能性和摸到红桃的可能性各是多少?学生会发现摸到梅花4的可能性是,摸到7的可能性是,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
以上教学,通过两个层次的活动设计,学生展开多个角度思考,深入理解概率的不同层级,从而有效把握概率的数学本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以加强练习提升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量的数学练习,是培养学生数学技能的有效手段,有效的数学练习,更能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时,笔者根据教材例题进行了变式设计,设计了装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转盘中有10个区域,包括数字1到10,甲乙两人进行猜测,猜中的话乙就获胜,反之甲获胜。如果你是乙,你怎么猜?答案有4个:A.单数; B.不是3的整数倍;C.大于6的数;D.小于7的数。学生讨论后认为,选单数的话,获胜的概率只有一半,选小于7的数有6个,获胜的可能性有,由此,答案只能选B。通过练习设计,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有了深入理解,在有趣的活动中积累了经验,并由此获得内化,培养了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升了思维的高度与深度,使经验性思维向分析性思维转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想象和猜测,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体验,深入理解数学本质,这是有效提升数学思维的基本途径,值得教师积极实践。(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滨湖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