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落实“语用”训练
2015-11-03李中兰
李中兰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并不是教师随心所欲、想练就练的,而是要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契机该出手时才出手。
一、强化预习,在自主性阅读中跟进语用训练
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主性阅读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教师可以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预习环节是实施学生自主性阅读的重要策略。因此教师在预习单的设置上,就不能仅仅围绕课文的内容,更要给予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在预习中就能依据原始的语言积累进行语言实践练习,从而为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前,教师在预习单中就设置了这样几道题:多渠道收集法布尔的资料,并根据课文内容对资料进行删减、整理,制作法布尔名人卡片;先查词典,再联系上下文,辨析理解课文中“着迷”“迷恋”“痴迷”的词义及其所含的意义;尝试运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习单中的这些提醒都无一例外地指向于学生的语用实践。第一题旨在历练学生对资源信息收集、整合能力,学会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料;第二题则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语境的辨析,洞察相近词语的细微差别,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程度;第三题则指向于对看完内容的概括能力培养。这些语用训练并不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而是学生在预习环节中自主进行的。首先,学生通过前期语文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资料收集、词语辨析、内容概括的基础能力,凭借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对这三题形成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其次,预习中自主练习的这些语用训练为学生在课堂中的交流提供了比照的资源,学生可以巧妙地针对其他学生的认知和思考,让自己在批判吸收他人成果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认知。
二、借助互动,在交流性阅读中渗透语用训练
语文学科是一门彰显着浓郁人文性的学科,有着较强的认知丰富性。学生生活阅历、认知能力、个性爱好的不同对于他们解读文章都会有着较大的影响。即便是相同的文本也都会展现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要创设多种方式,将学生自己的体验成果得到充分展示。而学生在展示与交流的过程则是夯实学生语用能力的绝佳契机。
例如苏教版《黄果树瀑布》就是一篇写景的经典散文,课文中对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音的描写可谓细致入微,加之丰富、细腻的联想,将所有读者的内心都浸润在瀑布的意境之中。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批注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阅读文本语言的感受展示出来。有的学生则根据“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进行了这样的批注:这样的声音就如同有万匹骏马在天空中飞奔,那声音气势恢宏;有的学生在“银雨洒金街”中这样写道,整条街好像都被洁白的雨点所浸润了,站在街上抬头望去,晶莹剔透的雨点从不同的角度飘洒过来,真是一种奇观。
学生根据语言的想象不仅大胆新奇,而且紧贴课文,是对文本语言作出的独特生发。批注让学生以更为理性的方式展现了自己的体验感受,起到了较好的语用历练。
三、链接生活,在创造性阅读中迁移语用训练
创造性阅读是指教师在准确考量文本特点和学生认知需要的基础上,遴选出契合文本特征、迎合学生需要的独特阅读形式,在迎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深入感知文本的特点。要想真正创造有意义的创造性阅读,应该是从课文的阅读链接另一个非课文的有用价值点上,将对课文的阅读感知运用到与自己现实生活有关的分析和把握上去。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为学生铺设创造性阅读的路径。
例如在教学《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时,教师根据第五自然段中描写樟树“有香气”“永久拒虫”等特点来暗喻宋庆龄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不与敌人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从而将课文“借物喻人”的创作特点凸显出来。而对这种写作方法,学生并不是毫无认知经验。在他们的生活经验积累中,其实已经内化了很多事物与人物之间的对应联系的组合,比如蜡烛、粉笔之于教师就是典型的事例。于是,在这篇课文教学结束之际,教师再就“链接生活,拓展语用”的作业进行了设置,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能够与类型人物相对应的事物。学生则纷纷从生活中寻找,有的从砖缝中钻出的小花想到了在逆境中挣扎的人群,有的从越写越短的粉笔想到了无私奉献的教师,有的从屡次失败的蜘蛛想到了不肯放弃的人们……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还让学生尝试寻找对应事物与人物之间的共同点,并要求学生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特点,进行一段模仿练笔。
总而言之,语用训练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紧扣有效契机,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在交流中历练、在生活中迁移,才能真正达成语用目标,实现阅读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包场小学)
责任编辑:王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