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看米歇尔的北大演讲

2015-11-03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演讲者马航米歇尔

王 俊

(上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36)

2014年3月,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20日下午抵达北京,3月22日上午,米歇尔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

一、西方经典修辞学理论的基本概念

亚里士多德给予过修辞学如下定义“修辞学可以帮助人们拥有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使得人们在面对任何情况下都能找到说服他人的手段”(Aristotle,1954)。现代修辞学中,修辞学的应用范围可以说是无所不至,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可以用修辞学来解读,然而由于当时历史和社会的局限性,经典修辞学主要被用于传统的演讲中,比如,法学演讲、议政演讲和宣德演讲。“劝说”是经典修辞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演讲者为了劝说听众一般会采用艺术论证方法和非艺术论证法,非艺术论证法比较简单,主要是合同、证词和法律文件。艺术论证法可以分为三段论的省略式和例证式。西塞罗的《修辞学》将完成一个演讲所要经过的过程分为了五大阶段,亚里士多德对于这个“劝说”过程提出了三大诉诸。

二、西方经典修辞学理论演讲的五大阶段与米歇尔的演讲

1.米歇尔演讲的觅材取材

觅材取材首先要确定我们文章的主题应该是什么,应该搜集那些材料。在演讲中,首先,米歇尔选择了“Malaysia Airlines Flight 370”,米歇尔考虑到了她的这次访华的背景情况,当时中国全国上下正在密切关注着“马航事件”的营救情况,之后重点转向到了“文化”领域,米歇尔作为总统夫人不可能将她取材的重点放在政治或者经济领域,只可能以一位关爱孩子,关心教育的母亲角度来重点取材。除了“马航事件”与教育取材,米歇尔也引用了中国著名俗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探讨留学问题,米歇尔阐述了留学的重要性,鼓励中美学生走出去。纵观米歇尔的这次演讲,其“觅材取材”既考虑到自己的身份地位情况,同时也关注到演讲听众的心理需求,有重点,有轻重,“觅材取材”这个过程做得十分成功。

2.米歇尔演讲的布局谋篇

布局谋篇则是在确定好演讲的主题与材料后,决定这些材料的出场顺序,将所选好的材料以一定的顺序编排起来。演讲中,米歇尔一开头首先用中文和现场观众热情打了一个招呼,然后严肃的谈到了“马航事件”,米歇尔通过“马航事件”立刻与现场听众产生了情感共鸣。然后开始感谢邀请她来的一些学校领导,接下来又提到国家间留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又阐述了美国在支持留学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从其开头到中间再到结尾,米歇尔先呈现内容由小到大,层层递进,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节奏上也考虑到了听众的心理特点,鲜明的同时也坚持了适度原则,张弛有序,始终维持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3.米歇尔演讲的文体风格

文体风格的决定则既要考虑到我们的主题是什么同时也要兼顾到对演讲受众的考虑,根据演讲的受众来选择最适宜的,最易于他们理解的文体风格。

米歇尔的演讲风格一直比较温和,这与其自身形象比较阳光温暖有关,一直让人感觉到她是一位有爱心的母亲同时是一位十分支持丈夫事业的妻子,是历届美国第一夫人性格比较外向的一位。米歇尔的这次北大演讲文体风格比较平易近人,属于娓娓道来型,这与其丈夫奥巴马演讲的文体风格不同,奥巴马的演讲中,一般经常使用长短句交替,文中排比句频率很高具有鼓动性与感召力。对比奥巴马总统的演讲,米歇尔的北大演讲,文中几乎没有什么排比句,句子的结构也属于简单明了型,文体风格比较温和不具有侵略性,让听众感觉如沐春风,亲切自然。

4.米歇尔演讲的记忆

众所周知,一场好的演讲必然是生动活泼的,要让听众感觉到他在与演讲人互动中,而不是单纯地看演讲者拿着稿子在那里朗诵,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第四个阶段“记忆”,只有在对演讲的内容烂熟于心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在演讲过程中自信灵活的表达我们的思想,纵观米歇尔演讲的整个过程,整个演讲十分流畅,浑然一体,丝毫不让观众感觉到演讲者正在背诵演讲稿,演讲过程的生动活泼必然与米歇尔对整个演讲文本的烂熟于心有关,可见要做好一场好的演讲,演说者必须在对演讲文本的记忆上投入必要的时间与精力。

5.米歇尔演讲的演说技巧

演说技巧是指临场的发挥表现,考察演说者对其声音和肢体的灵活运用。在米歇尔的演讲中,米歇尔感谢了邀请她来的一系列校方领导时候音调语速都是正常速度,但当感谢在场能来听她演讲的学生时候,音量提高地说出“students”这个词的时候,她的语速较慢,有拖音现象,米歇尔在此处的表现,让现场的听众感受到她对他们的尊重,米歇尔整个演讲过程中会时不时的对观众给予微笑回应。在提到“马航事件”时候,米歇尔表情非常严肃;其次,在提到她因为自身原因,她没有机会出国留学时候,米歇尔表情带着些许悲伤惋惜;最后,在提到出国留学不应该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时候她表情严肃,并且皱眉。表达出了米歇尔在心理上,把自己归类为普通百姓的一员反对特权的存在,增强了她与听众的联系。

纵观米歇尔这次的北大演讲,充分体现了西方经典修辞学的五大阶段的各个阶段的充分准备与发挥,觅材取材的新鲜贴切,布局谋篇的清晰明了,文体风格的平易近人,记忆的烂熟于心。

三、米歇尔演讲与劝说手段

1.米歇尔演讲的逻辑诉诸

逻辑诉诸(Logo)源于人是充满理性的,米歇尔的演讲中广泛的运用了逻辑三段论的省略式,比如米歇尔提到她来自于工薪阶层的家庭,她因此很遗憾她那时候没有机会海外留学,在这里小前提是米歇尔来自于工薪家庭,结论是她很遗憾没有机会去海外留学,在这里米歇尔就省略了一个大前提,出国留学比较昂贵,而工薪阶层家庭收入并没有很高。随后,米歇尔又在演讲中反复强调出国留学的重要性,说出国留学不仅仅可以为学生自身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更重要的是此举也将会为自己的国家创造一个美好未来,此处有一个前提,米歇尔举例提到美国的纽约大学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努力帮助中国学生留学美国,于是在这两个前提下,听众很容易得到美国在帮助中国学生、中国未来这个结论,这里运用到逻辑诉诸。

2.米歇尔演讲的情感诉诸

为了在演讲中实现情感诉诸的目的,演讲人在选材时候尽量选择能拉近其与听众距离的材料,演说者会首先挖掘其自身与听众的相似之处,比如曾经共同经历过某种事情,有着共同的出身,来自于共同的地方,说共同的方言。

在演说中,米歇尔一开场选择用中文“你好”打招呼,引起观众欢笑回应,气氛一下就变得和谐愉快,同时也拉近了她与观众的距离感。在第二个例子中,针对近日马航事件乘坐该航班的大量中国乘客失联,米歇尔表达了美国对此事的关注并且正在全力援救中,同时也表达了她个人对此事的痛心并且为此祈祷,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激发调动听众的情感,让听众感到米歇尔在马航事件中,和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并且都在为此奋斗中,这些都是情感诉诸的成功运用。

3.米歇尔的演讲的人格诉诸

演讲中,米歇尔一直非常礼貌热情,在演讲的前面部分,米歇尔说道:“感到十分荣幸和喜悦能有这个机会在这所伟大的大学中给予这次演讲。”他们访问时候每次都会去当地的学校里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这里米歇尔让听众感觉到她的母亲形象,让听众更愿意去倾听这位第一夫人所思所想。人格诉诸里提到,演说者自身形象的良好有助于使听众接受其所要演说的内容,在此处的演讲文稿就充分体现了西方经典修辞学对人格诉诸的要求。

四、结语

本文首先对西方经典修辞学理论进行了定义与基本理论框架的阐述,然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米歇尔的演讲文本作为具体的载体,分析了其整个演讲过程中所体现到的西方经典修辞学理论,包括五大阶段及三大诉诸等重要准备工作,在米歇尔演讲中所体现的西方经典修辞学不仅仅能够帮助演讲者拉近其与听众的距离,更能展现米歇尔自身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让听众更容易接受演讲者的观点,使得整篇演讲保持了和谐欢快的氛围的同时,也完成了演讲者的演讲目的。

[1]Aristotle.Rhetoric[M].Rhys Roberts,Trans.New York:Random house Ince,1954.

[2]Aristotle.Poetics and Rhetoric[M].New York :Barnes&Noble Books,2005.

[3]Richards 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4]Burke K.A Rhetoric of Motives[M].New York:Prentice-Hall,1950:23.

[5]邓志勇.修辞三段论及其运作模式[J].外国语言文学,2003,(1):13-19

[6]邓志勇.西方修辞学及其主要特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92-95.

[7][美]米歇尔·拉范恩·罗宾森·奥巴马在北京大学的演讲[EB/OL].百度百科,2014-03-22.

猜你喜欢

演讲者马航米歇尔
米歇尔·马多作品选
工作室手记
不要说话
会计时的话筒
阅读自然的艺术
马航MH370空中搜救力量
圣米歇尔山及其海湾
生日快乐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