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社区老年文体活动

2015-11-03郑彩云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文体街道老年人

郑彩云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街道办事处,云南 保山 6780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口已步入老龄化,老年人越来越多。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社区是老年人生活和活动最集中的地方,搞好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对于增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三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意义

1.开展文体活动,有助于“健康老龄化”的实现。世界卫生组织于1990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奋斗目标,即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坚强、心理协调、反应适度、关系融洽。多年的实践证明,经常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老年人的体质,减缓生理机能衰退,还能有效地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参加老年文体活动不但消除了老年人的孤独感,促进了思维活跃,记忆力增强,还使老年人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生活、身心愉悦,因而被称之为“文化保健”。

2.开展文体活动,有利于发挥老年人的潜能。从各个领域、行业、单位退休的老年人当中,有的青年时期曾是所在单位的文体骨干,专业人士,有的自幼就爱好文化、体育锻炼,他们有着丰富的文体活动实践经验,且大多数身体健康,又有奉献余热的迫切愿望。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在开展老年人文体活动的时候,使这些人再次成为老年活动的文体骨干力量,发挥他们的潜能,创造佳绩。

3.开展文体活动,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老年人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以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能使他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体质,完善人格,使晚年生活更放异彩。

二、兰城街道社区老年文体组织基本情况

老年文体组织是开展社区老年文化活动的支柱,目前,街道共发展建立了28个老年文体活动团。刚开始时,这些老年文体活动团大部分是在自发的老年文化活动中形成的,老人们常常聚在一起跳交际舞、广场舞、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但规模小、人数少、地点不固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文体活动中,各类老年文体组织的成员增加了,队伍壮大了。街道、社区也意识到了老年文化的重要意义,对已成立的文体团队加以指导、管理,对还没成立,但有成立意愿的积极引导,指导成立文体活动团队,并把这些活动团队纳入社区老年协会的旗下,平时在老年协会的管理下开展各种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而在元旦、春节、端阳节、建党节、全民健身日、敬老节、国庆节等,积极组织老年文体团队参加街道、社区开展的各种节庆活动,让广大老年人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文体活动中来。

三、街道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存在的问题

1.老年人对社区文体活动需求不足,参与意识薄弱。开展有声有色的老年文体活动,离不开老年人的积极参与。但60%的老年人或因为照顾孙代没有时间、或因为不知如何参与、或因为身体不佳,对社区精神文化需求很低,不太热心参与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参与率低。

2.各级干部对老年文体活动组织、指导不够。目前,由于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任务繁重,一部分街道、社区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重要性,缺乏做好此项工作的经验,对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组织、指导不够,一些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处于无序和单调的状况,活动少,内容和档次有待提升。

3.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设施、场地不足。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街道、社区缺少资金和可利用资源,老年文化活动场地不足,设施不够,难以满足老年人对社区文化活动的需求。

4.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经费投入少。由于财政困难,街道、社区每年对老年文体活动经费投入有限,导致每年开展的大型文体活动少,且活动内容单调。

四、加强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几点建议

1.引导老年人转变观念,积极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积极发展老年学校、老年大学,通过讲课、面授、电化教育等手段,满足老年人对社区文化的需求,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他们自得其乐、积极参与、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2.要加强对社区老年文体工作的指导。老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社区应注重加强对老年文体工作的业务指导,切实把老年文体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发展社区老年文体工作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新途径、新办法,把指导开展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做为重要职责,使社区老年文体工作落到实处。

3.要全面加强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老年活动场所是开展老年文体活动的主阵地,要加强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加快推进建设速度,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求知、健身的阵地和平台。一是要加大政府的投入。要高度重视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将其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和考核内容,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比如,由政府协调,从城市建设的配套费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社区公益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费用,使开发商在建盖楼房时,按比例留足公益性文化阵地,确保每个小区拥有200平方米左右,适合中老年人活动的文体活动阵地。二是要发动社会力量支持。老年活动室是公益事业,可以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兴建,形成尊老敬老的舆论氛围。尤其是一些经济薄弱的社区,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党员、老干部、以及在外经商、办企人员的积极性,多渠道开展社区老年活动室建设。三是要纳入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利用闲置的学校、公房、空地等建盖公益性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建成后,要管好用好,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老年活动室、文化大院成为名符其实的“老人之家”。四是要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资源配置方面采取政府拨款购一点,企事业单位赠一点,发动个人捐一点,形成社区老年文化建设体系。要大力发掘社区单位、小区资源,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年文化设施,倡导社区内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向社区居民开放文化设施,实现文化设施资源共享。如图书馆、活动场地、排练场、文化馆、体育馆等向社区免费开放,为社区老年人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

4.要不断加大对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经费投入。要切实建立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公共财政应加大对社区老年文化的投入,包括文化设施建设和重大活动经费的投入;二是将老年文体活动经费列入社区财政预算;三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资助以及老年人个人出资等,多渠道筹措活动资金,弥补经费的不足。

5.要组建好各种形式的社区老年文体组织。老年文体组织是老年活动中心、文化馆、老年大学培育文体骨干队伍的平台,是促进老年文体活动普遍开展的支柱。积极支持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各种文体团队,并将这些团队纳入社区老年协会、老年学校、老体协的管理范围,形成管理有序的新格局。不断变换活动方式,在适当时机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级组织的文体汇演,将更多、更好的节目推向社会,以此调动更多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要充分发挥基层老年群众组织的作用。从街道调查的情况看,社区老年文体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地方,都是基层老年群众组织比较健全、作用发挥比较好的地方。因此,要充分发挥社区老年协会和中老年文艺团队在社区老年文体活动中的具体组织作用,以老年学校、老体协和中老年文艺团队为组织形式,以老年活动中心(室)等为阵地,形成老年文体活动的基层组织管理体系。

7.要切实加强社区老年文化骨干队伍建设。以老年学校、老体协为依托,发现和培育一批思想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老年文化工作的骨干,充分发挥社区中老党员、老干部、老文化工作者、老文艺工作者和老体育工作者等有一技之长的老人的作用,动员他们组成社区老年文化宣传辅导站。通过培训文化骨干,组织和动员老年人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促进老年文体队伍的发展。

8.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老年文体活动以延年益寿为主要目的,以愉悦身心为最佳选择,以自我参与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小型多样、健康向上为活动的落脚点。因此,要充分发挥现有的文化体育设施的作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利用健身广场开展晨晚锻炼。从老年人的需要和愿望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小型分散与相对集中相结合,提高活动质量与改善设施条件相结合,坚持活动内容的广泛性与活动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群体的需求。

9.要不断加大社区老年文体活动的宣传力度。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要多通过老年专栏、老年节目、“敬老宣传”活动、文艺演出等形式,集中、经常地宣传老年人享受文化、体育建设成果的方针、政策,使全社会充分了解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营造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活动上照顾老年人、权益上维护老年人、宗旨上服务老年人的良好的道德风尚。

总之,做好老年人的文化体育工作,拓宽老年文化方式,是新形势下工作的需要,是老年人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内容,需要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思考。

[1]关于丰富基层老年文体活动的思考[EB/OL].中国论文网,2013-01.

[2]张爱平.浅谈社区老年文化[J].赤子,2009,(12).

猜你喜欢

文体街道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热闹的街道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街道生活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