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监督的思考

2015-11-03杨月红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监督制度会计工作行政

杨月红

(浙江省桐乡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浙江 桐乡 314500)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以增进社会福利为目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不仅可以维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还起到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供资产使用效率和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对预算资金和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到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舞弊、贪污、挪用公款案件不断发生。比如原广西河池市某局公路车工程科科长李云天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采取虚列工程、加大工程单价的方法,私吞程款共计29万余元。类似的案例最为典型的是2010年中国全国供销社总社财会部预算处刘林祥被查出挪用了3.96亿公款。我国有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这些单位能否正常运行影响着整个社会福利,因此研究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会计监督对于事业单位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监督的重视不够、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会计监督缺乏独立性。面对新形势,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重视会计监督、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会计监督部门的独立性,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资金,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会计监督就是要根据国家政策和财政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收付情况进行监督,保证预算的有效执行。与一般企业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监督以预算的收支核算为重点,以预算管理为核心。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找出解决办法。

(一)会计监督意识淡薄,对会计监督工作不够重视

行政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资金,因此行政事业的领导往往缺乏风险意识和会计监督意识,对会计岗位工作人员进行会计监督工作的支持不足,没有组织财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工作的培训,最终导致会计监督工作实施不到位。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认为会计的功能就只是核算经济业务,对会计监督工作的认识不足,对工作敷衍了事,使得会计监督难以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编制资金预算时,选择项目的随意性大,没有考虑项目的风险,没有权衡风险与收益;没有按照预算来分配财政资金,资金审批流程没有严格按照时效和权限进行;而在资产管理中,未按照财务制度管理国有资产,最终导致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低。

(二)会计监督体制不健全,监督工作不规范

由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和重视不足,因此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科学合理并且有效运行的会计监督机制,这是导致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低效率的直接原因。没有科学合理的会计监督制度,会计监督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没有制度依据,无法明确会计监督工作过程中各岗位的责任,也无法进行岗位分工。另一方面,不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降低了监督工作的力度和效果,会计监督机制未约束单位领导的权力和行为,导致他们的权力凌驾于监督工作之上,增大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使得一些人有机会挪用或者侵占财政资金,损害单位的整体利益。同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工作比较混乱,这也会影响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

(三)会计岗位工作人员难以胜任会计监督工作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流动性不强,很多员工都是一直在本单位工作。尤其是对于会计岗位的工作人员来说,虽然工作年限长的财务人员经验丰富,但是单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发展变化,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其经济业务会越来越复杂,老员工如果不能经常学习和培训,他们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就满足工作的需要,就会出现会计监督的工作人员无法胜任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的现象。除了专业知识以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普遍不高,他们的法律观念和风险意识不足,又不善于自主学习,也因此不能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无法有效进行。

(四)会计监督岗位职位分离模糊,难以独立地进行会计监督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会计工作人员较少,或者会计监督制度不健全,在会计监督中不相容岗位并未分离,在单位的财会管理工作中一名会计人员甚至“身兼数职”,比如担任出纳员的同时还要负责记账工作,大大增加了出现会计差错和舞弊行为的可能性,而且也很容易掩盖其会计差错和舞弊行为,这增加了会计监督工作的工作量和难度。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监督部门需要向该单位的领导负责,所以在其实施会计监督职能的时候无法独立进行工作,而独立性是监督部门最重要的特点,也是会计制度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即使会计监督部门发现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也不能及时纠正改进。缺乏独立性影响了会计监督的实施效果和单位整体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增加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风险。

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监督的建议

(一)转变思想,提高会计监督的意识

根据新《会计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要转变思想,重视会计监督工作,尤其是对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内部控制部门的人员进行教育,提高他们会计监督的意识。在考核领导业绩和任命领导时,要考虑其领导工作中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领导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支持会计监督工作,使得会计监督工作在良好的氛围中展开。各级财政部门可以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举行讲座或者论坛和内部控制培训班,增强工作人员对会计监督的认识,掌握会计监督所需的技术和方法。要加强相关宣传,让行政事业单位的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会计监督工作对整个单位正常运行和改革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和支持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阳光政务”“廉洁政务”。

(二)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参考企业管理中的监督制度,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特点和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建立自身的会计监督制度,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会计监督制度得到有效实施。首先,在会计工作过程中不相容职务应该互相分离,建立防火墙,防止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将收付、结算、记账、登记等环节的会计工作分别交给不具有利益关系的多人,以便相互制衡。在预算资金的管理上,要建立科学的审批程序,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工作,降低会计监督工作的难度,并将会计监督制度与这些会计制度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控制财务工作中的风险,注重每个工作环节的时候监督检查,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整个单位的经营效率。

(三)引进高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会计工作人员是具体实施会计监督制度的人,因此高素质的会计工作人员和健全有效的会计监督制度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来说缺一不可。首先,对于性质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加强对他们的继续教育,在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综合素养和责任感。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提高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明确岗位责任,定期地进行工作考核,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进行工作考核还能起到鼓励会计工作人员自主学习,努力提高工作技能的作用。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提高会计岗位的进入门槛,鼓励从高校引进专业基础扎实、适应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为单位补充新鲜的血液,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

(四)保证会计监督工作的独立性

会计监督部门作为监督单位会计工作的部门,首先要保证其工作的独立性,这样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保证会计监督工作的独立性。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上级单位只能审批和监督下级的财务,上下级单位的财务工作相互独立。其次,会计监督部门要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相独立,监督部门要高于会计部门,这样才能监督会计部门的工作。最后,会计监督部门不需要向单位领导负责,这样可以保证部门工作避免领导的干预和影响,本单位的会计监督工作直接对上一级的监督部门报告和负责,也就是需要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体系,与所属单位相隔离。只有保证了独立性,会计监督部门的工作才能展开,监督制度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结论

加强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可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需要认识到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找出本单位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借鉴和学习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引入合适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财务管理新方法和新手段,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的经验,改善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效率,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促进整个单位效率的提高,进而实现更好地发展。

[1]张鑫.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监督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21).

[2]葛辉晶.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会计监督[J].中外企业家,2015,(1).

猜你喜欢

监督制度会计工作行政
行政学人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会计工作在网购浪潮下迎来的挑战与策略调整方案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分析
健全农村集体财务监督体系 夯实农村经济发展根基
现行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分析与完善
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制度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