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传统节日中夯实孝德教育

2015-11-02张东霞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孝德美德传统节日

张东霞

习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是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孝者德之本。”孝德教育是青少年实现道德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应该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夯实孝德教育,弘扬中华美德。

精选节日,明确孝德主题。我们从众多的中国传统节日中挑选出“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节日,重点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我们充分挖掘每个节日的孝德教育因素,围绕孝德重点明确教育主题:春节以“承传统、扬美德、喜迎新、庆团圆”为主题,清明节以“承传统、扬美德、新祭扫、忆先辈”为主题,中秋节以“承传统、扬美德、望明月、庆团圆”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

细化要求,了解孝德之规。首先,细化学生行为要求。学校认真落实通州区教委小教科下发的《弘扬中华美德,过中国节活动方案》,本着细处着眼、小处入手、易于操作的原则,按照文化层面和行为层面两个方面细化行为要求,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积累知识,了解孝德之规。如“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年”的行为要求:文化层面以节日文化为重点,如知来历、习俗及有关诗词、对联等。行为层面在说好“三句话”、做好“三件事”的基础上,要求孩子设计并动手布置家庭过年环境、参与过年活动等。其次,明确家长教育要求。学校制定了“家长教育行为要求”,便于家长指导落实。如在“传承中华美德——过中国年”主题教育活动中,明确家长教育要求:低年级,向孩子介绍家谱、家规、家训等,指导孩子给长辈拜年。中年级,和孩子一起搜集、整理各地过节的习俗,指导孩子行好拜年礼,说好拜年话。高年级,指导孩子参与过年活动,布置过年环境等。总之,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家校合力让学生充分了解孝德教育的行为要求。

依托校本,落实孝德之行。首先,以校本教材《美与节日同行》为载体,围绕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开展活动,重行为体验。每个节日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重知识积累和行为指导,为过好节日做好准备。第二课时重展示和评价,主要展示学生过节情况,包括照片、录像、手抄报、手工作品、过节感悟等。根据教材中每个节日的要求进行评比,评选出“杰出中国娃”“特色中国娃”和“优秀中国娃”,并进行表彰。孩子们通过校本教材,在课堂中学习、在家庭中实践,在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践行孝德。其次,上好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内容的主题活动课,重行为强化。学校明确要求,教育重点逐层递进:低年级重语言表达,中年级重行为强化,高年级重情感升华。通过亲子互动的形式,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体验感悟。如低年级召开的“我爱爸爸妈妈”,中年级召开的“做父母的好孩子”,高年级召开的“让我走近您”等主题活动课,每节课都安排学生讲述父母的一天。孩子通过认真观察和细心体验,感受父母一天的辛苦;由家长讲述孩子孝敬长辈的一件事。

评价表彰,强化孝德品行。首先,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家长“参与评”的多层次评价强化了学生孝德行为。其次,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我们坚持每学年在学生中评选表彰“孝敬星”,和村镇妇联共同评选表彰“文明好家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先进、典型的事迹,加深学生对“孝敬长辈”意义的深刻理解,使中华民族的这种传统美德得到延续。

学生的孝德行为得到了家长的一致肯定和赞扬。家长在意见反馈中写道:“在敬老方面,孩子给我们的启发很大,孩子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孝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传统节日中夯实孝德教育,在学校已初见成效,孝敬长辈的美德已植根于学生心中。以孝德教育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两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北京市敬老文明模范校”“北京市优秀家长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优秀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栏目编辑  付江泓

猜你喜欢

孝德美德传统节日
诚实是美德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孝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试论王阳明的孝德观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小学“外养内构”孝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及思考
助人为乐是美德
中脉践行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