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效能研究

2015-11-02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商贸学校浙江金华321000

商业会计 2015年13期
关键词:生产性效能职业院校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商贸学校)浙江金华321000)

一、引言

教育部2014年发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科学素养、技术思维和实践能力教育,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和研究性学习环节。加强工程实践中心、实训基地和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保障学习者有质量的实习实训需求,强化实习实训环节的评价考核。财政部制定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年)》,要求大力发展技能型会计人才,推动会计行业科学发展。各类高职院校的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运行情况来看,效果良莠不齐,实训基地建设存在重复建设、管理不到位、投入与产生不符合等问题。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如何有效实现其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技能与应用型人才,是个永恒的主题。建立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运行效能评估机制是完善职业院校有效自我评价机制的必要环节和手段。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场地、建筑物、设备、辅助设施等原始投入,其运行需要管理人员和实训教师,需要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更新等。这一切亦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持续投入。实训基地的设施和设备利用率、学生教学实习时耗材成本与收益间的关系等问题,是实际运转过程中职业院校不得不加以考虑的问题。通过运行效能考评,旨在通过激励其组织与个人的行为,高效、安全地利用资源,有效实现实训教学目标,提高实训基地为职业教育与教学服务、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质量,确保实训基地持续有效的发展。

二、会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的生产环境与学校的实训基地存在差距

会计实训基地建设一直强调实用性、真实性、仿真性、生产性、辐射性,但众多职业学校建设的实训基地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总是存在差距。原因在于实训基地建设、立项、批准、验收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弱化了与实际生产环境的仿真性。现有会计实训基地项目建设的流程是由会计专业教研室提出建设计划,由学校审核申报,教育行政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立项,进行政府采购,学校负责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验收。这一流程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实质,能保证建设不出现舞弊,但是,把实训基地交给职业学校和专任教师去建,存在局限性,大多数的教师未真正走出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往往未经过企业会计人员的认证,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职业素养存在不足。比如,一些在市场上常用的财务软件在职业学校里却遭遇到了阻力,原因是,财务软件公司的产品是针对广大企事业单位实际需要开发,是将企业的产供销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服务的,而职业学校会计实训基地的建设所采购的软件往往不是市场上流行的财务软件,而是一些教学软件公司开发的实训软件,专业教学是以教科书为依据的,是细化的,也是碎片化的,所以职业学校建立了会计实训基地,添置了会计实训设备,购买了软件,但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企业里依然不能够实现首岗适应。

(二)过于追求全面,导致投入与实际需要不相匹配

近年来从省到地方财政都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各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上过于求大求全,这样使得投入缺乏重点,在实际的投入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例如,金华市各职业院校会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基本是: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手工实训室、用友沙盘实训室、纳税申报实训室,实训室用的软件一般满足以下需求:各省市会计技能比赛软件;传统的教学软件。一些职业院校在尚未真正明确自身定位的情况下,便投入大量精力建设实训基地,待实训基地建起来后却无力充分利用,造成了利用率不高,甚至发生闲置现象。对此,政府的行政统筹与干预亦显得力不从心。

(三)相关人力资源配备不足

效能归根到底要由人员来创造。实训基地作为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场所,其环境应具有实际职业场所的仿真性,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其管理和教学人员应熟悉企业或行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具有较强的实际职业技能,应建立学校教师与会计指导人员身份融通机制,鼓励校企双方人员的相互聘任和兼职,才能满足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即企业的会计师和会计主管不仅要承担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还要全程参与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学校专业教师也要进入实训基地,工作业绩由实训基地考核。然而,由于受当前人事管理制度的制约,具有企业或行业从业经历的专业人才向职业院校的流动渠道不够畅通,致使许多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管理和教学人员大多数来自于学校内部,缺乏企业的实战经验。

(四)实训基地的财务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不统一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财务管理与利益分配直接关系到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营,也关系到校企双方的核心利益。作为企业部门,存在着原材料、设备维修费用、学生薪酬等运营成本;作为会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场所,也存在着实训耗材、指导教师课时等办学费用。因此,要制订生产性实训经费管理办法,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对生产性实训使用的资金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严格执行生产性实训经费预算,建立一个完整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财务核算系统,主要用于学生实训项目的耗材、会计师的实训指导课时费、参与教学课程建设的工资等都要计入学校的办学成本,企业对参与顶岗生产的学生可支付一定的报酬,对学校提供的场地、设备要支付一定租金,设备的维护和场地的水电等运营费用都要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

(五)对实训基地实训效能管理认识不到位

在职业教育领域已有一些学校、研究人员甚至政府行政管理方面对效能管理有所关注,财政部和教育部将对实训项目的执行情况和完成结果都进行效能考评,并作为以后年度安排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重要参考因素,但是,目前大多数职业技术教育者对效能管理的概念与实质的认知还不够,许多人仍然认为效能管理只是适用于企业的管理,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目的。认识上存在的问题,阻碍了效能管理在实训基地运行管理中的实施。

三、会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效能评价内容

(一)基地建设的可行性规划

实训基地建设应进行可行性规划,主要包括:(1)与学校发展契合。基地建设与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及要求的契合度。重点专业建设资金的投入,专业发展是否符合当地经济发展,基地建设与专业发展远景规划和近期计划,需要对基地的严谨性、目标性、准确性进行论证等。(2)实训基地规模。以工位数达到50人以上为基本度量标准,管理规范性,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3)顶岗实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测度学习与工作的结合度。实训基地建设要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通过实训,学生能达到首岗适应。(4)校企合作。包括实践教学与改革、顶岗实习的岗位安排、对接企业财务处理的深度、实际业务对教学渗透、会计教学研究与合作推广。遵循学校和企业实际情况,以契约为基础进行合作建设、合作教育、合作管理,以企业为主组织学生学习、顶岗、就业双向选择,学校按照契约全程监督协调,最大限度地促进企业、学生双赢的原则。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主要包括:(1)基础设施条件。基础设施条件是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的根本保障的“硬性”条件,包括地点选择、环境营造、安全设施等几方面。(2)基础设备的配置。实训基地的设备配置是实训教学实施的硬件媒体,其配置不仅要与现实的实训教学需要相适应,还必须体现一定的超前意识,以适应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趋势。(3)规模与工位数的设计。基于规模效益原理,实训基地应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工位数。(4)实训基地的设施和设备利用率。实训资产设备的管理,学生教学实习时耗材成本与收益间的关系。

(三)人员的选拔、聘任及考评

主要包括:(1)实训教师的选拔与聘任。实训教师是实训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其知识结构、从业背景、自身素质、技能熟练程度、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同与责任心等直接影响着实训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因此,应选聘那些具有合理知识结构,既懂专业,又懂教学策略与方法,热爱职业教育,有企业或行业工作背景的人员担任实训教师。(2)管理人员的选拔与聘任。实训基地管理人员承担着实训教学流程的管理,承担着设备保养维护、教学材料保障、安全管理、对外联络与沟通等职责。应选聘有责任心、有良好技术能力、熟知企业及学校的各自特点、具有管理与沟通能力的人员。

(四)基地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

主要包括:(1)学生实训管理制度。制定一套严谨、细致、有效全程管理制度,在实践中严格执行并不断优化。(2)专职指导教师管理制度。专职教师管理制度、学生实习指导计划及企业实践管理等规章制度的制定,使其职责范围及奖惩的考核制度更加明确。(3)企业会计师指导管理制度。制定企业师傅指导学生奖惩办法,明确其职责范围,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督、沟通体系。(4)效果考核及反馈机制。对实习学生的行为规范建立考核与反馈机制并依此督促规范学生,及时反馈实习效果。(5)实训教学方案。根据实习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实习计划并执行。能体现学生能力养成的大纲、实施方案、指导书等。

(五)实训基地的相关主体评价

基地的评价包括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学校评价和政府评价多重评价。(1)学生评价。学生预期结果与实习效果一致,有良好的实习环境,岗位与专业要求一致,实践能力明显提高。(2)企业方评价。企业认可学生实习能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能按照会计岗位相应要求迅速融入工作环境,为企业进行管理提供财务指标和建议,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3)学校方评价。学校对实训基地管理规范,能够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高,校企合作持续发展。(4)政府评价。能为同行做出榜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现岗位需求。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智力支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

四、提升实训基地运行效能的对策

(一)合理利用和配置资源

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两方面。只有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才可能使得物质资源得到较充分而合理的利用。为使得资源合理配置,优势互补,会计实训基地还应建立与其他院校之间、与社区之间、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机制。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室尽量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群或技术应用大类集中布局和建设,不强调与校内所设专业一一对应。这样既可避免设备的分散重复购置,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又可保障设施配备齐全和达到相当的规模,实施全面有效的技能、技术训练和素质训导,有效提高实训基地对新设专业的适应能力,还可以促进技术交叉和提高研发生产的综合能力。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

效能本质上即一种“结果”,它是指重视服务对象,而职业学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最终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创造组织价值。实训基地所提供的服务,如果不能让企业接受或满意,那么其收益就不可能实现。浙江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对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提出了高要求。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经营特色、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包括会计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人才为其服务,进入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通过效能管理不断提高社会的满意度。对于实训基地而言,其根本性质是为专业建设服务,为教育服务。

(三)注重过程控制管理

效能评估是 “测量达到既定目标的情况,包括将资源转化为公共物品及服务(产出)的效率、产出的质量(他们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质量和顾客的满意度)、结果(行为的实际效果与其预期目标相比较)及其在达成计划目标的过程中组织运作的效率的一个过程”。实施效能管理的目的不是 “结果”,而是希望通过“结果”考评达到过程控制,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重视“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管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效能管理的思想精髓。实施效能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发挥个人的专长和潜力,来提高服务质量和组织效能。一方面,在效能考评中,个人效能是衡量的重要层面;另一方面,效能管理重视自我考评,不强调相互比较考核结果,只是把考核结果作为提高个人效能的参照物。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效能管理,应以学生为本,旨在激励学生发挥技能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领悟技术技巧,切实提高技术水平,陶冶自身职业素养。以实训教师及管理人员为本,旨在激励实训教师坚持跟踪专业技术发展动向,致力于实训课程的教学改进;激励实训管理人员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为实训教学服务的质量。

(五)基地建设具有可行性

可行性亦指可操作性。实训基地运行效能管理应建立在一定工作逻辑的基础上,计划目标应是具体的。诸如,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使多少学生参加具体哪些项目的实训教学活动,材料或成本如何预算等。在可行性原则的框架下,要达到指标体系可行以及评价方法与手段可行。根据对金华地区中小企业会计岗位调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的会计岗位设置一般包括:现金、银行出纳、资金管理员销售、成本会计税收、往来会计、会计主管、销售结算员等。这些会计岗位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广阔的视野,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出纳、往来核对、银行结算凭证处理、纳税申报等会计技能,同时熟悉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法,懂得全面预算的制定和实施,确实能为企业开源节流的专门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是无法实现的。会计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打破传统的会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使会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得以在真实企业环境下进行,学生可以参与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要求的零对接,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结论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要不断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实训教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一方面要使学生具备符合就业市场所期望的技能水准,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有能力适应今后社会与技术的发展,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室尽量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群或技术应用大类集中布局和建设,不强调与校内所设专业一一对应。这样既可避免设备的分散重复购置,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投资效益,又可保障设施配备齐全和达到相当的规模,实施全面有效的技能、技术训练和素质训导,有效提高实训基地对新设专业的适应能力,还可以促进技术交叉和提高研发生产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生产性效能职业院校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