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经化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2015-10-31刘佳盛丽张宝洲王维斌武权生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温经寒凝盆腔炎

刘佳,盛丽*,张宝洲,王维斌,武权生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2.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温经化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刘佳1,盛丽1*,张宝洲1,王维斌1,武权生2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兰州730050;2.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目的观察温经化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温经化瘀汤治疗,连续治疗4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综合疗效、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超声声像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5.11%,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8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降低(P<0.05),两组超声声像图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变化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经化瘀汤能有效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超声观察便捷、廉价、直观,可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温经化瘀汤;慢性盆腔炎;寒凝血瘀型;超声检查

慢性盆腔炎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等。本病归属祖国医学“腹痛”、“少腹痛”、“带下”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为热毒或湿浊瘀滞胞宫胞络,气血运行受阻所致,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兼以清热利湿、滋补脾肾。温经化瘀汤为甘肃中医学院武权生教授治疗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有效方,现将其具体应用及疗效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94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8月门诊患者,其中未婚14例,已婚80例;年龄23~58 岁;病程为6~15 个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婚6例,已婚41例;年龄23~46岁,平均28.5岁。其中盆腔炎26例,占55.32%;输卵管、卵巢以及周围结缔组织炎症11例,占23.40%;其他炎症10例,占21.28%。治疗组未婚8例,已婚39例;年龄25~56岁,平均30.7岁。其中盆腔炎30例,占63.83%;输卵管、卵巢以及周围结缔组织炎症10例,占21.28%;其他炎症7例,占14.8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郑筱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年5月第1版)、《妇产科学》(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第6版);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郑筱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2年5月第1版)、《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7年8月第2版)。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即在月经第一天静脉滴注甲硝唑、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和微波治疗,并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消除顾虑,增强信心,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忌食辛辣寒凉刺激之物,劳逸结合,节制房事及避免重体力劳动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经化瘀汤治疗。方药组成:小茴香10 g,吴茱萸6 g,乳香6 g,没药6 g,当归15 g,川芎9 g,赤芍15 g,蒲黄15 g,五灵脂10 g,干姜10 g,延胡索10 g,茯苓15 g,桂枝6 g,薏苡仁30 g,苍术10 g,巴戟天18 g,桃仁10 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每月6剂,连服4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及超声声像图变化。

2 疗效标准及统计学方法

2.1疗效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1]制订。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部酸胀疼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部酸胀疼痛等症状减轻,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部酸胀疼痛等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有加重。

2.2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85.1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7%,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例]

3.2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说明两组治疗后血液黏稠度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低切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剩余3项指标治疗组较对照组各项数值下降更为明显(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3超声声像图比较

3.3.1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 IU 22和迈瑞DC-7彩色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3.5 MHz,患者充盈膀胱后取仰卧位,按妇科超声常规检查方法行腹部超声检查。于治疗前后每月月经干净的第三到五天行妇科超声检查,记录子宫的长、宽、厚径,宫颈厚度,卵巢大小,盆腔积液最大液平值,附件区囊肿及盆腔炎性包块大小,观察宫体、宫颈、宫旁组织回声,结合彩色多普勒探测附件区是否存在曲张的静脉。参考相关文献[2],子宫长、宽、厚三径之和大于18.0 cm诊断为子宫体积增大,宫颈厚度>3.5 cm或>宫体厚度的3/4诊断为宫颈肥厚,宫颈上下唇回声不均,呈“虫蚀样”低回声诊断为宫颈糜烂。

3.3.2检查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表现

3.3.3数据统计本研究对照组及治疗组共94例,治疗前子宫体积增大9例(9.57%),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大小超过正常标准,呈不同程度均匀性增大(三径之和大于18.0 cm);子宫壁回声不均40例(42.55%),表现为子宫实质回声分布欠均匀,或增强或减弱,但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宫颈肥厚60例(63.83%),表现为宫颈厚度>3.5 cm或>宫体厚度的3/4;宫颈糜烂57例(60.64%),表现为宫颈上下唇回声不均,呈“虫蚀样”低回声;附件区囊肿63例(67.02%),表现为附件区囊性区或一侧或双侧壁薄或稍厚,透声清亮或浑浊;输卵管积液65例(69.15%),表现为宫旁管状无回声区,内透声欠佳,后方有增强效应;盆腔炎性包块71例(75.53%),表现为双附件区大小不等的实性不均质团块或实性与液性相间的混合性团块,形态不规则,部分可见包膜;盆腔积液80例(85.11%),表现为子宫直肠窝深浅不一的液性暗区(约0.8~3.4 cm);宫旁静脉曲张34例(36.17%),表现为附件区可探及走形迂曲、管径扩张的血管,频谱多普勒测得静脉频谱。

4 讨论

4.1病因病机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易引起异位妊娠、不孕、慢性盆腔痛及月经异常等疾病。临床以缓解疼痛、分解粘连为主要治疗目的,抗菌药物常无明显疗效,甚至有许多不良反应[3]。中医古籍无盆腔炎之名,其有关论述散见于“月经不调”、“症瘕”、“不孕症”、“带下病”、“痛经”等病证的记载中。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乃湿、热、毒邪乘虚入侵胞宫,留滞胞中,致气血失和,冲任受损。很多医家认为本病为湿、热、寒、瘀蓄积胞宫胞络,气血运行不畅,日久瘀血内阻而发病,瘀血为其病理核心。因此,治疗多从瘀证立论,治法上均采用以活血化瘀为主线,根据其不同症状加以清热解毒,行气止痛,温经散寒。

4.2本方特点

现代医家治疗本病多采用清热除湿化瘀之法,但部分患者素体虚寒,若长期服用苦寒之品或滥用抗生素易损伤阳气,加之甘肃地处西北,气候寒冷,阴盛阳衰,更易致阴寒内盛,寒凝血瘀,使病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甘肃本地治疗本病宜以温为主,以清为辅。研究表明,中医的血瘀证是一种血液流动性和黏滞性的异常。温经化瘀汤通过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作用,改变血液流动性和黏滞性,进而调节血液“浓、黏、凝、聚”状态,改善局部组织血瘀状态,达到对寒凝血瘀证的治疗作用。本研究中,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考虑温经化瘀汤有着较好的改善局部组织血瘀状态的功能。本方以小茴香、桃仁为君药,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使瘀血祛而新血无伤。吴茱萸、桂枝、乳香、没药、蒲黄、五灵脂、当归、川芎、赤芍、延胡索十药合而为臣,辅助君药增强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之功。茯苓、薏苡仁、巴戟天、干姜为佐使药,辅助君药,湿祛则血脉通利,血行则瘀血自除。全方根据传统医学合理配伍,标本兼顾,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温经化瘀汤全方配伍严谨、针对性强,具活血祛瘀、温经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能使瘀血祛而新血无伤,经脉流通而疼痛自止。

4.3超声特征

慢性盆腔炎主要病理表现为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卵巢炎及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并伴有局部组织充血、水肿,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有学者[4]认为,本病超声声像图多数表现为盆腔积液,宫旁炎性团块及输卵管积水,急性期则多数表现为宫内实质回声分布不均匀、盆腔积液及子宫体积增大。本研究中,94例患者治疗前盆腔积液80例(85.11%),盆腔炎性包块71例(75.53%),输卵管积液65例(69.15%),所占比例大于其他超声表现,与其研究具有一致性。孙安华等[5]研究认为,本病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其超声表现各有不同,部分分型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超声检查有助于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可以对临床诊断提供特异性证据。本研究发现,寒凝血瘀型超声多表现为盆腔积液,盆腔炎性包块,输卵管增厚、积液,附件区囊肿,与其研究相吻合。

4.4综合判断

本研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超声声像图表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超声改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这说明温经化瘀汤对寒凝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确有疗效。综上所述,本研究3个方面的检测结果证明了温经化瘀汤的临床疗效,同时亦证明超声检查能动态观察病情,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能判断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1]王佳楣.补肾疏肝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理论和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

[2]李静,李爱民,李景堂,等.各期盆腔炎的超声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5):694-696.

[3]朱新群,贾殿举,马楠.妇产科感染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4]钟晓红.盆腔炎的超声声像图改变及分析[J].龙岩师专学报,1997,15(3):102-103.

[5]孙安华,凌娜.慢性盆腔炎辨证分型的超声特征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2381-2382.

(*通讯作者:盛丽)

R195

B

1671-1246(2015)20-0154-03

猜你喜欢

温经寒凝盆腔炎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温阳活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效果分析
中医温经推拿手法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与机制探讨
掌心
探析温经祛瘀汤用于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治疗中的效果
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爱情诗页
温经止痛巴布剂对痛经模型小鼠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