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傅东华译本《飘》中的归化译法及其现代意义

2015-10-31崔宜笑

现代语文 2015年8期
关键词:译法归化译本

○崔宜笑

简析傅东华译本《飘》中的归化译法及其现代意义

○崔宜笑

傅东华译本《飘》文字优美,所采取的独特的归化译法十分值得研究探讨。尽管归化译法在现在已非主流,但在傅东华所处时代仍是优先选择。傅东华译本《飘》是从词汇、语气、改写三个方面实施的归化翻译策略,反映出归化译法具有区别于异化译法的优势,文字地道而不生涩,没有“翻译腔”,有助于小说广泛传播、读者阅读方便,现代翻译中可以进行借鉴。

翻译策略 归化译法 异化译法

Gone with the Wind写作于20世纪30年代,描绘了女主人公Scarlet O’Hara由于南北战争而曲折的一生。小说塑造了一个坚强、自立的女性形象,同时也表现了美国南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生活上的巨变。这是一本在世界范围内都影响极大的小说,并被翻拍成电影广为流传。Gone with the Wind第一个中译本由傅东华翻译,本文中称该译本为傅译本,于1940年翻译出版,该译本大量采用当时流行的归化译法,给小说染上了浓重的中国色彩。本文将对归化译法在该书中的运用举例说明,并对傅译本中采取归化译法的原因及优劣进行分析,以期总结出归化译法对当代翻译有帮助的地方。

一、归化译法在傅译本《飘》中的运用

1813年,德国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如是说:“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其《译者的隐身》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将第二种方法称作“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概括而言,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从这个界定来看,异化大致相当于直译,归化大致相当于意译,但异化、归化似乎更加“原则化”,也更便于把握,因此我们就用它们来概括翻译的两种策略。[1]傅译本中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力求便于读者理解,甚至不惜对原文进行大幅度删改,明显是采用归化译法得到的翻译作品。

首先从词汇的层面来看,傅译本中对人名、地名等都进行了改译,使其极富有中国特色。书中主要人名译文如下:

表1:

可见,对于这些人物全名的翻译,傅译本均将其译为典型为姓在前、名在后的中式姓名,并且将姓按音译取一字,名往往是两字,这也符合中国的姓名习惯。而对于书中出现的黑奴的名字,则采取了另外的翻译手法。书中部分黑奴名称如下:

表2:

对黑奴名字的翻译各有不同,但是都统一采取音译,并按照中国传统对仆人的称呼方式进行翻译,以较为顺口、简洁的名字进行称呼。

在地名方面,傅译本借助了一些汉语表地名的词语来体现中国特色,如“屯、坡、村、场、坨”等。部分主要地名举例如下:

表3:

其次,从语气的角度来分析。例如书中第一章中Brent Tarleton和他的黑奴Jeems有两段对话:

(1)原文为:

“Jeems!”

“Suh?”

“You heard what we were talking to Miss Scarlett about?”

“Nawsuh, Mist’Brent! Huccome you think Ah be spyin’on w’ite folks?”

傅译本译为:

“阿金!”

“唔?”

“你听见我们跟郝小姐讲的话吗?”

“不不,少爷,咱黑小子争敢偷听您白少爷讲的话呢?”

(2)原文为:

“Nawsuh, Ah din’notice y’all say anything ter mek her mad.Look ter me lak she sho glad ter see you an’sho had missed you, an’she cheep along happy as a bird,tell‘bout de time y’all got ter talkin’‘bout Mist’Ashley an’Miss Melly Hamilton gittin’ mah’ied.Den she quiet down lak a bird w’en de hawk fly ober.”

傅译本为:

“不,少爷,俺没见什么话叫她动气。她像挺高兴见到您,像惦记您,像小雀儿那么快活,可是后来讲到卫少爷跟韩小姐结亲的事,她就像小雀儿见到头顶有鹞子,勒住嘴啦。”

原文中黑奴由于教育背景、成长环境和地位均与白人不同,因此语言上也有较大差别。这样的差别十分明显并且贯穿全文,是对故事发生时期当地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说非常重要。语气的不同在翻译中很难掌握。在傅译本中,用“俺”“小雀儿”等勾勒出一个活泼的少年形象,成功通过人称、语气、词汇的使用等将这种差别表现了出来。

最后,在翻译的过程中,傅东华先生删去了一些他认为没有必要的内容,例如部分心理描写等,可以看出他并不认为翻译需要字字精确。这种夹叙夹议、边改边译的做法正是归化译法的一大特点。例如在第三十五章中有这么一段:

Hatred of Rhett burned in her heart as she plodded along the slippery way. What a blackguard he was! She hoped they did hang him,so she would never have to face him again, with his know ledge of her disgrace and her humiliation.Of course,he could have gotten the money for her if he’d wanted to get it.Oh,hanging was too good for him! Thank God, he couldn’t see her now, with her clothes soaking wet and her hair straggling and her teeth chattering. How hideous she must look and how he would laugh!

这一段是女主角郝思嘉在面临困境时不得不向狱中的男主角白瑞德借钱却遭到拒绝之后的心理活动。傅译本中将此段删去,本文之后将对删去的理由进行阐述。而在之后的译本中,这段话均得到了保留。

二、选择归化译法的原因及优劣分析

傅东华先生的翻译生涯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中国翻译界,虽然有鲁迅等人倡导翻译的“欧化”,倡导翻译“尽量保存洋气”,但是受白话文尚未发展成熟以及人民群众对西方了解不多等限制,异化翻译的成果往往生硬晦涩,难以被大众接受。但是著名翻译家张谷若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时,大量采用归化译法,采用汉语独有的四字结构,用方言来表达英文的地方方言等等。他翻译的小说语言流畅,带有浓厚的“中国味儿”,受到当时社会各界好评,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归化译法再次占据主导地位。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傅东华先生在翻译时采取归化译法也不足为奇。

同时,对于翻译过程中对原文大刀阔斧的改写,在译序中傅东华先生这样表示:“译这样的书,与译Classics究竟两样,如果一定要字真句确地译,恐怕读起来反要沉闷。即如人名地名,我现在都把它们中国化了,无非要替读者省一点气力。对话方面也力求译得像中国话,有许多幽默的、尖刻的、下流的成语,都用我们自己的成语代替进去,以期阅读时可获如闻其声的效果。还有一些冗长的描写和心理的分析,觉得它跟情节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并且要使读者厌倦的,那我就老实不客气地将它整段删节了。但是这样的地方并不多。总之,我的目的是在求忠实于全书的趣味精神,不在求忠实于一枝一节。”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傅东华先生将Gone with the Wind看作通俗文学,是读者读来娱乐的书,他作为译者的主要目的是能让读者顺利阅读不产生困难。采取归化译法更有利于读者快速熟悉文本,不会有生硬之感。另外,当时中国群众接触西方文化时间并不长,对西方社会生活环境和文化都不了解,傅译本采取的“本土化”更有利于读者阅读。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傅译本文笔清新流畅,毫无舶来之感,一经上市就受到了好评,时至今日仍然作为Gone with the Wind的经典译本流传于世。

但是傅译本的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于西方的社会、文化的了解和当初已大大为不同,不需要将人名、地名等特地中式化。傅译本中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全盘中式在现在看来反而十分别扭。这样的翻译还会导致原文描绘的南北战争时期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难以被读者所了解,有悖作者初衷。其次,傅东华先生采取的“夹叙夹议、边改边译”的方法,删除了大量原文内容,这样的做法既不尊重原著,也不利于读者详细了解作品内容。例如上文中所举的例子,这段心理描写对郝思嘉的形象刻画可谓栩栩如生,把她受挫后愤怒、怨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从侧面对她任性的性格进行了刻画。这段心理描写有助于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郝思嘉这个人物形象。翻译是为了帮助文学作品更好地传播,这样反而会导致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产生障碍,无异于削足适履。

三、归化译法在现代社会的运用

归化法与异化法各有优劣,究竟侧重使用哪种方法进行翻译一直是译界争论的一大热点。在21世纪前,归化译法一直占主导地位。而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翻译界受西方翻译理论启发和影响,加之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译者更倾向于采取能更好传达原著含义、更向作者接近的异化译法。

但是,异化译法有其自身限制,一是受两种语言不同上的限制。拿英文和中文的互译举例,两种语言在语法规则、词组构成、句子结构等多个角度均存在巨大的差别。不经推敲采取异化译法势必会不符合阅读者语言语法规则,造成生硬别扭之感,也就是所谓的“翻译腔”。二是受作者表达方式限制。这点在双关语、俗语、歇后语、诗词等中体现尤为明显。余光中先生曾说过,双声和双关,是译者的一双绝望。原文中所运用的双关语或韵律的使用,往往极难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三是受读者接受程度限制。随着时代、社会环境、受教育背景的不同,读者对于译文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译者首先要根据社会大环境进行翻译策略的选择,其次还要根据目标读者群进行选择。例如,傅译本之所以选择归化译法,原因之一就是考虑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读者对西方社会不了解,全盘照搬难以理解,可见是考虑过读者的接受程度而做出的策略选择。归化译法和异化译法的平衡运用,可以平衡两种翻译策略的不足,取长补短,得到最优结果。因此,笔者认为,即便现在翻译界普遍注重异化译法,译者仍不可忽略归化译法的优势及其重要性。

[1]玛格丽特·米切尔.飘[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

[2]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

[3]王丹阳.《飘》的两个中译本比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4).

[4]徐泉,王婷.析傅东华译《飘》中的归化翻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7,(1).

(崔宜笑 中国药科大学外语系 21119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12YJA740004]。)

注释:

[1]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第40页。

猜你喜欢

译法归化译本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