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在独立思考中拔节成长

2015-10-30赵美美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主动权学会思维

赵美美

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它也是一种生活,是孩子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每个人都希望快快乐乐的生活。但现实中我们却往往在做费力不讨好让学生深感厌倦的事情:教师不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知识需求,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组织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结果,教师深感费心费力,苦口婆心,学生却情绪低落,索然寡味,教学效果寥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要求特别强烈。”作为教师就是要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真正把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激发出来,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

普通的教师总是害怕自己没有把知识讲明白,而那些名师往往是害怕自己把问题讲得太明白,让学生没有了主动权和求知欲。

在于永正老师讲解三年级语文《水上飞机》一课时,在板书完课题以后,于老师并没有急于讲述新课,而是问学生读了题目之后有什么疑问。学生开动脑筋七嘴八舌地讲出自己的疑惑,这既有利于学生最好最快地融入课堂,又激发起学生对课文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讲解“汲水”一词时,于老师也没有急于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通过阅读和思考,自己说出了“汲水”的意义。笔者认为,这种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所得到的答案要比教师单纯讲述上百遍要深刻透彻得多。

林格先生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指出,教育者要做“拉拉队”,不要做“陪跑者”。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和孩子一起跑到他的人生终点,所以,最好的选择是站在看台上,为孩子呐喊助威,起到拉拉队的作用。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往往因为急于求成,学生不会读的帮他读,学生不会写的直接让他们抄写,学生不懂的告诉他答案。在家庭教育里,更是有很多父母在做“陪跑”的工作,陪读、陪学,陪着做作业……有很多家长经常向教师诉苦,很多孩子必须家长死盯着才会专心看书学习;很多孩子不愿自己读书,依赖家长读给自己听;家长盯得紧,孩子的学习就跟上了,一松手就完了……其实,种种情况都是咱们一手造成的。笔者完全能够理解父母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但是这些做法会限制孩子的思维,扼杀孩子学习的自主意识,会无意中使孩子失去一个自主独立成长的机会,不知不觉中使孩子懒于思考。

教育无痕,课堂同样也不能太说教,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听课、复习、纠错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更要培养和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师教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智慧,是求知解惑的智慧,是探索真理的智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感悟就是自我体验、自己思考,进而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提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这说明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教师讲得再好,也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示范,学生并没有进行真正的思维训练。笔者常常想,真正精彩的课堂,学习气氛不一定热烈但一定要深沉,学生不是在文字中走马观花而是在思考中前行,不是在传输别人的思想而一定要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真正精彩的课堂不一定是笑声不断、掌声连连的课堂,但一定能够听得到思想拔节的声音,有思考才会成长。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考的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即质疑。人的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只有大脑积极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读书存在的疑问,大胆质疑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在自主学习方面,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讨论上进行培养。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提倡、鼓励、引导。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从“敢问”到“善问”有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埋怨和批评学生。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可训练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质疑。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课题质疑;从语言的表达形式上质疑;从重点词句中质疑;从文章的思路、表达方式上质疑;从内容的矛盾处质疑;从所配插图质疑……质疑的途径很多,关键是训练学生做到在学习中多读、多思、善思,做到学了问,问了学。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作这方面的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提出问题的方法,而且有助于他们主动地进行学习,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学会了思考,也就学会了质疑,同时也使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学习的快乐,一种成为学习主人的愉悦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

我们常常说:“给学生一杯水,你必须自己拥有一桶水。”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给学生水,学生一定会喝吗?会饶有兴致地喝教师递过来的水吗?笔者认为,我们在给学生水之前,必须让学生拥有喝水的渴望,就是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有求知的欲望。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才会真正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给学生答案之前,不如先教会学生质疑,因为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能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育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人的一生而言,教师的“教”显得太短促了,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才能实现教育“不教”的最高境界。教师如果甘做蜡烛,却没有点燃火苗,当蜡烛被拿走时,学生依然会在黑暗中摸索,把蜡烛点燃,给它燃烧的条件,自然会带来光明。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 257091)

猜你喜欢

主动权学会思维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学会分享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我对初中语文课堂高效率的认识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主动升级、客观分级、有效出击
浅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教师的影响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