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教学四策略
2015-10-30王有福
王有福
“欣赏·评述”是中小学美术教学四大领域之一,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然而“美”有时无从说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传统教法惯用“我来说,你来听”的解说式欣赏,缺乏有效方法解读美术作品,造成“任我老师说它千百遍,你还是无动于衷”,学生读不出作品美在哪里。
教师面对教材中如此大量的作品,该如何选择,如何解读,又该如何一改教师的解说模式,带着学生一起真正把一幅作品看透、读懂,读出“美”味来?我们认为:教师应当创造性地对艺术作品进行处理,呈现美术作品的魅力点、制造作品的矛盾点、寻找作品解读的破解点、激发对作品的共鸣点,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品读作品,读出“美”味来。
一、文化品读,呈现作品的魅力点
每一件美术作品都是文化共性特征和创作者个性表现的集合。例如,青花瓷件件虽然都是不一样的,但都又呈现出青花“高冷”这一共同的文化特征。所以,我们在欣赏教学时,除了要让学生多看,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同时更要让学生看出门道来,就是要找到作品背后的东西——作品的文化特征或是艺术家的艺术风格。
例如:《青铜器》一课,所展示的青铜器的造型各异、纹饰精美、色彩青绿;而《金银器》一课,所展示的金银器同样也是造型各异、纹饰精美、色彩金黄。倘若我们在欣赏时只是将一件件作品逐一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说说造型是怎样的?纹饰是什么内容?色彩是怎样的?那么青铜器和金银器,就会让学生感觉除了颜色有所不同,其他似乎也没什么区别。
显然,青铜器和金银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工艺,所传达的时代特征和美术文化特征也是不一样的。然而,我们欣赏来欣赏去,出现了明明是不一样的两类作品,却说不出美在哪里。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挖掘出这类艺术作品共性的文化特征,欣赏停留在外在形式上,就色彩说色彩,就造型说造型。所以,要挖掘出所有欣赏作品背后共同的文化特征,展开文化品读,有意识地呈现出作品的魅力点,开展基于文化的美术欣赏。
如:《青铜器》其文化特征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厚重。其一,造型之厚重。无论怎样的造型,从整体来说我们可以感受到大部分青铜器器型之厚重,尤其是以后母戊鼎为代表;其二,色彩之厚重。青铜呈现出青绿色,色彩本身传达出一种暗沉、厚重的感觉,其绿色的形成本身同样也是一种历史厚重感的体现;其三,纹饰之厚重。从青铜纹饰来看,纹饰虽然精美,但纹饰的线条多以粗线条为主,造型大胆粗犷,体现一种威严感,这些都传达出一种厚重感。所以,在青铜器欣赏教学时,就要善于挖掘出青铜器“厚重”的这一文化特征,围绕“厚重”的文化灵魂,在图片选择、欣赏体验、问题引导时要呈现出青铜器的厚重魅力。而《金银器》其文化特征和艺术灵魂就是富贵华丽,那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色彩、纹饰、造型上找到金银器华丽之处,并将之呈现出来。
正如《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所以当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不能一件件作品单独进行欣赏,而是要将这些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挖掘作品背后的艺术共性,提炼出反映艺术作品灵魂的关键词,从美术文化入手进行品读,呈现作品的魅力点,真正深入解读作品。
二、替代品读,制造作品的矛盾点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会看到教师为了让学生能理解一些“好词”的妙用,经常用“我们换一个词再读一读,看看哪个更好一些”,从而体会“好词”的妙用,这就是替代品读。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同样可以通过“替代品读”来体会美术作品中的“好词”,感受美术语言的妙用。
通过艺术作品的局部替换,制造作品的“矛盾点”,促使学生思考、感受“为什么没这样画”。例如有教师在教学《格尔尼卡》这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毕加索对于画中的“嘶鸣的马”的语言处理。用局部替换的方法(如图1),制造了“矛盾点”,通过直观的视觉对比冲击,学生更充分地理解了毕加索将“嘶鸣的马”的头向后扭转所表现的痛苦和愤怒的意象美。
图1
欣赏,其本质就是让学生发现不同的美。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使视觉体验更为有效、更加深刻。这种做法一般用于理解某些视觉艺术语言比较合适,如理解有关造型因素中的点、线、面、构图空间等。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不足,经过讨论交流,从而能深刻感悟艺术语言,提高审美能力。
三、重构品读,寻找作品的破解点
重构,就是把作品进行重新分解、构成。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寻找作品欣赏的破解点,通过破解点对作品庖丁解牛,进行重构,构建新的角度去欣赏作品,通过比较能更深刻地感受作品的艺术形式。
如在《奇特的梦》的教学中,欣赏夏加尔的《我和我的村庄》作品时,如何通过作品画面理解画家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呢?怎么感受构图的不平衡和强烈的色彩对比所营造出梦的感觉呢?教师对作品进行了重构,并通过故事的形式,依次出现画中的场景,让重构的画面与原画进行对比。
图2
课件如图2出示夏加尔作品的局部,从自己到村庄、父亲、母亲……
师:夏加尔的梦是对童年和家乡的美好回忆,他把这个平常的梦画成了一幅画。但是他的画却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梦。仔细观察这幅画,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个梦呢?
生:脸的颜色看出来的。生活中的脸是黄色的,而画中的脸是绿色的,那肯定是梦里的脸。
师:嗯!梦中的颜色与生活中是不同的,是梦幻的颜色。那么你在梦中见到过颜色古怪的场景吗?
师:谁还能在画面中看出是梦境。
生:那个人倒着走的,这肯定是梦里的。
师:对,梦中的人和村庄都会倒过来,你在梦里见到过这样的场景吗?
生:见到过的,我梦见自己有时飞起来了。
师:嗯,我们在画中把场景倒过来,这种方法叫倒置,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感觉是梦里的!
……
师:刚才同学们都能看出画家画的是一个梦境。画家夏加尔就是通过夸张的造型、梦幻的色彩、自由的构图等方法给我们营造了一幅美妙的梦的画面。
通过对《我和我的村庄》的重构,还原一个现实的世界,让它和夏加尔的“梦境”进行对比欣赏,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形式,以及作者在对作品艺术处理时融入的艺术思想。
四、诗意品读,产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点
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感悟、领略,产生共鸣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面对作品时产生的感悟和情绪共鸣都是不一样的。很多时候,美术欣赏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少一些解说,多给一些学生感悟的机会。特别是诸如意境等玄妙的情绪,可以通过诗意品读,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以及交互功能的作用,让欣赏成为一门集声音、图像、动画、电影等于一体的视觉理解过程。
如《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课中,教师通过多媒体对《晖光》《筠月》等作品进行放大、缩小、移动等动画处理,并配上舒缓的古筝音乐,同时配有教师深情并茂的诗意朗诵:
《晖光》
在落日的余晖里,
一切慢慢的静了下来,
河塘边的人们踏着晚霞回家了,
荷塘里慢慢升腾起一层水雾,
远远望去荷叶变得模糊起来,
荷花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尤为婀娜……
《筠月》
夜深了,
一切变得安静了,
月光下的荷叶呈现出淡淡的蓝色,
四周安静极了,
远远的能听到细微的蛙声,
感到深夜阵阵凉意……
配合音乐,通过教师的深情朗诵营造出一种诗意般的意境,可以快速地带着学生走进作品,感受作品的意境,产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得到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效果。
总而言之,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欣赏教学的方法,欣赏还是学生的欣赏,教师最终要把欣赏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获得视觉上的愉悦,由表及里地感受艺术品的丰富内涵,体验到作品中体现的情绪和思想感情,从而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和文化特征,提高对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唤起创造美的意念。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第一小学 3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