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方高校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现状与改革
2015-10-30吴俊,刘玉
吴 俊,刘 玉
(惠州学院体育系,广东惠州 516007)
在世界多数国家,大学生是发展高水平竞技体育、创造奥林匹克竞技文化的主力[1].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是教育青年,而高校大学生正是青少年的主体,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奥林匹克教育,有利于培养具有体育信仰、有着终身体育观念和高尚道德的人才.广东地方高校体育设施较为匮乏,城市举办大型国际比赛的机会较少,大学生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渠道也相对较窄.以广东地方高校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现状为切入点,探究存在的问题与思路,对于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与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东地方高校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惠州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学院、肇庆学院和嘉应学院五所地方高校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根据研究命题,通过中国知网精确搜索“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文献14篇,阅读熊斗寅、任海等专家文献40余篇,并通过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北京市奥林匹克教育网等了解有关奥林匹克教育前沿信息,为文章的书写奠定基础.
1.2.2 访谈法
对所调研学校部分体育学专家及大学生进行走访和电话访谈,充分了解目前广东省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现状及矛盾,为研究指明方向.
1.2.3 问卷调查法
(1)问卷效度检验.问卷按照体育科研方法的要求设计,内容涉及到课程开设、锻炼氛围、宣传途径和传播渠道等方面.随后将问卷呈给10 位体育学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2)问卷发放与回收.鉴于客观条件限制,问卷发放采取课题组实际发放与委托发放两种形式;实际发放是课题组利用周末进入学校随机发放与回收,委托发放主要是委托个别调研学校教师或朋友随堂发放与回收.调查对象选择全体学生,不分体育与非体育专业.每校发放90份,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6份,其中有效问卷408份,回收有效率95.8%.
1.2.4 数理统计与分析
运用SPSS13.0、EXCEL等手段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为研究提供依据.
表1 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统计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东地方高校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现状
2.1.1 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体系的基本认知
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是教育,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开展是以体育运动为前提的,对奥林匹克知识体系的了解与认知是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来源.
表2 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回答正确率排序情况(N=408)
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西方,奥林匹克教育同样在西方国家起步、重视并逐步向全世界推广,受传统文化影响,广东地方高校大学生通过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国际大型赛事进行宣传教育的机会很少,对奥运知识体系的了解程度较为片面.
根据表2中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体系的回答情况呈现3种姿态:(1)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了解较为生疏和懵懂,头脑中没有明晰的概念;(2)对奥林匹克知识的认知呈现潮流化和前沿化趋势,对基本知识较为陌生,这可能与接触奥林匹克教育的时间较晚、学习机会较少有关;(3)明星效应与科技信息化的传播组合彰显力量.在回答情况表中,排在前十名的几乎都属于“前沿信息”一类的,而在“基本知识”类别中,只有“北京奥运会是哪一年”这一选项所占比例为65.9%,排名第6,其余排名较靠后,说明大学生对明星效应、潮流文化比较感兴趣,对一般性知识的了解远远不够,缺乏针对性学习.
2.1.2 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知识课程的开设
奥林匹克理论基础和课程设置是大学生接触、了解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手段.奥林匹克运动在发展脉络中诠释了奥林匹克“追求和平、公平竞争和教育青年”的核心意义,而文化、教育和体育运动的结合完善了奥林匹克教育的整体.就如熊斗寅教授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文化+教育.就是说明单纯的体育绝不是奥林匹克运动,只有体育和文化与教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才算是奥林匹克运动[2].大学生认识奥林匹克运动主要通过观看奥运会、竞技比赛等途径,也存在只有奥运会和国际大赛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误区.造成这一误区有两点原因:第一,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3];第二,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内涵较为生疏,奥林匹克运动不仅包括一般体育运动、锻炼活动,还包括体育文化、道德等教育活动,运动只是载体之一而已.
根据表3 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体育史”这门课程,一般体育专业学生都开设这门课程,多作为选修课形式.作为相关学科教师,表3所列课程中惠州学院除“奥林匹克运动”这门课程外,其余都有开设,多以选修课形式针对体育专业设置;如“奥林匹克文化与激情奥运”这门课程是专门针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于2011-2012(1)学期——2012-2013 (2) 共4个学期,288 学时,456名学生参与选课与学习;授课内容与形式采用基础脉络、体育比赛录像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在其中穿插《我们的奥林匹克》大型纪录片的观看.此外,从调查中得知,很多学生认为学校并未专门针对非体育专业设立“奥林匹克教育”相关课程,对奥林匹克教育内容不了解.
2.1.3 奥林匹克运动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积极开展体育竞赛、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是大学生自觉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关键.
表4显示,选择“经常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人数为0,而选择“不清楚”选项的排在第一位,所占百分比为35.1%,可以看出,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很少开展或宣传力度较小.选择“曾经开展过”的为109人,所占比例为26.7%,这可能与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广东省第十三届省运会志愿活动以及部分城市体育竞赛活动有关.以学校为单位,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确较少,如排在第二位的“从未开展”的比例为28.2%.
2.1.4 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传播途径
针对以前很多学者在调查结果中提出大学生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电视,笔者提出不同的意见,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传播途径如表5 所示.在当今科技信息愈加发达的趋势下,互联网成为了高校大学生的第一接触媒介,从衣食住行到精神文化活动,网络成为了大学生共同的交流渠道,何况很多学生宿舍没有电视.三星、苹果手机的更新换代,3G、4G 网络的日趋普及使手机互联网成为绝对的领航者.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手机互联网,所占比例为84.8%,排在最后一位的是报纸,现代大学生很少有看报纸的习惯,网络电视、新闻等信息渠道成为大学生接受奥林匹克教育最为直接的手段.
表3 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知识课程的开设情况(N=408)
表4 奥林匹克运动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N=408)
2.1.5 大学生运动健康与自觉接受奥林匹克教育情况
根据调查发现,缺乏体育运动和体育信仰,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也许是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自觉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主动性不够.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要打破长期以来以体质教育和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指导思想,倡导高校体育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和个性发展等指导思想[4].目前来说,国家大力提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以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问题同样较为严峻.大学生体质下降、对奥林匹克运动知识的匮乏、学校教学学时减少、对课程缺乏重视等现象,都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的开展.针对广东地方院校大学生来说,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参与体育运动只为拿学分的行为比比皆是.实际上,奥林匹克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大学生只有通过参与运动、热爱运动和感受运动文化,形成自身体育信仰,才能自觉接受奥林匹克教育.
表5 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传播途径(N=408)
2.2 广东地方高校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改革思路
2.2.1 强化大学生奥林匹克基本知识体系认知教育
当前,对于大学生来说,提及奥运会可能会了解一些,但提及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教育”等,相信很多人根本无法回答;因此,开展奥林匹克教育首先应该让大学生了解奥林匹克教育的基本知识体系.奥林匹克教育属于教育的一部分,贯穿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始终,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是对奥林匹克主义的传播.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提到:“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5].因此,奥林匹克教育以体育运动为载体,将运动、文化和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参与者的身心健康、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培养具有体育公共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
提倡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应在各相关学科融入奥林匹克基本知识、内容及发展概况的普及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和体育宣传活动等渠道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懂得什么是“奥林匹克教育”、“奥林匹克教育”有什么意义等基本内涵.之后,再结合流行体育文化,让学生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最新资讯及明星活动,从而完善个人知识结构体系,真正认同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2.2.2 完善课程建设,合理调度学时安排
对于大学校园来说,课程与课堂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开展固有的园地.奥林匹克教育对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谋求个人与社会健全发展上也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对于担负教育使命的高校来说,重视和加强奥林匹克教育便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6].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掌握奥运基础知识、项目特征、竞赛规则、竞赛礼仪和运动常识等,但这需要学时作保障,因为学时是课程建设和教学得以实现的保障,也是奥林匹克教育得以传播的基础.针对地方院校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加强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文化等课程的学时安排,有助于体育专业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体育人.目前,针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开设《奥林匹克教育》公共体育必修课的可能性较小,但可以适度调控学时安排,在教育部规定大学生完成144学时课堂教学的范围内,每学期合理安排2学时的运动知识、竞赛规则和竞赛文化学习,并把奥林匹克教育贯穿于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这样能够促进地方高校大学生奥林匹克知识体系不断完善,接受奥林匹克教育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2.2.3 积极开展志愿者和地域性赛事教育活动
客观来说,广东地方高校与广州、深圳市内诸多大学相比,在经济实力、信息交流和区域优势等方面差异显著,地方高校接触世界大赛及国内高水平竞技比赛的机会较少,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学习较为滞后,志愿者活动不多;与此同时,竞赛活动的短缺,使大学生在全民健身活动、民间协会组织活动中的角色难以定位,亲身感受并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奥林匹克教育氛围难以构建.
作为地方高校,一方面可以设立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主题,以赛促教,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校性体育竞赛活动,使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和文化传播氛围中来.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者的机会不多,通过参与各级别地域性的赛事活动,如各所在市的传统比赛、竞技比赛或友谊赛等,派出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在第一线能更为直接感悟奥林匹克运动所带来的魅力.
2.2.4 加强微信平台传播,推广体育明星效应
随着手机互联网功能的日趋革新,手机成为了全能工具,而微信也变成大学生群体中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沟通渠道,购物、日常生活、交友、运动无处不在,“扫一扫”成为时尚的代言词.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开展应该与时俱进,与电视、广播等传统方式相比,微信平台的转发与宣传功能能够使课堂内容、奥运知识与最新资讯快速传播到每名大学生中间,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也可用于赛事宣传及志愿活动召集.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中的潮流力量,容易接受新文化、新信息,明星效应在奥林匹克知识教育中具有榜样作用.如2014南京青奥会上,国际奥委会先后任命“撑杆跳女皇”伊辛巴耶娃、“篮球巨人”姚明等担任南京青奥会大使,并参加很多青奥活动,能够激励青少年运动员与公众和同龄人一起分享他们在青奥会上所收获的技能和价值观[7].作为地方院校通过邀请不同运动项目的体育明星定期开展校园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分享自身经历与成功经验,让大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快乐、遵守规则和团队精神,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塑造具有公共体育精神的“大爱”之人.
2.2.5 倡导大学生运动参与,塑造自身体育信仰
根据访谈发现,在地方院校中很多大学生排斥体育运动,尤其女生对运动缺乏正确认识、对奥林匹克教育漠不关心,大一、大二学生比较关注一些“跑男”、“我是歌手”等娱乐节目,包括很多社团活动也倾向于娱乐、音乐和艺术方面;大三、大四学生多以兼职、就业实习等实用活动为主,除每年一度的校运会、篮球联赛外,参与其它体育活动的机会较少.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与缺乏运动和竞赛活动不无相关,怕受伤、危险性大使很多大学生远离体育运动.在体育课中,应回归自然,重新把体操、铅球、铁饼等力量性项目引入,开展足球等剧烈性对抗活动;只有对抗、流汗与困难才能使同学们身体力行,感受奥林匹克运动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中所带来的挑战与荣耀感.当然,体育课除运动技能外,还要传授奥运项目的种类及规则等基本知识,普及项目教育与道德修养,培养出不仅懂运动、爱运动、并有较高修养的体育专业人才.
体育信仰是大学生要把体育运动作为一项事业来完成,怀挚爱、敬畏之心参与并最终融入于生活,因为教育本属于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身体训练、道德教育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把运动场上的团队精神和意志品质带到生活中去,这将是人生的胜利.奥林匹克教育的方式呈多样化,“参与比获胜更重要”的深厚蕴意表达出奥林匹克教育不仅仅只有比赛,观看比赛、参与奥林匹克活动也属教育的一部分.顾拜旦在1908年一次讲话中认为:“任何研究过古代奥运会的人都知道古奥运会最光辉之处在于它的两条原则:美和尊严[8].”古希腊教育希望培养出具有“哲学家的头脑和运动员的身手”的人才,健硕的身材作为受教育程度高低的评价标准,是一种艺术美的表现.如果大学生能够建立自己的体育信仰并融入于生活,为目标而努力的志向将会塑造出完整的生命,影响其一生.
3 结束语
目前,广东地方高校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不容乐观,需要在奥林匹克运动相关知识体系认知、课程设置和竞赛活动开展等方面做出改变.长远来看,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开展,如果仅靠自觉和宣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还需结合阳光体育运动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制度性手段,积极开展教育活动,营造健身氛围,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融入进来.
[1]卢元镇.奥林匹克运动与当代高等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4):5.
[2]熊斗寅.论奥林匹克教育[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1):1-2.
[3]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价值[J].教育科学研究,2006(12):15.
[4]揣佳凡,王红光.奥林匹克运动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4):60.
[5]郭瑞华,郭建松.北京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6,25(3):34.
[6]刘莉,丁争和.普通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21(6):89.
[7]成雅.指南篇:4 位国际体育明星担任南京青奥会大师[EB/OL].(2014-08-14)http://www.njdaily.cn/2014/0814/916173.shtml..
[8]熊斗寅.论奥林匹克运动[J].体育文化导刊,200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