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的核心功能与基本特征
2015-10-29姜瑛俐
姜瑛俐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经过探究获得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探究性教学一般要经历“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处理与解释资料——问题解决”这几个阶段。
在教研时,常听老师说,让学生做习题就是在进行探究性教学,讲解推导公式也是在进行探究性教学。其实,按照探究性教学的定义,这些并不是探究性教学,但他们为什么却认为是在实施探究性教学呢?这与教师没有理解和掌握“探究性教学”的核心功能及基本特征有关。
探究性教学的核心功能是让学生自主、独立地经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知、理解或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索与创新精神。正是因为探究性教学具有特有的核心功能,才成为课改倡导的一种教学类型,以期通过实施探究性教学,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目的。
探究教学不论以什么形态、在什么学科出现,都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就是学生能在经历和体验探究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学生能自主或独立地经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主动获得认知、态度、情感和能力的发展。教学中,如果学生有体验但不是自主的体验,不能说是探究教学;如果有知识的获得,但没有方法的学习和知识的自主建构,也不能说是探究教学。
例如,在测定Na2SO3纯度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用桌上的化学仪器如何测量上述各量?2.为了测量结果准确,B中溶液应采用_____?3.加入硫酸还是盐酸制取SO2?4.如何改进实验,减小烧瓶中滴加硫酸而引起的误差?
学生虽然按照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一步步进行了思考和操作,但学生是被这些问题牵着完成一个个被动学习的过程,所以这个教学仍然不能说是探究教学。如果教师首先提出“测定Na2SO3的纯度,你能想出几种方案?哪种方案最佳?”再提供有关测定Na2SO3纯度的一般操作建议资料或各种实验案例,供学生自己去尝试和学习,并开展检测方案的设计探究。这样的开放性问题就能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这样的教学就是探究教学。
第二,问题情境与资源的开放性。教师提供一定的实验条件或必要的资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去实验或者查阅整理分析资料,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提出某些假设,探究的问题不一定只有唯一答案,学生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分析研究,学生有较大的思考和探索空间。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包括教师帮助学生拟定合理的研究步骤,选择恰当的方法,开放性的探究问题,以及大量的本地、本校、本班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与问题有关的探究资源,并让学生自主安排活动方式、活动内容,给学生以自由创造的空间。
很多老师在组织探究教学时,因为没有提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而是通过提出一个又一个封闭性的问题来牵着学生走,结果探究教学成了一问一答教学。
如,在高中物理“探究平抛运动规律”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大家猜想平抛运动可以如何分解?理由是什么?”的问题,点学生回答。然后提出“大家猜想在竖直方向下可能是什么运动?理由是什么?”的问题。接着教师开始演示将两球从同一高度让其分别做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的实验,并提出“你看到听到了什么?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等,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的结论。学生再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此高度做一次实验就能说明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吗”做几次不同高度的实验来验证猜想。这节课就因为老师采取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思考回答一个问题,而使学生学习没有自主性,不能自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不能自主建构知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不能获得很好地发展。学生只有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的潜能才会被发掘,教师只是起到一个组织者的角色,来指导、规范学生的探索过程,而不是牵着学生的思维走。
第三,探究性。指有体现培养探究能力的三维教学目标,有适宜探究的问题和任务,有充足的探究资源,还有体现探究性的实施过程,学生能根据教师提出的总任务或总问题及资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论。
如某教师在讲解小学二年级“找规律”一课时,根据课本练习题提出了适宜学生探究的探究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数学“集合圈”概念和集合思想。该教师根据书上的这样一道习题:根据规律继续画。教师在学生们已经看出这些图形和字母排列的规律后,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想一个简单的办法表示出是谁在重复,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再和小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在经过充分的交流汇报后,老师小结:你们真是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表示的方法,一般我们习惯用“集合圈”表示。这样一画,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图形在重复出现。紧接着,教师提出了探究问题和任务“谁再重复,在纸上画一画、说一说”。该任务要求学生亲自观察和思考,既动手又动脑,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分类、假设、预测、推理等能力。由此可见,适宜的探究问题和任务,使得探究教学适合各年龄阶段、各能力水平的学生。这也说明,学生只要参与了操作性的学习活动,并有适宜的探究的问题和充足的探究时间,就会运用一定的探究方法,就能保证探究的效果。学生只有亲历这种“发现”的过程,才能拥有探究的经历,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探究教学的探究性不仅表现在有探究性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探究问题和任务,还表现在探究内容具有探究性。在现行的中小学教育内容中,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进行探究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兴趣,引发学生广泛获取信息的行为,引发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不同观点的行为的内容,才是适合进行探究教学的内容,也是能够提出适宜探究的内容。因此,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探究内容和资源,应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即材料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具有可操作性、结构性、启发性,能引发想象、类比与推导,能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架起桥梁,能让学生在表象中抽出本质的东西,有利于思维的正向迁移。探究内容和资源最好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的、一知半解的素材,并具有问题情境性、生活情境性和趣味性。有了这样的探究内容和资源,学生就有了探究的可能和凭借,也有了探究的兴趣,学生就会进入自主探究的境地。
适合学生在课堂开展探究的任务类型一般有:现象的观察比较、数据整理与分析、文献材料分析、观点和规律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任务。这些任务便于教师提供比较丰富的资源,能让学生有较大的探索空间,能使学生很快地借助教师提供的资源和帮助,提出自己能解决的小探究问题。由于学生只有在自己提出问题,并研究自己的问题时,才更易产生真正的探究。所以,这些类型的探究任务能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不断尝试和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直到解决整个大问题完成探究任务,还能促进学生与探究能力有关的素养的提升。
第四,合作性。在有限的探究教学时间内,学生需要与同伴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教师交给的探究任务。由于已有经验、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也会各不相同。合作能让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差异互补,这种差异会带来思维的碰撞和启发,能让学生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当然,探究教学的真正实施,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或信息收集技能的水平。许多探究教学失败的原因就是学生这两方面的技能薄弱,导致证据收集环节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或者因操作技能缺失导致获得的证据无效,需要重新收集证据,占用了较多的课堂时间,使探究教学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让教师误以为探究教学是低效的教学。另外,也需要考虑是不是保证了学生在讨论交流和收集证据过程中不缺失目的,不缺失规范。这两者的缺失,会产生很多无效的行为,从而降低讨论和收集证据的效率,也会导致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使探究教学不能高效地进行,也会使教师误以为探究教学是低效的。
(作者单位: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 严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