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015-10-29贺环
贺环
《工程问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内容。笔者以本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三五”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前置学习
“前置学习”的内容《导学练案》中已有预设,目的是让学生预先知道学习的困惑点、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探究。
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一般不直接指明,解题时要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这是工程问题的基本特征,也是教学难点。
前置学习中,教师设计了两道整数工程练习题,目的是唤醒学生对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记忆。此外,还设计了一道与新课衔接的推理题:一项任务,张师傅单独完成需10天,王师傅单独完成需8天,张师傅每天完成这项任务的几分之几?王师傅每天完成这项任务的几分之几?两队合做,每天完成这项任务的几分之几?这道题承前启后,是新旧知识间的桥梁。
二、学习目标
这是新课开始的环节,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导入新课;二是出示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本节课采用了问题激疑法。新课伊始,教师问学生:“要修一段路,现有甲、乙两个工程队,甲队单独修12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8天完成。如果你是某工程队的总经理,你认为怎样用最短的时间把这段路修完?最短要几天?”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两队合做的工程问题。”
《导学练案》中预设了三条学习目标:一是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掌握其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二是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培养迁移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让学生把前两条默读一遍,目的是明了学习内容,使学习探究有的放矢。
三、学习探究
学习探究是新授课的主体。为了有效地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导学练案》中设计了两项探究活动。
探究一: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答方法。
1.独立思考。教师出示例7的情境图:一条道路,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二队单独修18天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学生读题后,教师出示了两个问题:第一,你从情境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第二,这道题与“前置学习”第1题有什么不同?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不难,学生都能准确地找到已知(未知)条件,所以,教师把交流的重点放到第二个问题上。缺少工作总量怎么办?假设一个工作总量,假设成多少?教师提出问题后,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寻找解决办法。经过短暂的沉默,一名学生说:“如果把工作总量假设成12和18的公倍数108,就和原来的题一样了。”一花引得百花开,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假设成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36,计算更简单。”“12和18的公倍数太多了,不如用一个字母[a]来代替。”“把工作总量假设为单位‘1,更简单。”
2.合作探究。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交流,然后展示此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算式。
“我是‘太阳部落组的代表,我们组把工作总量假设成108,这样就可以算出一队每天修(108÷12)千米,二队每天修(108÷18)千米;接着就可以知道两队合修,每天能修(108÷12+108÷18)千米;最后用工作总量108除以两队每天合修的(108÷12+108÷18)千米数,就能求出合修需要的天数。”
“我是二组的代表,我们组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先算出一队每天修这条道路的[112],二队每天修这条道路的[118];接着算两队合修,每天修这条道路的[112+118]=[536];最后用工作总量“1”除以两队合修的工作效率,即效率和[536],就得到合修的工作时间,也就是合修需要多少天?”
教师结合各小组代表的汇报,将结果写在黑板上:[108÷(10812+10818)=7.2](天),[36÷3612+3618=7.2](天),[a÷(a12+a18)=7.2](天),[1÷(112+118)=7.2](天)。
学生的智慧真的不能低估!他们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突破了一个个难点,从多角度找到了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这样的学习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
探究二:验证解题思路,梳理解题策略。
1.优化归纳。当解答问题的方法多样化时,必须进行优化。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各种解法,并思考:①比较上述各种解答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②你喜欢哪种方法?怎样才能知道这个解决方法是否正确?
各小组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始交流,然后集体展示。针对第一个问题,“金鹰翱翔”组抢先发言:“不论把工作总量假设成多少,结果都是7.2天,因为一队、二队单独做的时间没变,所以合做时间就不会变。”“雏鹰高飞”组不甘示弱:“无论这条道路有多长,一队每天总是修总长的[112],二队每天总是修总长的[118],因此,合修的工作效率不变。合修的工作效率是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合修的工作时间就是合修效率的倒数。”学生能做出这样的表述,说明他们真正理解了工程问题的关系和特点。
第二个问题,学生的意见并不统一,经过反复比较,大部分学生倾向于把道路长假设成“1”,因为这样思考和解答都很简便。
2.我会应用。这个环节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巩固练习,二是当堂小结。巩固练习时,教师安排学生完成教材“做一做”中的相关练习题,目的是了解成绩居于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小结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工程问题有哪些特点?学生通过总结,进一步理清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四、自我测评
《导学练案》在“自我测评”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了一组习题,以检测课时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全部做完,也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层次的测试题进行练习。学生做完后,一般宜采用当堂面批的方式进行批改。考虑到时间关系,教师也可以发挥兵教兵、兵带兵的优势,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协助批改。
五、应用拓展
“工程问题”在生活中运用很广泛,因此,教师设计了几道生活运用类的题目。如:①有一批布,如果只做西服的上衣可做20件,只做西服的裤子可做30条,请你算一算,这批布可以做几套这样的西服?你还能想到类似的问题吗?②单独打一份稿件,小李5小时可以打完,小王6小时可以打完。现在小李先打2小时,剩下的由小王单独打,小王还需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这个环节渗透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的思想,努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会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价值。
【互动链接】
“三五”模式推行之初,在一次教研会上,我让老师们围绕《导学练案》和“五步导学”使用中的问题谈谈意见或建议。“每节课都完不成教学任务,影响了考试成绩怎么办?”“展示,展示,全是学生展示,还要老师干什么?”老师们纷纷吐槽。
如何突破这些难点呢?会后,我与教研组长李老师商讨。“试试微课题研究吧!”李老师提议。于是,学校成立了“三五”模式微课题研究小组,大家分头承担“前置学习”“学习探究”等某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们运用“三五”模式越来越熟练。学校适时组织开展了“三五”模式展示课活动。课堂上,孩子们高举的小手、绽放的笑脸、激烈的争辩让人倍感欣喜;老师呢,站在教室一角,欣赏着孩子们的表现,时不时地点评两句,引导一下。“原来数学课可以这样上!”大家眼前一亮,“相信学生,相信自己,我一定也能做到!”
就这样,课改之花在实小的土壤里次第绽放。
(十堰市郧阳区实验小学 王 莉)
过关、晋星……教改让王林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郧阳区十大名师。
2012年,茶店镇中心学校推行“教改过关四挂钩”制度(与教学岗位准入挂钩,与评先表模挂钩,与职称评审、岗位设置挂钩,与年度考核挂钩),要求全镇教师人人讲“三五”模式入门课、过关课。
2014年,茶店镇被区教育局确定为教改实验区后,中心学校在“教改过关”的基础上又推出“晋星升级”制度。评选出的一星级、二星级教师,在评优表模、职称评审、岗位设置上赋予不同的分值。同时,学校还要求老师做到“五不准”,即:不准没有“二次生成”就进课堂上课;不准一问一答式教学;不准长时间让学生面对黑板;不准直接点名回答问题;不准说废话、多说话。
环环相扣的措施,让茶店镇中心学校在教改的路上越走越远。
(十堰市郧阳区茶店中心学校 曾 永)
(作者单位:十堰市郧阳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