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复习为知识“升级”

2015-10-29张荣贤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一氧化碳基础知识二氧化碳

张荣贤

化学的特点是知识点多、内容分散,学生学会了新知识,忘了旧知识的现象普遍存在。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通过经常复习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使知识不断“升级”。

一、打牢基础知识的“底座”

“做”——让学生把过去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默写的方式总结在导学提纲上,目的是让这些知识点在学生的记忆中保留更长的时间,让学生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

“学”——不会做的基础知识就要通过“学”而获得。学的方式有,查找教科书、课堂笔记或其他资料中相关的知识,无法查找的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时,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辩论,最后形成共识,以便补充各自知识的漏洞。

“问”——学生在“做、学”的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发问,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选一名发言人,把本小组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也可以由学生独立发问,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回答,学生不能解决的则由教师解答。

二、构建知识网络

1.通过发散思维增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知识模块的复习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质凝、讨论,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网络建构(如下图),使学生在建构知识网络的过程中知道为什么要学、怎样学,还知道了这些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达到知识由“多”到“少”的升华。

2.通过类比思维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复习“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后,可以把这一知识点延伸为:CO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单质和二氧化碳。这样一来,学生还可以根据这一知识点,方便地写出:氧化铁与一氧化碳的反应、氧化亚铁与一氧化碳的反应、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的反应等。这样做不仅知识链得以延长,还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典型例题引路,升级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明白这些综合性的例题是由哪些基础知识组成的,是通过什么方式紧密相连的,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例:含有相等质量氧元素的CO和CO[2]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多少?

分析:根据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此计算题中到底用到哪些数,要看下面的两个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CO(整体)C(部分1)O(部分2)]

(2)CO2[(整体)C(部分1)O(部分2)]

在这两个体系中,根据“整体的质量=部分的质量÷部分占整体的质量分数”这一关系,只要知道了体系中氧元素的质量,整体的质量自然可以求得;而题目中仅已知两种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可以把氧元素的质量看作单位“1”或设它为M等。则有:[一氧化碳的质量二氧化碳的质量=一氧化碳中氧的质量÷一氧化碳中氧的质量分数二氧化碳中氧的质量÷二氧化碳中氧的质量分数=1÷1628×100%1÷3244×100%=14:11]

思路打开后,不同的学生还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例如,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根据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两种化学物质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列二元一次方程:

X×(16/28×100%)=Y×(32/44×100%)

[XY=32/44×100%16/28×100%]=14:11

(作者单位:枣阳市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 林云志

猜你喜欢

一氧化碳基础知识二氧化碳
煤气中毒后应该怎么办?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清律的基础知识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高压一氧化碳压缩机气阀及控制系统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