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社会热点问题”的有效复习策略
2015-10-29徐晶晶
徐晶晶
高考地理中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指以社会热点为背景,以区域为载体,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解释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社会关注度高、问题情境创设新颖、考查范围广是时事热点问题的主要特征,以近几年的浙江高考地理试题为例,2014年考查丝绸之路经济带、荷兰退耕还海工程;2013年考查雾霾天气、我国东部沿海出现的“用工荒”、国务院批复舟山海洋经济新区;2012年考查热点为德班气候变化大会、泰国洪涝灾害、胜利油田“海油陆采”等。
因此,如何在二轮专题复习中提高“社会热点问题”复习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新颖的问题情境背景下,完善答题思路,构建知识框架,提高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值得我们思考。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以“为最美天空——雾霾的那些事儿”一课为例,通过“三问”雾霾、“探访重霾区”等教学环节的设置,较好地串联起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储备,使学生掌握区域问题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生活引入——走进“穹顶之下”
(一)发现身边的雾霾
2013年,在一次主题为“寻找最美天空”的手机公益摄影活动中,全国各地的手机用户拍摄当时他们头顶的天空,组成了中国首张PM2.5地图(见图1),该图直观地显示出不同地区天空的污染程度。时值绍兴早春,天朗气清,笔者指导学生利用手机中的“污染地图”软件,查看当日家乡的空气污染指数和PM2.5浓度(见图2),并请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见图3和图4),展示绍兴人在“穹顶之下”的生活现状。通过此教学环节的设置,促使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从“让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提升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观察、记录和交流,使学生获得最真切的情感体验。
(二)回首高考,回归理论
列举近几年来各省市地理高考关于“雾霾”的考查内容和方式,如2012年上海卷以综合题形式考查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形成的气象因素、影响及防治措施;2013年浙江卷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2014年安徽卷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雾霾的分布特征、形成季节差异的原因……同样,2015年浙江高考考试说明将“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作为必考考点之一。
通过列举近年来关于“雾霾”的高考试题,使学生了解高考关于雾霾热点问题的考查动态和方向,明确目标,在考试时有的放矢。
二、原理探究——“三问”雾霾
近年来,到处有雾霾,我们不仅要追问,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办?
笔者以2012年上海高考试题为例,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对“三问”雾霾的思考。
材料1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 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材料2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1. 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
2. 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
3. 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 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
笔者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出发,进一步建立了区域环境问题答题的思维导图(见图5),使学生掌握区域环境问题的答题方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三、实例引用——探访重霾区
(一)华北从“风水宝地”到“十面霾伏”
这部分教学环节中,笔者向学生课件展示了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制作的2001~2006年间全球空气污染形势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的华北、华东地区,特别是华北,是中国的重霾区,正所谓“华北是中国雾霾的缩影”(图6)。笔者在准备这部分教学资料时,参照《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第2期《北京湾、河北湾:谁把中国的“风水宝地”玩砸了》一文,将学生“带领”到华北地区,感受华北地区的空气污染状况。此外,2014年安徽高考地理也以华北地区作为切入点,考查雾霾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季节差异的原因。考虑到学生在之前的教学环节中已有相应的理论铺垫,因此笔者将高考题进行了适当改编,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强化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注重语言的规范表达。
2014年安徽卷改编: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图7表示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
问题设置: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
(二)情感升华——不在“雾霾”在“心霾”
再次打开手机“污染地图”软件,华北地区的污染超标企业密集地分布在东部大地上(图8),《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第2期《河北钢铁产业》刊出一张2014年河北唐山钢铁厂在夜间排放污染物(图9)。时值召开全国两会期间,“雾霾”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议题之一,白岩松说“生命,在于一呼一吸之间”,也有代表说“不怕‘雾霾,怕人的‘心霾”。研究河北的产业结构发现,钢铁、水泥等对环境破坏大的产业恰恰是河北的支柱产业,河北的钢铁产量连续12年中国第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河北的钢铁产业撑起中国工业的脊梁,同时也成为吞噬华北蓝天的巨兽。endprint
2014年11月APEC峰会在北京举行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优的水平,称为“APEC蓝”,笔者通过引用习近平“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为愿景,提升学生的情感,增强爱自然、爱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社会热点问题”的教学策略
(一)“社会热点问题”选取时应注重地理味强、体现学科特色的事件
“社会热点问题”在具有时代性的同时,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的天然素材,体现学科特色,促使学生能独立思考热点事件背后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发生发展过程。热点事件日日常新,纷繁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在二轮专题复习时应进行细心挑选,选取典型性的,有思考价值的,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社会热点问题。
(二)优化“社会热点问题”的复习模式
社会热点问题的复习并非只是用课件简单罗列当年的热点新闻事件,更可以以某一社会热点事件作为主题情境,向学生展示其背景、形成原因、发生发展过程、问题及解决措施。以本节课为例,将雾霾作为主题情境,通过生活导入、原理剖析、实践应用、情感回归等教学环节的设置,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网络,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需审时度势,研读考纲,立足高考,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注重逻辑性,讲练结合,真正达到高考二轮复习的要求。其他社会热点问题的教学也可参照图10的教学环节设置。
(三)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呼唤情感意识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应多关注国际国内热点问题,拓宽学科知识的视野,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向。培养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搜集材料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交流的能力。在高三二轮复习课中,要走出“题海战术”“满堂灌”等枯燥的授课方式误区,通过热点问题的透析,重新呼唤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