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示范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2015-10-29侯俊芳胡如祥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院校教育院校体系

侯俊芳,胡如祥

1.2.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在2011年发布的全国高职教育质量报告中明确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重点,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充分体现出新一轮高职教育政策导向的变化。与以往的中长期规划相比,此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十九届教师节慰问信中也提到“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需要质量评价与监测,二者是推进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的有力手段。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外部评价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差异化,将是未来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发展方向。

一、基本认识

研究“后示范期”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方法,需明确基本认识要点:

1.后示范时期。2010年国家高职教育示范校建设项目验收完毕,2015年国家高职教育骨干校建设项目验收完毕。至此,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后示范”建设期。在这个时期如何固化高职院校已经取得的建设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突出这个时期的特点和要求,调整原有部分指标的权重,并加入新的指标内容,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国家产业升级同步,是每所高职院校当今的任务。这里要研究的质量标准将更加关注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并由此确定层级指标和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指标的建立,引领高职教育的发展,并通过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为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和实操的依据。

2.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对于某一客体是否能够满足特定主体需要及其程度所作出的肯定性价值判断。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是指对高职院校提供的教育是否满足社会需要、人的发展需要及其程度所作出的价值判断。

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满足不同需求主体的要求。首先满足学生家庭的要求,保证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能实现较理想的就业。其次满足用工企业的要求,重视用人单位的岗位职责要求、职业资格要求。

3.评价体系。这里的评价体系指教育评价体系,或称评估体系、监测体系。我们认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是在科学、系统地分析梳理高等教育质量信息的基础上,对其满足各利益主体需求程度所作出的判断,其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高职教育则更加侧重于教育的职业性,以及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岗位发展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由评价主体、客体与过程等形成的系统称为评价体系。在不同时期,质量的内涵不断发展,评价内容和体系也随之转换。因此,在对高职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时要遵循其特有的属性,评价方法的创新要建立在对其特性科学理解与全面把握的基础上。

二、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现状及分析

虽然我国高职教育评价具备较好的基础,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进一步的反思与探索。

1.评价原则的片面性。高职教育质量的内涵是丰富多元的,对其开展评价活动也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为高职教育质量提供服务。而我们现行的教育评价理论大都是从国外移植过来的,原创性不足,本土研究严重欠缺,并且普遍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这使得教育评价缺乏准确性和全面性。

2.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在我国,主要由政府、学校、社会三大主体对高职教育质量进行评价,他们对高职教育质量有着不同的价值诉求和质量评价主张。而现行的评价体系多数为由上至下、逐层展开的政府行为,充分体现不同需求主体的社会评价毫无立足之地。这在当前的政治、文化体制下表现出很大的不适应性。

3.评价客体的狭隘性。我国现行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客体主要是基于科研成果、就业率等数据对高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评价,但是很少对高职教育管理机构、教育评价主体、教育评价活动本身开展客观的评价。

4.评价指标的随机性。我国现行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使得评价结果缺少必要的客观性、公正性和解释性。而且评价指标持续性较差,常随政策方针的变化而变化。

三、建立适应“后示范期”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

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创造大量高素质劳动力,其发展机制成熟完善。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同时职业院校数量急剧膨胀。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核心课题,成为关乎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在这种形势下,研究和分析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能够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推动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满足不同需求主体的要求。既要满足学习者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企业的要求(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教育绩效责任示意图

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由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等方式构成。近年来,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认为学生参与度是影响院校教育成果的重要因素。这一研究能够帮助院校更好地认识学生学习的质量,从而促进大学做出相应的改进。因此我们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方法中也应该将学生参与度引入评价体系,增加学生在评价系统中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学生参与度评价体系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树超说:“之前的职业教育,光是教育系统内部的热闹,缺乏企业的参与,缺乏制度环境,缺乏一系列的公共政策。”李克强总理说:“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肯定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市场和社会的力量。”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般在行业企业的一线岗位实现就业,因此企业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更具权威性,企业提出的岗位要求最具有现实意义。企业评价是相对于各个院校的第三方评价。企业与校方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关系,能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进行客观评定,更具社会公信力(如图3所示)。

图3 社会参与评价体系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教育概念的广泛性,影响教育评估因素的多样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各种评价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只有将个别访谈与座谈会(研讨会)相结合、定性考察与定量考察相结合、“软件”考察与“硬件”考察相结合、面上考察与纵深剖析相结合和总体印象与具体赋分定级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法加以综合利用,才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建立多元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图4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基本架构

目前,教育部正在建立完善高等教育质量分类标准体系,健全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估制度。参考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并根据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动态,本课题组拟定了 “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基本架构的设计(如图4所示)。评价体系确定了8个一级指标:办学定位、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环境条件、机制体制、办学成效;29个二级指标:学校定位、发展愿景、办学思想、办学特色、服务能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团队、培养模式、发展成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改革、质量保障、整体规模、质量水平、兼职教师、交流合作、模式借鉴、项目实施、教学条件、环境政策、学校章程、产学融合、制度体系、经费保障、教学质量成效、就业与评价、社会服务、社会声誉。将类型、层次、规格、功能、理念、发展、特色作为评价体系的引导点;将学校章程、办学思路与实施方案、学生培养相关方案、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学校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的相关方案、文化建设方案、学校领导集体办学理念表述、主要领导创新思维表述、校长理念、战略思维表述、具有独特性、稳定性、认可度和成效化的办学特色、对接职业领域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高职内涵建设规律、原则表述、学校内涵发展基础、对策、路径与策略表述、跟踪区域产业需求变化的敏感与对策表述、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整体过程的深度、广度与力度表述、校企之间的互动与成效、专业集群整合与行业对接成效、区域产业行业对专业依赖程度等作为体系的评价点,拓展了“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领域,形成了学校自评和国家评价相结合的较完善的闭合质量保障体系。

[1]张志远.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问题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4):107-110.

[2]徐宏毅,周群英.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0,(5):43-46.

[3]朱淑华.国内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研究现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9,(7).

[4]张志远.解读大学精神[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4-48.

[5]钟秉林,周海涛.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发展的新特点、影响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5.

[6]赵慧丽,辛玲玲.首都高校大学生满意度调研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6):94-99.

[7]杨晓明,姜灵芝.高等学校大学生满意度测评及实证分析——以中国某高校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6-161.

[8]赵娟.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方法比较与创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14.

[9]Skolnik ML.Quality assurance in higher educationasa political process[J].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2010,(1):79-98.

猜你喜欢

院校教育院校体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传统音乐融入高职院校教育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浅谈预防医学在中医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