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运动专项最大摄氧量的比较研究——以青岛市某高中体育男生为例
2015-10-29张艺馨
张艺馨
(青岛十七中 山东青岛 266031)
有氧运动可以改善人体心肺功能,评定有氧运动能力最直接而有效的指标是最大摄氧量(VO2max),它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力竭性运动中,当氧运输系统中的心泵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摄取的氧量[1]。最大摄氧量反映了人体最大有氧代谢能力,即心肺的运氧能力和肌肉对氧的利用能力。最大摄氧量有两种表示方法,即绝对值和相对值[2]。绝对值指机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L/min)。相对值即每公斤体重单位时间的摄氧量(mL/k g·min)。据研究发现最大摄氧量水平高低是耐力性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之一,两者之间具有高度相关的关系。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
受试者为青岛某高中即将参加体育高考的不同专项的男生,年龄在18岁左右,实验前一天未从事大强度运动。实验人数31人,其中球类项目12人,短跑项目10人,体操项目9人。
1.2 实验方法
体重的测定:使用仪器为无锡市衡器厂有限公司生产ZT-120A型体重计,受试者赤足走到体重计上,待指针稳定后读取示数记录。
安静时心率、血压、肺活量的测定:使用仪器为秒表,Monar k 828E型功率自行车及电子肺活量计。受试者静坐5 min,采用桡动脉指触法测1 min的安静心率。即刻心率采用桡动脉指触法测10 s的心率,乘以6作为1 min的心率。利用血压计测定上臂肱动脉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用电子肺活量计分别测定受试者的肺活量(让受试者站立于电子肺活量计前深吸一口气,然后再尽力将体内气体对着肺活量计的吹嘴呼出,一次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为肺活量。然后将电子肺活量计上显示的示数读取并记录),并记录结果。
表1 不同专项受试者心率、血压及肺活量( X±S)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令受试者以稳定的递增负荷蹬功率自行车,时间大约10 min,心率控制在140~160次/分,当受试者的功率不再增加,而在一定负荷保持3~5 min时,记下此时的功率,结束时测定其即刻心率。利用功率、心率通过阿斯特兰德列线图[2]间接得出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绝对值除以受试者体重得出最大摄氧量的相对值。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for Window s 13.0,用Levene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各组间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 ay ANOVA)。文中数值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2 研究结果
2.1 不同专项受试者心率、血压及肺活量
球类、短跑、体操专项受试者安静时平均心率均为70次/分左右,而球类专项受试者的收缩压的平均值低于短跑、体操受试者的平均值,三者都处在心率、血压正常标准范围,经显著性检验(P>0.05)各专项之间无显著差异;体操专项受试者的肺活量平均值低于篮球、短跑专项的平均值,显著性检验(P>0.05)显示:三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2.2 不同专项受试者运动功率、即刻心率、最大摄氧量
体操专项受试者的即刻心率高于球类、短跑专项受试者的平均值,经显著性检验(P>0.05)各专项之间无显著差异;球类专项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平均值明显高于短跑和体操专项的受试者,即前者的有氧耐力水平要优于后两者,并经显著性检验(P<0.01)三者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球类、短跑、体操专项受试者安静时心率平均值均为70次/分左右,血压平均值为118/73 mmHg左右,都处在各指标正常标准范围内。受试者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其心功能储备较优。但70次/分左右心率平均值与非运动员的心率值相当,说明高中运动队男生的运动专项性不明显,与专业运动员的水平差距甚大,身体素质还有待于提高。经显著性检验(P>0.05)三者无显著差异。
表2 不同专项受试者运动功率、即刻心率、最大摄氧量( X±S)
最大摄氧量与运动员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密切关系。耐力性项目的运动员最大摄氧量最大,明显高于非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和无训练者[1]。有氧耐力项目球类专项受试者运动后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与短跑和体操受试者经性检(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个体的体重有差别,用绝对值进行个体间的横向比较是不适用的,因此最大摄氧量的相对值较绝对值更有针对性。研究显示球类专项受试者的相对值明显高于短跑和体操受试者,分别与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即球类专项受试者每公斤体重单位时间的摄氧量明显优于短跑和体操受试者,因此,球类专项受试者最大摄氧量相对值最大,三者之间最大摄氧量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1]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77-91,259-266.
[2]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58-161,185-187.
[3]陈锐.普通大学生最大摄氧量测评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4]丛胡平.体育统计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